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五年,在陇南地区出现了四次大到暴雨天气。1988年7月1日,全区大雨,武都、礼县达到暴雨。1990年7月5、6日,在成县、徽县、康县和两当连续两日出现暴雨,36小时降水量分别为92毫米、154.2毫米、137.6毫米和144毫米。1990年7月16日,全区大雨,成县、微县达暴雨。上述四次暴雨简称为“7.1”、“7.5”、“7.6”、“7.16”暴雨。云图分析得出:冷锋云系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两侧云带中北上的积云团叠加,形成中尺度不稳定对流复合体,是造成陕、甘、  相似文献   

2.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7年7—9月,江西仅8月20日出现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过程是由超强台风"圣帕"所致,有11个站出现暴雨,8个站出现大暴雨。暴雨主要落区为吉安、赣州和抚州市西部,其中乐安、万安、兴国、赣州4县市日雨量创8月份历史同期最高值,暴雨中心出现在乐安,日降水量为189.0 mm。  相似文献   

3.
1 暴雨过程 2007年7-9月,江西仅8月20日出现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过程是由超强台风"圣帕"所致,有11个站出现暴雨,8个站出现大暴雨.暴雨主要落区为吉安、赣州和抚州市西部,其中乐安、万安、兴国、赣州4县市日雨量创8月份历史同期最高值,暴雨中心出现在乐安,日降水量为189.0 mm.  相似文献   

4.
1暴雨过程2004年7~9月,我省出现3次10站以上的暴雨日。其中8月13~14日的大范围区域性暴雨,是由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所致(表1)。  相似文献   

5.
章正英 《气象》1980,6(7):16-17
为了提高县站暴雨预报水平,我们对暴雨的预报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了高空与地面、指标站与本站要素相结合,天气形势背景与本地特征变化相结合的办法。 预报实践表明,我区暴雨大多产生在高空槽前,河套有降温,地面为东高西低形势,本站湿度大的条件下。本文用1958—1977年7—8月的资料,对上述  相似文献   

6.
1993年“7.13”陇南大—暴雨成因1993年7月13-14日,陇南地区出现了大—暴雨,过程降水量均在40mm以上,其中礼县、徽县分别为81.2、80.5mm。这次大—暴雨持续时间长,雨势平缓,范围广。1  500hPa环流形势大—暴雨过程发生前,...  相似文献   

7.
利用1974-2012年保定19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变换、Mann-Kendall法和功率谱等方法,对保定市暴雨发生站次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定地区暴雨年平均发生站次数北多南少,暴雨主要集中在东北部;汛期(6-8月)是暴雨出现的主要时段,最集中的时段则出现在主汛期(7-8月);暴雨站次数从5月中旬开始呈现缓慢增加趋势,6月下旬猛增,7月下旬达到最高值;近39 a来,年暴雨发生站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8月下降趋势最为明显。保定主汛期暴雨发生站次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存在着由少到多的突变,90年代末期存在着由多到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8.
宁强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平均每年有3—4场暴雨发生,最多的1981年出现14场.暴雨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9月,尤以7—8月最多,占全年总数约58.4%,大降水次数则更多.我站的解释预报,主要是与地台接口.在地台的分片预报中,我站被列为平川片,但由于我站地处汉中地区最西部的山区,每当西来系统影响时,我县首当其  相似文献   

9.
1984年8月2日、3日,武都地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降水量武都106毫米、成县145毫米、康县102毫米、文县53毫米、岷县47毫米、宕昌34毫米,其中武都3日76.5毫米和过程降水量都为历史最高值。由于降水时间集中,强度大,导致山洪、泥石流爆发,滑坡塌方,白龙江、北  相似文献   

10.
利用L波段探空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阿坝州汶川、茂县地区49次暴雨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出现暴雨前,中低层风向呈现顺转结构,比湿和θse明显增加并较多月平均明显偏高,盆地西北部有明显水汽辐合,甘肃南部有偏北风、盆地南部附近有≥10m/s的偏南风,依据上述指标建立了7~8月暴雨概念模型,拟合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11.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6年7~9月,江西共出现区域性暴雨日(≥10站)5d(表1)。其中热带气旋进入江西产生了3次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日,强度特别强,先后出现5~9站的大暴雨,是近10a热带气旋造成强暴雨次数偏多的年份;7月7日暴雨是2006年汛期最后一场暴雨。时间暴雨站数大暴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卢氏站1952-2005年汛期7-8月暴雨日资料,分析了暴雨发生时的单站要素和能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强降水开始前,单站气温高、气压低、饱和差大,降水开始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饱和差减小;强降水开始前,低空西南急流不断为暴雨区上空输送高温、高湿空气,使这一地区积聚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暴雨一般出现在高能舌附近850 hPa θse较密集的能量锋区上.根据上述要素变化特征及不同影响系统,筛选出不同系统影响时的预报指标,建立了卢氏单站暴雨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3.
陈甘全 《气象》1979,5(8):29-30
我站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境内高山、丘陵、平坝、河谷皆有。具有暴雨多、强度大,夜雷雨多、雨量集中的气候特点。据1959—1977年资料统计:平均每年有6.1个暴雨日。暴雨最早始于5月上旬,最晚终于10月下旬,主要集中在7—8月,占暴雨总数的83%。夜间产生暴雨占88%,对流云暴雨占94%。 暴雨是我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了提高暴雨预报能力,1978年我们以初现直展云为暴雨预报的中期信息,以总温度(T_t)为短期指示因子,以高空、地  相似文献   

14.
本季度降水量呈北多南中的分布趋势。赣北、赣中、赣南平均降南量分别为526mm。、232mm和247mm。季内各月平均气温偏高,尤以8月份为最。(7-9)月主要气象灾害有连续性暴雨、台风和高温干旱。(1)连续性暴雨:7月17日副热带高压突然南退,18-31日我省北部受稳定的切变线影响.出现了连续性暴两、大暴雨过程,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此次过程共出现暴两85站次、大暴雨31站次、特大暴雨1站次,特大暴雨出现在婺源.7月20日雨量达233mm.婺源、都昌、铜鼓、星子、武宁、德安、庐山7站月降水量超历年同期最大值。(2)8月6日我省东部受…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5—2017年吉林省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基于EC数据通过配料法构建吉林省暴雨预报模型.研究表明:吉林省暴雨出现时段为每年的5—9月,集中时段为7—8月,7—8月降水站次占总数的79.1%;吉林省各站点暴雨年平均次数以2~5次为主,白城西部、长春北部地区暴雨<2次,东部暴雨次数稍多,尤其是长白山天池站3a内暴雨达到了13次;该预报模型的FY预报方法TS评分为22.34%,比EC模式预报的TS评分高5.02%;FF预报方法漏报率为36.65%,明显少于EC模式的75.16%;FF预报方法空报率偏高,FY和FF两种预报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对吉林省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以紫金县18个乡镇区域站近7年逐日降水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紫金县"马鞍形"地形特点,将紫金县分为中部、西北部、西南部、东南部、东北部共5大区域,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紫金县5大区域暴雨实测降水数据和暴雨日数进行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紫金县南高北低、四面环山盘型的地形特点对暴雨产生的局地性和差异性有重要的作用,海拔高的山地比海拔低的凹丘更容易产生较大暴雨降水;暴雨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全年12个月都有可能发生暴雨;紫金暴雨集中在3—9月,其中5和8月是高峰期;紫金暴雨的最大降雨量和暴雨集中点都在东南部山区,是紫金县暴雨空间分布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甘肃湿度之最水汽压的分布我省气候属干旱、半干旱类型,年平均水汽压在3—12百帕之间,山区和高原小,平川和河谷大;西北部小,东南部大。年平均水汽压全省以徽县、成县最大达11.5百帕,其次为武都11.3百帕,最小为马鬃山3.5百帕,肃北3.8百帕。水汽压和气温关系密切,陇南温暖湿润水汽压大,河西寒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盘县站1951—2008年的暴雨逐日观测资料,对盘县暴雨天气分布情况、年际变化及暴雨发生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盘县暴雨天气主要出现4—10月,集中出现在6—8月,其中6月最多,7、8月次之,11月到次年3月无暴雨天气出现;暴雨天气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持续偏多;60 a来的暴雨总体呈上升趋势;持续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与暴雨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暴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出现机率较少,而且山区夏季的暴雨往往带有局地性,如一日降水量≥30毫米,两日降水量≥50毫米,定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则我县6月份暴雨较少,主要是7—8月。1958—1978年7—8月共计出现暴雨48次,平均每年2、3次。其  相似文献   

20.
从1963年—1975年,我片汛期(7—8月)大—暴雨共出现71次,产生大—暴雨的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大—暴雨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