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任何一门科学范围内研究的成就,都决定於作为研究基础的方法论。气象学也如其他科学一样,方法是起着决定作用的。气象学日益发展,在研究上就出现了方法的差异。最近几十年内,不论在观测材料的累积上及在一些发现上,还没有在整个系统内克服形而上学。这种状况在短期天气预报方面最为显著。 如所周知,在编制天气预报以前,要进行大气过程的分析,在其中加以归结而  相似文献   

2.
顾钧禧 《气象学报》1936,12(1):49-52
气象仪器大全(Handbuch der meteorologischen Instrumenteund ihrer Auswertung)系集德国专门而有经验之气象举家合编而成者,内容丰富,凡今日气象学上重要文献搜罗殆尽,而於各章之首皆附以原文名称,以便检查,尤其优点。该书编辑之目的为选择各项仪器分别讨论其使用方法与测量之准确度等,编者己於其序文中言之矣。兹述各章纲要如下:  相似文献   

3.
严振飞 《气象学报》1935,11(5):242-245
此次国际第二次极年探险工作之期与会各国除在南北二极设立测候站外,又於信风带季风区内作高山及高空探测,冀以阐发气象学上亟欲解决之问题,贡献於世。因我国亦在被邀之列,宜合作进行,於是南京气象研究所特设峨嵋及泰山二测候所,本台亦选择崂山之明道观内,设一测候所’以利工作。所址位於北纬36°10′,东经120°37′,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年四月七日在第十届气象学会年会演讲。原稿已加修改。今天是气象学会第十届的年会,本应该在去年秋季开的,但因为要和第二届气象会议开在一起,所以迟延到於今。十年的时期并不能算很长久,但气象学在此期间已有了长足的进步。重要的发展是在下列的四方面上:(一)高空的组织(二)极面学说的发扬推广(三)长期预告的发展(四)气团分析方法的应用。 (一)高空的组织在十九世纪的末叶,法国德山郎特包Jeisserenc de Bort发现空中气温并非一直向上递减  相似文献   

5.
西南热低压及其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文 《气象学报》1965,37(2):126-131
在四川盆地或其附近地区生成、发展的热低压是春季影响西南地区的一种重要天气系统。受热低压控制的地区,晴天少云、温度高、湿度减小、南风增大,贵州西部、云南北部常出现偏南大风。热低压填塞消失后,常常给川黔地区带来大范围的降温和降水天气。文中也指出了西南热低压与高空西南低涡的关系:在热低压发展达最盛之前,700毫巴相应的位置上有低涡出现,低涡出现后24—36小时,它随同500毫巴上的西风槽东移,地面热低压就填塞了。 本文总结了热低压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利用天气图从贵阳气象要素的变化上得出了热低压消失与成长的一些经验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6.
《气象学报》1935,11(6):296-296
(1)该项奖金为现款一百八十元用以给与徵文当选之一人每两年徵文一次 (2)如所定徵文期内无论文应徵或应徵之论文不能当选则此项奖金得移至下届作论文奖金之用 (3)本会理事会每两年组织徵文委员会主持徵文及审查文稿事宜其论文题目之范围限於气象学 (4)凡现在国内研究气象学或服务气象机关者俱得参与徵文投稿 (5)论文字数应在三千以上一万以下撰文材料务充实新颖真确文字务求明显条畅通俗凡抄袭翻译与曾在别处发表之文字俱不得当选  相似文献   

7.
《气象学报》1936,12(5):236-236
(1)该项奖金为现款一百八十元用以给与徵文当选之一人每两年徵文一次 (2)如所定徵文期内无论文应徵或应徵之论文不能当选则此项奖金得移至下届作论文奖金之用 (3)本会理事会每两年组织徵文委员主持徵文及审查文稿事宜其论文题目之范图限於气象学  相似文献   

8.
从对流层的温度分析来探讨我国上空冬半年西风环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过去凡讨论我国天气的气象文献里,均认为控制中国天气的因素不外乎太平洋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印度洋高压、阿留申低压和印度低压。这五个因素、因季节的转变而相互消长,进而控制我国大陆的天气。这种忽略西藏高原在我国大气环流中和天气里所发生的作用:一方面固然由於缺乏高空记录,因而无从了解我国上空的大气环流情况;另一方面则由於过去一般气象工作者,过於重视海陆分布在天气上所发生的影响。涂长望和张丙辰二同志在分析中国气团时,因讨论热带  相似文献   

9.
《气象学报》1935,11(5):246-246
(1)谈项奖金为现款一百八十元用以给与徵文当选之一人每两年徵文一次 (2)如所定徵文期内无论丈应徵或应徵之论文不能当选则此项奖金得移至下届作论文奖金之用 (3)本会理事会每两年组织徵文委员会主持徵文及审查文稿事宜其论文题目之范围限於气象学  相似文献   

10.
黄厦千 《气象学报》1937,13(1):43-48
(一)引论天气预报,基於数学原则,在先已有列却逊氏之专著,自极面学说发达以来,挪威盖为今日气象学之中心地。柏脱逊氏,(SverrePetterssen)挪威气象学者中之长於天气预报者也,(现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California Instiute of Technology讲学)於一九三三年发表气压区之动能及力能在天气预报方面之运用,美人克列克博士(Dr.Irving P.Krick)又推演之以为天气预报定则,(尚  相似文献   

11.
郑子政 《气象学报》1935,11(1):44-47
在英文典籍中,是书实补现代气象学之缺陷,原书旨意,侧重理论而编者本人於此一方面之研究,贡献尤多。敍论一章之後,略述各项气象要素於地面之分布,以为理论探讨之基础,若大气静力学热力学之论解。辐射问题,排列三章,第一章述纪希霍夫(Kirchhoff)范恩(Wieh)施棣芬)Steran)柏兰国(Planck)诸氏之基本定律,太阳幅射之强度,光带之分布,及吸收系数,更注意於水蒸气或水点之吸收光带。  相似文献   

12.
(1)该项奖金为现款一百八十元用以给与徵文当选之一人每两年徵文一次 (2)如所定徵文期内无论文应徵或应徵之论文不能当选则此项奖金得移至下届作论文奖金之用 (3)本会理事会每两年组织徵文委员主持徵文及审查文稿事宜其论文题目之范围限於气象学  相似文献   

13.
朱炳海 《气象学报》1935,11(1):35-43
1.引言天气之演变,乃由於不同性质之气团,相互激荡,酿成风暴所致。此种观念,十八世纪中叶之气象学者,已窥其端倪;至欧战期间挪威气象学巨擘贝铿克尼父子,创立极面学说,而昭示彰明。夫组成极面,酿成风暴之不同气团,其性质之差异,不限於来向与温度,且有湿度之高低;更不限平地情状之有别,高空之性质亦大异。否则,同自南来之两支气团,一则阴雾密闭,他则乾热朗晴。又有  相似文献   

14.
福开 《气象学报》1930,6(5):88-93
二月七日(民国十九年)平旦,奥大利中央气象学及地力学研究院院长,维也纳大学大地物理学教授爱格耐卒於维也纳。一心悸病,而促其寿纪,而当代气象学,丧一硕儒,而德意志气象学者之林,丧一模楷,而故旧朋好,丧一信友。年来爱格耐君,体气日渐颓败,凡有幸得  相似文献   

15.
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强 《干旱气象》2003,21(3):74-78
文中回顾了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目前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国内外在未来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研究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科学问题,以及对未来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同时还指出了大气边界层气象学在思想上和方法上应该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K.Kahler  顾钧禧 《气象学报》1935,11(6):299-302
德国气象学会,每两年举行会议一次,其先已於一九三一年及一九三三年分别在维也纳及汉堡举行。今年八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为第十九次会期,假但泽高等工业学校开会,与会者除德人而外颇多外人。其演讲多属天气与大气之各种现象,兹择要略纪如下。会议开幕时,由主席枢密顾问明兴Schmauss教授演讲“气象学之术语”。略谓:吾人皆知气象界须有统一之国际符号,以为发表工具,使逐日印行之天气图与各处之年报,均有同一之记载。教授继谓气象学上基本术语,应有对外对内之分,前者吾人仅需知其国际简单意义,而後者则更需通晓其文字之说明。此外,吾人更须切实互助,  相似文献   

17.
由英国皇家气象学会澳大利亚分会、美国气象学会、澳大利亚科学院赞助,1979年11月25—29日在澳大利亚佩思召开了一次热带低压(包括台风、飓风等)国际会议。会议议程有:社会经济学的因素、观测、边界层和湿对流、模拟、人工影响、业务预报等项目。对会议内容,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观测在此议程中全面地讨论了热带低压的发生、发展、结构、移动等。 W.K.格雷(Gray,美国)认为,通过实际观测来看,关于过去对热带低压理解的程度和资料处理上,对它发生、发展的理论还不充分,他强调需要改变思路,利用如卫星等新观测手段的资料和如何充分应用已获取的资料以及设国际资料库的必要性等。关于西北太平洋热带低压的发生,陶诗言等着眼于南半球的环流。他们指出:根据1959—1964年的资料分析,在20°S以南,经向环流盛行时,西北太平  相似文献   

18.
徐尔灏 《气象学报》1954,25(4):253-277
基培尔理论预报方法是苏联气象科学中伟大贡献之一,无论对动力气象学及天气学均有深远的影响,实是近代气象学中一个最巨大的成就,值得我们细心学习钻研.因为基培尔方法所用算式十分繁複,初学者有时苦於不易把握算式的物理意义,因而影响对整个方法的领会.  相似文献   

19.
曹庆存  卢佩生 《气象》1983,9(11):33-39
一、天气系统的表示法·波包 试看北半球500毫巴高度场,如图10.1。其上有环绕北极的西风气流(基本气流),还叠加有槽、脊、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高空天气系统。图10.1a中位于北欧的小槽发展并东移,两天后移至乌拉尔山附近(图10.1b);并引起下游弱脊增强,脊东侧形成强的偏北气流,第5天在东亚地区形成一次寒潮(图10.1c)。就图而论,上述演变过程是一目了然的。为了用动力气象学剖示流场和  相似文献   

20.
1.引言在历史上气象学家们一直倾向于从空间和时间尺度有很大差别的两个观点出发来研究大气动力学。在试图解释最接近人们生活环境的地面上的细微运动特征方面,他们发展了微气象学,来处理空间尺度为几米和时间尺度大约一分钟的大气动力学问题。同样,为了预报大气中天气形势的发展,气象学家们对空间尺度为一千公里以上和时间尺度为一周的大尺度动力学的运动特征给以极大的关注。尽管“大尺度”气象学和“小尺度”气象学包含了许多大气过程,但仍然有大量重要的天气现象,它们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居于这二者之间。我们对这些中间尺度的认识是逐渐的,这倒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要获得那些与它们有关的观测资料是困难的。然而,近年来由于对城市环境和强风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