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河南省闪电定位监测网组建、运行情况及闪电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
闪电气象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郄秀书  刘冬霞  孙竹玲 《气象学报》2014,72(5):1054-1068
闪电气象学是随着现代闪电探测和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也是大气电学和气象学的重要交叉学科分支。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闪电气象学方面的发展和研究进展,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回顾:在闪电气象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现代闪电探测和定位技术,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系统的闪电活动特征,闪电活动与雷暴的动力、微物理结构的关系,雷暴电荷结构探测和数值模拟,以及闪电资料同化方法及其在强对流天气中的预警预报作用和闪电的预报等,并指出了中国闪电气象学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分析闪电混合交汇算法定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绍兴市闪电监测与定位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特点,并对监测定位信息的开发应用作了探讨。分析表明,绍兴市闪电监测定位系统作为集中闪电监测、定位、应用等功能的综合性系统,具有高集成、实时性、高精度、多用途和网络化的特点,它能够较准确地对闪电雷击进行定位,所获得的资料具有多方面的用途。通过对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些闪电与雷击发生发展的规律,这对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闪电定位的误差进行定量评估,从时差法闪电定位原理出发,分析了闪电定位原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定位的误差来源。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了对闪电的定位误差的评估,可以为已有的闪电定位网络作出有效的定位误差评估,为将要布设的站点提供选址依据。最后以兰州区域气象中心闪电定位网为例,验证了"5站布点"的优越性,为将来甘肃省闪电定位网的后续布设提供了选址依据。  相似文献   

5.
1引言 2007年吉林省建成了闪电定位监测系统,全省共布设了12个LD—II型闪电定位子站,构成覆盖全省的闪电定位监测网,为吉林省雷电活动及特征参数研究提供了较为科学、准确的数据,为进一步开展雷电业务、开发雷电服务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闪电定位观测手段的提高以及观测仪器的改进,闪电定位资料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原始闪电定位资料从数据整理、入库、查询、分析都离不开正则表达式这种功能强大的形式语言.将正则表达式应用于闪电定位资料处理中,可以大大简化处理过程,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通过闪电定位资料入库实例,介绍了在.NET平台下,基于C#的正则表达式在闪电定位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5~2006年黑龙江省闪电定位网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从闪电的日变化、密度、分布、极性等方面研究了黑龙江地区的雷电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闪中负闪占绝大多数;闪电的发生有明显的日变化;闪电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哈尔滨、伊春、鹤岗等城市的市区应该加强人工防雷工作。  相似文献   

8.
2020年12月,广东省ADTD(Advanced TOA and Direction)闪电定位系统升级改造为DDW1全闪三维闪电定位系统,于2021年1月业务运行,使得广东省拥有了闪电三维定位业务观测能力。DDW1闪电定位系统不仅在硬件性能、数据处理、探测效率和定位算法等方面有提高,同时还新增了闪电辐射源的三维定位功能。基于DDW1闪电定位系统观测数据和广州S波段双极化天气雷达资料,分别对广东省2021年闪电时空分布以及一次飑线系统云闪三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闪电活动主要出现在5—9月,占总数92.9%,闪电活动多发时段为13—18时,占总数53.1%;广东省闪电聚集区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珠三角和粤西地区,地势高的山地地区闪电活动相对较少;云闪辐射源主要出现在强对流区底部,高度主要分布在1~5 km,占总数61.3%,一定程度上刻画了雷暴云中电荷区的分布情况。全闪定位结果与对应时刻雷达回波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闪电定位系统为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提供了准确实时的闪电定位信息。该系统在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处理、定位结果显示方面都较原有的闪电定位系统有很大的改进。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arnet模式下的数据库应用以及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使得该系统更加符合当前网络技术的潮流。  相似文献   

10.
宽带干涉仪闪电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是一种全闪电宽频带三维定位系统.它能够以微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对闪电击穿过程产生的辐射源实现三维定位,描绘云闪和地闪通道发展的详细三维结构,可用于区域闪电监测和预警;同时,系统能够同步得到闪电通道发展的宽带频谱以及电场变化信息,结合三维定位结果,可以为闪电放电过程物理机制的探讨、雷电物理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闪电定位系统为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提供了准确实时的闪电定位信息,该系统在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处理、定位结果显示方面都较原有的闪电定位系统有很大的改进.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arnet模式下的数据库应用以及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使得该系统更加符合当前网络技术的潮流.  相似文献   

12.
从识别、修订闪电定位监测数据异常值、提高闪电定位监测产品准确度的目的出发,以闪电定位栅格密度图为研究对象,结合人工观测雷电日数据及国内外对小电流幅值闪电数据剔除的研究成果,引入泰森多边形、数据分布假设检验、异常值(五数概括)处理算法等模型,建立了可用于判别和优化闪电定位监测数据栅格密度异常值的方法,以福建省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在福建省西、北部区域,闪电定位监测数据存在一定探测误差或数据丢失的情况,并使用人工观测雷电日数据对这些异常值所在的区域进行了修订,该方法适用于闪电定位仪覆盖数量较少区域的闪电定位监测数据异常值识别与优化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市为例,对近10 a闪电定位、人工观测雷暴日、天气雷达及探空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闪电定位数据替代雷暴日人工观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1)闪电定位数据与雷达回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用于替代雷暴日的人工观测。(2)基于最小二乘法,得到闪电定位数据与人工观测雷暴日最优匹配的半径范围为9. 24 km,在该半径范围内,闪电定位得到的雷电日与人工观测雷暴日的年平均误差2. 8 d,平均误差率4. 3%。通过雷暴日和闪电定位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发现两种观测数据的一致性较好。(3)雷暴日和雷电日的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基本相同,两种天气条件下温、湿廓线的相关系数均为0. 99,且具有基本一致的环境物理条件。人工观测雷暴日和基于闪电定位得到的雷电日随闪电定位取值半径的变化特征及其二者关系的分析表明,闪电定位数据替代人工观测雷暴日的方法和结果具有较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冷涡雹暴闪电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文霞  刘海月  张杏敏  韩根夫 《气象》1998,24(12):18-21
分析1996-1997年4次冷涡雹暴过程中获取的闪电定位713雷达回波资料。其结果表明:在降雹前15分钟,闪电次数存在一个酝酿和跃增过程,到隐雹出现时,闪电次数达到最大值;降雹过后,闪电次数缓慢下降。其中云内闪电和总闪电频数分布与这一现象对应较好。通过对闪电闪击区域与地面和雹位置进行叠加和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较好,应用闪电位置和强度资料与雷达回波图象相叠加,发现闪电出现频繁的区域,正好对应于雷达强回  相似文献   

15.
陈昌  殷启元  庄燕洵 《广东气象》2015,37(1):65-67,70
为了进一步提高闪电定位资料的精确度,提出一种通过增加约束方程从而增强闪电定位计算稳定性的改进方案,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以及强对流天气闪电定位结果校正个例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对比检验,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原定位结果中存在的"飞点"异常误差。该方法可为控制闪电定位误差,提高闪电定位资料的准确性等基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省电力部门和安徽省气象部门的闪电定位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部门资料中闪电在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上都比较一致。在分析安徽省气象部门闪电资料时发现,无论是正闪还是负闪,电流峰值都主要集中在0-60kA。  相似文献   

17.
孟金 《山东气象》2013,(4):42-44
文章结合山东省闪电定位数据的存储方式,分析了Access数据库的不足,介绍了MSSQL Server数据库在大容量数据存储方面的优势,并在设计思路、运行环境、界面设计和软件实现等方面介绍了闪电定位数据由Access数据库向MS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数据转换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程辉  王颖波  刘隽  刘冰 《气象科学》2015,35(2):195-198
选取福州地区2007—2012年闪电定位资料,使用Matlab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方法以及STATA的正态分布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研究闪电定位数据误差修正方法。结果表明:利用Matlab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方法与STATA正态分布检验方法,可以定量找到闪电定位资料小幅值电流干扰区间,对于有效利用闪电定位资料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福州地区小幅值雷电流干扰区间为0~1 kA,剔除此区间资料后正闪拟合效果最佳。在使用福州地区闪电定位资料时可先将此区间小幅值闪电误差数据删除,该结论可为福州地区闪电定位数据修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闪电定位资料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江苏省电力部门和安徽省气象部门的闪电定位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两个部门资料中闪电在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上都比较一致.在分析安徽省气象部门闪电资料时发现,无论是正闪还是负闪,电流峰值都主要集中在0~60kA.  相似文献   

20.
时间差闪电监测网的误差分析和布局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时间差闪电定位算法的基础上, 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实现了对闪电定位误差的定量评估。详细分析了闪电定位系统中测站数目、布站方式和站址基线长度3个因素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定位误差与测站数目、布站方式和基线长度有密切关系。当测站数目一定时, 矩形加中心站的布站方式定位结果较好; 当布站方式一定时, 测站数目越多定位误差越小; 在仪器允许的探测范围内, 基线越长, 覆盖区域越大, 定位误差越小。闪电定位误差的定量分析研究, 为闪电监测网的站址选择、子站布设等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