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利用1981~2018年地面实况资料、高空观测资料、遂宁地区观测站地面气象要素数据以及2013~2018年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采用最小二乘法和MOS法两种方法建立遂宁地区寒潮客观预报方法。结果表明:遂宁地区寒潮客观预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欧洲中心温度预报的准确率,并且极大的降低欧洲中心预报寒潮过程的空报率和漏报率,投入实际预报业务以来使用效果较好,准确预报了2018年4月~2019年4月的5次寒潮天气过程,对遂宁地区寒潮和降温天气过程的预报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丹梅 《辽宁气象》2002,(2):8-9,14
统计1966~1996年阜新地区寒潮天气资料,归纳出寒潮天气类型,选定预报指标和预报区域,列出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寒潮预报模式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濮阳地区1965~1990年22个寒潮个例分析,总结了寒潮的天气形势和特征.提出了预报着眼点,选出了预报指标,在486微机上用PROLOG语言建立了“濮阳地区寒潮预报专家系统”,为准确预报寒潮天气提供了依据。1991~1993年试报准确率为80%。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分型及其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1980-2000年(10-5月)共21年的冬半年青海省寒潮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冷空气活动路径和气候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寒潮天气档案,总结出预报青海省寒潮天气的天气和天气学和动力学的预报指标,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客观、定量的寒潮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
统计 1966~1996年阜新地区寒潮天气资料 ,归纳出寒潮天气类型 ,选定预报指标和预报区域 ,列出预报模型 ,并进行了寒潮预报模式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6.
阿勒泰地区寒潮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年9月—2006年5月的地面观测资料,筛选出该地区寒潮天气过程,运用统计法,概括了该地区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重点分析了该地区1991年9月—2006年5月111个寒潮个例的历史天气图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欧洲中心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并对500hPa高度场、850hPa温度场、地面气压场的季节特征及地面积雪深度和云天状况在形成寒潮天气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从而确立了阿勒泰地区寒潮天气的预报指标。运用欧洲中心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以及预报员的经验建立了寒潮天气的预报模式,并进行了检验,效果较好,在预报业务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寒潮专家系统知识库,(简称SHZ)是通过最近30年54次寒潮天气个例的详尽分析和随机抽样10年资料进行逐日反查,并在弄清了盆地寒期天气事实、基本特征及物理基础之上,综合了诸多专家预报经验组建起来的。它包了春、秋、冬111个预报因子和239条预报规则。通过对省台寒潮专家系统知识库中因子选取和规则组建原则的介绍,指望有助于各级台站寒潮过程的研究,为完善我省寒潮预报方法和提高寒潮质量有所启发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1996年2月中旬的寒潮对广东省大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利用EC(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历史性资料作一简单分析,希望可改善在寒潮方面的预报。1寒潮过程2月14日开始已发现500hPa上有明显低槽在贝加尔湖地区出现,而在地面上西伯利亚及蒙古地区以及中国西北地区气压不断增强。在寒潮到达澳门地区前两天,本地区出现明显的升温、升湿及降压情况。寒潮冷锋在17日晚开始接近本澳,随后是连续11天寒冷天气,整个过程到2月29日结束。2数值预报产品的比较从1996年2月份EC预报24小时最低温度及本台24小时最低温度预报中,可明显看出E…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抚州地区1980年~1994年12月~3月出现的寒潮作样本,用日本数值预报图FXFE782和地面。高空实况作出区域寒潮预报和寒潮分片预报。在区域寒潮预报基础上,用14点地面单站要素作出分县寒潮预报。1预报思路经多年的预报实践发现,日本数值预报图FXFE782对850hPa温度场的预报效果较好。图1FXFE782图上选点图1中的C、D、B、E四点包围的区域为冷空气影响我区所必经过的区域,A点代表我区。B、C、D、E的温度越低,表明冷空气越强,它们与A点的温差越大,说明高空锋区越强。在寒潮影响我区前24-48小时,温度场的特征很明显,我们…  相似文献   

10.
该系统运用天气学、统计学原理,对寒潮中期环流形势和木地区环境场特征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寒潮爆发前酝酿阶段的环流形势特征及其数值化分析的基础上,组建了中期寒潮预报自动化系统。系统针对冷空气活动的“动态”特征,对环流形势、高低空冷空气强度指标,地面要素变化和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有机结合,显著地提高了中期寒潮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利用 1995~ 1997年T10 6资料 ,建立新疆区域逐日滚动分县要素指导预报系统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Internet网络天气预报会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玮  李蒙  王月庆  陈坚  王灵 《气象》2004,30(10):52-55
云南省基于Internet网络的天气预报会商系统覆盖云南省、地 (州 )、县三级。系统采用了Internet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 ,实现了省、地 (州 )、县天气预报发布及浏览查询、预报讨论BBS、天气预报会商室、系统管理 ,在线短消息互发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用数值预报产品与朔州市6区(县)夏季(6月至8月)降水资料。采用最优子集圆归方法。研究朔州市分县分级降水预报指导产品。用以提高朔州市汛期降水天气的客观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28日下午,山西省有62个县市出现雷雨天气,6县市伴有冰雹,7县市出现了短时大风,9县市降大雨,15个县市降中雨。本文从影响冰雹的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T639客观预报对这次天气预报进行了分析,对于今后进一步做好冰雹预报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与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承德市各县区初霜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南北县区初霜出现时间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对117个初霜环流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初霜预报的天气概念模型;筛选因子,分县区确立了预报指标;采用概率、指标、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的方法及概率区间取值法建立了分县区初霜预报模型;检验表明,该模型对于中重度初霜冻预报准确率可达95%以上,对轻度初霜的预报准确率可达68%以上,无漏报出现。  相似文献   

16.
本系统着重于T106数据预报产品的应用,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程,从气象卫星网上下发的T106数值预报产品中选取最优因子,建立了长治地区11个县市24h、48h降水预报多元回归方程。该系统采用VB5编程,建立了实时资料自动处理、分县客观定量降水预报自动制作、预报结果文本、图形输出等模块。该系统可直接挂接于MICAPS系统下,定时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预报结果输出图文并茂,可供预报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T639数值预报产品下发的多个物理量资料,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开展本地化的分县气温客观预报方法研究,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美国NCEP/NCAR 1°×1°网格点逐6 h再分析资料,开展业务应用并进行了效果检验,得出以下结论: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要好于最高气温,同时夏季的气温预报也明显好于其他季节;在最高气温中对扬中的预报准确率高于其他站点,在最低气温中对丹阳的预报效果相对比较好;客观预报方法存在明显的系统性负偏差,通过使用每个预报时效预报误差的7 d滑动平均进行订正,结果表明通过订正,预报效果有所提高,特别是最高气温订正效果较明显;通过主客观预报准确率的对比分析,发现虽然客观预报对最高气温的预报效果比较差,但是在气温趋势预报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低气温客观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和主观预报相比,虽然仍然低于主观预报水平,但是差距不大,基本上可以替代主观预报;分县气温客观预报方法对高温、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是和实况相比,预报强度偏弱.  相似文献   

18.
省市县气象台之间网络天气预报会商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省、市、县三级气象台之间进行网络天气预报会商的基本规定、工作流程以及会商软件程序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9.
逐步引进因子场作相似预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延亭  单九生 《气象》2000,26(3):22-27
首先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样本之间的气象因子场的相似系数和表征气象因子场与天气现象之间关系的相关特征量 ,然后用相似系数和相关特征量作参数 ,以预报拟合率为判据 ,逐个引进因子场 ,组建出最优相似预报方程 ,最终作出准确率较高的客观要素预报。  相似文献   

20.
降水概率天气预报的最大优点能够有效的发挥天气预报的潜在经济效益。我们根据山西省长治市的气候区划,将长治市的13个县区分为3片,应用T106资料,并通过对T106资料以及3片的实时资料制作0,1化处理,分别建立了3片的夏季(6月-8月)降水概率预报方程,并将整个系统挂接于MICAPS系统下。计算快捷,图文并茂,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