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磁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法在河北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河北省各地磁台站1982~2006年Z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的高值异常与河北省及邻区Ms≥5.0地震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初步提出了适用于河北省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并对其内检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为今后河北省以磁报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票台吉地震与辽西地震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辽西地区被国家地震局列为“重点监测区”,该区区域构造复杂,近年来小震活动频繁,北票台吉地区处在辽西的中心部位,通过几年的观测研究,该区的小震活动与辽西地震活动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本文对北票台吉地震进行了各种分析研究,认为北票台吉地震与辽西地震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存在“窗口效应  相似文献   

3.
地震波拐角频率对地震序列的依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皎口、海城、陡和、浑源等地震序列的地震波记录,研究了拐角频率随地震序列进程的变化特征。为了消除地震震级对拐角频率趋势性变化的影响,求得了每个地震的拐角频率与序列中同震级地震拐角频率的比值随地震序列发展而变化的曲线,较好地反映出该比值的发展进程;即在一个前一主一余地震序列中,同震级前震拐角频率高于余震拐角频率;而对震群地震序列则看不出这种变化。利用地震序列外围地区适当范围小震资料的拐角频率作为背景值,其比值曲线同样很好地反映出地震序列发展的规律。本方法可以作为对地震序列发展趋势进行较客观评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软件对河北省地震灾害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河北省地震灾害评估、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河北省内历史上发生破坏性地震(MS≥4 34)193次,地震灾害在空间上遍布河北省11个地市(除承德市),主要集中在唐山、张家口、邢台3个地区,占河北省内地震灾害的58.09%;从统计结果来看,河北省各市区地震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同时具有丛集性的特点,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河北唐山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区、邢台和邯郸的山前冲积平原烈度为Ⅶ度及以上地区,喷砂冒水与地裂缝具有共生现象,以河流两侧地区最为发育;从地震烈度角度分析,河北省所受的最大地震影响烈度为Ⅺ,全省168个县区有165个遭受过Ⅵ以上破坏,约占98%。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美洲及北京地区不同时段、不同尺度区域的地震活动特征,试图揭示地震空间活动的层次特征。结果表明,不管所研究区域的范围和总体地震活动水平如何,总可以把它分为几个地震活动水平分别为高、中、低的小区域;在把一个区域粗略划分成4个区域的情况下,地震活动性最高与最低小区域的地震数目比值约为4-5;对于更小的区域,地震活动也都具有这种规律,表现出很好的层次性,并且这种层次性不依赖于时间和震级,地质构造的空间层次性是产生地震空间分布层次性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6.
夏爱国  赵翠萍 《内陆地震》2007,21(4):316-326
利用新疆伽师震区附近的喀什、乌什、巴楚3个数字台记录到的伽师地震序列波形资料,开展地震波谱研究。首先分析了伽师6.8级地震序列各台的地震波拐角频率及其比值的时序变化特征,然后从中选出对这3个台都有较好记录的66个地震事件,进行拐角频率比时序变化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台的拐角频率及其比值在伽师6.8级地震前后都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尤以比值的变化更为明显,而且不同台站间的变化趋势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最后讨论了这些差异可能存在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7.
识别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的判据选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从快速识别事件性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的发震时间,P波初动方向,P波、S波振幅比值,P波、S波最大振幅与尾波持续时间比值等判据,得到P波初动方向和P最大振幅与S最大振幅比值是识别爆破和地震的两个有效判据,为研制“识别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的分类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4年华北及河北省地震活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2004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概况据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1053次,ML1.0级以下地震153次,ML1.0~1.9级地震752次,ML2.0~2.9级地震131次,ML3.0~3.9级地震13次,ML4.0~4.9级地震3次,没有5级地震(见图1)。最大地震为2004年1月20日河北滦县昌黎交界(39°43!@N118°46!@E)的ML4.7级地震。2004年1月20日发生在河北滦县昌黎交界的ML4.7级地震和2004年3月13日发生在图1 2004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唐山的ML4.1级地震,都是非常显著的地震,2004年河北省及津京地区的地震活动仍然比…  相似文献   

9.
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地磁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若响应比值P(Z)≥4.1,则在喀什周边地区有可能与1-11个月以后的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响应比值一般在震前1-11个月出现最大异常,个别地震在震前几天或发震同日出现;并且高响应比值对应的地震震级相对较高。乌鲁木齐的地磁响应比值异常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中强地震对应,它主要反映了构造应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1 201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概况 据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测定,2010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地震1 610次,ML1.0级以下地震600次.ML1.0~1.9级地震835次,ML2.0~2.9级地震153次.M1,3.0~3.9级地震20次,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北部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历史上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基于河北数字地震台网震相到时报告数据,使用和达法,计算2006年1月至2015年10月河北省北部地区平均波速比,分析部分地震前波速比时序变化特征,发现震前波速比数值呈现正常—低值异常—恢复—发震的异常演变特征,为地震波速比变化与地震前兆相关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
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发生MS5.1地震,河北省地震预警系统成功地处理并产出了这次地震预警各种结果数据,本文借助此次地震对河北地震预警网内震中距200km范围内台站产出质量以及地震预警前5次处理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此次地震发生在河北地震预警网内,平均台间距为10km,首台触发后3s、震后6s发布首次处理结果,与编目结果相比,震级偏差为-1.3,震中位置偏差为2.6km,盲区半径为18km。随着参与定位台站数量增多,震级与位置偏差越来越小,但震级仍整体偏小。河北地震预警网台站产出质量整体较高,其中烈度台作为地震预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决定预警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次地震震中距200km范围内,烈度台平均信噪比为48,震中距50km范围内平均信噪比为112,符合预警系统对信噪比的要求。本次地震预警结果表明,河北地震预警网内台站布局基本合理,波形质量较高,地震预警系统处理软件在本次地震中预警产出效果较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震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月7日涉县地震台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出现高值变化,通过检测观测系统、调研测区环境、分析空间磁场影响、对比同台多套仪器及对比河北省内其他台站相同仪器和分析震例等,认为涉县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变化不排除是地震地球物理异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印尼8.7级地震在河北省的震后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M8.7级地震时,我国大量的形变、地下水位等台站记录到了丰富的同震效应,河北省的前兆观测资料多数也出现明显的同震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境内前兆资料的同震变化特征,认为印尼M8.7级地震可能使河北省中东部地区产生了断层的错动,促使一年半后发生文安M5.1级地震.  相似文献   

15.
2019年1月7日,河北邯郸地区广平台、涉县台地磁FHD观测仪Z分量数据同时出现了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变化。通过对观测系统检测、测区环境调查、空间影响分析、与台站其他观测进行对比及以往震例讨论等,认为该变化可能为一次地磁局部地球物理异常事件。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地磁场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河北省地磁台1986~2005年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这进一步认识了河北省地磁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河北省境内的9个地磁台自1986—2007年的地磁绝对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进一步认识河北省地磁场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地震前兆数据库服务系统故障率升高,硬盘存储空间不足,特别是地震台站节点无备份数据库,服务器一旦崩溃必然造成地震台站节点数据库中数据丢失。本文通过Oracle数据库EXP与IMP工具提供的导出/导入功能,完成由省地震局数据库到地震台站节点(崩溃)数据库的数据恢复,形成一套定期备份并恢复数据的方案,用于河北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备份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王亚茹  王想  宫猛  郭蕾  刘晓丹 《中国地震》2016,32(4):747-755
用和达法计算河北及邻区地震波速比并按照不同震级不同窗口作滑动平均。通过对唐山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与中强地震对应关系的定性分析,发现M_L≥1.5地震波速比曲线与M_L≥4.0的地震对应较好,提出异常指标进行定量统计得到该区波速比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和预报效能;按照同样的思路对河北另外3个地区进行分析,发现各分区波速比异常既有共性特征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雪英  张新东  胡斌 《山西地震》2005,(2):22-24,43
叙述了自编的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评估软件的技术思路、实现方法;以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中心产出的107个台站的实测波形数据为基础,运用此软件计算出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目前的监测能力,绘制了图件;利用“十五”项目将新建和改建的20个台的勘选波形数据,得出了“十五”项目完成后河北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并绘制了图件。对河北省地震台网布局及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