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国土经略》2012,(4):66-66
7月4日-13日,省国土资源博物馆协助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到省有色地勘局矿勘院、地质八队、峻田公司,省地勘局一勘院、三勘院、五勘院、地调院等单位,在多彩地区铜多金属普查、都兰县沟里地区金矿整装勘查、都兰县五龙沟地区红旗沟-深水潭金矿区详查、泽库县瓦勒根金矿详查、  相似文献   

2.
2007年河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所承担的河南省嵩县大石门沟金矿外围普查(续作)项目,取得重要成果。所布三个钻孔均见矿,且钼矿化较好,厚度较大。经初步估算钼资源量(333)+(334)?7.69万吨,其中,(333)资源量5.26万吨。现为中型钼矿床规模。若该区继续进行地质勘查,有望达到大型钼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3.
近日,河南省地调院在西藏当雄—嘉黎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处,提交资源量铅锌307.05万吨,铜4.28万吨,银4415.68吨。“西藏当雄-嘉黎铅锌银矿资源调查评价”是中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河南省地调院项目组2004年进驻项目区,通过对优选的成矿远景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铅、锌、铜等地球化学异常612处;综合运用地质、物化探及槽探、钻探(坑探)等方法、技术手段,对重要矿区开展了普查、预查评价。在调查区内共划分出3条成矿带,提交3处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并通过对三处矿产地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研究,总结了铅锌银多金属矿区域…  相似文献   

4.
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在刚果(金)加丹加地区发现一沉积砂岩型铜矿床,初步估算铜金属资源量大于50万吨,达到大型铜矿规模。这是省地调院在刚果(金)首次发现沉积砂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5.
局属动态     
<正>省地勘局奖励地质科技成果近日,省地勘局表彰奖励2016年度地质科技成果突出的项目8项、获省部级奖励项目2项。奖励项目分别是:地质找矿成果,由柴综院完成的茫崖镇大浪滩东北部深层卤水钾盐矿普查、五勘院完成的西藏那曲安多县多才玛多金属矿普查获二等奖;地调院完成的格尔木市拉陵灶火中游铜多金属矿普查获三等奖。地质勘查(察)成果,水勘院完成的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丰宁二道沟-北灰窑银多金属矿区地处大窝铺-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交会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和牛圈银金矿等众多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域矿床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和断裂构造活动密切相关。通过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分析,该区Pb,Ag,Zn元素富集,主成矿元素组合异常发育,共圈定出4个组合异常,化探异常与矿(化)体相吻合。区内已发现8条蚀变矿化带,矿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不同地质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可知,燕山期花岗岩岩体和红旗营子群地层内Ag,Pb,Zn元素属于富集型和强分散型,利于成矿,同时为该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铁锰矿化等是识别蚀变带的有利标志,亦是寻找银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二道沟-北灰窑银多金属矿区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该区的控矿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类型,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铜石金矿田为山东省鲁西地区重要的金矿集区,1989—1994年勘查评价的归来庄金矿床,被原地质矿产部定义为"新地区、新类型、新发现",更是改写了鲁西地区无大型金矿床的格局。近年来,铜石金矿田金矿找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累计发现大型金矿床1处、中型金矿床1处、小型金矿床3处、金矿点10余处,已查明上表的金金属量近50吨,目前已经成为山东省继胶东之后的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区内发现的金矿床类型复杂多样,其成矿主要与中生代铜石杂岩体、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具有优越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较大的资源潜力。本文在系统总结、归纳分析不同类型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从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对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矿床属铜石潜火山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近日在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夏日哈木地区发现一处大型铜镍钴矿,初步估算资源量镍30万吨以上、钴1.5万吨,达大型以上矿床规模。夏日哈木铜镍钴矿勘查项目受到了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青海省副省长徐福顺的高度肯定,并被青海省地矿局授予2012年度地质科技成果特别奖,奖励100万元。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银、铅、锌等金属的成矿区之一,孙家庄铁矿床位于该成矿区的西南端,地表全被第四系黄土覆盖,是通过航磁异常检查发现的中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区内褶皱构造复杂,为铁矿床的控矿构造、一级构造控制矿床的展布、二级构造控制矿床的形态、三级以下构造对矿体起局部控制和改造作用。通过对区内褶皱构造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的控矿作用,对寻找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西省繁峙县辛庄—松涧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查明了该矿床的矿体形态、产状和规模,该矿床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断层构成了该矿床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通过对有用矿物的结构构造和赋存状态研究,结合宏观和微观证据,推断出该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贺州市黄秆冲金矿位于桂东南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北东端,是近年在鹰阳关—张公岭铅—锌—金—银多金属矿田新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文章介绍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对该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进行简要解析,总结其成矿规律,以期为今后找矿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2.
梧州市金山顶金矿床产于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南部。矿床工业类型有矽卡岩型铜金矿、石英脉型金矿、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等3种。文章介绍了矽卡岩型铜金矿的地质特征,并进行找矿潜力探讨,认为矽卡岩型铜金矿蕴含较好的找矿前景,进而提出找矿设想。  相似文献   

13.
广西隆或金矿最初发现的是似层状矿体,近年又在台缘同生断层中发现了具中型规模的脉状金矿体,因此而成为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中同时具有断控和层控矿体的少数矿床之一。文章介绍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并分析了其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由河南省地矿局地勘二院实施的河南省淅川县下大扒石墨矿勘查项目,在豫西南地区探获一个厚度大、品位富的特大型层控型石墨矿床。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评审认定,石墨资源量超过1298万吨,是截至目前河南境内发现的石墨资源量最大的矿床。该院在前期矿调工作中发现河南省淅川县下大扒石墨矿后,于2014年成功申报了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普查工作历时两年,于2017年完成了1∶1万地质测量7.02平方千米,1∶2000勘探线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河南省地调院重点在省内豫西南地区,西藏青械铁路沿线及新疆西昆仑地区开展了地质找矿工作,累计向国家提交新发现矿产地31处,控制矿产资源量:铁6100余万吨、铅锌1800余万吨,铜80余万吨、银2.3万吨、金26吨,金红石1285万吨,并提交了一大批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济源一带铜铅锌矿评价”通过评审,新发现一中型铜矿产地。该工作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中朝准地台山西台隆南缘,区内地层出露齐全,断裂、褶皱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及多金属地球化学异常发育,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已发现的主要矿床类型有:变斑岩型铜矿、铅锌矿、火山沉积变质型铜矿、热液型铜矿,其次为热液充填交代型铜矿。项目优选出了济源、狮豹头两个远景区开展评价工作,累计提交资源量:铜6.61万吨,铅锌0.94万吨,银4403千克,铁矿石量142.58万吨,钴370吨。新发…  相似文献   

17.
留仙庄空白区位于招(远)-平(度)断裂带中南段,道北庄子金矿东侧。招平带中南段已发现大、中型金矿3处,由南向北依次为夏甸、姜家窑、道北庄子金矿。通过收集分析已知金矿床最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总结招平断裂带中南段矿体控矿围岩、控矿构造、矿体赋存的基本规律,对留仙庄空白区进行远景预测,认为该区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正7月8日,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传来喜讯,由该局第一地质勘查院(简称地勘一院)承担的桐柏县老湾金矿接替资源勘查报告、老湾金矿深部及外围普查日前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取得资源量208吨的重大找矿突破。据悉,桐柏老湾金矿是河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金矿床,规模位列全国第四位。桐柏县老湾金矿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找矿线索,至今已经勘查了40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在上上河、老湾发现和提交了中型矿山,经过多年开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乳山市于家圈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牟乳成矿带西侧,矿区内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通过地物化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区内发现8条金矿化蚀变带,圈定4个金矿化体、1个银矿化体、1个铅矿化体、4个金矿体、1个铅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于家圈金矿地质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了找矿前景,认为该区找金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0.
龙哇俄当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处于我国北祁连矿带的北山前寒武纪、晚古生代多金属铁铜镍金铅锌银磷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带中部,该成矿带内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以金、银、铅、锌、铜为主,矿床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性、火山热液型及砂页岩型。近年通过在龙哇俄当地区开展地质找矿,先后发现了多处金、银、铅、锌、铜矿,矿床成矿类型包含构造蚀变岩性、火山热液型及砂页岩型。通过对龙哇俄当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研究,总结了矿床成因,认为龙哇俄当地区北部是与构造蚀变岩型铜多金属矿;中部为热卤水有关的砂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南部是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