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赤潮的危害和预测预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朝贤 《海岸工程》2000,19(2):86-89
近岸水域有机物污染,引起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频发,不仅给渔业生产、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而且破坏了海洋环境,危及人类的健康。对赤潮的观测和监测是开展赤潮预测预报的基础,应加强对时有发生赤潮潜在海区的经常性观测和监测,卫星遥感监测赤潮是目前所采用的一种先进技术。对赤潮的预测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根据观测结果发布长、中、短期预报应加强对赤潮的防治方法和技术的研究,避免或减少赤潮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近海水域有机物污染,引起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赤潮不仅给渔业生产、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而且破坏了海洋环境,危及人民的健康。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时有发生,应加强对有发生赤潮潜在危险海区的经常性观测和监测;切实控制沿海工业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广科学养殖技术,防止海水养殖自身污染;大力开展有关赤潮科学的研究,特别是赤潮的防治方法和技术研究,避免或减少赤潮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和沿海养殖业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逐年加重,赤潮发生频次增加。因此,监测近海污染和赤潮发生预报方法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用NOAA/AVHRR数据,分析近海水域污染状况,并探索赤潮发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厦门马銮湾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状况下的生化关系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暨卫东 《海洋学报》1998,20(1):134-143
马銮湾养殖海域位于厦门西港的西侧,与厦门西港仅一堤之隔,属于封闭式的养殖海域.马銮湾内有260hm2余虾池和130hm2余水域用于网箱养鱼,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水产养殖业的无序、单一、高密度的养殖,导致养殖海域自身有机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突出、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时常发生赤潮,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1~9].本文根据1992年6月至1994年5月的马变湾的观测结果,各要素的时空变化、数量统计和相关分析,揭示了马銮湾养殖海域自身有机污染、富营养化、赤潮的成因,为养殖海域的环境保护和渔业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津大沽沙航道水域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7年8月大沽沙航道水域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及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状态.综合单因子生物法和营养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水域污染较严重,尤其是靠近大沽排污口的水域已经严重富营养化,排污河向航道输入大量含有N、P营养盐的污染物,造成水质污染.今后应严格控制大沽排污河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陆源污染,有效防治"赤潮"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赤潮藻类的毒素成份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由于海域环境条件的改变,尤其是有机污染导致海域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特别是微小藻类细胞异常增殖和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危及鱼、虾、贝和藻类等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20世纪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后,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工厂日益增多,许多沿海国家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使河口、内湾和沿岸水域的水质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致使赤潮的发生越加频繁,区域不断扩大。赤潮,已成为当代侵扰许多沿海国家的一种世界性海洋灾害。近十几年来,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近岸海域,也曾多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4年来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2005年丰水期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监测基础资料,以DO、COD、DIN和DIP作为基本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近4年来整个赤潮监控区水质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并从各监测站位、监测层次分析了赤潮监控区水质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水质污染与陆源排污、养殖业自身排污以及港内水动力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4年来,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的N、P污染比较严重,水质有机污染一直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整个港湾水质一直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表层富营养化程度略大于底层,DIN是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因子。整个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均存在港顶最高,越往港湾的出口处污染越轻的趋势。4年来监控区水质污染主要与陆源排污、养殖业自身排污以及港内水动力交换能力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8.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及渤海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的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渤海已成为我国污染最为严重的海区之一。“十五”期间虽然各级部门为渤海环境治理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渤海环境状况仍在进一步恶化。如污染总面积虽无明显的增大趋势,但近岸海域的污染程度显著加重;从赤潮发生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赤潮年发生次数在逐渐减少,但赤潮面积总体上呈增大趋势,而且有毒藻类引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从渤海的主要富营养化物质变化来看,近年来渤海近岸海域其浓度呈加速增大趋势;从污染源变化来看,海上污染源的增速明显高于陆源。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分粒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江,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珠江口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运输通道和沿岸渔场.近20 a来,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河口区的富营养化和赤潮时有发生[1,2].因此,关于该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河口区是陆海相互作用的耦合带和生产力较高的区域,开展对该水域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研究,对于阐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诸如富营养化和赤潮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物资源的开发亦具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气象卫星用于近海污染监测及赤潮预报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和沿海养殖业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逐年加重,赤潮发生频次增加,因此,监测近海污染和赤潮发生预报方法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用NOAA/AVHRR数据,分析近海水域污染状况,并探索赤潮发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