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地下水径向渗流单井排放诱发的地表位移的一般公式,结合地下水径向稳定混合流的降深表达式,导出了在均质含水层潜水井和承压井两种情况下的地下水稳定混合流单井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所求表达式的数值积分计算方案,并以20个节点的Hermite求积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以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为在地下水稳定混合流场地区进行高精度动态大地测量时定量考虑地下水排放产生的地壳形变影响  相似文献   

2.
补给和排泄对井水位变化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唐山开平向斜西北翼奥陶系石灰岩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按地下水均衡计划原理计算了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量,由补给量和排泄量分析了含水层水位变化幅度。选取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时段对湖北省地震局05井和08井进行了计算,比较值与观测值,相差无几,表明水位经值是含水层水层补给和排泄条件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下水径向辐射渗流单井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一般公式,结合多层层状构造含水层地下水径向渗流的降深表达式,导出了多层层状构造含水层潜水井和承压井稳定流单井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所求表达式具体的数值积分方案,以20个结点的Her-mite求积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以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多层层状含水层地下水稳定层流流场地区进行高精度动态大地测量时,定量考虑地下水排放诱发的地壳形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鼎文  宋文尧 《地震学报》1997,19(6):664-669
基于地下水径向辐射渗流单井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一般公式,结合多层层状构造含水层地下水径向渗流的降深表达式,导出了多层层状构造含水层潜水井和承压井稳定流单井排放诱发地表位移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所求表达式具体的数值积分方案,以20个结点的Hermite求积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以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多层层状含水层地下水稳定层流流场地区进行高精度动态大地测量时,定量考虑地下水排放诱发的地壳形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非饱和流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利用有限元方法 ,建立了非饱和土壤水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 ,用以模拟均质土壤 ,地下水埋藏很深且在不同的初始和边界条件下的水分运动 .对于入渗或蒸发问题 ,用通常的离散方法容易产生振荡非物理解 .我们采用有限元集中质量法 ,将质量矩阵的非对角元集中到主对角元 ,避免了这种非物理解的产生 ,并且较好地处理了这类边界条件 .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塔什干地球动力学实验场重复水准测量资料的分析和对应力集中区应力应变量的计算,表明震中区为应力应变集中部位,其地面膨胀显著;定量计算和实际观测资料还表明,均匀介质中的局部非均匀区是能量集中部位,这也许是震中区以外出现异常点的原因。以东乌兹别克斯坦地震构造1959-1980年的4个地震为例,并分析地下水氡含量的变化,认为在同一地震构造中,能量可以传递,一处地震的发生,可以促进其他部位能量积累的加速而引发另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7.
无压含不层非稳定流诱发地壳形变的定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无压含水层迟后疏干的Boulton理论,导出地下水无压水层完整井非稳定流单井排放诱发的地表位移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公式的计算方案,给出了模拟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地下水的存在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以3个实际场地作为计算土层,2条真实的地震波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分别计算不含地下水工况和饱含地下水工况的土层地震反应。其中,不含地下水工况使用单相介质模型,饱含地下水工况使用双相介质模型,算法均使用有限差分方法,人工边界使用透射边界。根据得到的加速度时程,提取它们的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含地下水场地的地表峰值加速度要明显小于不含地下水场地的地表峰值加速度;(2)含地下水场地的地表加速度反应谱要大于不含地下水场地的反应谱值;(3)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场地放大系数反应谱特征周期向长周期改变,反应谱平台值变大。  相似文献   

9.
《地震研究》2021,44(4)
分析地下水对气压和固体潮的响应可以获得多项水文地质参数和含水系统特性指标。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论述了基于地下水对大气压和固体潮响应来获取含水层系统参数的方法。介绍了传递函数计算、谐波分析及回归反卷积等计算气压效率的方法;介绍了利用气压效率与固体潮响应模型计算含水层水力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手段,地下水气压和固体潮响应方法更简便高效,能够深入了解水力特性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可用于水位校正、含水层性质评估、水力参数计算以及评估地震对含水层造成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地震重力测量中重力相对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地震重力测量中地球重力场相对变化(△g 变化)的若干因素,并定量地作了计算。计算表明:在消除了仪器格值、气温等因素影响后,重力相对变化主要是深部物质运动的结果,其次是岩石圈中地下水水位变化引起的,地下水变化作用的量级小于50微加。并就唐山震例作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6,(9)
本文在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南山隧道的涌水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现场抽水试验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地下水迳流模数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隧道的涌水量,并对地下水疏降影响范围进行了预测,较好的解决了隧道水害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地下水动力学中的Darcy定律,建立直受地下水运动支配的地面沉降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给出上述模型的数值解。理论研究表明,如果边界域选取得当,沉降因子γ的初值,导水系数T及补给项R(即抽水,注水量)有一个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的给定值,该模型的计算结果钭会得以精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DRASTIC模型在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模型的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基于DRASTIC模型的综合指数影响评价(DRAICQ)模型,并应用于淮河流域中部某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的实例研究中,绘制了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分区图。结果表明:DRAICQ模型的计算结果更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评价效果较好;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分区图对该区制定地下水防污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对基岩标志存在影响,主要是水位变化间接引起有效应力的变化,最后使基岩发生变形。变形量的大小与水容重、水位变化的幅度、基岩的变形模量有关。计算出了水位对钢管标形变的影响量。  相似文献   

15.
叶建刚  胡益兴 《山西地震》2001,(4):34-35,39
历次大地震前,地下水异常现象十分普遍,如何正确判断地下水宏观异常到底是地震前兆异常还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异常,这对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的人员来说十分重要。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怎样分析地下水宏观异常的问题,提出了在分析判断地下水宏观异常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地电磁法在阿苏卫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检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垃圾填埋引发的地下水污染是一个危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有效探测已成为环境治理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通过应用大地电磁法对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检测研究,揭示出该地区地下电性结构和地下水污染区的电性特征,并通过引入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理论,给出了地下水污染划分的量化指标,清晰、直观地显示出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7.
对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地下水中六价铬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和合成,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采用线性双误差拟合。地下水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影响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主要来源于六价铬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和样品的重复测定,对地下水样品中六价铬测定的不确定度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方面的问题。由于地下水的深赋存性质,决定了西部地下水的勘查与油气勘探一样,是深层的地球物理问题。地下水研究所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地层的含水性问题和水质问题是目前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的关键。这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依靠勘探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有效运用和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本文在阐述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同时,就目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在西部的发展状况,以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为例,提出了利用已有物探资料为地下水勘查服务的地球物理解决方案,从理论方法上证明其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示范区研究的必要性,以期对目前正兴起的西部水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7~9月固原地电阻率异常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定军  李英  赵卫明 《高原地震》2004,16(4):49-54,48
针对固原台视电阻率2003年7月出现的趋势上升变化,在环境、气候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反演固原台电性分层结构,计算了降雨量和地下水对其视电阻率的影响,认为大量降雨和地下水上升造成了该台视电阻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其沿岸地下水的排放直接影响了青海湖的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然而对该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充分.本研究于2014年对青海湖泉湾湖水、河水和地下水进行223Ra和224Ra活度的测定分析,并对泉湾湖水水平向和垂直向的Ra活度分布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估算并探讨了泉湾水体的停留时间和布哈河口沿岸地下水的排放通量.表层湖水、河水、地下水不同端元的水体223Ra和224Ra活度值分别为0.441和0.026 dpm/100 L、0.22和0.016 dpm/100 L以及0.061和1.30 dpm/100 L,最高值为地下水,其次湖水,河水最小;总体上泉湾湖水223Ra和224Ra活度随离岸距离增加分别由0.047到0.011 dpm/100 L和1.4到0.2 dpm/100 L的减小,垂向上Ra活度呈楔形分布,Ra活度在不同方向上的非保守性分布主要受到悬浮颗粒物解析的影响;通过水体滞留时间模型计算获得青海湖泉湾水体的平均停留时间为1.8天,进一步分析泉湾水体Ra的源汇项,应用镭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获得泉湾布哈河口沿岸地下水排放通量为0.054~0.109 m3/(m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