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水质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地下水由于分布广、水质好且开发费用低而成为全世界重要的供水水源。中国北方生活供水的一半来自地下水,地下水也是干旱期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然而,地下水水质日益面临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威胁。地下水水质监测是评价水质状况最可靠的方法,并可作为供水水源保护的早期预警系统。它为水管理部门和水用户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世界上正在执行两个巨大的地下水质监测和评价项目:一个是欧盟的水框架计划;另一个是美国的国家水质评价计划。文章评述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的现状,介绍了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地下水污染源分级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是土地利用规划和供水水源保护的基础。地下水污染源分级结果为污染源治理提供了优先顺序。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圈划出地下水污染的高风险区,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监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行业标准介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下水资源数值法计算技术要求作为一部行业标准,提出了应用数值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的资料、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数值模型的建立、地下水预报、地下水均衡计算和应提交的成果等技术要求,满足了地下水勘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滇中红层浅层地下水的特征和农村供水示范工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滇中红层区村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困难,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区实施了地下水勘查与供水示范项目。依据项目的勘查数据、供水示范工程并结合前人已有的成果,重点探讨了示范区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赋存特点和多种类型钻井取水、多种供水模式供水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莉 《山东地质》2010,(3):64-65
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的《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成果显示,柴达木盆地地下水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每年地下水可开采的资源量逾15.23亿m^3,其中14亿m^3尚未得以开发利用。据了解,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要地,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约16.27万亿元。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西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柴达木盆地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地下水勘查和工程性供水项目建设滞后,规模性供水骨干工程少、供水设施老化、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本报讯日前,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地下水保护和污染防控行动方案》。方案要求,通过地下水污染防控行动,到2015年,确保北京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防范,污染趋势基本遏制,水源地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方案明确,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勘局承担地下水资源勘查和监测等工作。地下水是北京市供水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本市供水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2)
地下水是吐鲁番盆地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逐年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制约了盆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影响到了盆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新疆东疆煤炭基地地下水勘查吐鲁番-哈密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研究资料和成果,以行政区为单元进行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潜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开采潜力系数为0.437 6,整体严重超采,无开采潜力。但空间分布不均,托克逊县的伊拉湖乡、博斯坦乡西部等局部地段还有一定的开采潜力。从分质供水的角度看,盆地平原区的地下淡水、微咸水已严重超采,无开发利用潜力,而咸水、盐水、卤水基本无人类开采,可适当扩大开采。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吐鲁番盆地地下水资源管理、规划和调配,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杜中宁 《西北地质》2005,38(3):60-60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项目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地下水勘查项目,旨在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需求,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与评价,配合重大建设项目开展水源地勘查,提出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优化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所取得的大量数据,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 采用检出法和超标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 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可以直接饮用(Ⅰ~Ⅲ类水)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的地下水资源占47.9%, 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52.1%;深层地下水质量一般好于浅层地下水.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以锰、铁、氟、碘、总硬度等为主, 人类活动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三氮"(NO3-、NH4+、NO2-)、镉、铅和微量有机等组分上.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 地下水中"三氮"普遍呈面状污染特征, 重(类)金属呈点污染特征, 尤以铅、砷污染较严重, 有毒有害有机污染呈现"检出率高、超标率低"的特征.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应该尽快推进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 组织实施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遏制地下水污染恶化态势, 有效保护我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相似文献   

9.
太原市地下水水质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生 《地下水》2005,27(2):107-109
太原市地下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其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就太原市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东淄博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以解决评价区供水面积大、精度要求高的矛盾。首先根据实际的开采量和长期观测孔的水位资料,校正数学模型,反求有关参数;然后给定开采方案进行未来水头的预测;最后研究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水源地或单一含水层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已被证明是先进的、有效的。本文是对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大面积的区域,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一种尝试,可供类似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水文地质工作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12,29(2):81-85
贵州省特殊的岩溶地质环境导致了严重的工程性缺水、频繁的极端气候引起了大范围的干旱灾害,强烈的人为工程活动导致了突发性的水源干涸和污染、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年省内地下水勘查和应急找水打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岩溶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旧严重、城镇应急水源亟待建设、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源支撑、供水水源污染的形势仍然严峻。虽然省内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可以成为地表水供水的重要补充,但目前地下水勘查程度、找水和开发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尚难以支撑地下水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水文地质工作的方向,可供未来我省地下水勘查、缺水区找水以及相关研究工作部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建设、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地下水质量评价为保护和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相关地下水调查资料和单指标评价、内梅罗指数和模糊综合评价三种方法,分别对榆林市地下水水质做出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更符合区域地下水总体特征,榆林市地下水质量整体较好,城市居民饮水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非稳定流大井法对以"多层叠置含水结构"供水含水层的大安第二水源进行地下水开采下降漏斗不同规化开采量不同开采时间的水位降及漏斗扩展预测和评价。提出防范下降漏斗不可恢复、井间不合理干扰及油田开采对水源地下水环境不良影响措施。为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采补平衡、"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奠定基础,拓宽合理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集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及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文章在地下水易污性和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张集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和土地利用情况,建立了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和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方法:GRADIC法和GRADICL法,并利用GIS/Arcinfo软件对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和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得到张集地区地下水易污性指数和污染风险指数及其分布图。评价结果对于张集地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实现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资源在中国北方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护十分重要。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可以识别出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决策依据。本文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采用实证权重方法和GIS技术对济宁市北部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成果应用于济宁市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5)
利用2012-2017年蚌埠市城市地质调查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采用单项组分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采用单要素污染指数和迭加型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蚌埠市河漫滩区浅层孔隙水Ⅳ、Ⅴ类水所占比重较大。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显示,未受污染的占11.54%,轻度污染的占23.08%,中度污染的占15.38%,重度污染的占50.00%。蚌埠市河漫滩区浅层地下水污染形势总体较为严峻,应加强区域地下水保护,编制专项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并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遏制地下水污染恶化,改善水环境质量,有效保护蚌埠市河漫滩区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城市垃圾堆放场所由于设置不合理,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垃圾堆放场的选址成为保证城市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不受污染的首要问题.根据垃圾堆放场地的环境地质条件,选择黏性土厚度、土层渗透系数、地下水水位埋深、地下水供水意义及水质状况、地下水是否流向城区5个评价因子,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哈尔滨市区15个现有的垃圾堆放场的环境地质条件适宜性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质量评价为保护和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结合相关地下水调查资料采用单指标评价、内梅罗指数和模糊综合评价三种方法,对包头市地下水水质分别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更符合区域地下水总体特征,包头市潜水Ⅳ类、Ⅴ类占到取样点总数的36%,质量整体较差;承压水Ⅰ—Ⅲ类遍及包头市全区,质量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田金伟 《山西地质》2014,(4):99-100
本文通过对大同盆地内集中供水水源地进行调查取样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对所取水样地下水水质与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对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可知大同盆地区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均存在不同程度度的污染,污染成因主要与其所处区域特定的地质环境和区内密集的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干旱缺水问题在滇东南地区较为严重,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评价对人畜供水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侠鱼塘泉为个旧市鸡街镇的一个重要水源地,通过选用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氟化物等20项水质监测因子,分别利用地下水质量标准指数法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泉水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由标准指数法评价法结果可知,监测因子亚硝酸盐氮指标超标,不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