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土地科学领域专家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结合商河县郑路镇项目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指出土地整理应寻求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的最大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建立及方法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关于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研究很薄弱的状况,确立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以期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改善的建议,为全面评价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工作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解决好土地整理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生产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全面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和旅游环境,最终达到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土地平整、田块合并、村庄更新、沟渠道路整理、宜农荒地开发、土地复垦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土地整理活动在我国全面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当前的土地整理中,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对土地整理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重视不足,也缺乏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究其原因是人们对土地整理的概念内涵及其工作性质和内容等缺乏深入的认识,对土地整理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6.
湖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应加强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结构及利用布局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利国利民活动。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的特点,就目前在我省土地整理工作中,只重视对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往往忽视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这一实际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强生态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山西闻喜县白水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后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说明了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确保山西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对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并作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迅速,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对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分析评价相对较少。该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经济、生态、景观4个方面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具体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了符合实际的土地整理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辽宁东部山区是指丹东——岫岩——大石桥以北,长春大连线以东广大地区,包括丹东,抚顺,本溪三个市的全部,鞍山,铁岭,辽阳等3市的部分地区,共计32个县,土地面积2436.94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3%. 辽东山区土地开发整理事业是一项年轻的事业,应该把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辽东山区的土地整理初步形成了农用土地整理、村庄土地整理、城镇土地整理、工矿废弃地整理以及综合土地整理等一系列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是技术性、工程性很强的活动,它能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保证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优化农村环境和形象,使路林成行、沟渠成网,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等方面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土地整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王永生 《国土资源》2007,(12):29-31
1999年以来,土地整理做为产业在我国兴起,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综合效益不可低估,表现在静态投资收益率高、运营成本低,社会效益高,生态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特别是土地整理工作,通过开展以田、水、路、林、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理,对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增强耕地排灌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平度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从实施国家重点土地整理项目入手,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稳定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为加强土地整理的政策引导,制定了《平度市土地整理及开发复垦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实施及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以垦利县永安镇五村片省级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和效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主要指标和基本思路,对于丰富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理论,规范和指导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程建华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3/26-2007/6/16
近年来,菏泽市充分利用土地后备资源,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耕地排灌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当地生态环境,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农民称之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5年来,该市共争取国家、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5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5个,建设规模24664.7hm^2;省级项目28个,建设规模9139hm^2。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菏泽市充分利用土地后备资源,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强耕地排灌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当地生态环境,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农民称之为“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现阶段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土地资源的状况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用很大。土地综合有效利用的主要措施——土地整理也已成为深化土地管理的一项新课题,因土地整理涉及环境和资源诸多问题,也是贯彻国家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组成内容,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在这里就目前我国法律关于土地整理方面的规定以及如何依法做好土地整理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项目后评价方法的特点出发,探讨了项目后评价方法在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后评价上的应用,侧重分析了前后对比法、有无对比法、成功度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4种方法的应用方法和应用特点,对指导我国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详实的数据,从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作的成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宣传.通过评价,我们发现进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促进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宣传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和增强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土地的持续利用。土地综合整治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其中包括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建设用地整理已经成为土地综合整治中的一部分,建设用地整理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主要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对利用率不高的建设用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及3S技术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的含义、原则、步骤与内容1.1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的含义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包括田块划分、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农田防护林等单项工程的工程规划布局。由于各单项工程规划之间可能会互相影响,因此,这种组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是一种有机的组合。所以,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各单项工程的平面布局;第二,各单项工程之间的搭配与组合。为此,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可以定义为各土地整理单项工程的工程规划布局及其在空间地域上的组合。1.2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应能体现出土地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和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功能。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有:1)综合性原则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综合措施,它是对土地所承载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质量、农业生产关系等的系统改造,要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产出持续高效增长。2)主导性原则影响土地整理工程工程规划设计的因素和指标有很多,在诸多的因素和指标中要尽量选择对工程规划设计的优劣影响较大的因素和指标,而对那些对设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有影响,但并不十分强烈的因素和指标则不选取。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