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葫芦岛市作为工业基础雄厚的海滨旅游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葫芦岛市城区水源中平山水源和有乌金塘水源为地表水源,其他均为地下水源。但由于城市水资源短缺,供水不足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对葫芦岛市城区现状缺水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节水管理措施现状和城市节约用水现状,最后提出了城区节水的途径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滇中地区缺水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立群 《水文》2004,24(2):40-44
近年来,滇中地区总需水量日益增加,而供水水源始终不能满足需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多角度分析了滇中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及其缺水成因,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研究了缺水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2)
大西沟灌区位于新疆霍城县,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农业灌溉严重缺水,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灌区气象、径流和水质的分析,灌区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年径流量进行稳定性分析,发现该区域降水量较少,供水水源水量少,输水距离长,年径流量模比系数累积均值基稳定。针对存在问题总结项目区抗旱措施,为改善区域生存及生产环境提供水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辽阳市城市供水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连波  周恩崇 《地下水》1995,17(3):104-106
辽阳市位于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中部,有着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但由于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致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城市供水矛盾日趋严重。就此,本文拟在分析水资源条件和供水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中、长期缺水形势预测,进而提出解决辽阳城市供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为在宏观尺度上全面认识北方地区水资源时空演变过程和各类水源供水分配比例,本文利用Mann-Kendall和Theil-Sen等统计学方法,对北方地区15个省级行政区2003—2019年降水量、水资源量和供水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地区近17年降水量低于多年平均值,但处于上升周期,年际水资源总量演变规律与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供水量在2013年达到拐点,由持续增加转为缓慢下降并相对稳定;供水水源以地表水源为主且其占比逐年上升,地下水源供水占比逐渐下降,其他类型水源(污水处理再利用、集雨工程、海水淡化等)供水占比均增长明显。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供水结构变化主要以需求为主导因素,对水资源演变趋势的考虑和主动适应措施不足,仍有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西安地区水库供水调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西安市严重缺水问题,首先采用月流量延时曲线和月流量超越几率曲线分析了西安地区地表水源的水文特性;其次通过水库群联合仿真调度和无水库调度两种方式为西安市供水,以供水保证率和缺水指数为评价指标,评价西安市供水水平,结果显示:①无水库调节是无法满足西安市的现状用水;②三库联合仿真调度在2030年时,年平均弃水量仍高达2亿m3,说明该区水资源开发还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9,(6)
针对宜君县干旱灾害频发,现状供水工程不能满足镇区日常用水需求的实际,对宜君县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供水水源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提出修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对解决干旱时期缺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最终确定抗旱应急工程取水规模确定为5 000 m~3/d,可选择五里镇河作为引水水源。抗旱应急工程投入运行后可满足城关镇在设计水平年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晓华  王凡勇  朱晓琳  王学森 《地下水》2007,29(5):29-32,49
阐述了济宁组群结构大城市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因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现有水源地的开采潜力分析,提出河里、双庙、石桥、大南铺-新驿和济宁城区水源地适宜作为应急供水水源,并采用不同方法计算了应急供水总量.当济宁市城区水源地无法供水时,在无新增供水水源的情况下,其它应急水源地的供水保证程度(按2010年规划需水量计算)为60%,可基本满足城市生活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9.
王丽学  张丹  孙毅  于程一  王弛  乔书阳 《水文》2006,26(6):51-54
依据汤河水库水源扩建供水工程实际情况,本文分析了细河流域的用水现状,对细河流域2010年和2020年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并得出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中细河可引水量,为汤河水库水源扩建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生效后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模式决定了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重塑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供水效益评价,为国家水网构建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考虑西线供水范围可覆盖黄河主要供水区的特点,西线调入水量应与黄河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考虑生态优先、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原则,构建了流域用水分级配置方法,建立了基于流域水资源均衡调配的西线调入水量配置模式,开展了不同情景优化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80亿m3,配置给黄河河流生态用水33.70亿m3,配置给流域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46.30亿m3,其中95%以上配置给黄河上中游地区,流域缺水率降低至7.0%~8.3%。优化配置方案体现了生态优先原则,保障了黄河河道内基本生态环境用水,均衡了河道外经济社会用水的公平和效率,有效缓解了流域缺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德阳市城市供水水源质量密切相关的上游地区(主要是石亭江、绵远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调查,较为系统地评价了水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了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预测了水质变化趋势,提出了分阶段治理及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艳 《地下水》2018,(6):200-201,208
渭河临潼城区段河道散乱、河势多变、水环境恶化、生态景观单一。通过详细分析计算坝袋需水量、水面蒸发损失水量、渗透损失水量、水体更新水量,得出总需水量。并根据当地水资源现状,提出渭河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渠道退水等水源综合供水方案,实现了多泥沙、缺水地区生态治理工程水源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琴 《地下水》2019,(1):58-59,105
双河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表水资源有限,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结合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对双城中心城区2009-2017年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区域地下水多年超采状况及地下水位下降程度,结果表明:双河市作为资源型缺水城市,中心城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为961万m3,多年平均超采率为19. 3%,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状态。针对该状况,提出应通过加强节水意识、全面实行节水、引入外调水量和开展非常规水源供水等措施缓解地下水超采现状,保障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喀什噶尔河流域主要城市城区及农村供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城乡供水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为远期提高城乡供水能力提供依据。分析认为:流域现有城区供水能力基本满足用水需求,但流域内的克州、乌恰县城区供水还存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能力不足,以及随着城区人口增长,城区生活用水需求增长带来的供水压力,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区集中程度更高,城区现状供水工程供水能力将难以满足用水需求,需新建、改扩建城区供水工程来匹配城市发展用水需求;从喀什噶尔河流域农村供水工程类型及数量上可以看出,目前流域内喀什地区各县市的乡镇农村供水已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农村现状集中供水率和饮水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99%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7%以上。但个别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是现状农村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流域内仍有个别县市、乡镇存在水源水质超标,饮用水水质无法满足人饮标准的情况,远期应继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成果,提高供水水质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宁波是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之一,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和对外贸易口岸,浙江省的经济中心。城市人口今后将增加3倍,工业产值将提高5—10倍;城市规划今后将以老城区为中心和镇海、北仑开发区形成组合型大城市。有关文献估计现有城市供水能力满足不了需水量要求,枯水年缺水1×10~8m~3;特枯年缺水2.49×10~8m~3。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原因是:缺乏水资源统一管理;重开源、轻节流、重使用、轻保护;违背水的商品价值规律;没有水资源系统管理方案及优化调度程序。本文为最后原因论证供水可行性而撰写,目的在于将系统工程方法应用水资源问题,提出城市水资源管理方案与调度决策;将城市供水、用水和水源统筹考虑,可能有助于系统科学在城市供水问题的解决上推行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缺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了全国365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城市需水、供水和缺水分析,并按照六大分区统计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按1999年水平年研究城市总需水量为663.4亿m3,总供水量为599.9亿m3,缺水量达63.5亿m3,如果除去超采的32.2亿m3地下水,缺水量达到95.7亿m3。进一步分析认为全国667座城市缺水达到105亿m3。分析制定了缺水标准,据此,研究城市中有275座城市缺水,其中重度缺水城市达93座,并进行了缺水城市的缺水性质、缺水分布和缺水影响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事件引起的城市供水恐慌为我们又一次敲响了警钟,城市应急供水必然要摆上政府的议事日程。从水文地质工作者的角度,分析我国水污染和城市供水现状,指出在我国城市(镇)建设应急供水水源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城市水文地质条件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认为,虽然我国大部分城市缺水,但只要根据城市规划和水文地质勘查成果,合理布局,是完全必要也完全可以建立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以应对突发事件对我们的考验。城市应急供水应是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于1982年12月2日至8日在石家庄联合召开了京津冀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共有86个单位,152位代表。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报告90多篇。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现状、用水情况及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和对策。由于京津冀地区降水量偏少,且在时间和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在特旱年或连续干旱年可用水量明显减少;还由于工农业及城市建设的发展,用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天水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有权  刘兴彪 《地下水》2003,25(4):273-275,288
天水市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按可供水资源量,现状尚可维持.预计2010年和2030年缺水824万m^3和5482万m^3,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确保该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天水市水资源量、供水现状及污染现状的分析,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对市区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云峰 《地下水》2019,(1):178-180
分析秦皇岛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供水情况,计算现状情况下秦皇岛市的用水效率及用水水平。以2010年至2015年实际水资源平均开发状况分析其开发利用程度,并结合现状水平年实际情况,秦皇岛市实际可利用水量会进一步减少。提出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水资源潜在缺水、水污染现象严重、生态需水短缺等问题,为秦皇岛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