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下水》2016,(2)
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和省一号文件以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重要体现。文章介绍了绥中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维护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对水利工作带来了新的观念,最主要的就是越来越重视按照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办事,越来越讲究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为农村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服务,必须改进水利管理,推进水利的技术进步。机井工作是水利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农田灌溉、城乡人民生活和工业用水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相似文献   

3.
冠县水利局总结多年机井建设经验,研制出竹笼包棕滤水管机井。实践证明,这一新井型投资少、涌水量大、机井寿命长、施工方便,适应农民集资和个体户投资办水利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4.
农村水利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静  郭延杰 《地下水》2005,27(3):215-2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水利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农村水利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分析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指出农村水利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提出了拓宽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渠道、加快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持之以恒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庆波  李翠平  秦杰 《地下水》2012,(2):120-120,148
日照市岚山区探索实施了农村水利管理员制度,解决了小型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简述了推行农村水利管理员制度的起因,总结了探索建立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为健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1991,13(1):15-17
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水利方针,在重点抓基层水利管理服务组织的建设,推广机井管理责任制的同时,还抓了“农田灌溉和节水示范”、“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综合服务体系”等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推动了井灌区的节水工程建设顺利进展。一、认真贯彻“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方针从1980年起我们先后召开了五次机井  相似文献   

7.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中水利配套资金约占项目投资的50%,但常在水利配套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井灌规划的原则分析,提出了土地开发管理工程项目中机井规划的基本方法:机井深度的确定方法、机井间距的确定方法和井位的确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朱哲 《地下水》2019,(3):184-184,192
新疆昌吉水资源极为短缺,随着当地工业化、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水利工利建设迫在眉睫,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水文水资源管理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应用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进而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保障,也能最大限度地为促进昌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论述昌吉市水资源发展现状,介绍水文水资源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用以更好的开展水利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以地抵资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行政村集体财力有限,筹集打井资金非常困难,严重影响机井建设的发展速度。我市姜店乡孟徐村采取“以地抵资”,吸引先富起来的农户投资,筹集打井资金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他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0.
王果 《地下水》2011,(4):157-158
通过对农村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找出小型水利工程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实现水利工程滚动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全面分析全市机井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提出了保持机井建设良性健康发展的对策,旨在更好地的探寻机井建设科学发展之路,使井灌区得以永续健康发展,为农民群众丰产增收奔小康提供有力的水源保障。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地下水》1989,(3)
拓宽水利投资渠道的途径河北省沙河市在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建设中,坚持自力更生办水利的方向,依靠拓宽的十条投资渠道,共汇集资金710万元投入水利工程建设。这十条措施是:1、用好国家补助资金。去冬今春,国家共拨水利建设款41万元,已全部投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发放办法上,改变过去内部发放为通过“政务公开拦”的办法公开发放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全国1980-2016年相关数据,对农业产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农业产出增长的实现途径和水利设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农业发展与水利设施建设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农田水利与直接生产要素农药化肥、资本、劳动力、土地之间存在影响作用,进而对农业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限制了农业发展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为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应促进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和加大水利基建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4.
郭卓然 《地下水》1991,13(4):240-242
区乡水利水保管理服务站(以下简称水利站),是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核心,足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省以加强区乡水利站建设为重点,巩固和发展基层水利管理队伍,初步形成拨盖全省的行政管理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乡填级水利服务网络,为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的水利形势自从1987年北方地区机井建设与管理工作座谈会以来,北方各省市的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向农业倾斜,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系列决定,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大大促进了水利形势的好转,特别是在机井建设与管理方面,各地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扭转了井灌效益衰减的局面,井灌面积、机井数量都有所回升,到1989年底,配套  相似文献   

16.
自1972年以来,我们对宁阳县机井灌溉增产效益作了调查分析,并和水库、引河灌溉增产情况进行了比较,认为机井灌溉增产效益有五个突出特点。 1.速效性和可靠性。机井建设较之水库、引河等水利工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井灌区的多数村庄都是当年打井当年增产,甚至当季打井当季也会增产。并且,井灌比引河、水库等地面工程受大气降水影  相似文献   

17.
白建学  翟志光 《地下水》1995,17(3):111-112
澄城县在机井的打配、输水等关键环节上,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了井灌事业的发展。五年来,通过研究、试验、推广塑料井壁管、暗管输水和地埋动力线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成井质量,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机井建设的发展,使机井数由1989年的345眼迅速增长到1994年的458眼,井灌面积由1989年的2万亩增加到1994年的6.5万亩。以下是我们的几点作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自六十年代初开始群众性地机井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机井的增多和形势的发展,机井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近几年在井灌区出现的机井“多配套”型式就是突出的一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1991,13(1):24-27
从1980年以后,山东省机井工作的重点由建设转向管理。他们提出机井建设要以“管、挖、改、修、打”为序,突出强调管理工作,狠抓落实和完善机井管理责任制。目前,已有90%的配套机井落实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了机井效益。回顾我省的机井建设,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机井管理责任制随着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生产和分配形式发生了变化,机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三合乡针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在机井管理方面大胆尝试,探索出一些新方法,在85年大旱之夏使粮食产量比84年增长6.8%,农民收入迅速提高,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巩固。三合乡位于陕两省蒲城县中部原区,属纯井灌区,打配机井198眼,发展有效溉灌而积一万七千九百亩,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