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济宁市矿产资源丰富,大量的地下矿产资源开采引发了矿区及周边出现了地下采空塌陷、地表沉降、农田损毁等一系列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限制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主要在归类和分析济宁地区采空塌陷区治理现状和治理模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析探讨了济宁地区塌陷地治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作用,进一步加大矿区地质环境立体监测网络的建设,探索推广塌陷地“PPP治理模式”,积极借鉴引黄淤填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大对环保方面的研究,着力发展高效生态治理模式,促进矿产塌陷区多元化发展,为解决当地和类似其他地区塌陷地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煤炭资源丰富,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量采煤塌陷地,引发耕地破坏、基础设施受损、城市发展受限等一系列问题。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累计形成采煤塌陷地9.20万hm~2,经过30多年的治理实践,共治理采煤塌陷地7.60万hm~2。本文通过梳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相关文件和案例,总结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政策实践和技术模式实践成果,划分了治理技术模式发展阶段,指出了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的几种传统方法及生态治理模式。结合兖州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实际情况,通过传统治理模式与生态治理模式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效益对比分析,提出了采煤塌陷地以生态治理为主导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山东国土资源》2010,26(2):F0004-F0004
《山东国土资源》(月刊,原《山东地质》,创刊于1985年,2003年更名为《山东国土资源》)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报道国内外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测绘管理、基础测绘工作成果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山东国土资源》(月刊,原《山东地质》,创刊于1985年,2003年更名为《山东国土资源》)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报道国内外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测绘管理、基础测绘工作成果为主要任务。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6.
《山东国土资源》2010,26(4):71-71
《山东国土资源》(月刊,原《山东地质》,创刊于1985年,2003年更名为《山东国土资源》)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报道国内外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测绘管理、基础测绘工作成果为主要任务。主要栏目有:“领导论坛”、“地质与矿产”、  相似文献   

7.
李庆强  苗伟 《山东国土资源》2011,27(4):35-36,39
采煤塌陷地治理是一项历时长远,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各级完善相关政策,创新治理举措,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才能有效加快治理步伐,造福塌陷区群众。结合邹城市采煤塌陷地治理实际情况,对当前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8.
省政协领导到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调研采煤塌陷地治理情况;济南警备区司令员王忠考察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临沭县村村有个“土地保护神”;日照市土地巡查念好“快”字诀;邹平局实现了网络办公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地复垦条例》,科学探索采煤塌陷地治理复垦新模式,3月19日上午,济宁市在北京召开采煤塌陷地引黄充填复垦可行性论证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彭苏萍两位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单位专家,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水利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等部委和山东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厅直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研究所)两甲级资质申报成功 近日,北京传来喜讯,湖南省同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环境方面两项资质成功晋升甲级。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0号)的规定,经过省厅初审,国土资源部审查、公示等程序,国土资源部授予湖南省周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甲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相似文献   

11.
《山东国土资源》2010,26(1):F0004-F0004
《山东国土资源》(月刊,原《山东地质》,创刊于1985年,2003年更名为《山东国土资源》)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报道国内外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测绘管理、基础测绘工作成果为主要任务。主要栏目有:“地质与矿产”、“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计算机与测绘技术”、“土地管理与规划”、“国土资源论坛”、“博览园地”、“信息荟萃”等。  相似文献   

12.
近日,济宁市人大城环委环保世纪行调研组对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进行专题视察,济宁市田土资源局局长刘绪平、副局长马敬杰、采煤塌陷地治理办公室主任侯成之等陪同。随行的济宁日报社、济宁电视台、济宁电台的媒体记者相继同步开展了以采煤塌陷地治理为主题的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3.
由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具体组织实施、省国土资源厅规划编制办公室直接领导的《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简称《规划》 ,下同 )专题 ,已通过国家验收。本次《规划》是山东省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以及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所  相似文献   

14.
《山东国土资源》(月刊,原《山东地质》,创刊于1985年,2003年更名为《山东国土资源》)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报道国内外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研究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规划、管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避免和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南召县政府近日出台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管理办法》,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南召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金、铅锌、方解石、大理石等40余种,矿点200余处。过去由于不注意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矿区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因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20余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地质灾害治理任务繁重,资金筹措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办法》规定:凡在南召县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的采矿权人,必须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  相似文献   

16.
开展石膏矿区塌陷地治理 促进峄城区底阁镇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境内石膏资源丰富,探明储量达6亿t,是山东境内最大的石膏生产地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内先后建有18家石膏矿,开采范围达10km^2,造成塌陷地面积1000余公顷,其中2/3的农田绝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针对塌陷地日渐增多的严峻形势,枣庄市峄城区国土资源局立足区域特点,按照“科学安排、规模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塌陷地治理复垦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数量巨大,塌陷地复垦任务艰巨,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填充物复垦塌陷地,利用运河航道清淤及湖泊泥浆充填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从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现状分布、破坏程度入手,对治理模式进行剖析,根据多年来运河航道的清淤、湖泊泥浆充填工程的有益经验,探讨南四湖周围塌陷地引湖充填复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地质环境评价部是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主要技术支撑部门,是集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生产部门,主要职责为: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与监理、地质灾害防治与规划、旅游地质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是对因采煤造成地表塌陷沉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使塌陷的土地恢复其农业可利用性的复杂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该文结合兖州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实际情况,对在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2):70-70
《山东国土资源》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主管、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主办的科技类期刊(双月刊),公开发行。本刊以报道山东及相邻地区最新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成果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山东省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开发,山东省测绘管理、基础测绘工作成果为主要任务,主要刊登各类地学、土地、测绘论文、专论及综述。报道内容涉及基础地质,土地资源管理,基础测绘,矿产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土地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矿产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地质,遥感,计算机应用,地质实验,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探矿工程与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