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江西省49个中等河流水文站所收集的长系列水文样本资料,通过蓄满产流模型原理分析,探索江西省河流水文特征值的空间分布规律,据此将江西省划为9个水文分区,解决任何地点无水文资料河流对水文资料需求难题,并为江西省区域代表水文站网的合理布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燕  毕彩霞  杜晨 《地下水》2018,(5):185-186
烟台市门楼水库水文站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监测、分析、管理体制,利用现有水文机构和水文队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十分必要。以烟台市门楼水库水文站和门楼水土保持监测点为例,探讨水土保持监测点与水文站共建,两套监测站网多能互补,既有益于水保监测管理,又有益于水文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文网络模型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网络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对流域实际河网水系的一种规范化描述,它采用拓扑关系来确定流域水流的空间聚合与分散。准确地描述水文网络对成功模拟流域水流的空间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文网络数据模型的关键在于如何表达水文网络的构成要素,以及如何建立要素间的拓扑关系。本文重点阐述了水文网络模型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实例研究证明,采用水文网络模型来表达流域河网水系结构有助于准确地模拟流域上水流的空间与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美国水文要素采集与传输技术简介及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章树安  张留柱  梁家志 《水文》2000,20(1):62-63,61
介绍珠水文站网及组织管理的现状、水文要素的主要采集手段和方法,以及美国水数据的传输与管理方式,提出了不断提高我国水文要素采集、传输自动化水平,加快实现水文信息共享步伐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基于回归克里格的生态水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布局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黑河上游八宝河流域建立自动化、时空协同、智能观测的生态水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分布式的地面观测,对于定量刻画流域尺度时空异质性较强的生态水文要素的动态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观测网设计过程中,节点的空间布局将直接影响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观测水平。为准确捕捉流域内关键生态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异性和场分布,探讨了一种基于回归克里格模型的空间采样布局优化方法,并以地表温度观测网优化为例,应用到八宝河流域生态水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布局方案设计中。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同时考虑了目标变量与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残差在空间上的自相关特征,可以同时优化目标变量的地理空间和属性空间。优化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较好地捕捉流域内生态水文要素的时空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文站网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左  何惠  魏新平 《水文》2006,26(3):42-44
水文站网是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水文测站和水文站网的基本概念,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水文站网的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水文站网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评价,对水文站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韩新庆 《水文》2017,37(1):79-82
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结合计算机处理、网络数据传输等先进技术,可以将常规的水文要素监测方式转变为信息采集、存贮、传输运用为一体的自动化、数字化过程。通过该系统在沈丘水文站的应用,与流速仪法测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水文》1999,(5):40-42
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SO年华诞之际,回顾半个世纪以来,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经过两代水文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河北水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的20年来,通过理顺体制,争取投入,推行水文改革,拓宽了水文服务领域,加速了水文科技进步,使水文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必将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1水文站网稳步发展,测验技术不断改进水文站网是观测各种水文要素变化的战略布局,是水文资料的收集系统。水文资料又是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水资…  相似文献   

9.
《水文》2001,21(4):63-65
编制水文情况年报是水文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每年度的年报数据,客观地反映了水文站网、房屋与仪器设备、人员与机构、经费投入等情况,对分析和指导年度水文业务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就2000年全国水文情况年报统计(有关数据详见表1和表2)概述如下。1 水文站网1.1 站网基本稳定并逐步优化调整2000年,全国水文部门共有基本水文站3 124处(含其他部门管理的水文站244处),水位站1 093处,雨量站14 242处,水质站2 861处,地下水监测站11 768处,向县级以上部门拍报水情站7 559处。与19…  相似文献   

10.
冷荣梅 《水文》1998,(2):48-53
分析了四川省自然地理概况和水文气象特性,对四川省水文站网进行了水文分区,将全省划分为2个水文大区(一级区划)、7个水文亚区(二级区划)、15个水文分区(三级区划),提出了川西水文站网规划应采用模糊数学中贴近度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