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桂东-汝城钨锡多金属成矿区是南岭有色、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区找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新发现了竹园里、上山、大岭背等一批具大型找矿前景的钨锡多金属矿产地,矿床类型多样。本文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分析了找矿前景,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江西乐安县相山地区开展地电提取法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研究,得出利用地电提取测量法在该区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异常特征及地质成矿背景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了相山地区地质—地电提取综合找矿模型。利用该综合找矿模型,在外围区开展地电提取找矿预测工作,圈定有利找矿靶区7处。  相似文献   

3.
广西博白县松旺钨锡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旺钨锡钼矿区位于下水—东桃铅锌钨锡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西南段,通过对松旺钨锡钼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认为具备形成中-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钨矿和石榴子石的原位微量元素特征能提供成矿流体的演化信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鄂东南矿集区龙角山矿床是近年发现的大型矽卡岩钨矿床,为区域找矿勘查和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龙角山矿床的流体演化和矿床成因亟待开展系统研究.文章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和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矿床中矽卡岩阶段、退蚀变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的白钨矿和石榴...  相似文献   

5.
梧桐沟钨矿区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是东天山成矿带内继忠宝钨矿之后发现的又一钨矿床。两处钨矿床的发现为该区域矿带内寻找钨矿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系统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找矿信息,在地质找矿理论指导下,对梧桐沟钨矿矿床综合找矿信息进行提取,初步建立以“钙碱性高钾型花岗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W,Sn,Bi,Cu综合异常+中高重力异常+云英岩化-矽卡岩化-硅化-孔雀石化”为核心的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对东天山地区钨矿找矿和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栗木矿田某些新方法找矿试验研究和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栗木矿田进行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地电提取、吸附相态汞新方法试验研究表明,钨锡长石石英脉矿床上获得了高、低双峰电导率异常、单峰吸附相态汞异常和多点连续高峰地电提取多金属异常;钽铌花岗岩型矿床上获得锯齿状电导率异常、双峰夹一谷的“凹”形吸附相态汞异常和多点连续高峰地电提取多金属异常。表明在常规化探方法反映不出异常的厚层覆盖区,新方法能测出强度高、衬度大且与矿体位置吻合较好的异常。并对涧口—焦巴井找矿预测区三种新方法综合异常部位进行了工程验证,见到了矿体,说明各新方法找矿效果良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
袁家山金钨矿床是湘东北有色贵金属找矿远景区内新发现的一个矿床。矿床地质综合研究表明:袁家山金钨矿床的成因类型属气成一热液交代石英脉型,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较大;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竹园沟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园沟钨钼矿是近年来在东秦岭地区发现的又一大型钨钼矿.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矿区内褶皱、断裂、岩性、围岩热液蚀变强度有关,矿体受黄背岭背斜及石宝沟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向北西侧伏的内外接触带控制.矿床成因为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同时指出了找矿标志.分析了找矿远景,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盐田桥矿区位于铅锌多金属成矿富集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区内铜多金属矿化受到断裂构造的严格控制。在306大队于矿区内开展的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该矿床进行地质特征分析、电法测量以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并结合矿床内岩(矿)石物性特征,认为矿床内矿体具有明显的一高(高幅频率)一低(低电阻率)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表铅、锌、铜、钨等异常晕,并据此对盐田桥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成矿潜力进行综合评价,为矿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红岭钨矿是个脉钨矿床.我们937队在补充勘探期间,在石英脉型钨矿床的深部发现了含矿的白云母花岗岩体.在岩体突起部位的白云母花岗岩内接触带钨、铝、铋矿化强烈,其中钨已达工业要求.这种矿床类型的发现,对钨矿的成矿理论研究及找矿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矿区地质矿区位于粤北大东山-贵东-九连山构  相似文献   

11.
谭鸿赞 《铀矿地质》1999,15(2):86-90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新生界水动力场的建立为例,介绍利用地静压力计算地下水折算水位和利用折算水位编制地下水动力场图的研究方法。这种水动力场图的编制,为盆地层间氧化带铀成矿预测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Primary haloes of hydrothermal deposits were previously considered as positive haloes. Although it has been recently suggested that primary haloes incude positive and negative ones, almost all the research work on primary haloes has still focused on positive haloes for various reas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of ore substances a number of large hydrothermal deposits related to magmatism including porphyry, skarn and vein type deposits have been studi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negative haloes exist on the peripheries of positive haloes of a mineral deposi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the authors propose the concept of the geochemical field system of ore-forming elements of hydrothermal deposits, i. e., with the orebody as the centre outwards there occur the mineralized field, positive halo field, depleted field and background field successively.  相似文献   

13.
Primary haloes of hydrothermal deposits were previously considered as positive haloes. Although it has been recently suggested that primary haloes incude positive and negative ones, almost all the research work on primary haloes has still focused on positive haloes for various reaso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of ore substances a number of large hydrothermal deposits related to magmatism including porphyry, skarn and vein type deposits have been studi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negative haloes exist on the peripheries of positive haloes of a mineral deposi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the authors propose the concept of the geochemical field system of ore-forming elements of hydrotherreal deposits, i. e., with the orebody as the centre outwards there occur the mineralized field, positive halo field, depleted field and background field successively.  相似文献   

14.
斯特列利措夫(简称Str)矿田是一个主要由大型-超大型钼铀矿床构成的矿床群,它位于南滨额尔古纳地区,铀的总储量在25万t以上,平均品位0.20%。该矿田在苏联解体以来的很长时间内几乎是俄罗斯唯一的天然铀来源。该区找铀的工作历程漫长而曲折,并颇具传奇色彩。早在1948年苏联地质部第一局松林大队在南滨额尔古纳地区开始了找铀工作。但因区内几乎所有矿床均属盲矿,而且多埋深较大,1962年之前找铀无果,1962年春已决定放弃在该区进行的找铀工作。1962年夏天高级地质师Л П伊舒科娃参观了哈萨克斯坦产在酸性火山岩中2个规模不大的铀矿床(波统-布鲁姆和克泽尔-萨伊),注意到斯特列利措夫萤石脉围岩霏细岩的蚀变与哈萨克斯坦2个规模不大的铀矿床相似。归来之后,她上书领导力主恢复本区找矿工作并获得了再去做最后一试的机会。1963年5月,伊舒科娃所设计的钻孔一箭中的,发现了首个Str超大型铀矿床,整个局面立刻出现大转折,加速矿田开发成了所有工作的总方针。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和对矿床的地质研究工作平行加速进行,两者互相促进。不到10年,矿田的大部分矿床被一一发现;到1966年底,Str等矿床的初勘成果已经成为1970年代初组建全苏最大铀矿山的充分依据。到1980年底,矿田已有17个钼铀矿床完成勘探。1992年底19个矿床勘探完成。新一轮找矿采用的方略:首先合理综合运用地质、放射性及传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并合理综合使用深度普查自动装置射孔和钻探手段,进行不同比例尺的立体地质-构造填图;然后在其成果的基础上用钻孔去发现矿体。勘探工作所面对的基本事实:矿床构成的多重复杂性为Str矿田内所有矿床的共同特征;每个矿床的特点各异,其勘探过程不尽相同。初勘使用地表钻探进行,基本网度200 m×100 m~400 m×100 m。详勘使用坑探工程与钻探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水平与垂直断面联合的勘探系统,基本网度50 m×20 m~50 m×25 m。所有矿床的勘探成果完全被开采工程证实,并有10%的储量增长。Str铀矿床形成于晚中生代,为区域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晚阶段的陆相火山作用地区的岩浆热液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是其基本特征之一。铀矿床在矿田内空间定位的重要规律:Str及其他绝大多数铀矿床均受控于南北向、北西向或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向额尔古纳隐伏深断裂带交汇。"斯特列利措夫效应"曾迅速地在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中传播,期待在我国,尤其在呼伦贝尔,乃至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中生代构造-岩浆带地区继续发酵,取得更多和更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表露头矿、易识别矿越来越少、找矿难度越来越大, 成矿预测作为普查找矿的前期工作,一直处于矿产勘查领域的前沿与热点,为国内外地质学者所关注,并不断探索有效的预测方法。本文以云南思茅—景洪地区为例,从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出发,按1/20万精度对研究区已有地、物、化、遥等多源地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解译,采用野外调研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各地学信息成矿有利度分析研究,确定适合预测矿种的地质变量专题图层和专题属性,以非网格单元汇水盆地为地质统计单元,应用GIS技术实现多源地学综合信息有机关联与综合,依据各地质统计单元内多源地学信息统计权重大小,并以权重从大到小排序确定A1、A2、A3……A20等20个汇水盆地为边界的地质统计单元作为研究区寻找与火山活动有关的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结果显示,部分预测找矿靶区包括了已知矿床/点,其中研究区内已知的大中小型矿床均分布于预测找矿靶区内,这表明所确定的预测找矿靶区综合致矿异常信息是可信的。野外调研证实,沿澜沧江南段火山岩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编制的研究区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预测图对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化学勘查,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微量元素测定技术,系统地研究各种天然物质(如岩石、疏松沉积物、水系沉积物、水、气体、生物等)中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特征,从而获得找矿信息的一种找矿方法。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初期至今三十多年来,化探工作从无到有,化探队伍由小到大,建立了一支有一定基础的专业队伍,初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方法技术体系,获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7.
Cole-Cole模型的频谱参数可以用于区分引起激电异常的极化体和寻找深部矿(化)体,因野外工作效率低,在勘探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当前的时域激电仪器可以观测反映二次极化电位衰减的多个时段的视充电率数据,根据频谱激电和时间域激电可以相互转换的理论,提出一种由时域激电数据提取出Cole-Cole模型参数方法,可得到4个频谱参数:视充电率Ms、视频率相关系数cs、视时间常数τs和视电阻率ρs。在江西某矿区激电中梯测量中,运用该方法推测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并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南祁连化隆微地块铜镍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综合对比研究与实际野外工作,获得的秦祁昆造山带重要成矿事件与构造响应的研究及地质找矿信息。通过金川矿床所在的龙首山群与南祁连化隆微地块中的化隆群结晶基底的地质对比,结合地球物理及其相关其他地质信息,发现化隆群具有与金川矿床所在的龙首山隆起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由此,提出南祁连化隆微地块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所发育的铜镍矿点与金川矿床可能为同一大规模岩浆构造作用的产物。现有的野外工作及找矿实践亦表明了在巨厚红层覆盖下发育基性超基性岩体,并表现出铜镍矿化显示,同时提示在化隆微地块还有发现新的同类型岩体和铜镍矿床的潜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张柏松 《地质与勘探》2018,54(4):723-734
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前景。但是由于勘探难度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在全球已经发现的600多个海底热液喷口和硫化物矿床中,不到5%的矿床进行了详细的勘探,进行资源量计算的矿床更是屈指可数。选择适当的方法估算储量对于深海资源开发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总结了前人估算海底硫化物储量的方法,并以勘探程度相对较高、数据资料相对丰富的Atlantis-II-Deep矿床和Solwara 1矿床为例,评析了前人采用不同储量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和各种方法计算的准确性;针对有一定钻孔数据的TAG硫化物堆丘,采用距离反比法重新计算了储量,并和块段法估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海底硫化物矿体形态是制约储量估算方法适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2)传统几何法可以在极低勘探条件下估算海底硫化物储量量级;(3)对于海底硫化物储量估算,地质统计学的精度高于传统几何法;(4)较高勘探条件下距离反比法可以与地质统计学相互对照、验证;(5)在一定钻孔数量的条件下,可以应用距离反比法进行海底硫化物储量估算。  相似文献   

20.
有限单元法是实现构造应力场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半定量计算的有效手段。在研究区域控矿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地质体的离散化模型,确定了边界条件和本构关系,模拟出内蒙古腮忽洞地区热液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成矿构造应力场和能量场,从而为该区金矿综合找矿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