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简谈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填海作为开发利用海洋空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基础方式,近些年在我国沿海各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造地热潮,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填海造地工程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海洋环境质量下降、渔业资源衰减、滨海湿地环境退化、海洋生态系统受损等一系列的问题。文章从当下围填海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入手,结合笔者从事围填海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动态监视监测的经验,给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和我国的批准实施,使我国海洋开发、保护和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加入WTO、中越北部湾海域划界以及省际间海域划界,给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涉海部门的综合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广东的海洋工作能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迫切需要从新的战略高度对广东海洋工作做出新的部署。一、广东省海洋开发优势分析广东省共有14个沿海市、23个沿海县或县级市。大陆岸线总长3 386 km,列为广东海洋功能区划的海域面积约为46 万km2。面积大于50…  相似文献   

3.
渤海生态压力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开发活动日趋频繁。由于污染物排海、自然生境破坏等造成的近岸海域水质污染、海洋灾害频发、关键生态区域破坏、自然岸线减少、渔业资源衰退,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针对上述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缓解对策和建议,包括做好宣传工作、制定相关法律、建立生态红线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严格控制围填海、修复渔业资源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指出沿海区域开发意义以及海洋功能区划与沿海区域开发相互促进关系的同时,着重从辽宁建造一块景观生态经济模式区,综合整治两条海陆联运江河,开发环岛海域的三大牧场,振兴四处不发达岸段,拓展五路进岛旅游线,五个开发建设新格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近海的主要渔业资源呈现衰退趋势,因此从2000年至今相关单位持续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以修复渔业资源。文章基于2017—2021年浙江近海鱼类增殖放流统计数据作出分析,对比放流资金、放流数量、放流物种等变化趋势得出:2017—2021年主要在浙江近海12处重要的增殖放流海域投放了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等16种海洋鱼类,累计投入放流资金11 285.9万元,投放海洋鱼类苗种共计46 799.8万尾,其中标志鱼投入共330.1万元,放流苗种48.8万尾。调查和文献报道显示,增殖放流对增加浙江近海海洋鱼类生物资源量、恢复海洋鱼类群落结构、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渔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调研情况和相关文献梳理了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以期为今后科学规范实施增殖放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南海北部的等辐骨虫以往没有进行过研究。1959年和1962年我们乘全国海洋综合调查的机会,先后对广东沿海和海南岛以南海域进行了调查,本文系该调查研究的结果。广东沿海位处亚热带,是南海边缘海域,受南海暖流影响,等辐骨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很丰富,仅初步调查所获已超过东海西部和西沙群岛所发现的种数。文中描述了中国沿海首次记录的等辐骨虫共8种,对各个种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海洋生物自然资源日趋衰退的情况下,如何开发海洋渔业,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问题。发展近海增殖,开拓海洋牧场,这是应用现代高科技开发海洋渔业的积极措施。本文就我国有关近海增殖问题,提出探讨意见。从生态观点来看,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建立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渔业生态系统,去克服由于技术发展而恶化生物圈的办法。因此,沿海国家,特别是工业先进国家,在世界渔业资源趋向衰退,各国先后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来,远洋渔业受到限制,仅仅依靠捕捞本国沿海自然渔业资源,已经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8.
广东沿海赤潮与海洋水文气象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广东沿海发生赤潮的实测资料,重点分析了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广东沿海赤潮发生与海洋水文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棕襄藻(Phaecystis cf globosa Scherffel)和三宅裸甲藻(Gynmodiniu mmikimoloi)最大增殖速率的发生条件为:海水温度(以下均是日平均值)21.9℃~26.9℃.盐度26.68~32.01,气温22.9℃~27.1℃、风速0.2-4.3m/s、气压1 002.2~1 011.9hPa、相对湿度83%~94%.认为1997-1998年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洋水温异常变化,导致1998年中国东南沿海水温和气温偏高,风速偏弱,盐度偏低,相对湿度偏高,气压偏低,容易发生赤潮;而降水量多少对1998年广东沿岸海域赤潮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发现春夏季当海平气压和盐度出现下降趋势,气温、水温和相对湿度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时容易发生赤潮,赤潮发生海域主要位于500 hPa图上的副高北沿,赤潮发生海域均位于槽前.在850hPa图上,华南地区则出现较强的切变线环流.地面天气图上,赤潮发生时在南岭附近有锋面系统存在,海面风速较弱,风向偏东.  相似文献   

9.
海域划界是一项关系国家主权和权利、民族利益及海洋经济发展的国家行为,是解决国际海域争端有效措施、维护海洋权益的前提和保证,是沿海国家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决与必要条件,受到沿海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吸取有关海域划界技术和方法著作中的精华,阐述海域划界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海域使用管理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域使用管理是各级海洋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使用海域实施的依法行政行为,是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沿海地方各级海洋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已成为地厅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和主要任务。与此同时,各地对海域使用管理的有关问题和要求也逐渐反映出来。不久前,笔者就此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就反映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提出并加以探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