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省减灾协会,会同省新闻学会、省通讯学会,邀请从事减灾防灾、新闻出版、邮电通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这里欢聚一堂,纪念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与媒体,口号是:预防从信息开始。为什么今年要选择这一主题?我理解,把媒体作为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希望媒体成为推动防灾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社会的现代化功能,就必须依赖于信息的准确、快速交换。在受自然灾害威胁的社会,两者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信息的准确、快速传输对于各级决策非常重要。要减少灾害对社会和经…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的群众基础机构,也是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基本组织单元。我国社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目前尚不完善,社区抗灾能力仍比较薄弱。文中通过对国内外社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社区气象减灾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社区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灾害预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防灾减灾服务系统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我省建立了以若干厅局(气象灾害-气象局、水灾-水利厅、地质灾害-地矿厅、地震灾害-地震局等等)为对应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形成了以单一灾种为主的防灾减灾服务体系。由于重大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祸不单行”,各类灾害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建立一个统率全局、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现代综合减灾防灾服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1建立县级农业综合减灾服务体系的必要性1.1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4.
蒋斌 《贵州气象》1996,20(4):36-38
冰省是我州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直接危害。对一个贫困地区来说,一次冰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万甚至上千万元都是难以承受的,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我们认为防灾减灾也是科技扶贫的重要措施,特别是象冰雹这样的局地性很强的气象灾害,其防灾减灾的投资效益是非常明显的。我州冰雹天气一年四季都有,但出现最多。灾情最重的是春季,冰雹对春季的大小季作物都可造成严重损失。3~4月正是小麦油菜成熟收割期,一旦成灾损失不可挽回,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已经快到手的劳动果实被打掉烂在地里;同时春季…  相似文献   

5.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联合国决定,在 1990到2000年本世纪的最后 10 a(年)中,在全世界范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这个活动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灾害和减灾工程建设,提高了防御能力,改善了人民居住环境条件,减少了灾害的破坏。在此期间,我省减灾事业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在现有的减灾体制下,1996年10月江西省减灾协会正式成立。省减灾协会是省政府领导下的全省综合性减灾团体,主要任务是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了新疆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科学发展观和防灾减灾新理念出发,提出新疆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对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所造成的危害及损失愈来愈大。因此,在灾害频繁的广东,防灾减灾工作在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损失,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社会化模式,是当前必须解决的新课题。从总的方面看,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及全体公民的参与和配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把防灾减灾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使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1 广东自然灾害的状况  广东省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区,台风、暴雨…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呈现频发、突发、重发的形势,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峻。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杭州是一座国际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当前,杭州市正在按照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目标,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效、生态环境质量、群众生活品质和社会治理水平,全  相似文献   

9.
以Twitter、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海洋防灾减灾是目前我国面临的十分紧迫的问题.近年来,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让中国的社交媒体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借鉴国外社交媒体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经验,我们认为中国的社交媒体在海洋防灾减灾中同样拥有巨大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几个国家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情况,随后总结了当前中国在海洋灾害预警、灾害信息传播及灾害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最后,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社交媒体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启示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肯定江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7]92号)和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讲话指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办发49号文件和赣府厅发92号文件的要求,以中尺度区域气象站建设为重点,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以灾害性天气预报为重点,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水平;以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全省气象灾害应急体系;以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防雷安全工作;以增雨抗旱防雹为重点,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气象防灾减灾范围广,牵涉部门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及时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从而为保障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防灾减灾与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贵 《贵州气象》1996,20(6):7-10
气象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气象工作的状况还远远不能适应防灾减灾的需要。因此加强这方面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是气象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尤其是气候型农业防灾减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赣州、吉安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赣州、吉安两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两市"十二五"期间综合减灾工作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构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监测预警能力和救援抢险能力建设、防灾工程设施建设以及灾害救助和科普宣教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从工作层面提出了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和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工程性措施、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和加强综合减灾"十三五"规划编制等建议;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建设、加快灾情统计指标研制及加大现代科技手段在灾情调查和统计中的运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吉林气象》2008,(1):2-4
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2007年以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工作。这对于进一步发挥气象在我省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气象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同志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4.
赤峰市宁城县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加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对科学部署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慧良 《浙江气象》2005,26(3):44-47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现代化电子设备和人员、财产密集场所的大量增多和集聚,雷击事件和雷电灾害损失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多样性方式发展,科学防雷已成为现代社会防灾减灾的重要课题.防雷减灾事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浙江的大局,需要政府主导依法管理,增强意识普及科技,协同配合科学防御,构建社会性防雷减灾工作体系.本文立足浙江,放眼全国,就构建社会性防雷减灾工作体系提出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辽宁气象事业在辽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省政协的领导关怀下 ,在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天 ,省政协各位领导专门听取全省气象工作汇报 ,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气候意识、保护气候资源、防灾减灾、实现辽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 ,我从辽宁省气候资源及变化趋势、主要气象灾害、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对策 4个方面进行汇报。1 气候资源及变化趋势1 1 气候资源概况1 1 1 光资源1 1 1 1 太阳辐射。全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 0 2~ 6 0 7kJ/cm2 ,其分…  相似文献   

17.
开展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苍梧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系统分析,得出了苍梧县在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效益的主要经验和措施:发挥政府主导的能动性,加强各部门间联合,快速地起动应急防御措施,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积极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加强应用气象技术推广和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8.
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户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例,简要介绍了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为提高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由广东省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广东省气象学会联合召开的“台风灾害防灾减灾研讨会”在湛江市举行,这是中国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和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我市气象工作、防灾减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气象局天气司、气候司、装备司、科教司的领导,国家气象中心领导,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有关部委、厅局领导,广东省气象局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几位院士、专家,中山大学、广州军区等有关单位教授、专家,我省兄弟市气象局领导、专家,以及我市有关部门的代表。在我市举办这样高规格的台风灾害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洪水、干旱、冰雹、沙尘暴、雪灾、地质灾害等灾种和城市、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对策研究及气候变化对灾害规律的影响分析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新疆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疆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和某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