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PS高程拟合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76个拥有GPS大地高和正常高的已知的公共点作为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曲面拟合法、二次曲面加权法、二次曲面多面函数法、二次曲面最小二乘法来建立研究区的似大地水准面,通过实例发现,二次曲面加权法、二次曲面多面函数法、二次曲面最小二乘配置法与二次曲面拟合法进行比较,外检验点中误差的精度得到提高,并且二次曲面拟合所得到的残差值比较大的点精度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改善了模型,证明这种组合方法在GPS水准拟合方面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GPS水准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拟合精度的高低,采用不同的模型,对GPS水准拟合的情况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模型的选取对GPS水准来说是个关键问题。本文分别选取了二次曲面模型和多面函数模型,对某大型桥梁控制网数据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拟合模型都达到了一定的精度,但多面函数模型优于二次曲面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丘陵地区GPS水准拟合精度,建立适合当地测区的拟合模型,采用多面函数法对高程异常进行拟合。通过实例对模型关键问题和拟合精度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光滑因子的选取对核函数的影响,并与二次曲面拟合法相对比,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卫星定位高程拟合模型常用的有曲面拟合模型、多面函数拟合模型及神经网络模型等。这些拟合模型均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针对如何选取小区域的最优高程拟合模型问题,提出了运用二次曲面模型、三次曲面模型、多面函数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对GPS高程进行拟合的方法进行验证。该实验以山东省某矿区的实测数据为例,对比分析各个模型的优缺点,并运用AIC准则对模型进行综合评定。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区域小数据量的卫星定位高程拟合,多面函数拟合模型为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面函数拟合高程异常时,多面函数中心点个数及中心点的选择对拟合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多面函数的中心点个数及中心点进行有效选择,提高多面函数的拟合精度.通过与实测高程异常数据进行比较,基于聚类分析的多面函数拟合方法优于多项式拟合法、移动二次曲面拟合法和多面函数拟合法.  相似文献   

6.
抗差拟合推估在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峰  曹必武  卜建阳 《现代测绘》2003,26(1):24-25,39
本文提出了利用二次曲面函数和多面函数法构建基坑监测面变形模型的方法,并将稳健估计应用于监测数据处理中。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二次曲面函数法适合无支撑的苦坑监测面位移模型拟合,多面函数法适合有支撑的基坑监测面位移模型拟合。最后,对如何确定多面函数法的中心点个数作了讨论.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二次曲面的拟合推估法在GPS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增利  黄腾  邓标 《测绘工程》2009,18(1):50-52
针对GPS水准拟合常用的多项式拟合模型、多面函数拟合模型和加权平均拟合模型存在的缺陷,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推估的方法提高拟合精度,并通过某工程实例比较和分析,认为该拟合方法比单一模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将多面函数拟合法获得局部区域的最优结果作为移动二次曲面拟合时选择搜索半径的依据。然后,将获得的搜索半径作为最优拟合距离,运用移动二次曲面法实现了高程异常拟合,即移动-多面函数拟合方法。以某区域获取的高程异常作为实例,比较了3种方法的拟合精度。结果显示,移动二次曲面法、多面函数和移动多面函数的中误差分别为1.499、0.870和0.304 m,可见,移动-多面函数法比另外两种方法的拟合精度都高。  相似文献   

9.
Matlab程序设计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丽华  覃辉 《地理空间信息》2015,(1):99-101,104
介绍了二次曲面拟合法、多面函数拟合法以及Matlab自带的griddata拟合插值函数法。计算结果表明,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运用在GPS高程拟合中,处理方式简洁,计算量少,精度可靠,同时具有立体可视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EGM2008模型和面状拟合中的二次曲面拟合、平面拟合、多面函数拟合等方法进行GPS高程异常计算,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EGM2008模型和面状拟合法求解的高程异常的精度,结果表明:二次曲面拟合相比其他方法精度更好,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了加权二次曲面拟合和多面函数拟合的基本原理的分析、算法过程的推导。在此基础上,以两种高程拟合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约束,通过对两种拟合模型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新的组合模型。利用LINGO软件求解得到两种模型的权重,再进行高程拟合,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GPS高程拟合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既有铁路面临改造从而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相比传统的全站仪测量方法,利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针对GPS控制测量在既有铁路中控制网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自动化多面函数模型用于既有铁路的GPS高程拟合。结果表明,自动化多面函数能够实现结点和结点个数自动选取,提高高程拟合精度。既有铁路高程拟合实例表明,自动化多面函数GPS高程拟合模型精度明显优于二次曲面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高程异常模型拟合的两种曲面拟合方法,即二次多项式拟合法和多面函数拟合法,详细推导了其数学模型。通过自编软件,在两种控制点选择方案下对某大面积、地势平缓区域的实测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验证了二次多项式拟合法、多面函数拟合法均可拟合出高精度区域高程异常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GNSS高程测量模式完全可以取代传统四等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14.
在局部地区GPS高程拟合中,选择不同的拟合模型和方法会对GPS高程拟合的精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多面函数拟合模型中不同核函数中心点个数选择对GPS高程拟合精度影响的研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到结论:核函数中心点因个数选取的不同,对GPS高程拟合精度的影响较大,在采用多面函数模型拟合GPS高程时,应该考虑核函数中心点个数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详细阐述多面函数模型原理的基础上,以西秦岭地区近40年的精密水准数据计算得到的垂直速率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模型在地壳形变拟合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多种核函数建模的比较分析,认为正双曲面模型能够得到最优的拟合效果;通过与二次多项式拟合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多面函数拟合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壳形变的趋势,但速率异常点的选取会对其拟合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多面函数法GPS高程拟合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  田林亚  李斌 《现代测绘》2005,28(2):20-22
高程异常一般呈多曲面分布,在局部区域内,建立多面函数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利用多面函数模型进行GPS高程拟合,除选取分布均匀的中心点外,核函数形式的选取直接关系到GPS高程拟合的精度。对几种多面函数模型进行研究和比较,并在某桥梁建设中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GPS高程测量中需要将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本文对GPS高程的多项式曲面拟合、多面函数拟合和移动曲面函数拟合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拟合算法均能达到四等几何水准的要求,但移动曲面拟合算法精度最高,多面函数拟合算法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18.
多面函数和格网重力异常的拟合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网平均重力异常是计算重力场各量的基本数据,其精度及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实测重力点的精度及分布密度,但采用何种方法获得格网平均重力异常,对其精度也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完成格网重力异常的拟合计算,倾向于使用多项式拟合法,最小二乘配置法,平均法等,而用多面函数拟合法完成重力场量的拟合计算,还处在初步的的探讨、实验阶段。本文在仔细研究和大量试算的基础上,解决了应用多面函数拟合法中最棘手的选取合理的核函数  相似文献   

19.
抗差趋势面与正交多面函数结合拟合DEM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数据内插是DEM建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提出将趋势面与多面函数结合拟合DEM数据。在趋势面拟合过程中,提出将局部有显著起伏的采样点视为异常观测值,采用抗差估计法,控制显著异常点对曲面拟合的不利影响;针对多面函数拟合中,难以合理地选择节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计算各节点核函数对曲面拟合贡献的大小,并依此为依据自适应地选择节点。最后利用新提出的方法,对野外实测的地形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进行趋势面拟合后,再进行多面函数拟合,整体上优于直接利用多面函数拟合,而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的多面函数拟合法的精度明显优于常规的多面函数拟合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双调和样条函数对GPS/水准数据进行内插,从而得到高程异常曲面的网格数据。为了能更准确地描述高程异常曲面的弯曲变化,本文提出了以高程异常网格数据点上的高斯曲率极值为判定条件,对所有GPS/水准数据点进行筛选,以高斯曲率极值大于零与否选择不同的核函数,利用多面函数拟合方法对高程异常曲面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表明,基于双调和样条内插和高斯曲率极值的多面函数拟合方法优于二次多项式、移动二次曲面以及单独采用某种核函数的多面函数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