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图是空间信息传输的栽体,也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以省、市级政府部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地图在政府部门的统计年鉴、报表以及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地图在其信息发布中所体现的优势,论述重视地图的使用价值、普及地图在该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并对如何解决此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论地图学的属性和地图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家耀  成毅 《测绘学报》2015,44(3):237-241
地图学和地图对测绘学和地理学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专家学者们对地图学的属性和地图的价值有不同的认识。本文从科学、技术、工程3个方面讨论了地图学的基本属性,总结了地图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法理价值和军事价值,对深刻理解地图学的基本属性和地图的价值,推动地图学和地图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图制图学中的技术美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雄 《地图》1990,(1):10-13
地图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具有审美价值。如何制作出美的地图作品,应该成为制图人员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讨论地图设计和地图生产中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锡之 《地图》1998,(2):34-35
我国地图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堪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苏州历史地图,因其特有的状貌和价值,在地图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地图的始创,上溯于商周时期,以商代的《九鼎图》首开先河。至周代,具有明确主题思想和实际使用价值的地图就应运而生。开始初步应用于城建、农牧、军事和墓葬等方面,其中著名的如在城建方面因营建洛邑而出现的《洛色图》。而苏州作为已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古城在筑城的规划和营建上,足以与洛色媲美。据《吴越春秋》、《越绝书》载,吴王阖闾筑城,有“(伍)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张在GIS业务系统中将地图分组为工作地图和背景地图,运用不同方式实现对地图有效的分类与组织。详细阐述了地图在GIS业务系统可视化过程中的分组表达,使地图数据能直观有效地应用于GIS业务系统之中,让用户在地图应用中具有流畅的地图操作和快速的地图影响。  相似文献   

6.
叶建栲 《地图》1997,(4):14-15
地图模式识别是地图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研究以机器模拟人类的自然视觉系统,实现对地图这一特定景物的信息传递和加工分析。地图模式识别的研究是空间数据分析与理解的核心和基础,是实现地图数据库和GIS中数据采集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地图模式识别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军事上的军队指挥自动化,先进武器的使用,导航定位,以及军事目标的自动获取与查询,都和地图模式识别紧密相关。在地图制图中,它是实现地图制图自动化的基础,对改变传统的地图生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建立地图数据库方面,它可以实现地图数据的快速采…  相似文献   

7.
略论地图模型论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德森 《地图》1991,(2):7-10
地图模型论是理论地图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地图模型是地图应用、地图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础。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该理论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地图的潜力,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环境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并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地图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地图模式识别是近年来在地图制图领域中新兴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是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本文对我们在地图模式识别研究领域的进展分五个问题进行了概述。最后对地图模式识别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论旅游地图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家春  高飞  柳锦森 《测绘通报》2008,(3):47-49,77
旅游及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决定了旅游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从调查分析我国旅游地图的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着手,指出当前我国旅游地图在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上的缺失,并进一步分析阐述旅游地图的文化与审美属性,对旅游地图的编制设计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月华 《测绘通报》2023,(8):161-166
随着高精度地图数据在自动驾驶行业中的应用,基于高精度(HD)和标准(SD)融合地图进行实验室仿真和实车测试分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精度地图生产商在应用融合地图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基于HD和SD地图融合问题,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当前自动驾驶行业HD和SD融合地图的组成部分、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融合地图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及行业展望。  相似文献   

11.
洪涛  谭仁春  李宁 《测绘通报》2015,(12):85-87
随着AutoCAD在各行各业应用的普及及WebGIS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将DWG等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成WebGIS常用的ArcGIS"地图瓦片"服务已成为GIS开发及数据处理人员经常遇到的一项任务。传统的处理方式不仅过程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常常存在符号丢失等问题。本文根据ArcGIS"地图瓦片"创建与文件存储组织规则,通过AutoCAD二次开发语言ObjectARX进行了二次开发,直接在AutoCAD下实现了"地图瓦片"的创建,极大提高了AutoCAD格式的地理空间数据创建"地图瓦片"服务的效率,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应用实践表明,本文中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维地图在交通、旅游等领域的广泛运用,伴随着技术迭代,传统的三维模型构建和地图生产模式也正在发生改变,充分发挥三维与制图相关领域技术方法和数据资源的优势并有机结合,能在现阶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成果质量和表达效果。研究基于ArcGIS Pro结合三维建模和平面设计软件开展三维街区地图生产的技术方法,并通过南通市轨道交通站点街区图的生产实践,分析总结该项工作中的三维模型生产、多源三维模型格式转换、三维可视化效果以及地图艺术设计的相关技术要点和问题解决思路,为三维街区地图的设计生产和基于GIS技术的三维模型集成展示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地图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心象地图在一则寻亲成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介绍了地图认知的空间认知、心象地图、认知制图等基本概念,阐述了心象地图在传统地图学三角形模型中的位置和作用;然后,对该案例中寻亲者和被寻者双方的认知过程进行细致的实证分析;最后,探讨了访谈中的3个地理空间认知问题:地图工具对空间认知阶段的适应性差异,心象地图匹配的空间尺度和时间特征,以及认知主体的知识经验对认知结果自上而下的影响;并由此提出地理空间认知在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推动下稳健进入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文中分析总结了地图表达形式、价值能力、评价标准、设计者和使用者相互关系以及符号认知规律等的历史演变,提出在当今的全球网络时代,地图学理论工作者和地图系统研发者有责任重新定义地图的范畴并采用可用性作为地图的评价标准。就地图科学的发展趋势而言,作者以为3维仿真虚拟地理环境的普及给地图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而正在兴起的3维非仿真虚拟地理环境将进一步保持和发扬传统地图的科学价值并使可视化技术走向可视化学。  相似文献   

15.
地图可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燕燕  胡毓钜 《测绘工程》2001,10(1):27-29,36
从科学计算可视化和现代地图学的发展中,介绍了当今地图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地图可视化。认为在地图学的研究中,应重视由可视化技术带来的新的生长点,从而指导对虚拟地图、动态地图、交互地图、基于万维网地图的制作原理和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地图美化是地图艺术化的主要内容。美的事物具有一定的特征,即符合形式美规律和神采美规律。地图美化设计不仅要运用形式美规律,还要运用神采美规律。只有形神兼美的地图作品才是最美的。美的规律在地图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论述了美的规律在地图个体符号和符号构成设计、注记字体及其构成设计、个体色彩与色彩构成设计、图面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测绘制图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公众能够借助各种平台和工具实时地自由创建、发布、编辑和共享地图图像大数据资源和产品,地图图像在地图内容、绘图标准等方面具有了显著的泛在性,导致难以创建大规模、高质量的地图图像标注数据。因此,尽管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标准地图的内容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受制于地图图像标注数据的局限,依然无法有效应对地图图像的识别和理解。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与挑战,结合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探讨支持泛源地图图像大数据识别的理论与技术框架。首先,提出既能够表达地图图像内容,又能够为模型或算法表征的地图特征;然后,探讨面向地图图像内容识别的地理空间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面向地图图像理解的语义分析方法;最后,总结和展望基于地图图像大数据的相关应用及潜在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支持地图图像表征的理论与方法,且集成地图图像显式内容的识别(地图感知)和地图图像潜在语义的分析(地图认知)才可充分挖掘地图图像大数据的价值。希望能够从数据表征和地理空间人工智能的角度为地图图像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地图审核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相关测绘法律法规,对"问题地图"的识别方法、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同时提出了"问题地图"的预防措施,对地图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快速挖掘互联网问题地图是互联网地图监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互联网地图图片数据量巨大、难以搜寻的难点,研究实现了一种基于问题地图样本库的以图搜图搜索引擎快速挖掘互联网问题地图图片的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大大缩短了挖掘的时间,在保障匹配准确率的同时也表现出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分形,分维及其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桥  吴纪桃 《地图》1992,(3):5-11
分形理论是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在地学中的应用也十分活跃。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有关成果和作者的一些工作,简要介绍分形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地图制图学中的若干应用,同时指出分形理论用于地图制图学中有关问题研究的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