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上海地震台阵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台阵波数响应特性、子台选址与测试、场地背景噪声分析和记录信号评价等方面,综合对上海地震台阵进行设计,确定了台阵子台的布局点位。本文还介绍了规则台阵与不规则台阵中的几种不同子台布局的台阵波数响应图,并由此得出,采用不规则的子台布局同样可得到性能较好的地震台阵;台阵的子台越多,其响应特性的主峰就越尖锐。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震台阵数据处理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简单介绍了地震台阵的概念、意义、上海地震台阵的布局和波数响应图以及信噪比分析,重点阐述了上海地震台阵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同时总结了上海地震台阵两年运行期间,在地震学研究上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震台阵的波数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佟玉霞  朱元清 《地震学报》2001,23(1):98-102
地震台阵的历史起始于 50年代未 ,当时其目标主要是检测、区别核爆炸信号和地震信号 .地震台阵研究包括地震台阵技术研究和地球物理学中应用研究 .其中台阵技术研究可以分为台阵建设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两大部分 (Anne,1 990 ) ,地震台阵理论研究的发展可涉及到地球物理学领域的许多科学问题(Tormod,1 989;Mykkeltveit,Bungum,1 984) .台阵主要用于监测微弱事件 ,而台阵的响应特性是衡量台阵对微弱事件监测能力的一个很重要标志 ,因此 ,不论是考察一个台阵 ,还是要着手建立一个台阵 ,必做的内容之一就是计算台阵的响应特性(Harjes,1 990 ) …  相似文献   

4.
德国地震监测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德国地震监测系统德国的地震监测工作由德国联邦地学与自然资源研究院(BGR)负责,具体工作由格拉芬堡地震台阵(GRF)、德国区域地震台网(GRSN)、格拉芬堡地震观测中心(SZGRF)和试验地震观测台阵(GERESS)完成。图1 格拉芬堡地震台阵和德国区域地震台网台站分布格拉芬堡地...  相似文献   

5.
为了测定台阵下面岩石层下均匀性的程度和尺度以及局部散射源的位置对NORESS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用相对尾波强度包络,频率-波数谱和质点运动方法分析了数据。尾波强度包络未清楚地显示出ka趋势,但在初运之后15S左右未含有较高能量水平和高能滤包的0.5HZ带通数据却表明ka趋势。频率-波数分析表明大多数远震尾波是垂直传播的。以15S左右为中心的时间窗,含有低视速度向东北方向传播的地震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 ,地震台阵的建设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掌握和了解地震台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则具有重要意义。对台阵数据的各种处理方法 ,都是利用台阵各子台记录的地震信号之间具有相关性和噪声的非相关性特点 ,从而突出有用信号和抑制噪声。台阵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聚束定位 ( Beam)、频率波数谱 ( F-K)分析、波阵面法定位等等。1 台阵数据处理方法1 .1 聚束定位在台阵数据处理方法中 ,其常规方法主要是聚束法。对地震波形进行聚束可以有效地压制噪声干扰 ,增强地震信号 ,进行视慢度矢量计算及地震定位。具体而言 ,对某一地…  相似文献   

7.
格尔木地震台阵勘址数据分析与台阵布局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重  郝春月  沙成宁 《地震》2014,34(2):12-21
为了增强西部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 中国拟在格尔木地区建立一个小孔径地震台阵。 本文对台阵勘址数据进行了噪声与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得到地震监测的最佳台间距。 结果表明, 对于近震和区域震的监测, 该台阵子台间距最好小于500 m, 对于远震的监测, 台站组合间距应为1500~2000 m。 最后将勘址布设的台阵作为初选台阵进行了台阵响应计算, 计算显示, 台阵响应的主瓣在NW-ES方向较窄, 表明对来自该方向事件的慢度分辨率较高; 由于呈“L”型分布, 该初选台阵确定某些方向地震的方位角较好, 但检测其他方向事件的方位角精度不高, 这可以通过台阵校正进行改善; 台阵响应中出现的多处侧瓣是由于子台间距较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延庆数字地震台阵及其观测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地震震源过程和震源区的细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在减轻北京地区地震灾害方面作出贡献,中国地震局和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院于2000年开始进行一项“中—德地震科技合作流动台阵近场地震观测和北京地区防震减灾”的地震科研课题(王培德,陈运泰,2001)。在这个课题中,由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研究院(BGR)提供9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构成流动台阵,在中国进行观测。该台阵布设在北京西北的延庆地区,称为延庆数字地震台阵。延庆数字地震台阵使用了一些国际地震观测技术中的新技术,本文对延庆数字地震台阵进行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订,应用地震学方法有效监测地下核试验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地震台阵的建设和应用使得对小当量核爆的定位、识别等成为可能。本文主要对核爆识别方法及地震台阵应用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应用地震学知识进行爆炸识别的常用筛选步骤及方法;其次介绍地震台阵数据处理常用的聚束法、频率-波数分析法及相似系数法等方法,并分析台阵在核爆与天然地震识别中的优势;最后主要介绍中国地震台阵建设、发展及其在核爆与小震识别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汶川地震序列,选出距离合适、波形相关性较好的事件作为震源阵,联合永久台阵(那曲、和田台阵),进行震源阵与固定台阵组合研究,计算其台阵响应.结果表明,地震序列可以形成震源阵,按照地震台阵的特殊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提高信噪比,为揭示地下精细结构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Seismic array can be traced back to 1950s when it mainly aimed at detecting and distinguishing the signals of nuclear explosion and seismic signals. The research on seismic array includes seismic arra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f array in geophysics. Array techniques involve array design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ne, 1990). Nowaday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eismic array¢s theory could relate to many scientific issues in geophysical field (Tormod, 1989; Mykkeltveit, Bungum, 1984). Seismic array is mainly applied to detect weak events.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 of arra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array¢s detection ability. Therefore, when we study an array or construct an array, one of the neces-sary works is to calculat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ray (Harjes, 1990). The aperture and layout of array are two dominating geometrical features. The typical aperture of interna-tional array is generally from several to tens kilometers. For instance, arrays with aperture of dozens kilometers aperture are KSA, WRA, YKA, etc, while arrays with several kilometer aperture are ARC, FIN, GEE, etc. Moreo-ver, in the view of array¢s layout, NOR, GER, etc have circle layout, while WRA, YKA, etc have decussating layou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deployment of array and wavenumber response. With the example of constructing Shanghai Seismic Array, this paper provides one practical solution to search the proper array deployment. In this paper, the simple delay beam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array. Certainly,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have different result, but the result from the simple delay beam processing could be enough to reflect the feature of an array.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上海地震台阵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是由地震台阵、佘山数据中心、上海信息中心等部分组成,对各部分的功能及设备系统结构作了较为翔实的分析,并简要描述了台阵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上海地震台阵投入并网运行后表明,从根本上改善了地震波形、特别是远震波形的记录,并从总体下提出了上海地震台网的地震综合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震台阵的地震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地震台阵数据处理软件系统的地震定位方法,采用台阵的聚束方法得到地震方位角和视慢度,根据统计得到的视慢度——震中距表推算震中距。并结合了地震台网的定位方法,由单台记录的各类主要震相从JB走时表得到震中距,然后进行地震定位。该定位方法可对近震、远震进行定位处理,并由深震相得到震源深度。  相似文献   

14.
F-K分析在上海地震台阵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 K分析处理地震台阵数据 ,进行地震波场分析 ,按频率分量、速度矢量来分解几乎同时到达台阵的信号 ,识别不同慢度的波 ,有助于地震波类型鉴别研究 .主要讨论了F K分析具体实现的方法和如何应用于上海地震台阵的选址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我国微小地震监测能力,"一带一路"项目拟在黑龙江鹤岗地区建设地震台阵。在2019年8月4日至9月4日,鹤岗地震台阵监测到部分近震及远震,与黑龙江省鹤岗地震台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果:与鹤岗地震台相比,鹤岗地震台阵对近震及区域性地震的监测能力较高,对远震和极远震的监测范围较大,记录完整的地震个数更多,整体背景噪声更小,地震波形质量更高,定位更精确,提高了区域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After the field survey for the building of Lanzhou Seismic Array, Dajian Mountain that is lo-cated 18 km on the southwest of Lanzhou Seismic Station was chosen as the array address among the several eligible areas. Lanzhou Array address is situated on the Wusu Mountain range with the stable base rocks, and no large active faults are found nearby. During the site survey, we made a 18-day field observation at Dajian Mountain array address in Lanzhou by using a set of FBS-3A b…  相似文献   

17.
郝春月  郑重  周公威 《地震学报》2003,25(6):608-614
利用兰州台阵勘址观测中方的资料,对勘址测点的信号与噪声的相关值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得出检测PG与P震相的最佳内外环半径分别为380 m和1 500 m.根据台阵内外环半径的计算结果,以及内外环子台不要按放射状排列的要求,从勘址测点中选出了满足背景噪声水平要求的9个子台作为初选台阵,并对初选台阵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此初选台阵的定位能力与检测能力均达到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震台阵对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的精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地震台网和上海地震台阵对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的定位结果与NEIC定位结果的比较,得出上海台阵定位结果比上海台网的定位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