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重庆凉风垭飞仙关组风暴流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熙盛  唐勇 《沉积学报》1990,8(3):121-127
本文根据重庆中梁山凉风垭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中风暴岩的特征,讨论了在风暴作用下的沉积环境中形成一系列独特的沉积物类型和沉积标志。一个完整的风暴流沉积序列,由底部、中部和顶部三个部分六个层段组成。并根据剖面上各单元风暴层各层段发育程度和滞留砾石特点不同,划分出原地型滞留砾石近积风暴岩、异地型滞留砾石近积风暴岩和迭加型近积风暴岩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具较大规模勘探潜力。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与测量,结合粒径及砾石成分微观分析,对玛南乌尔禾组砂砾岩储层进行岩石学特征、沉积序列与模式、沉积微相及展布特征的细化研究。研究表明,乌尔禾组砂砾岩分3种类型:含泥含砂砾岩、泥质砾岩、砂质细砾岩。砾石成分复杂,以基性至中酸性岩浆岩砾石为主,具体分3种:火山熔岩砾石、凝灰岩砾石与长英质砾石。玛南乌尔禾组沉积背景为扇三角洲体系,在扇三角洲斜坡广泛发育事件性高密度重力流沉积,主要沉积微相分为6种,包括4种重力流沉积,泥石流沉积、颗粒流沉积、浊流沉积和洪泛沉积;1种牵引流沉积相,水下河道沉积;还包含滨浅湖沉积微相。不同微相具不同储集能力,特别是渗透率差异显著、多期叠置的颗粒流沉积夹水下河道砂岩层段,为乌尔禾组优质储层主要层段。  相似文献   

3.
震积岩是灾变性事件岩的典型代表,是具有震积构造和震积岩序列有一定成因联系的一组岩石的总称。成都金沙遗址区全新统地层中首次发现震积岩,该地层自下而上为底部砾石层、中部暗色(含炭)泥质层、上部褐黄色土壤层,整体属河流冲积物。通过野外观察,研究区发育一组走向SE120°的正断层,断层两盘的底部砾石层顶界面有明显的错断。构成地垒构造;在IT6511、IT6610层位中的断层带中见明显阶梯状断裂,其以张性正断层为主,断距约为10~90cm。在靠近阶梯状断裂的IT6512、IT6613-6614层位中发现一系列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标志及破裂构造,包括砂土液化(脉)、液化卷曲变形构造、负载构造、微断裂、地裂缝、震塌岩等。分析认为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标志及破裂构造是由同期地壳活动引起的地震作用形成的。金沙遗址区震积岩的发现,对研究四川盆地全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阳逻组砾石层分布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地区,是长江中游地区一个重要的第四纪地层单位。其成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阳逻组砾石层为古长江冲积物,后期经过构造抬升而在长江北岸形成阶地;另一种观点认为其为大别山南麓河流冲积扇。砾石层中的砾石形貌记录了砾石的演化历史,对砾石进行形貌学研究可以用来进行古环境重建。文章选取武汉地区黄陂区横店镇、新洲区阳逻镇附近的25个砾石剖面中的2693颗砾石的外形参数进行测量。其中横店14个剖面中1377颗砾石、阳逻11个剖面中1316颗砾石。Zingg分类显示砾石以扁长形为主,砾石层在Sneed-Folk三角图中的主要分布于过渡相和河流相,砾石层中存在的大量片岩。这些特征均指示阳逻组砾石层是的物源区为大别山地区,它是大别山南麓河流形成的冲洪积扇堆积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定向钻穿越卵砾石层,未采取卵砾石隔离处理和地质改良等措施,在软硬岩变化大的复杂地层施工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底砾石层和附近下砾石层(以下简称底砾石层和下砾石层),经古地磁测量结果为70—80万年,定为中更新世。关于其成因,前人曾做过大量工作,但多从宏观观察或古生物生态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意见颇不一致。本文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化学分析、有机质、pH值测定和轻,重矿物组合等研究的成果,结合我国西部第四纪冰川沉积物岩矿特征对比,来探讨其形成时期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7.
白依沟群分布于西秦岭南亚带白依复背斜核部,出露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主要由流纹质、流纹英安质凝灰岩,凝灰质砾岩及变砂岩、片岩、板岩等组成。火山物质与沉积物质呈互层状,渐变过渡,构成多组旋迥。砾石层中砾石分选差,有侵入岩、喷出岩,也有沉积岩,但以长英质为主。对其中的英安质凝灰岩用全岩Rb-Sr等时线法测得偏低的年龄值为739Ma。利用U-Pb三价段模式年龄推测砾石花岗岩形成于11—13亿年间。白依沟群中之火山喷发岩及砾石岩浆岩的成因类型及形成环境如何?对西秦岭地区晚元古代地质演化及与其邻区的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秦岭关家沟组的沉积环境及其物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秦岭关家沟组地层中碎屑颗粒的总体粒度呈现向上变粗的韵律性旋回:下段为以泥质岩、砂岩互层为主的典型浊流沉积组合;中段的碎屑颗粒有向上变粗、砾岩层加厚的趋势;上段以厚层砾岩为主,夹薄层块状砂岩,砾岩中砾石含量、粒度大小分别表现出向上增加、增大的趋势。化石组合表明关家沟组为海相地层,进一步推断关家沟组可能为海底扇浊流沉积体系。对关家沟组杂砂岩组分进行了碎屑颗粒百分含量统计及粉砂岩、板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w(La)、w(Ce)、w(ΣREE)和δ(Eu)等特征值与大陆岛弧构造环境的相似。以本区地层斜层理产状及砾石优选方位为依据,结合砾石颗粒大小在横向上的变化,对关家沟组岩层古水流方向综合分析,推测其古水流方向为230°~356°,以北西向为主;砾石的优选方位在228°~338°之间,以北北西向为主。砾石的统计资料表明,由南向北关家沟组砾石具有颗粒由大逐渐变小、磨圆度由差→较好、优选方位由杂乱→较好的变化趋势。结合前人成果,关家沟组处于碧口弧前盆地系统内,推测关家沟组沉积物主要来自南东向的岛弧。  相似文献   

9.
近三年来,我公司186队在西安地区施工了三口热水井,其深度在1300~1700m,有两口井自流,另一口井采用注水压裂引流新工艺,日产水量及水温均满足了用户的要求,现对此作如下介绍。 1 地层概况 0~70m为第四系亚粘土,夹中粗砂和砂砾石层。 71~650m为第四系三门组,上部有350mm砾石层,下部为中粗砂,含砾,夹粘土。 651~1200m为第三系霸河组,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薄泥灰岩。 1200~1500m为第三系寇家村组,以泥岩为主,泥岩砂岩、粗砂岩不等厚互层。 1501~2500m为下第三系白鹿塬组,上部为含砾粗砂岩、泥岩互层,下部以泥岩为主。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三明万寿岩船帆洞砾石层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福建三明万寿岩船帆洞遗留有古人类活动遗迹,经考古发掘出大量旧石器、哺乳动物化石及一面积逾百平方米的砾石层。详细论述了该砾石层 分布特征,应用沉积学原理系统分析其沉积特征,认为克石层是经地质作用自然堆积而成,但其顶面的砾石不具有自然沉积特征,应属人工铺就而成。  相似文献   

11.
赵希涛  张永双  胡道功  曲永新 《地质通报》2006,25(12):1381-1386
报道了云南大具盆地北部金沙江下渡口西岸的2层早更新世金沙江砾石层,它们分别位于盆地底部的冲、洪积砾石层的底部。该砾石层的砾石分选与磨圆很好,局部被钙质胶结,成分复杂,大部分为本地所无,表明其应为金沙江长距离搬运而来。该砾石层的钙质胶结物和钙质砂层2个样品的ESR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1950±230kaBP和1770±160kaBP,属早更新世。对比其上游四川德格含下更新统汪布顶组哺乳动物群的金沙江第五级阶地砾石层和下游四川攀枝花金沙江沿岸伏于中、晚上新世湖相沉积昔格达组之下的分选与磨圆良好、成分复杂的河流相砾石层,表明在早更新世甚至上新世时期,金沙江已经贯通。  相似文献   

12.
该“砾石层”我们首次在华蓥山中段黄风槽的玄武岩之下泥岩与铝土岩之间发现。其成因复杂,岩石类型特殊,是否可同川南和贵州地区的此层位“砾石层”对此,值得地质工作者研究和探讨。我们经过野外反复调查和镜下鉴定资料研究,该“砾石层”成因上是以风化、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是由碎屑物和胶结物两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江北砾岩是河流砾石层在地表经胶结形成的沉积岩,虽然前人对其成岩时代与环境做了较多的研究但仍存在严重争议。本研究采用14 C、U系法、ESR等定年技术、碳同位素分析手段对其成岩时代及环境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北砾石层的堆积年代应为1~ 4万年,胶结年代应大致为1~ 2. 43万年。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干冷气候是其胶结成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宜昌地区的更新世砾石层主要出露于宜昌猇亭,枝江云池、善溪窑、安福寺,宜都红花套,松滋陈二口等地,俗称"宜昌砾石层",该砾石层是向盆地延伸的辫状河冲积扇或扇三角洲的陆上部分,砾石层与上覆的网纹红土层之间为不整合接触,这一不整合接触面在区域上广泛存在,向盆地内部逐渐过渡为整合接触。对宜昌地区的早中更新世地层单位进行了厘定,以不整合面为划分与对比的基础,将不整合面下伏砾石层称为云池组,上覆的网纹红土或网纹泥砾层称善溪窑组。厘定后的云池组代表了江汉盆地西缘宜昌地区以砾石层为主体的辫状冲积扇和扇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可以与江汉平原的东部"阳逻砾石层"以及洞庭盆地周缘的"白沙井砾石层"对比。厘定后的善溪窑组仅包括网纹红土和底部的网纹泥砾层两部分,与江汉盆地东部的王家店组以及洞庭盆地周缘的马王堆网纹红土对比。云池组砾石层和善溪窑组网纹红土层分别为水动力强劲的河流相和水动力条件弱的湖泊相沉积,其间沉积环境的巨大变化是长江三峡续接贯通引来上游巨量水源形成的环境效应,代表了江汉—洞庭盆地统一大湖的形成,其时限相当于网纹红土层和网纹泥砾层底界年龄,为早—中更新世之交。宜昌地区早中更新世地层单位的厘定对江汉—洞庭盆地第四系地层格架的建立有重要意义,将有利于推动区内盆地充填与河湖演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中砾岩的砾石成分自下而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邓杖子组下部砾岩砾石时代新而上部砾岩砾石时代老。其中最新的砾石成分是来自于邓杖子组之下的晚三叠世水泉沟组的安山岩,砾石时代的倒序显示同构造剥蚀-沉积的特点。同时,邓杖子组沉积组合也反映出伸展盆地的沉积特点。邓杖子组沉积后不久,在辽西—冀北的其他地区,还发育许多早—中侏罗世巨大的崩塌岩块,野外见到的最大岩块延伸长度超过4km。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成群发育的巨大崩塌岩块都是在地壳快速隆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构造沉积记录,这从构造-沉积学的角度显示燕山地区在早中生代曾经发生过强烈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16.
弹簧钻头是用来捞取岩矿心的一种钻具。适用于采取脆碎岩矿心。特别是在砾石层中钻进,岩心难取时,用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朱小宁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1):48-49,54
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对窑街三矿矿井危害最大的是位于煤二层上部的第四系砾石层潜水,其次是烧变岩孔隙水与地表塌陷区积水,经多年水文地质资料分析,认为砾石层与地表水大通河水力联系密切,如采用帷幕注浆,打放水孔或泄水巷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切断大通河与砾石层的水力联系,是根治砾石层最有效的方法,故要在充分研究大通河补给范围的情况下有目的地修筑拦河提与地下挡水墙,烧变岩孔隙水已利用打泄水巷,放水孔的方式排完,目前主要是严防地表水重新灌入,对塌陷区复垦,修筑防洪渠是防止大气降水进入塌陷区及防止地表水溃入矿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北缘凤凰台组砾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源区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凤凰台组暨毛坦厂组中的榴辉岩、角闪岩、斜长片麻岩等砾石地球化学研究,SiO2含量为43.31%~57.35%,原岩主要为古橄玄武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玄武粗安岩组成的火山岩,其次为斜长岩和辉绿玢岩等侵入岩.与原始地幔相比,岩石具有LILE富集、Nb-Ta负异常槽明显、Ti强烈亏损等特征.它们可能属于一个由苦橄玄武岩、拉斑玄武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等组成的火山弧,是一个SSZ型岛弧.砾石原岩与北大别杂岩("古岛弧根带")中的镁铁-超镁铁岩带、片麻岩等有成因上的联系.砾石主要不是直接来源于现在遭受剥露的"古岛弧根带",而可能是来自上部的火山弧.  相似文献   

19.
滇东黔西一带,新生代地层从下第三系至第四系皆有分布,其岩性为砾岩、粘土岩与砂砾层等,这些沉积物中的砾石常有各种变形,过去认为这些变形砾石大部分由冰川作用所产生,并划分了4—6次冰期。通过进一步工作,笔者认为该区变形砾石所分布的地层不仅有第四系,而且大部分属下第三系;区内新生代构造活动强烈,新生代地层普遍受到构造变动;变形砾石主要由构造作用与生物作用所产生。  相似文献   

20.
山西五台山区甘泉一带呈层状夹于五台岩群中的变质砾岩,曾作为五台岩群划分为中、下亚群的重要标志。该变质砾岩层布丁状,沿着五台岩群大型复式向斜核部呈“之”字形断续出露,区域上呈一强变形带。砾岩胶结物为强烈糜棱岩化、构造片岩化的中基性火山熔岩。砾石成分为强烈塑性变形的五台岩群不同层位的滚圆度好、分选性差的复杂成分陆源物及构造、热液成因的假砾石。研究确认,在这套变质砾岩层的两侧分别存在以五台岩群不同层位为底界、以该砾岩为底砾岩的甘泉不整合和宽滩不整合,变质砾岩层分别切割所谓五台岩群下亚群和中亚群的地层。因此,甘泉变质砾岩为叠置于五台岩群之上的地层单元,不能作为五台岩群中、下亚群的界限标志,甘泉变质砾岩应从五台岩群剔除,归属于滹沱群四集庄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