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推算澄浪堰水文站潮量,进行潮量资料试整编,整编成果可以达到一定的精度,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1999)要求。此法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可用于澄浪堰水文站潮量资料的整编。  相似文献   

2.
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中代表输入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是模拟长时间尺度地形演变过程的一种过程模型,其代表性输入条件是模型输入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给出长周期动力地形模型中合适的代表性输入条件,采用比较代表条件与真实条件下泥沙输运率近似的方法,确定合理的代表潮,通过计算分析,地形复杂的古珠江河口湾宜采用大于平均潮差约12.5%的3个代表潮为输入条件,这样,代表潮与真实潮产生的泥沙平均输运率,无论大小还是方向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3.
感潮河道水流属于非恒定流,其潮量可通过简化求解圣维南方程来推算。用试算法求解方程,先求得上(下)游断面的流量,进而求得上、下游断面的潮量。方法简单可行,并可在计算机上连续作业,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毛兴华  顾圣华  唐桂兰 《水文》2013,33(2):11-14
利用代表潮位站吴淞站19752010年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潮位变化对潮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平均潮位的上升,代表站年平均高(低)潮位会相应抬升,二者线性相关关系非常密切,而潮差、潮历时与年平均潮位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另外,年最高(低)高(低)潮位、年最大涨(落)潮潮差、年最大(小)涨(落)潮历时等各项极值与年平均潮位变化也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滨海城市河流常常遭受暴雨和潮汐顶托双重影响导致洪涝灾害,需要重视雨潮遭遇联合分布模拟与设计。以深圳市西乡河为例,采用年最大值法(AM)和超定量序列法(POT)两种选样方法,基于Copula方法模拟24 h暴雨遭遇日高潮位的联合分布特征,对比雨潮遭遇传统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差异,根据同频法和权函数法反推计算雨潮设计组合值。结果表明:雨潮边缘分布最优模型均为广义正态分布(GNO),不同选样方法雨量分布模型参数差异明显。雨潮之间呈现较弱的正相依性,Archimedean Copulas均能较好地模拟雨潮遭遇联合分布特征,最优模型为Gumbel-Hougaard Copula。同频法反推雨潮设计组合值,二次重现期雨量和潮位均大于传统联合重现期,POT选样的潮位大于AM。权函数法选出的雨潮设计组合值,偏重于较高的潮位,雨量设计值较小。当明确了选样方法、联合分布模型和重现期类型,给定联合重现期的雨潮设计组合值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若选择较大的雨量设计值,则潮位值变小,反之亦然。从防洪潮设计安全角度考虑,POT选样方法及二次重现期设计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沉积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宗清 《沉积学报》1990,8(2):23-31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海侵主要由南而北,晚时海水北来明显。早、中时扬子海实为一东西向狭长形海湾,地形西高东低,低潮线约在皖南铜陵、巢县向;海水除由下扬子湾可随潮而溯流入中扬子湾外,并可由荆江潮口随潮而进入中扬子湾,再西而入上扬子湾,此即早、中时潮坪沉积分布特宽的原因。晚时江南古陆下沉,南北海水大侵,使海侵达到高潮,改早、中时局限海为正常浅海沉积,岩性单一,生物繁茂,厚度较大。早、中时中、上扬子区潮间带准同生白云岩发育,易为后期淡水溶蚀而多孔,是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相。  相似文献   

7.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沉积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海侵主要由南而北,晚时海水北来明显。早、中时扬子海实为一东西向狭长形海湾,地形西高东低,低潮线约在皖南铜陵、巢县向;海水除由下扬子湾可随潮而溯流入中扬子湾外,并可由荆江潮口随潮而进入中扬子湾,再西而入上扬子湾,此即早、中时潮坪沉积分布特宽的原因。晚时江南古陆下沉,南北海水大侵,使海侵达到高潮,改早、中时局限海为正常浅海沉积,岩性单一,生物繁茂,厚度较大。早、中时中、上扬子区潮间带准同生白云岩发育,易为后期淡水溶蚀而多孔,是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相。  相似文献   

8.
首次给出了解算潮波微分方程较完善的实用公式。采用边界点作为已知点,海上定点验潮站作为控制和检查点,对我国近海30'×30'网格点进行计算,经与实测资料对比,分潮振幅H精度为±15cm,分潮迟角g精度为±20o,完全满足海道测量海上潮汐改正精度要求。给出了潮波图和无潮点位置。最后还分析研究了中国近海潮波传播特征,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口高桥站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资料,用经验分析和统计结合起来的方法,建立风暴潮增水模式,依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建立二维风暴潮天文潮综合水位模式,尔后以极值气象因子为基础,利用因子组合法及台风位移法分别设计极端台风模型,推算高桥站最大增水及可能最高潮位,并以水文统计频率分析成果作为研究确定长江口PMT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潮流数值模拟的设计潮位推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些拟建工程位于潮位不易观测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设计潮位的推算方法。首先,通过潮流数值计算,获得拟建工程地点一个月以上的短期潮位过程;其次,与临近的、具有长期实测资料的港口或验潮站的潮位进行同步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最后,采用《海港水文规范》中的方法推算港口或验潮站的设计潮位,并将其由回归方程换算至拟建工程地点。通过算例的计算分析,表明本文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胡四友  李春辉  潘锡山  王扬 《水文》2014,34(4):61-67
利用临时潮位站琅矶山、钓浜、下大陈岛的潮位观测资料和7条垂线大、中潮全潮潮流观测资料,分析了黄礁作业区附近海域潮汐、潮流特性。结果表明:测区海域潮汐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潮流类型属于非正规半日潮流性质。1#~5#垂线为往复流,6#、7#垂线为旋转流,该海域潮波为驻波性质。  相似文献   

12.
基于Copula函数的设计潮位过程要素组合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学  诸裕良  孙林云  孙波 《水文》2014,34(2):32-37
现行推求设计潮位过程大多采用高潮位与潮差同频率放大的方法,未考虑到二者遭遇可能性的大小。采用G-H Copula函数建立了年最高潮位和相应潮差的二维联合分布模型,通过组合风险分析法研究了设计高潮位和设计潮差的组合风险率。以天津港多年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为例,结果表明:较大重现期的高潮位和潮差同时发生的概率较小,50年一遇高潮位与50年一遇潮差组合的风险率仅为0.05%,同频率设计偏安全,可依据组合风险率适当降低潮差设计标准。所采用的联合分布模型及其应用,在定量分析基础上为设计潮位过程的推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裕华  陈征宙  蒋鑫 《岩土力学》2012,33(Z1):175-182
已有的滑坡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显示,滑坡发生的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分布规律特征,除了与降雨季节相关的因素外,受日月引力潮的影响也较明显。从固体潮理论出发,推导简化弹性地球模型地表的潮汐应力表达式,阐述固体潮汐作为滑坡日周期因子对滑坡的影响。在安全系数表达式中考虑潮汐应力的作用,并从表达式中阐述潮汐应力触滑的机制,剖析潮汐应力触发滑坡机制。以1985年的湖北省秭归县新滩特大型滑坡作为算例,采用折线滑动为破坏模式,论述潮汐应力与时间的相关性,以及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与时间的相关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潮汐应力与边坡安全系数随时间均呈明显日周期及半日周期变动,该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极差与不考虑潮汐应力下的稳定性系数的比值达到3.4%;滑坡发生的时间与潮汐应力处于峰值的时间较为吻合,说明潮汐应力很可能是除降雨等主因之外的触发临界状态滑坡发生的另一因素。  相似文献   

14.
钱塘江涌潮简析与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黔生 《水文》1994,(6):12-16
根据1991年观测资料,仑前潮位站出现涌潮184次,涌潮次数多少与江道地形变迁及上游下泄流量大小有关。涌潮高度在1.2-2.2m之间,与涨潮潮差成正比。涌潮潮时预报方法有传播时间法和隔日滞后时间法。涌潮高度的预报,可根据当天涌潮高度预测后一天涌潮高度,也可根据下游站的涌潮高度预报上游站的涌潮高度。  相似文献   

15.
长江潮流界位置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宋兰兰 《水文》2002,22(5):25-26,34
长江是径流、潮流中等的潮汐河口,纳潮量十分巨大。长江口水流动力因素以径流和潮流为主。对潮流界位置进行了探讨,其位置随上游径流大小而变化,国内流行的一种长江潮流界在江阴的说法是不够确切的。  相似文献   

16.
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及其变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闻平  陈晓宏  刘斌  杨晓灵 《水文》2007,27(3):65-67
随着区域经济及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珠江三角洲磨刀门水道已成为江门、中山、珠海、澳门等城市重要的水源地,相应咸潮入侵对供水安全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依据实测资料和现场调研,对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的潮相变化、径流—咸潮的响应模式、风对咸潮入侵的影响及咸潮入侵的历史演变趋势及其变异、最小压咸流量及最佳压咸时机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咸潮入侵的主要因素是径流,有利于咸潮入侵的风向为北风~东北风。以思贤滘流量(即马口水文站与三水水文站流量之和)为参照,为保障珠海、澳门供水安全,磨刀门水道最小压咸流量范围为2200-2700m3/s,平均流量为2450m3/s,最佳压咸补淡的时机为大潮转小潮期,也就是朔望(半月)周期的落潮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河流与海岸交界处感潮河段航运工程水文标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设计水位的确定及其衔接和水流、泥沙分析方法的差异,进行区段划分和标准衔接关系的研究.通过阐述感潮河段区段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各类航运工程的水文指标,提出以"月平均潮位年变幅多年平均值" 和"多年平均潮差"两特征值的比值作为感潮河段不同区段划分的依据指标,并通过实例计算,论证了航运工程水文标准分界及其衔接关系.结果表明,该指标反映了感潮河段不同区段水文条件受径流和潮汐的影响程度,依据其不同取值,可对航运工程水文标准予以分界,形成较好的衔接.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凌河实测长系列河道径流及水下地形等数据, 通过建立水动力数值模型, 综合考虑潮流和河道径流的影响, 对大凌河口的潮流进行模拟, 探讨大凌河口及辽东湾北部海域水动力过程的主要特征. 结果表明: 大凌河口附近海域的海流以潮流为主, 具有明显的往复性质. 潮流总的运动趋势是, 涨潮主流向为北东, 落潮主流向为南西. 大潮流速大于小潮流速, 涨潮流历时与落潮流历时几乎相当. 最大涨潮流速约为0.52 m/s, 最大落潮流速约为0.4 m/s, 潮流涨落平均潮流强度的分布大体和该海域等深线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3个未扰动柱状样分别采自浙江椒江口潮间带高、中、低潮带,用冷盐酸法测定了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同步提取金属(SEM),分析了不同潮位沉积物剖面类型及形成机理,并根据SEM-Me/AVS比值评价痕量金属(Cu、Pb、Zn、Cd、Cr、As、Hg及Ni)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高潮带和低潮带形成了薄活动层剖面(<6 cm),痕量金属的活性态浓度较低,AVS浓度较高;而中潮带形成了厚活动层(约26 cm),痕量金属的活性态浓度较高。潮间带不同潮位痕量金属活性态浓度剖面类型的形成是沉积速率、有机质供源及所处潮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河口区应该存在表层mm尺度上的高值有机碳(C有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