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前 ,美国空军成功发射一颗代号为“2R 10”新的GPS换代卫星 ,将接替一颗 1990年升空、目前能量已出现衰减的GPS卫星。这颗新型卫星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 ,预计使用寿命为 10年 ,属于第三代GPS卫星 ,其性能有了很大改进 ,如装备了更先进的天线板 ,信号覆盖范围和精度也有所提高。美国GPS系统目前由包括 4颗备用卫星在内的2 8颗卫星组成 ,可以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在军事以及测绘、交通和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随着在现有GPS系统中占主体的第二代卫星陆续接近“退役”年龄 ,美国正在对它们进行换代升级美发射一颗“…  相似文献   

2.
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三、十四颗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3.
业界动态     
《测绘信息与工程》2011,(1):4+10+23+39+49
英国计划2013年发射三颗测绘卫星环球网报道,英国将在2013年发射三颗卫星,测绘地球表面。据悉,这项计划将花费1亿英镑。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这三颗卫星在英国南部萨里郡建造。装在卫星上的摄像机将能拍摄到地球上精确到米的物体,这意味着地球上的每棵树、探井盖和足球将可以在太空看到。据悉,这些  相似文献   

4.
《全球定位系统》2010,35(1):5-5
2010年北京时间1月17日零点12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成功发射了一颗导航卫星。这是第三颗北斗二代导航卫星。此前,我国分别于2007年4月14日和2009年4月18日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5.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6):11-11
2011年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本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
《测绘通报》2007,(4):72-72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约14分钟后,星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M1)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COMPASS)建设计划的一颗卫星,飞行在高度为21 500千米的中圆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副主任冉承其近日透露,2009年前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再发射12颗卫星上天.力争2010年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基本服务。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  相似文献   

9.
【据每日GPS网站2020年3月31日报道】欧洲计划于2020年12月15日在法属圭那亚库鲁发射场发射2颗伽利略卫星。运载火箭采用俄罗斯的“联盟号”,并非“阿里安-6”。“阿里安”运载火箭将用于执行2021年中的伽利略卫星发射任务。伽利略计划于1999开始实施,2013年发射首颗卫星。  相似文献   

10.
《全球定位系统》2013,(6):39-39
近日,在经历为期5周的热真空试验后,首颗Galileo 卫星已经转移出“凤凰”(Phenix )试验舱。试验位于荷兰诺德韦克的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ES T EC )进行。实验是在直径4.5 m的由六面铜墙组成的真空环境“凤凰”试验舱内进行。不断重复极限温度,通过液氮致冷,最低温度可达到-180°C。第二颗卫星正在进行类似的试验,以及模拟与火箭分离过程的震动测试,热真空测试预计在2014年早些时候开始。这两颗卫星计划在2014年中期搭乘“联盟”号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发射场发射入轨。这也是首批2颗全运行能力(FOC )卫星。预计在2014年3月以后陆续有Galileo卫星运抵ES T EC试验中心,FOC卫星共计22颗,由德国O H B系统公司建造,其导航载荷由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1.
一、人类进入空间对地观测的新时代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各国已向空间发射了5000余颗卫星或空间飞行器,其中相当大部分为对地观测卫星。从1960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之后,人类进入了一个从空间观测地球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北斗成长记     
正启动全球系统建设,目标精度为2.5米。2014年公布北斗系统ICD文件2.0版与服务性能规范1.0版。该年被业界称为"北斗应用元年",北斗系统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2013年12月27日我国正式发布北斗卫星系统提供区域服务能力,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成功发射了第16颗卫星,完成卫星组网。2012年10月26日北斗系统已发射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开始对中国和周边地区提供测试服务。2011年12月27日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的结构与GPS相近,是一种基于无线电导航的卫星系统。它可为全球各地或近地球空间提供全天候三维位置、速度测量和时间信息。但由于俄罗斯持续金融危机,经济恶化,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GLONASS的维持,使这一耗资30亿美元、历时10年发展起来的系统几经濒临瓦解。普京执政后,GLONASS的境况大有好转。一方面,普京执行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政策,强调要加强与美国在太空中抗衡,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航天部队第一系列强硬政策和措施,从而将GLONASS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发展。另一方面,俄罗斯继续积极寻求国外对GLONASS投资,与中国和印度签署了共同发展GLONASS的协议。此外,为了满足系统运作的要求,加强了GLONASS的补网工作。2000年10月13日发射了三颗卫星,使在轨卫星达到13颗,接近该系统正常作业的要求。俄罗斯还决定在2001年再发射6颗卫星,2004年前至少发射15颗卫星以补充GLONASS系统的完整性。GLONASS将有可能进入自运营以来状态最好、发射卫星最多的时期。本文将GLONASS的卫星状态和最新政策作一介绍,并对今后发展趋势做了几点预测。  相似文献   

14.
近日美国发表声明,分别增加与日本和俄罗斯在GNSS领域的合作努力。2004年11月18日会议上,美国与日本官方声明要继续推进1998年美日关系GPS联合声明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日本代表团简述了不久将发射基于多功能运输卫星(MTSAT)的星基增强系统(MSAS)卫星,由于2003年11月笫一颗卫星发射失败,期盼2005年早期发射笫二颗卫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测绘》2006,(1):13-13
欧洲伽利略计划第一颗导航卫星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在哈萨克斯坦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参与的这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部署阶段。俄罗斯航天局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升空。外界评论,首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为“伽利略”计划中30颗正式卫星的发射开了个好头。据悉,这次成功发射的实验卫星名为“GIOVE—A”,重600公斤,由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制造。用来发射该卫星的是俄罗斯“联盟”系列火箭。按预定进程,发射升空后3小时 42分,卫星将在距离地面2.3万公里处脱离运载火箭,以每天环绕地球两周的速度开始测试工作。“GIOVE—A”实验卫星的发射是“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所有30颗卫  相似文献   

16.
当地时间8月1日23点23分,联合发射联盟使用一枚阿特拉斯-5型(Atlas V)运载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将GPS IIF-7卫星送入轨道。这是2014年发射的第3颗GPS卫星,轨道高度为11 000公里。这颗卫星由波音公司研制。据悉,GPS IIF-8卫星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  相似文献   

17.
《全球定位系统》2010,(4):25-25
2010年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东部时间3月25日下午14点36分,一枚美国联合发射同盟(ULA)的德尔塔IV型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将美国空军的最新一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GPS IIF-9送入了预定轨道。GPS IIF-9卫星是波音公司研发的12颗卫星中的第9颗,预计2016年年初,12颗卫星将全部发射升空。随着GPS IIF-9的发射,Block IIF批次的GPS卫星会继续增多,计划今年6月,9月和明年1月发射  相似文献   

19.
《全球定位系统》2011,(2):76-76
2011年4月10日凌晨4时47分(北京时间),携带着北斗导航卫星的一枚“长征三号甲”运载火载,在中国西南省份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  相似文献   

20.
科技信息     
科技新闻“中国资源二号”将超期服役设计寿命为两年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最近迎来了遨游太空的两周岁“生日”。专家指出 ,鉴于各项系统均运转正常、工作稳定 ,这颗卫星将在浩瀚太空中“超期服役” ,为祖国经济建设做出新贡献。“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遥感卫星 ,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这颗“中国星”于 2 0 0 0年 9月 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第二天即开始传输图像 ,发挥作用。两年在轨运行期间 ,这颗卫星各项功能发挥正常 ,共向地面应用系统传输图像几十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