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对上海海域化学品风险源、化学品环境事件等环境安全形式的分析,总结剖析了当前上海海域化学品环境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业规划、应急体系构建、管理制度、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上海海域化学品环境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山岛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东山岛为例进行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讨.针对东山岛主要生态风险源干旱、台风风沙、污染、水土流失可能对东山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提出了度量生态损失与生态风险的指标与公式,并运用遥感资料、历史记录、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完成了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山的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原理对港口储油罐溢油风险进行分析,从数据入库、数据编辑和溢油评价3个方面建立了储油罐溢油评价系统;从储油罐腐蚀、自然力破坏、误操作和疲劳老化4个方面分析了储油罐溢油风险源,介绍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油罐溢油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方法对储油罐溢油进行定性评价;应用已有的油罐溢油风险概率计算公式进行储油罐溢油量风险评价。该系统的构建可以加强储油罐溢油风险分析与管理,为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溢油事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沿海石化园区海洋环境风险区划的科学管理和决策,降低相关区域的海洋环境综合风险,文章根据海洋环境风险源和污染源排查,海洋敏感区、易受损区分布和环境现状调查以及园区风险管理和应急制度核查等的结果,基于PSR模型,从海洋环境风险指数、海洋环境敏感指数和海洋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指数3个方面,构建沿海石化园区海洋环境风险区划评估框架;分别选取突发性环境风险和累积性环境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以及政府和企业等各项相关指标,制订评估方案;通过确定评估指标权重,计算海洋环境综合风险值,并将风险等级划分为5级。以大连市沿海某石化园区为例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石化园区所在海域总体处于低风险等级,无极高风险和高风险区;在保持现有海洋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改善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可进一步降低园区海洋环境综合风险。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危化品风险源、涉海敏感目标和船舶交通密度3种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溢油环境风险状况。首先从空间分布和数量特征的视角,提取宁波市海域环境风险影响因子,建立海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然后依托GIS空间信息平台实现对宁波近岸海域环境风险空间布局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波慈溪市西北部和镇海区潜在的溢油环境风险极高,对石油泄漏的敏感程度也相对较高,进而表明该区域应列为重点风险管控对象;北仑区和奉化区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象山港东部海域,其溢油环境风险为一般水平,说明该区域应列为一般风险管控对象,其潜在的溢油环境风险属于中等敏感程度;而象山县东部及东南部、宁海县南部区域,该海域的潜在环境风险极低,其对溢油敏感程度较低。评价结果可为宁波市海洋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响应措施、海域空间资源利用配置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品生产种类不断丰富,沿海化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化学品泄漏入海对公共安全、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加强化学品泄漏入海应急辅助决策技术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美国化学品应急响应体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关应急辅助决策技术体系较为完善。鉴于此,本文概述了CAMEO Chemicals、CAMEO suite风险源数据管理模块和CAFE化学品数据库的指标及其作用,ALOHA模拟和MARPLOT绘图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以期为中国化学品泄漏入海应急辅助决策技术体系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的海洋溢油污染事故日益频繁,科学合理的溢油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价可为溢油风险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从海洋溢油风险受体的暴露程度和恢复力两方面构建了脆弱性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近岸海域溢油风险受体脆弱性分为高、中、较低脆弱区和低脆弱区4类。  相似文献   

8.
海洋溢油风险区划是海洋溢油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风险区划可为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供管理依据。文章在海洋溢油风险系统研究和溢油污染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东湾海洋溢油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和风险量化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获得了辽东湾海洋溢油风险区划图。在分析辽东湾海洋溢油风险区主导因子和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风险区的防范对策,为区域海洋溢油风险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于沿海石油储运基地,由于石油在储存、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存在潜在的风险,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其后果就难以估量。因此,对其进行溢油风险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文通过在中石油大连新港的实际调研,参照历史资料和相关规范和标准,对风险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本体与风险分析相结合,分析风险的可能原因、演变规律、规避措施和建议,建立了基于领域本体的风险分析模型;运用了多级模糊评价方法和领域本体模型对沿海石油储备基地进行风险评价和智能分析;最后开发了风险智能评价系统,实现了风险评价指标的管理、权重的计算、风险分析和评价等功能,最终得到评估结果,给出对策和建议。并以中石油大连新港为实例,对模型和系统进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界定了海洋循环经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系统地提出了海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并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评价模型,运用模型对2005年我国沿海省市海洋循环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排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