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40Ar—^39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南秦岭武当地块内变形变质基性岩墙群中的角闪石、黑云母矿物的40Ar-39Ar定年,获得角闪石三组年龄,分别为高温坪年龄694.4±21Ma,中温坪年龄384.4±3Ma(相应等时线年龄为383.3±10Ma)和低温视年龄240~180Ma。黑云母单一坪年龄为235.3±2Ma(相应等时年龄为236.7±6Ma)。结合本区基性岩墙已获得的Sm-Nd全岩等时年龄(782±164Ma)分析,782±164Ma~694.4±21Ma代表岩墙侵位、冷却过程的时间,提供了武当地块裂解的构造事件年龄;384.4±3Ma和约240Ma则代表岩墙群侵位后两期重要构造-热事件的改造年龄。上述为武当地块的构造作用过程和南秦岭构造带的形成、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
对采自河北省迁西县太平寨HBT1麻粒岩中的辉石、角门石、斜长石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并对上述三种矿物做了40K-40Ar同位素封闭温度计算,进而根据封闭温度与年龄的关系,研究了该区麻粒岩体的冷却抬升历史。分别得到辉石坪年龄为2.16Ga,封闭温度为620℃;角闪石坪年龄为1.97Ga,封闭温度为517℃;斜长石坪年龄为1.66Ga,封闭温度为265℃。从2.5Ga(麻粒岩相变质年龄)到2.16Ga,岩体抬升速率为14.1m/Ma,冷却速率为0.39℃/Ma;从2.16Ga到1.97Ga岩体抬升速率为18.5m/Ma,冷却速率为0.55℃/Ma,从1.97Ga至1.66Ga岩体抬升速率为29.1m/Ma,冷却速率为0.81℃/Ma。Ar-Ar法给出的这些同位素证据,反映了冀东太古代麻粒岩体变质作用晚期多阶段冷却抬升的漫长历史。  相似文献   

3.
对采自贵州遵义地区的绿豆岩(夹于三叠纪沉积地层中的黄绿色玻屑凝灰岩)光片样品,进行了激光质谱40Ar-39Ar多阶段升温和全熔融等时年龄研究,得到的一个样品的坪年龄和等时线以及另一样品的全熔融等时年龄分别为238.5±4.8Ma、238.9±4.8Ma和239.6±4.8Ma,三者基本一致。这批年龄数据支持了贵州绿豆岩地层属于中三叠统的观点。首次为该地层提供了可靠的年龄数据,也为火山沉积地层的地质年代学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穆棱县的磨刀石、椅子圈地区的蓝片岩研究,确定其经受过三期叠加变质作用:第一期为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二期为蓝闪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三期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动力变质作用,形成脉状青铝闪石、钠长石等变质矿物。通过对脉状产出的青铝闪石 ̄(40)Ar— ̄(39)Ar年龄测定,获得较好的年龄谱,坪年龄为154.7±0.7Ma。此年龄表明了该期变质作用与敦—密断裂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有关,由于大型走滑断裂造成局部构造超高压,诱发了原有的蓝片岩中流体活化,而形成青铝闪石、钠长石、绿帘石等矿物组成的脉体沿剪切面分布。  相似文献   

5.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40Ar/^39Ar年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Ar/^39Ar中子活化定年法测试大水沟碲矿床12号矿脉中的白云母,得到阶段升温坪年龄91.0-94.10Ma,等时线年龄93.70Ma。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叶城-狮泉河剖面花岗岩中黑云母40Ar-39Ar法年龄研究,获得西昆仑北岩带库地岩体海拔高度2950m和2850m黑云母的封闭年龄分别为396.9Ma和388.9Ma,西昆仑南岩带塔西土路克、三十里营房和奇台大坂岩体黑云母的封闭年龄为195.8~183.9Ma,班公湖-喀喇昆仑北岩带日土岩体黑云母封闭年龄为80.3~79.6Ma,其时代分别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晚期。年龄结果表明,同一岩体海拔高的黑云母封闭年龄大于海拔低的黑云母封闭年龄,根据海拔高程差和坪年龄差计算出岩体的抬升速率,表明青藏高原西部从加里东期到燕山晚期,隆起速度有增大的趋势,而且具脉动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张-宣地区含金石英脉形成的时代,对区内5个典型金矿脉测定了40Ar/39Ar年龄,分别为:1362.0±24.8Ma,963.7±22.3Ma,579.6±8.5Ma,570.8±24.2Ma,167.9±1.2Ma。谱线特征均为马鞍形,最低视年龄为石英的结晶年龄。依次相当于晋宁运动中期,晋宁运动晚期,蓟县运动晚期和燕山运动中期。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瓦基里塔格辉长岩^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瓦基里塔格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中构造带 (即中央隆起) 的西部, 巴楚县城南东约40km 。这里发育一套轻微变质的碎屑岩哑地层, 其中有基性-超基性岩体侵入。对在此采集的2 块辉长岩样品进行Ar-Ar定年, 获得的坪年龄分别为825.0±2.0Ma 和837.3±2.0Ma, 相应的等时年龄为821.4±8.0Ma和833.3±15.3Ma。这是首次获得的塔里木盆地腹地较可靠的前寒武纪同位素年龄数据, 为塔里木盆地的构造类型、基底性质、组成和时代等地质问题的正确认识, 提供了一份重要的基础资料, 对于该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鲁西地区中生代火成活动的^40Ar/^39Ar年龄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鲁西地区中生代有四种火成岩岩石组合,测得了三种组合代表性岩体的40Ar/39Ar坪年龄。平邑铜石岩体的石英二长闪长斑岩为189.8Ma,该岩体的二长斑岩为188.4Ma;枣庄沙沟岩体的黑云母辉石岩为115.1Ma;邹平茶叶山橄榄苏长辉长岩为112.5Ma,邹平四尖山石英二长岩为115.1Ma。结合已公布的年龄数据,将鲁西区火成活动划为早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连续激光直接对岩石光片样品微区熔样,以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质谱计测试,对南极乔治王岛玄武岩样品进行(40)Ar-(39)Ar法定年,取得了成功。样品置反应堆中心E-5孔道,以1.8×10(18)n/cm2的快中子总通量照射,时间为50h,放射性冷却后进行测定。样品的加热源为自行设计的Nd:YAG固体激光器,以He-Ne准激光器导光。测定中对4个250μm直径的微区分别在1500℃高温熔融,经Zr-Al泵纯化的气体用MM1200质谱计测量氩同位素各峰值。经计算得到该样品的等时年龄为52.4±1.1Ma,远远低于江个点的视年龄值,而((40)Ar/(36)Ar)>>295.5。这不仅证明该样品含有过剩氩,同时也证明了由K-Ar稀释法得到的偏高年龄值亦是样品中存在过剩氩造成的。激光微区等时年龄的获得进一步厘定了南极乔治王岛北海岸火山岩时代为第三纪,同时证明了我们建立的激光质谱微区、微粒熔样和测定技术是可行的和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陈蔡岩群是华夏地块西北缘的主要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蕴含着有关江绍结合带构造演化的丰富信息,长期为众多学者所关注。作者最近通过路线调查和地质剖面测制,将研究区"陈蔡岩群"解体为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侵入其中的二长花岗岩及后期基性岩脉等。黑云斜长片麻岩的锆石年龄数据可分为多组,其中以约1800 Ma、约700Ma、220 Ma三组最为集中,前者给出了片麻岩继承锆石年龄的峰值,中者给出了片麻岩原岩时代的上限,后者为变质年龄;二长花岗岩年龄为220 Ma,与前述变质年龄对应,均为印支期构造热事件,显示了江绍结合带对华南印支期造山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2.
对来自二郎坪岩群的白云母、角闪石用阶段升温法进行了~(40)Ar/~(39)Ar年龄谱研究,结合二郎坪岩群地质特征,认为白云母近似直线年龄港的评年龄(111.2Ma)及角闪石稳定评年龄(121.5Ma)代表了二郎坪岩群最后一次热事件的时代;角闪石与白云母封闭温度的不同以及角门石的成分与结构环带导致二者坪年龄的差异,二郎坪岩群在121.5~111.2Ma曾发生区域变质作用,整个秦岭造山带在此期间仍处于构造活动期。  相似文献   

13.
目前前人对于陈蔡岩群的变质时限和形成环境的认识观点不一.斜长角闪岩作为陈蔡岩群的重要岩石单元,是认识整个陈蔡岩群原岩性质和构造演化最重要的窗口之一.对陈蔡岩群中的斜长角闪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SHRIMP U-Pb定年结果显示,斜长角闪岩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424.0±3.6 Ma,代表了峰期变质事件时间,并保留了新元古代晚期到早古生代早期的变质年龄记录;地球化学特征和判别图解表明,陈蔡岩群斜长角闪岩原岩为洋岛碱性玄武岩,结合野外观察到的斜长角闪岩与大理岩密切共生现象,认为其原岩可能为一套来自洋岛-海山体系的洋岛玄武岩-碳酸盐岩组合.陈蔡岩群的原岩可能是在古南华洋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楔岩石组合,在早古生代晚期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雄村铜金矿Ⅱ号矿体在2007-2008年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详细的地质编录成果表明,矿体同样受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和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控制.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和角闪石英闪长玢岩的锆石U-Pb年龄已经确定(164~177 Ma),因此,雄村铜金矿不同地质体的云母类、长石类矿物Ar-Ar同位素年龄的测定显得尤为关键.文章通过对穿切I号矿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云煌岩脉的黑云母Ar-Ar同位素测年,结合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得到一组十分重要的年龄数据.穿插矿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样号6187-335)坪年龄(46.96±0.42)Ma,穿插矿体的无矿化的云煌岩(5053-324.4)(Cu含量0.0551%,Au含量0.034 g/t,Ag0.6 g/t)中的黑云母给出了一个较好的似坪年龄,加权平均年龄为(49.59±0.58)Ma.结合其他研究者测定的中侏罗世侵位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不含矿)[锆石U-Pb年龄为(177.1±2.0)Ma]中黑云母的At-At同位素年龄为(48.57±0.31)Ma;含矿凝灰岩围岩[锆石U-Pb年龄为(176±5)Ma,MS3VD=0.63}的蚀变绢云母Ar-Ar年龄为(47.07±0.30)Ma;似伟晶岩中长石的At-At年龄为(47.62±0.7)Ma,认为不同形成时代、不同产出空间、不同矿化程度的地质体的云母类、长石类矿物的Ar-Ar同位素年龄的一致性,反映了后期岩浆热事件对中侏罗世早期形成的地质体和矿体的黑云母氩同位素体系产生了较强的扰动或置换.谢通门大岩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侵位致使各地质体发生显著的退变质,形成典型的角岩化带,这种退变质的时限在46-48 Ma之间的始新世lutetian期,进而认为各地质体中云母类矿物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不能作为成矿年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华北克拉通中部地区(即Zhaoetal.(2001)称之的中部带)内元古代未变形变质基性岩墙群重要组成部分的太行山南段基性岩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三条NWW或NNE走向的基性岩脉(99JX-16、99JX-65、99JX-71)在>80%的39Ar累积量基础上分别给出了1765.3±1.1Ma,1774.7±0.7Ma,1780.7±0.5Ma的坪谱年龄。1781~1765Ma的年龄限定了区内基性岩脉的侵位年龄,该年龄也一致于恒山NWW向未变形基性岩脉1769.1±2.5Ma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上述资料较好地约束了华北陆块早元古代基性岩脉的形成年龄。这为深入理解华北陆块1800Ma左右的热构造事件和华北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提供新的年代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浙江诸暨陈蔡地区发育一套副变质岩层,由中深度变质的片麻岩、片岩和大理岩组成,与双溪坞群为断层接触,其地质时代多被视为与江山—绍兴断裂带南东侧的华夏地块古老变质基底相同。陈蔡岩群地处江绍断裂带北东端,变质和变形较深,前人将其划归为华夏古陆的小块体,地层时代曾与福建古元古代麻源岩群或浙江八都岩群和江西中元古代铁砂街组对比。在陈蔡岩群下吴宅组含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及含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获得大量的锆石,具有典型的核、幔、边结构,核部年龄集中在新元古代,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48±10Ma和845±9Ma,锆石后期增生边部年龄多为加里东期的年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31.4±7.8Ma。陈蔡岩群斜长片麻岩获得的锆石核部较单一的U-Pb年龄,反映出陈蔡岩群下吴宅组夕线石所代表的泥质成分所含的锆石单一,其锆石核部年龄应代表陈蔡岩群下吴宅组的原岩年龄;同时,认为陈蔡岩群既不能与福建古元古代的麻源岩群对比,也不能与江西地区中元古代铁砂街组对比。其原岩为稍晚于双溪坞群(905~877Ma)的新元古代地层(848~845Ma),从年代上倾向于江南造山带范畴。该年龄对江山—绍兴断裂带变质地层的区域对比和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区激光探针40Ar-39Ar定年方法, 对华北桑干地区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变质石榴石和斜长石直接进行了原位微区年代测定。石榴石变斑晶是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石榴石周围后成合晶反应边组合中的斜长石是石榴石减压分解的产物。石榴石斑晶的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510 Ma, 证明高压变质作用发生在太古宙末。斜长石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968Ma, 代表石榴石在中压麻粒岩相条件下分解的时代。它们之间年龄相差大于500Ma, 说明高压麻粒岩可能没有经历近等温减压的PT轨迹。后成合晶组合很可能代表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叠加。这一结果对探讨华北克拉通桑干地区早期地壳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浙江诸暨陈蔡地区发育一套副变质岩层,由中深度变质的片麻岩、片岩和大理岩组成,与双溪坞群为断层接触,其地质时代多被视为与江山-绍兴断裂带南东侧的华夏地块古老变质基底相同。陈蔡岩群地处江绍断裂带北东端,变质和变形较深,前人将其划归为华夏古陆的小块体,地层时代曾与福建古元古代麻源岩群或浙江八都岩群和江西中元古代铁砂街组对比。在陈蔡岩群下吴宅组含榴夕线黑云斜长片麻岩及含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获得大量的锆石,具有典型的核、幔、边结构,核部年龄集中在新元古代,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48±10Ma和845±9Ma,锆石后期增生边部年龄多为加里东期的年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31.4±7.8Ma。陈蔡岩群斜长片麻岩获得的锆石核部较单一的U-Pb年龄,反映出陈蔡岩群下吴宅组夕线石所代表的泥质成分所含的锆石单一,其锆石核部年龄应代表陈蔡岩群下吴宅组的原岩年龄;同时,认为陈蔡岩群既不能与福建古元古代的麻源岩群对比,也不能与江西地区中元古代铁砂街组对比。其原岩为稍晚于双溪坞群(905~877Ma)的新元古代地层(848~845Ma),从年代上倾向于江南造山带范畴。该年龄对江山-绍兴断裂带变质地层的区域对比和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蔡群是浙东南地区重要的岩石单位之一,一直被认为是华夏地块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众多地质学家对其开展过研究工作。选取浙江省诸暨市孝四地区的陈蔡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同位素定年工作。锆石CL图像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锆石均为变质锆石,17个分析点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435Ma±4Ma,属于加里东期,此年龄代表了诸暨地区陈蔡群的主变质年龄。结合华南已报道的高精度加里东期年龄纪录,探讨了华南加里东运动发生的时限和运动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加里东运动主要发生于420~445Ma之间,435Ma为其一个峰值。  相似文献   

20.
对采自十八顷毫金矿区的黑云母、角闪石用阶段升温法进行40Ar/39Ar年龄谱研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认为黑云母近似直线年龄谱的坪年龄(277Ma)及角闪石稳定坪年龄(288Ma)代表了韧性剪切带最新活动的时代;角闪石矿物年龄谱反映的后期热扰动(268Ma)反映区域退化变质作用发生的时代,269~277Ma的年龄可能代表了与退化变质同时的金矿化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