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东坪金矿床围岩蚀变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坪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预测了矿区可以找到新矿体的区段,并认为接触带应是矿化中心地带。合金的围岩蚀变主要是钾长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体的蚀变岩标志,也是金矿体存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花山花岗岩体中金矿的围岩蚀变特征和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蚀变模式。含金的围岩蚀变主要是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体的蚀变标志,也是金矿体存在的重要特征。认为在豫西寻找金矿床,应拓展到花岗岩体中。  相似文献   

3.
鄯善小尖山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生全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00-102
对小尖山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矿区矿化规律,并认为韧性剪切强应变带是矿化中心地带.含金的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体的蚀变岩标志,也是金矿体存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大水金矿发育长大于2km、宽约40~300m的断裂破碎蚀变带,本文从围岩蚀变的类型及特征、期次及组合、空间分带性、蚀变规模与金矿化的强度等方面总结了大水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金矿带围岩蚀变发育广泛,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本文叙述了该矿带主要围岩蚀变类型和特征,以蚀变分带、蚀变种类、强度,以及围岩岩性和控矿构造关系、蚀变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等方面探讨了矿带围岩蚀变的产出规律。指出黄铁矿化是区内直接找金标志,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为区内间接找金标志。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论述了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嘎拉金矿床含金剪切带围岩蚀变类型、阶段,讨论了构造-蚀变岩的岩石化学及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阐明了构造-蚀变作用与金矿化的关系,即金矿化在空间上与围岩蚀变类型及强度关系密切,在时间上大致同期形成。这种由剪切构造变形作用引起的蚀变作用,对金矿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化古台山金锑矿床蚀变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建国 《湖南地质》1998,17(3):155-159
本文结合古台山金锑矿床地质特征,着重分析了围岩蚀变类型及其分带,分布规律与矿化的关系,阐述了围岩蚀变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四川省南江县铁炉坝地区各类岩石和土壤的含金丰度进行了阐述,对金矿化的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指出黄铁矿化一电气石化-硅化的蚀变组合是该区金成矿的指示性标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灵山沟金矿围岩蚀变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灵山沟金矿围岩蚀变以碱交代为主,成矿热液为壳源深熔花岗岩浆演化期后热液,并指出围岩蚀变的发育程度与金矿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云南老王寨金矿与金矿化时空密切共生的煌斑岩可分为新鲜(弱蚀变)、蚀变和矿化3种。固定铵(NH4^ )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鲜煌斑岩固定铵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幔源岩石、低于矿区碳质围岩的固定铵含量。笔者认为该特征可能不是地壳混染的结果,从新鲜煌斑岩→蚀变煌斑岩→矿化煌斑岩,固定铵含量递增,且与金含量具较好的正相关,表明矿区煌斑岩蚀变流体和矿化流体中均可能存在铵,铵在金矿化流体中对金的迁移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元岭金矿蚀变破碎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元岭金矿三条蚀为破碎带一般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并借鉴邻近矿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特征,本文阐明了元岭蚀变破碎带矿化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蚀变破碎带特征与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蚀为元素为中低温组合,矿化蚀变愈强则参与元素的种类愈多,数量愈大,围岩性质对矿化蚀变有一定的影响,围岩中的易迁移亲铜元素的亲硫铁族元素对矿化有利,据此,为进一步成矿预测,评价蚀变破碎含矿性提供  相似文献   

12.
吉家洼金矿床是一个产于熊耳山金矿田内的中小型金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对吉家洼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金的载体以金属硫化物为主.围岩蚀变分带较明显,与金矿化密切相关,蚀变带中心位置金矿化最强.  相似文献   

13.
山西原平狐狸山金矿围岩蚀变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狐狸山金矿是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矿区围岩蚀变发育广泛,类型有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硅化等,蚀变分带明显,且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围岩蚀变受韧性剪切变形影响,金矿化与围岩蚀变的主要期次同时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东至县—泾县一带寒武纪地层中的金矿化及其围岩蚀变十分强烈,其主要特征为:具有多期次多阶段性,主要矿化蚀变发生在岩浆侵入活动后期,蚀变受构造控制呈带状分布,蚀变矿物为一套中—低温组合。  相似文献   

15.
阿加隆洼金矿是近年来在甘孜-理塘断裂带发现的一个中型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具多期次,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绿泥石化等.文章在介绍阿加隆洼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论述,并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化蚀变岩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尤其与硅化、碳酸岩化、黄铁矿化最为密切,并且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的流体 - 岩石反应,造成金的沉淀、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大瑶山地区金矿围岩退色蚀变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启连 《广西地质》2002,15(3):33-36
大瑶山地区是广西著名的金成矿带之一。金矿化常伴随围岩退色蚀变,两者具有共同的成因机制,在空间上关系密切,退色蚀变是金矿化最后阶段的产物,其规模可能与矿化强度有关,并具有独特的宏观外貌,对找矿有指导意义,正确认识退色蚀变的成因机制,有助于提高金矿的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7.
陕西小秦岭金矿自1965年工作以来,已有许多著文,文章讨论的内容多为矿区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化分期及成矿阶段的划分等,但对围岩蚀变的论述却不多。笔者多年来一直在该区工作,对矿脉围岩蚀变进行了一些研究,认为成矿与蚀变关系密切,在总结围岩蚀变特点、蚀变分带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几点找矿标志,现撰写成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白崖沟金矿床地处祁连-北秦岭造山带的巨大反“S”型构造南侧。金矿化受震旦-奥陶系李子园群和近EW向展布的断裂带及二长花岗岩体的控制.通过分析金矿化特征与围岩蚀变类型。认为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热液活动主要分为4期,主要围岩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和退色蚀变。文章总结了该矿床的矿化类型和特征.对成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甘肃省花牛山金矿区热红外高光谱遥感数据(CASI/SASI/TASI)提取矿化蚀变矿物进行矿物填图,通过地面热红外高光谱测试验证其准确性,对热红外高光谱遥感矿化蚀变矿物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矿床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建立基于CASI/SASI/TASI数据蚀变矿物分带找矿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在找矿预测区内进行找矿预测,新发现多处金、铜等多金属矿化线索,找矿效果显著,为热红外高光谱遥感蚀变矿物填图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20.
台上金矿床蚀变带短波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绢云母是胶东西北部金矿的主要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可以提供云母类A10H波长、结晶度、云母(蚀变)强度、云母层间水强度等参数,这些参数可以用来研究蚀变特征、预测金矿化.为确定招平断裂带内已知金矿化的蚀变矿物特征,为在区域上寻找类似特征地段提供类比依据,在台上特大型金矿上下盘围岩1 km之内采集岩石样品,利用便携式红外矿物分析仪(PIMA)进行短波红外光谱测量.结果表明上盘含更多的白云母、具有更高的云母水强度,多硅白云母发育在下盘.高结晶度的云母和更多的多硅白云母是金矿化的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