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1 大尹格庄金矿深部探矿工作概况大尹格庄金矿位于招平断裂带中段,具有矿体大、储量大、埋藏深、品位低的特点.矿区内共有2个矿体群,以大尹格庄断裂为界,南部为①号矿体群,北部为②号矿体群,它们呈隐伏状态分布于招平断裂带的下盘,矿体形态、产状和分布严格受招平断裂带的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主裂面之下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中.  相似文献   

2.
山东招远台上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招远台上金矿床"焦家式"金矿床类型,主矿体由招平断裂控制,其走向与主构造带斜交,在主成矿期主压应力方向为 SW-NE 向.主断裂面附近的断层泥、糜棱岩对含矿热液的运移起阻隔作用,因此矿体大都赋存在主断裂面之下0~60 m范围内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及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中.矿床向深部延伸较大,在垂向上具一定的分布规律,随深度的增加其形态逐渐变简单.研究表明,招平断裂金矿带深部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3.
莱州寺庄金矿床深部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通过对山东省焦家断裂金矿带近5年的深部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带南部地段的寺庄金矿床的深部发现了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该深部金矿床与产于第一矿化富集带中的浅部金矿床之间有100~250 m垂深的无矿间隔,构成第二矿化富集带.通过深部勘查,寺庄金矿床深部范围内共圈出Ⅰ、Ⅱ、Ⅲ号3个矿体群、163个矿体.其中,在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盲矿体Ⅰ-1号矿体,其资源储量占总量的39.39%,取得了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笔者从寺庄矿区地质特征、寺庄金矿床深部地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同类型矿床的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者根据野外实际地质现象和镜下特征,对矿床的岩石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蚀变期次、分带和蚀变与矿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铜钼矿化主要与早期的黑云母化和中期的黄铁绢英岩化密切联系。矿体往往赋存在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斑岩中,尤其是在碎裂明显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斑岩中铜矿石品位较富。矿体分布呈线型透镜状、似层状或串珠状  相似文献   

5.
山东沂沭断裂带中段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沂水-汤头断裂具有控、容矿构造之特点,金矿的定位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它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主裂面下盘的绿泥片岩、糜棱岩化碎裂岩和花岗质碎裂岩中.矿体总体形态较为简单,其产状与主裂面产状一致,局部沿与脆-韧性剪切带斜交的一组裂隙充填交代而成.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要找矿标志,矿体的圈定几乎全凭样品分析结果来进行.有用矿物以银金矿为主,自然金次之,裂隙金和晶隙金是其主要的赋存状态,黄铁绢英岩化与金矿关系密切.金矿床的主成矿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沿沂水-汤头断裂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莱州市寺庄金矿区第二金矿富集带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焦家断裂金矿带近5年的深部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带南部地段的寺庄金矿床深部发现了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该金矿床与产于第一矿化富集带中的浅部金矿床之间有100~250m垂深的无矿间隔,构成第二矿化富集带。通过深部勘查,寺庄金矿床深部范围内共圈出Ⅰ、Ⅱ、Ⅲ号3个矿体群、163个矿体,其中在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盲矿体Ⅰ-1号矿体,其资源储量占总量的39.39%,取得了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矿区深部第二矿化富集带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带动山东省深部找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安图县双山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山钼、铜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斑岩型,由7条矿体组成。是该区主要工业类型,主要有用元素为钼,局部伴生有益元素铜。均赋存于含矿二长花岗斑岩中的硅化带、绢英岩化带中。本文阐述了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提出了矿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大苏计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物化探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条件等的分析,对该成矿区带的找矿前景、找矿意义进行了简要评述.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明星沟火山岩盆地周边,构造基底由太古界上集宁群片麻岩和太古代混合岩化花岗岩组成,矿区中心主要出露燕山期正长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矿体主要赋存于碎裂石英斑岩、正长花岗(斑)岩体中,呈筒状产出.主成因类型属低品位斑岩型钼矿床,有可能发展为中型矿床.目前深部已发现有原生硫化钼矿体存在,局部原生矿厚度达到150m以上.此矿床的成功发现,为在内蒙古地区寻找壳源型斑岩矿床提供了经验,对该成矿区带找矿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焦家断裂蚀变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控矿构造之一。该断裂带控制的矿床是创立“焦家式”金矿理论的重要实例基础。目前,焦家断裂带累计探明Au资源储量超过1200 t,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展现了深部重要的勘查和研究价值。焦家断裂带控制的矿体主要赋存在主断面下盘,断裂带发育于花岗岩中时,上盘发育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下盘发育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蚀变类型在主断面两侧呈现对称分布特征。但是在岩性特征、结构构造、蚀变强度、化学成分等方面差异明显,表现出非镜像对称特征。上盘蚀变岩厚度大于下盘,下盘花岗岩的构造破碎程度比上盘花岗岩更严重;断裂带上盘黄铁矿含量低、一般无矿化显示,下盘黄铁矿含量高,出现金矿化;断裂带上盘的中生代花岗岩中韧性变形不发育,以脆性破裂为主,下盘发育明显的韧性变形;断裂带上下盘不同蚀变带的成矿元素Au,矿化剂元素S,成矿伴生元素Ag、Pb、Zn,亲石分散元素Ba、Sr以及主量元素Na2O、MgO含量具有差异性,指示焦家断裂带主断裂面两盘经历了不同的成矿作用过程,下盘花岗岩的热液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更为密切。依据焦家断裂带不同蚀变带元素的非镜像对称性特征,可利用上、下盘花岗岩和构造蚀变带的地球化学标志识别矿体或者不同蚀变带的位置,对认识“焦家式”金矿床的成因机制、预测深部成矿前景、指导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玉海铜矿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东段,是新疆有色地勘局704队近年来发现的一中型铜矿床,但人们对其蚀变和矿化分布特点、矿床成因类型依然知之甚少.基于详细的矿床地质、黑云母和绢云母Ar-Ar同位素定年及短波红外光谱(SWIR)研究,结果表明矿区蚀变主要有黑云母-磁铁矿化、绢英岩化及绿泥石化.其中,黑云母-磁铁矿化在矿区石英闪长岩中均有分布;绢英岩化出现在石英闪长岩中,呈带状分布;绿泥石化在石英闪长岩中均有分布,但在黑云母-磁铁矿化与绢英岩化接触部位,绿泥石化最强.黄铜矿化主要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绿帘石-黄铜矿组合的形式出现,前者与黑云母-磁铁矿化关系密切,后者与绢英岩化关系密切.黑云母及绢云母40Ar/39Ar定年得到的年龄为324~314 Ma,与矿区出露的花岗岩年龄(325.4±2.5 Ma)在误差范围内相似,但地质条件表明矿区黑云母及绢云母Ar-Ar体系均可能被后期岩浆作用重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玉海铜矿化可能形成于360~350 Ma.此外,矿区绿泥石Fe-OH特征峰位值(Pos2250)的高值(>2 253 nm)主要分布在绢英岩化带及其附近,且与矿体位置相近,可作为玉海矿区找矿勘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滁州范水洼地区是皖东重要的铜金矿找矿远景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是其重要的金矿成矿类型。前人在综合电磁方法解释和推断方面的工作较为薄弱,为了在该区实现找矿突破,在与范水洼矿区主要构造的垂直方向上布设综合物探地质剖面,包括重磁、音频电磁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时间域激发极化法,研究结果表明: ①范水洼矿区西侧黄破断裂上部较陡,在深度约500 m处变缓,而后在深度1 500 m处又转变为陡倾; ②矿区深部存在两处较为明显的隐伏断层,倾向南东,倾角70°~75°。两隐伏断层之间可能存在隐伏岩体,该隐伏岩体埋深较浅(400~500 m)。而后在成矿有利部位施工了1个1 500 m的直孔钻探工程,结果表明黄铁矿化强烈的构造角砾岩是该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赋矿位置。但因地层中碳质成分的影响,通过极化率寻找该成矿有利部位效果不佳,宜通过寻找电阻率梯度带,进而推断断裂构造发育的位置,再圈定有利于成矿的构造破碎带。通过结合该区的岩石物性结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控矿地质条件,解译了矿区深部构造地质特征,明确了找矿有利块段,为下一步金矿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罗家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黄铁绢英岩型金矿床。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会部位及其附近为金矿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具分带现象,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型次之,矿石含金品位较高,并伴生较高的Ag,Cu等有益元素。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查证物化探异常,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13.
巴达铜金矿位于藏东富碱斑岩带南段,是藏东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铜金矿。虽然对巴达铜金矿开展了大量勘查工作,但对该矿床的成因尚未取得共识。本文基于详细的野外调研、岩心与坑道编录及系统的镜下鉴定,对巴达铜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巴达矿床主要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中,局部产于斑岩和砂岩地层的接触带内。矿床发育的围岩蚀变主要为青磐岩化、钾化、绢英岩化,高岭土化、蛋白石化、蒙脱石化次之,蚀变分带从内向外依次为钾硅酸盐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高岭土化带,铜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钾硅酸盐化和绢英岩化带内,铜矿化主要以黄铜矿形式产出,金矿化主要以银金矿形式产于白云石±石英+细粒黄铁矿±黄铜矿脉中,铜矿化与金矿化呈正相关,矿体的产出受北西向逆冲断层的控制。与典型斑岩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不同,巴达铜金矿化主要产于白云石±石英+黄铁矿脉中;矿床内既发育碳酸盐、伊利石、绢云母和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低FeS闪锌矿等一套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蚀变矿物组合,又发育符合碱性斑岩系统的特征矿物赤铁矿。基于以上特征判断,巴达铜金矿矿床成因类型应为与富碱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巴达铜金矿矿床成因的厘定,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新疆萨尔布拉克金矿找矿矿物学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吕瑞英 《地球科学》1990,15(6):657-665
  相似文献   

15.
化石沟铜矿是近年来甘肃西部发现并评价的最具影响的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海西晚期的英云闪长岩和英云闪长斑岩中,近南北向的弧形断裂控制含矿岩体和地层的展布。硅化、绢英岩化、黑云母化蚀变与成矿呈正相关关系,且具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特征。表部发育的次生氧化带、硅化、绢英岩化、黑云母化及弧形构造带与含矿岩体的组合是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激电异常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是矿床的间接找矿标志。目前各类找矿标志显示,化石沟矿区及外围具较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勘查找矿,化石沟铜矿有望成为大型乃至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山东新城金矿是胶东焦家-新城成矿带上重要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焦家断裂带下盘靠近主裂面的黄铁绢英岩和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内,严格受焦家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和辉银矿等。区内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钾化和碳酸盐化等,且矿化主要与黄铁绢英岩化和硅化关系密切。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新城金矿床深部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单个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及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该矿床深部矿石中纯CO2包裹体数量有明显增加现象,同时发育含CO2包裹体和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w(NaCl))(2.06%~10.24%)、低密度(0.54~0.97 g/cm3)的特点;主成矿温度为260~300 ℃,成矿压力为65~113 MPa,成矿深度为6.51~8.82 km。成矿过程中流体经历了CO2-NaCl-H2O体系的不混溶作用。氢、氧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δDSMOW为-75.1‰~-61.4‰,δ18O为4.80‰~6.40‰,并将新城金矿床与典型“焦家式”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进行对比,认为新城金矿成矿流体主要以幔源流体为主。综合研究表明,新城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幔源流体参与成矿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天井湖铅金矿是中型铅金共生矿床,处于近EW向蚌埠隆起和NNE向郯庐断裂带交叉复合部位,区内构造及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为了分析天井湖铅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并建立成矿模式,在调研近期勘查成果并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天井湖铅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了天井湖铅金矿区及五河地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概况、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内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结果表明,矿体展布主要受石英斑岩的断层破碎带构造控制;石英斑岩体为银矿体的主要矿源体;石英斑岩岩浆的侵入在粉砂岩、含泥粉砂岩与角闪黑云石英二长岩体沉积接触的地质界面中,这种封闭构造环境中利于富集形成高品位的银矿石;矿化富集用与不同构造的交叉、构造形变强度、岩石破碎强度以及蚀变交代强烈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可将石英斑岩的断层破碎带及接触蚀变带作为银多金属矿找矿方向.石英斑岩断层破碎带中的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蚀变,是该区银矿找矿的一种地表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9.
杨代武 《江苏地质》2022,46(1):17-21
小武当断陷红盆位于浰源岩体北部,该岩体位于大东山—贵东岩浆岩带东段,属南岭产铀岩体,二者呈断裂接触,断陷盆地位于该断裂带上盘。该处成矿地质条件与岩体上覆盆地亚类型铀矿床极为相似,从成矿背景、盆地类型、盆地年代、沉积环境、含铀建造等多方面与黄子洞矿床这一典型的岩体上覆盆地亚类铀矿床进行类比分析,认为岩体北部小武当断陷红盆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研究区新型铀矿床的勘探提供新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上盘围岩是矿床钻探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围岩,研究其蚀变特征具有重要的找矿指导意义。对胶东西北部露天开采的仓上金矿床的详细研究表明,上盘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为主,蚀变分带自远矿端到近矿端依次为方解石绿泥石化带、赤铁矿绿泥石化带、绿帘石化带和绢英岩化带。黄铁矿的形态、成分和热电性标型显示,成矿过程中上盘围岩提供了丰富的Fe、Co、Ni、Cu、Pb、Zn和Au、Pt等。上盘围岩的近矿标志是绢英岩化增强,黄铁矿的{100}+{210}增多,S、Cu、Pb、Zn和Au、Pt增高,S/Fe离子比和w(Co+Ni)/w(As+Sb)降低,P型黄铁矿出现率增高,蚀变岩的金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