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墨西哥Tomatlan地区属于东环太平洋构造带和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区圈出了铜多金属矿主要成矿元素和成矿指示元素综合异常12处,Fe族元素综合异常12处。优选部分综合异常开展查证,发现多个异常均由矿(化)体引起,对重要矿化蚀变地段进行了探槽揭露和少量浅钻验证,新发现Cu、Au、Ag多金属矿点6处,磁铁矿点2处。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异常可快速准确地揭示墨西哥Tomatlan地区Cu、Au、Fe矿(化)信息,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墨西哥甚至拉丁美洲地区热带海洋性湿润中低山地球化学景观区铜矿预查中,可快速准确地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墨西哥Tomatlan地区属于东环太平洋构造带和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区圈出了铜多金属矿主要成矿元素和成矿指示元素综合异常12处,Fe族元素综合异常12处。优选部分综合异常开展查证,发现多个异常由矿(化)体引起,对重要矿化蚀变地段进行了探槽揭露和少量浅钻验证,新发现Cu、Au、Ag多金属矿点6处,磁铁矿点2处。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异常可快速准确地揭示墨西哥Tomatlan地区Cu、Au、Fe矿(化)信息,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墨西哥乃至拉美热带海洋性湿润中低山地球化学景观区铜矿勘查中,可快速准确地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3.
墨西哥Tomatlan地区属于东环太平洋构造带和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区圈出了铜多金属矿主要成矿元素和成矿指示元素综合异常12处,Fe族元素综合异常12处。优选部分综合异常开展查证,发现多个异常由矿(化)体引起,对重要矿化蚀变地段进行了探槽揭露和少量浅钻验证,新发现Cu、Au、Ag多金属矿点6处,磁铁矿点2处。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异常可快速准确地揭示墨西哥Tomatlan地区Cu、Au、Fe矿(化)信息,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墨西哥乃至拉美热带海洋性湿润中低山地球化学景观区铜矿勘查中,可快速准确地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用普通的铜片,收集密封于玻璃瓶中粉末(土壤)样品释放的氡的衰变子体,通过α仪测量α粒子数来测定样品中的镭,以达到找矿的目的,简称为镭法。此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每克样品中含镭2.7×10~(-15)克),工效高,成本低和便于推广使用等优点。根据8个矿区的20条剖面上的700多个样品的测量结果表明,镭法发现异常的能力比γ测量强,与~(210)Po法相当。文中总结了深部盲矿,地表矿化和非矿异常地段上的镭法、~(210)Po法和γ测量的异常强度及其剖面曲线形态,以及镭与~(210)Po比值等特征的变化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可以区分深、浅部矿化。综合应用镭法、~(210)Po法和γ测量可作为异常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100km~2面积上771个水系底沉积样品的测镭试验,表明镭法亦可用于铀矿区调、普查阶段。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格尔木市黑山地区地表存在大量风成沙、风成黄土,为避免其影响,选择1∶2.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方法开展前期化探扫面工作,确定采样点密度为40个点/km2,采样介质为水系沉积物,采样粒度为-10~+40目筛内样。通过元素含量、分布及组合特征分析,确定工作区滩间山群a段与侵入岩接触部位具有多金属成矿的可能;对圈出的5个综合异常进行查证,在AS4号综合异常内发现、控制了2条含矿矽卡岩带,并在Ⅰ号含矿矽卡岩带内初步圈定了2条铜多金属矿体,证明1∶2.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方法在柴达木盆地周缘荒漠化中高山高原景观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带电收集片测定土等粉末样品的 Ra 含量来找 U 矿的方法,称为 Ra 法。此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可以使用~(210)Po 法曲仪器和铜片,便于推广使用。文中介绍了测 Ra 流程,测定误差和灵敏度.Ra 法在详查和区调阶段的用途。总结了深部盲矿、地表矿化和非矿异常地段上地表的 Ra、Po 和γ异常的特征,指明 Ra 法和 Po 法结合可用于评价异常,提高找深部铀矿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初次进行甚低密度表层土壤测量结果表明,用Sr、Ba、U和放射性同位素~(210)Po作为油田的地表地球化学标志,能够圈定大部分油田位置,并能为整个盆地提出初步的评价意义。本文主要介绍松辽盆地北部120000km~2范围内的Sr、Ba正异常,U,~(210)Po的负异常与油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赣东北赣东区域化探重新扫面初步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水根 《物探与化探》1979,3(1):27-34,26
我队于1974年4月至1976年,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赣东北和赣东地区作了重新扫面。结果不仅发现了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同时进行的区域化探工作(以下简称第一次扫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还圈出了大量异常,指出了找矿方向;经检查发现了一批值得进一步工作的矿(化)点。  相似文献   

9.
尕牙河镍矿位于东昆仑成镍带内,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多个以镍为主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通过1∶1万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以及1∶1万岩石地球化学剖面等地质技术对综合异常进行了查证,圈出了基性-超基性岩体的磁异常范围以及镍异常的高值区,施工槽探和钻探工程见矿情况良好。找矿结果表明该区具有较好的镍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严新泺 《地质与勘探》2019,55(S1):394-407
通过在广西那坡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并以获得的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了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分布、相关关系、组合特征,圈定了元素异常,划分出6个综合异常远景区;结合异常区域的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等因素评价其找矿潜力,认为工作区Pb、Zn、Au、Sb、W矿找矿潜力较大,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分布于甘肃北山北亚带的奥陶纪火山岩是一套由浅变质的富碱玄武安山岩、粗面英安岩以及少量钾玄岩岩石组合。岩石稀土总量偏低,属轻稀土富集型,稀土分布模式为右倾曲线;微量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显示岩石富集K、Rb、Th等元素,而亏损Nb、Ti,表明火山岩形成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综合分析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该套火山岩产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带环境,为俯冲造山带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我国北部季风气候区石笋的微生长层及其气候意义,在北京石花洞石笋中发现微生长层。通过年代测定、气候事件控制分析,初步提出了石笋微层的年层时标含义及层厚变化主要响应降水变化的气候意义。试图利用微层的层厚-降水响应关系,重建北京地区最近1130年来干湿变化的年分辨率趋势,通过功率谱分析发现136年、50年、16~18年、11年、5.8年的降水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3.
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水体N、P含量及其环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P各形态浓度在川中丘陵区小流域的水体中显示出明显的时空特征,在地表水中,以旱地为主的小流域上部的硝态氮、氨态氮、全氮要低于小流域下部水田的,而以流域人口密度较大的群英池和小流域下部的沟道水中氨态氮浓度较高,说明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在地下水中以小流域上部为最高,明显高于该流域的中下部;它们的季节变化与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是一致的。紫色土丘陵区水体富N,地下水NO_3~--N超标率达60%,;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尚未出现P的富营养,但潜在的污染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马家沟灰岩(古)岩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华北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岩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包括沉积岩溶,暴露岩溶,埋藏岩溶,现代岩溶及陷落柱等,指出了沉积岩溶和暴露岩溶洞穴不能保存或保存甚少,但对后期的岩溶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最后,提出了今后奥陶系灰岩岩溶研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煤中硒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中国煤中硒平均含量高于美国煤和世界煤。中国燃烧型硒污染比较严重。本文总结了煤中硒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成因、迁移转化和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伊春红山附近红山组剖面采集了丰富的植物化石.经研究,计有25属58种。大大丰富了前人报道的本组植物化石的内容.分析所获资科,进一步阐述了红山组植物群的组成特征,认为其时代为晚二叠世,而不仅限于晚二叠世晚期.根据过去的化石资料分析.笔者认为“三角山组植物组合”的时代亦为晚二叠世,而不限于晓二叠世早期.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红山组与黄本宏划分的三角山组下部。在岩石组合特征及时代上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7.
西南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以云南、贵州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程度进一步恶化。对西南地区做出客观公正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可对该地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科学依据。本文以云南、贵州为例,根据云贵两省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导致两省生态环境脆弱程度恶化的主要因素——地质、气候、经济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最后再根据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为缓解云贵两省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的进一步恶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地处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红石山一线以北,大地构造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东端南缘。隶属四顶黑山—雀儿山古生代岩浆弧带,总体上呈近EW向展布。依据侵入岩活动时代和侵入岩特征以及与构造的关系。划分出三叠纪小草湖超单元(TX)和马鞍山超单元(TM),二叠纪干河梁超单元(PG);石炭—二叠纪四顶黑山序列(C-PS)、双沟山序列(C-PSH)和大鱼山序列(C-PD),以及石炭纪的四顶黑山基性一超基性杂岩(Cv^s)等。  相似文献   

19.
流体包裹体在建立四川盆地古地温剖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一刚  余晓锋 《地球科学》1998,23(3):285-288
根据四川盆地沉积-埋藏史、主要地热事件、井下R0部面及钻井测温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推算了四川盆地中部各地质时期地层的古地温,并建立了古地温梯度表,用此表可计算四川盆地各地期地层古地温。根据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的古地温表明:四川盆地地层地温梯度由古至今逐渐降低,现今地温状况对古地温状况有明显的继承性。东吴运动(地裂运动)峨嵋山玄武岩大规模喷溢时期是盆地地温梯度最高时期,推算其地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多年冻土线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主要根据多年冻土与气候参数的相关关系,结合现代多年冻土分布,依据我国104个气候台站的气象数据,计算出年平均温度、年较差和多年冻土线理论海拔高度,研究我国多年冻土线空间分布特征。中国大陆多年冻土线高程明显受高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控制,自北向南海拔高度逐渐增大。东部地区的多年冻土线高程从东北的<1200m,至海口附近增到5700m;西北地区的多年冻土高程从阿尔泰山的2600m,至昆仑山增至4500m左右,要比东部同纬度的冻土线高出1400~800m;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线高程基本上稳定在4500~5000m.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了中国现代气候多年冻土线与气候雪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