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王可勇  卿敏  孙丰月  万多  王力  李向文 《岩石学报》2010,26(12):3727-3734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海西期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之中,其矿化类型以石英大脉及石英细脉带型金-铜矿化为主,局部地段叠加发育有石英脉型辉钼矿化。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铜矿脉及辉钼矿脉石英中均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气相-富气相及气液两相三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同类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等参数相近,显示两类矿化成矿流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反映它们均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区内辉钼矿化主要发生于109Ma±,而金-铜矿脉石英的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金-铜矿化则主要发生于123.35±0.8Ma。结合矿区已有的岩浆岩年代学研究成果,提出小西南岔矿区金-铜矿化主要与燕山晚期细粒(花岗)闪长岩活动有关,而辉钼矿化则与其后侵位的隐伏花岗斑岩活动有关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夏冬 《地质与勘探》2018,54(1):41-51
新疆鄯善阿奇山铅锌(铜)矿位于东天山造山带西南缘。为探讨其矿床成因,在分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体、矿石、典型矿物、蚀变分带及矽卡岩等进行了研究。结合成矿阶段划分、物质来源、同位素分析及小东山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数据,表明成矿与区内同源幔源岩浆作用及早石炭世雅满苏组矿源层关系密切,早石炭世花岗斑岩(331.5±2.0Ma)引起了雅满苏矿源层元素初始活化、局部富集,并提供了部分矿质,后期叠加了与小东山火山机构有关的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的火山期后热液-交代充填成矿过程。综合上述信息,认为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是与幔源岩浆岩有关的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3.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时俊峰 《贵金属地质》1998,7(4):274-280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与华山西晚期闪长岩内接触带中。矿化类型为含金石英硫化物脉型及密集细脉型。矿体受体S-N向断裂、NW向断裂及裂隙构造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柴胡栏子金矿田燕山期岩浆岩与金矿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忆  佘宏全 《岩石学报》1999,15(3):475-483
岩相学、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证明, 柴胡栏子金矿田的燕山期火成岩组合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弧火成岩组合的特点, 介于典型的靠近海沟的钙碱性弧火成岩与陆内造山火成岩之间的过渡类型。流体包裹体测温 (180℃~290℃), 硫同位素 (δ34 S= 31‰~78‰), 氢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 有大气水参与), 岩石、矿石稀土元素配分特点的相似性等说明金的成矿主要与岩浆作用有关。燕山期岩浆构造作用引起原始矿源层太古界建平群中的金发生活化、迁移, 并在岩浆热液的进一步作用和大气水的参与下, 发生富集沉淀, 形成金矿床。柴胡栏子金矿田的北矿区金矿成矿主要与闪长岩有关, 以蚀变岩型为主。王府矿区金矿化与闪长玢岩脉关系最密切, 以石英脉型为主。岩浆作用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大部分热液来源, 并且是成矿物质活化和转移的载体。本区金矿床应属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5.
时俊峰 《地质与资源》1998,7(4):274-280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与华力西晚期闪长岩内接触带中.矿化类型为含金石英硫化物脉型及密集细脉型.矿体受近S-N向断裂、NW向断裂及裂隙构造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红山铜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红山铜矿床为滇西北地区一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它产于印支期石英闪长玢岩及燕山期石英二长斑岩体内及其周边地层中,其形成经历了多期次热液叠加成矿作用过程.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碳、氢、氧稳定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矿区早期成矿流体为中高温、高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主要来源于印支晚期岛弧型岩浆活动,对区内矽卡岩型矿化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晚期成矿流体为中高温、高盐度NaCl-CO2-H2O体系热液,主要来源于隐伏的燕山期后造山伸展型花岗质岩浆侵入体,形成了区内斑岩型Cu、Mo及相关的Pb、Zn多金属矿化.因此,红山铜矿床是两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7.
金洞沟金矿床是位于四川省北部平武县境内的小型岩金矿床。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测试了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化学成分及H、O同位素组成,分析了金属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的S同位素组成,对金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金洞沟金矿床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成矿物源主要是志留系茂县群浅变质碎屑岩系,矿石中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硫化物含量约1%,为少硫化物型矿石。流体包裹体及S、H、O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是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的热液,成矿温度为125~185 ℃,平均温度为148.7 ℃,属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提出金洞沟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原始含矿岩系(矿源层)的形成、区域变质作用衍生矿源层的形成、热液成矿作用及表生氧化富集等4个阶段,韧性剪切构造活动是引起金活化、迁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该成果为该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条山西南段已发现多处小型金矿床(点),成因类型为高一中低温热液型及岩浆热液角砾岩型。矿体受断层、隐爆角砾岩等构造控制,矿源层具有多源性,燕山期岩浆活动为该区金矿的主要热液来源,形成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根据成矿规律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存在实现金矿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地质找矿应部署在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区。  相似文献   

9.
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桂东南金银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典型金银矿床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稀土元素、矿物包裹体流体组份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混合岩化-岩浆热液型和变质-岩浆热液型的成因类型,并建立了桂东南金银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地槽发展时期形成矿源层;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促进金银组份活化迁移与初始富集;剥离作用使金银组份再次迁移富集;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成矿。  相似文献   

10.
小宛南山金矿是产于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受敦煌群D岩组上部层位和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矿源岩为绿岩带的镁铁质火山岩,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主成矿期属中元古宙.基于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硫铅同位素组成和包裹体特征,以金赋存层位、容矿岩石、韧性剪切构造、蚀变作用为基础,通过分析成矿地质条件,证明金矿床应属变质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1.
Gold deposits such as the Aketishikan, Togetobie, Tasbig-Kokeydlas, Kums and Hongshanzui gold deposits in the Nurt area in Altay of Xinjiang were found in Member 3 rhyolite tufflava, fragmental lava and ignimbrite of the Carboniferous Hongshanzui Group. Trace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sulfur, lead,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s,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was mostly supplied by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through water-rock interaction under a low-to-moderate temperature, and the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fluid came from meteoric water with some magmatic water input evolved from the granitic magmas. Gold deposits in the Nurt area as well as in the northern Altay might form in multiple stages, and the Yanshanian mineralization perio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esides the Variscan mineraliz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12.
Gold deposits such as the Aketishikan, Togetobie, Tasbig-Kokeydlas, Kums and Hongshanzui gold deposits in the Nurt area in Altay of Xinjiang were found in Member 3 rhyolite tufflava, fragmental lava and ignimbrite of the Carboniferous Hongshanzui Group. Trace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sulfur, lead,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s,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was mostly supplied by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through water-rock interaction under a low-to-moderate temperature, and the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fluid came from meteoric water with some magmatic water input evolved from the granitic magmas. Gold deposits in the Nurt area as well as in the northern Altay might form in multiple stages, and the Yanshanian mineralization perio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esides the Variscan mineraliz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13.
满都拉地区地处达茂旗—白乃庙Cu-Au多金属成矿带,区内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及中新生界,断裂构造主要为NE向、NW向及近WE向,岩浆岩以华力西晚期为主。区内铜矿床类型较丰富,有斑岩型、热液型和火山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主要产于上石炭统本巴图组及下二叠统大石寨组中,受NW向及近EW向断裂控制,与华力西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文章认为区域上近EW向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系,是本区的最佳找矿地段,华力西晚期岩浆岩及其与地层的接触带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地区金铜等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东昆仑地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其中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的洋-陆转换过程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具有决定作用.早古生代时期的喷气-喷流型矿床组合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的造山型矿床组合最为重要.万宝沟群、纳赤台群,马尔争组,下巴颜喀拉群地层控制着喷气-喷流型矿床组合的空间分布.晚华力西-印支期及燕山期侵入岩体控制了造山型矿床的分布.深断裂带、大型剪切带及其旁侧的褶皱及断裂-裂隙系统控制矿带、矿区、矿床和矿体.  相似文献   

15.
康欢  江思宏  韩宁  陈春良 《地质通报》2017,36(8):1483-1492
拉梅尔斯贝格矿床是中欧华力西期最重要的SHMS(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块状硫化物)类矿床之一,位于莱茵海西期地体的上哈茨地块。该矿床形成于泥盆纪,矿体赋存于艾菲尔阶的威森巴赫页岩中,经华力西造山运动发生了强烈的变形。主要有新矿体、老矿体和富含重晶石的灰色矿体,主要硫化物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硫同位素数据显示,拉梅尔斯贝格矿床有2个硫源,一个是热液成因;一个是生物成因,来自细菌还原的海水中的硫酸盐。铅同位素说明,它的铅主要来自均匀的地壳。与其他SHMS类矿床相比,拉梅尔斯贝格矿床明显富铜。  相似文献   

16.
北山成矿带金矿成矿规律与远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位于新(疆)甘(肃)交界的北山成矿带属于北山古生代裂谷——造山带,呈NEE-EW-NWW向展布。在该裂谷带及其两侧基底岩系中分布着不同类型金矿床(点),根据矿床成因可分为:热液石英脉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变质热液层控型、构造蚀变岩型及矽卡岩型金矿床。控矿因素:韧性、韧-脆性断裂,火山岩-碎屑岩地层,华力西、加里东期中酸性、中基性岩浆岩,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晚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与该期构造同或准同步。据此认为:坡子泉-明锡山、金窝子-照壁山、拾金坡-金厂沟、方山口-营毛沱、老硐沟-洗肠井、老金厂-金场沟、白墩子-石板墩、小西弓-金庙沟井和水宛南山-万字沟等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北部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和区域矿床成矿谱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武广  王国瑞  刘军  周振华  李铁刚  吴昊 《矿床地质》2014,33(6):1127-1150
文章以大兴安岭北部内生金属矿床、海相火山岩型硫铁矿矿床和砂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按照矿床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其划分为7个矿床成矿系列,即:多宝山地区与加里东期中酸性火山_侵入活动有关的铜、钼矿床成矿系列,呼玛地区与华力西期辉长岩和花岗岩有关的铁、钛、金矿床成矿系列,伊尔施_黑河地区与华力西期花岗岩和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铁、铜、锌、硫铁矿矿床成矿系列,牙克石地区与华力西期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铁、锌、硫铁矿矿床成矿系列,得尔布干地区与印支期_燕山期中酸性火山_侵入活动有关的铅、锌、银、铜、钼、金矿床成矿系列,伊尔施_呼玛地区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_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铁、锌、铜、钼、钨矿床成矿系列和黑龙江流域与第四纪冲积沉积作用有关的砂金矿床成矿系列。大兴安岭北部区域矿床成矿谱系表明,从奥陶纪到新生代该区不同构造单元经历了7个主要的构造演化及成矿时期,依次出现奥陶纪岛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泥盆纪陆块边缘拉张环境的岩浆型和热液脉型矿床、泥盆纪—石炭纪俯冲_碰撞环境的海相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石炭纪弧后盆地环境的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俯冲_碰撞_后碰撞环境的斑岩型、热液脉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矽卡岩型矿床、早侏罗世—早白垩世俯冲环境的斑岩型、热液脉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矽卡岩型矿床和新生代地壳差异运动带砂金矿床。大兴安岭北部优势矿种为铜、钼、金、银、铅、锌,主攻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热液脉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冲积型和海相火山岩型。  相似文献   

18.
北山是我国西北重要的成矿带,该成矿带矿种丰富,矿床类型多样,矿床规模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本文在系统总结北山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主要金属矿床类型以及代表性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北山地区近年来找矿勘查的新成果。在矿种和矿床类型方面,提出铜、铁、金、铅锌等是有潜力的矿种及岩浆型、斑岩型、喷流- 沉积型、陆相火山- 次火山热液型等为优势矿床类型;在成矿时代上,提出除华力西期外,还应加强印支期、燕山期等成矿时代矿床的找矿工作;在找矿思路上,提出将找大型以上规模矿床、找高经济效益矿床作为北山地区找矿工作的重中之重,就矿找矿、攻深找盲是北山地区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牛毛泉东金矿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与阿尔金断裂的结合部位,该地区被誉为西北的"金三角"。牛毛泉东金矿为该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金矿体产于阴沟群安山质凝灰岩、安山质凝灰熔岩中的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蚀变带,矿化受构造控制显著,成矿具有多阶段性,金主要形成于硫化物-石英-金矿化阶段。矿脉两侧热液蚀变强烈,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通过石英流体包裹体测得金矿石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112~191℃;成矿流体盐度0.35%~7.86%,平均4.77%;密度为0.92~0.96 g/cm^3,平均0.95 g/cm^3,显示成矿流体具有浅层低温热液特征。对黄铁绢英岩型矿石中绢云母40Ar-39Ar测年获得坪年龄为(296.7±2.8) Ma,对应于北祁连陆内伸展拉张构造演化过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与邻近的寒山金矿类似,并受同一条韧性脆性断裂构造带控制,均为低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主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晚期。牛毛泉东金矿的发现及成因研究对指导区域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