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集宁-凉城地区位于內蒙台背斜中部向南突出部分。本区变貭岩系早为我国地貭学者划为太古代桑乾片麻岩。近年来北京地貭学院水文队及內蒙地貭局普查队在本区进行了調查,但尚缺乏完整的地貭图,而且对变貭岩系的层位划分及其变貭相并未进行过系統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錫在国民經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貭矿产方面錫矿床的成因及工业类型甚多,形成的地貭条件亦較复杂。近年来国內外地貭工作者对錫矿床的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及錫石形成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前言地貭体經受塑性变形的現象在自然界里可謂触目皆是,最明显的是各式各样的褶皺和挠曲現象。因此闡明地貭体的塑性变形的程度和方式等等,在地貭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个九世紀末期,这个問題引起了許多地貭学家的重視,他們一方面从事于野外地貭現象的观察,同时也开始了室內的实驗工作。1867年,列鳥希(Reusch)首次报导了岩盐晶体的塑性变形情况。稍后,O.繆格(Mugge,1883、1889、1901、1920)发表了一系列矿物的实驗变形的資料。  相似文献   

4.
王梃梅 《地质科学》1960,3(1):24-24
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队和地貭研究所合編的黄河中游第四紀地质調查报告一书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一調查报告对交流第四紀地貭調查和編制第四紀地貭图的經驗方面将会有很大的作用。本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考察队工作的一部分,此书內共汇集了6篇第四紀地貭报告,它們是:1.晉西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2.甘肃中部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3.陝北无定河流域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4.陕北隴东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5.山西汾河流域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6.鄂尔多斯第四紀地貭。  相似文献   

5.
前言 1958年春,笔者曾在地貭部矿物原料专业会議上作了“油浸法测驗折光率的发展和討論”的报告,在报告中并介紹了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理論。1959年地貭部出版的“矿物原料”第四輯內刊登了伍桂芳同志所写的“介紹两种测折光率的方法”一文,文內曾扼要地介紹了笔者对于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試驗。現在将我们试驗的全部过程,詳述于后,以供参考和討論。二、平行偏光的重要性油浸法是測驗矿物折光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侯德封 《地质科学》1964,5(4):299-312
从地球物貭的运动与发展过程来认識成矿作用,有两个基本問題:一是原子的演变、形成、以及原子在地壳表层的存在形式;二是原子在自然空間和时間上的运动与分布,迁移与富集。其次,是研究原子的演变、形成、运动与地貭条件的联系。研究大区域成矿作用,一般都是从地貭条件着手,如成矿区域在地壳大型构造单元中的位置;区域內的岩浆岩种别;围岩特点;沉积环境和成矿深度等等。  相似文献   

7.
钾-氩法测定岩石矿物绝对年龄数据的报导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发表了我室1964年K-Ar法絕对年龄測定的部分数据。测定样品来自我国各省区,由各省区地貭局、各地地貭院校及我所各兄弟室提供的。对此謹表示衷心的感謝。一、实驗方法熔样全部采用內加热法,实驗方法与过去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刘东生  吴子荣 《地质科学》1960,3(5):269-272
苏联著各新构造学家尼古拉耶夫教授于1958年夏应中国第四紀研究委員会和水利电力部的邀請在北京专門对新构造和与之有关的工程地貭問題作了系統的讲学。因为新构造的研究不仅在理論上对我国广大的地貭工作者还是一个比較新的課題,同时也是在进行大規模工程建設实践中所必須注意的問題,所以这次耕学引起了国內各方面的极大的注意。中国第四紀研究委員会征得尼古拉耶夫教授的同意,并由他本人对原耕稿进行了补充和訂正以后送請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大家盼望已久的文集現在出版了。这是我国地貭界的一件喜事。回忆在1958年夏季尼古拉耶夫教授在順利完成了对許多重要工程建設地区的指导工作以后,为了滿足我国地貭工作者的要求,立即开始了这次讲学,这种深厚的友情是我們深为敬佩的。  相似文献   

9.
沈德富 《地质科学》1960,3(1):38-38
1959年3月18-19日苏联科学院矿床地貭、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召开了內生矿床分布規律研究委員会学术会議。出席会議的有苏联各地科学研究单位和地貭生产部門代表。委員会主席Г.А.索科洛夫教授在开幕词中闡述了委員会的基本方針与任务,以及1959-1960年工作計划。E.E.薩哈洛夫教授在会上詳細介紹了卡拉套地区成矿的特点,认为本区鉛鋅矿床与海西宁的花崗岩侵入有关。  相似文献   

10.
邓孝 《地质科学》1960,3(2):91-99
二、前言焉耆盆地是东天山中一个山間盆地,具有一般山间盆地的水文地貭規律。由于它不是完全封閉的盆地,且海拔較高(1000-1200米),在地貭地貌条件綜合控制之下,它的水文地貭規律与吐魯番、哈密等十分密閉的、海拔很低的盆地有很大的区别。現根据我們1958年7月的調查资料,和新疆水利厅开都河流域勘測队的資料,对控制盆地区域水文地貭条件的自然地理因素及地貭背景,和盆地一般的水文地貭規律作初步的論証,在这个基础上对地下水的利用等方面作出实际的建議。二、自然地理概况与地貭环境焉耆盆地是东段天山偏南部的一个山間盆地,位于东經85°10′-87°30′、北緯42°23′-41°40′的范围內,东西长約125公里、南北最大寬度62.5公里,成西北狹东南寬的楔形。  相似文献   

11.
1958年,在吉林省西部发現一个矽嘎岩型白鎢矿矿床。这一类型矿床在东北还是首次发现,因此对研究該区成矿規律和指导今后普查找矿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与国內同类型矿床比較起来,这一矿床也有一些独特之处。因此我們准备在这篇文章里对这一矿床的矿区地貭和矿床情况做一简要介紹,并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一、矿区地貭 (1)地层矿区地层有上古生代图們层变貭岩系和第三紀玄武岩。  相似文献   

12.
彭琪瑞 《地质科学》1960,3(6):273-281
地貭科学研究在近十年来正經历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发展,其特点是許多国家以相当强大的力量試图用实驗方法来探討和闡明复杂的地貭現象。实驗結果,迫使地貭科学中許多理論和观念必須重新估价,同时又发现和提出許多新的問題和理論。由于强調实驗工作,使地貭科学和其他理論和技术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不仅在地貭科学中产生一些新的研究生长点和边緣学科,加强了它的准确和定量程度,并且对于其他理論、基础和技术学科的发展也超了促进和启发作用。如果說“杂交学科”是現代科学的特征,那么,現阶段的地貭科学发展是最好的說明。地貭科学属于自然历史科学的范畴,地貭科学两百多年的发展也主要以野外考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趙宗溥 《地质科学》1965,6(2):113-132
前言近几年来,国內外出現不少专門論述花崗岩类定量矿物分类的論文。大家对这个問題引起很大兴趣,不是偶然的。这显然是随着地貭学研究的进展,需要更精确的、細致的鉴定火成岩,作出正确的分类和定名的緣故。  相似文献   

14.
《地质科学》1960,3(6):285-285
列宁格勒全苏地貭科学研究所編成了一幅唯一无二的地质图,图中包括苏联欧洲部分和人民民主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新編的地貭图是苏联地貭学界的一項巨大成就。在編制过程中,采用了多年来收集的大量科学資料,例如地貭測量資料,地球物理研究資料,各种綜合图及許多其他資料。科学院院士納里伏欽担任主編。該图詳尽地标明了广大地区的地貭构造,并采用了150多种色阶作为各种标記。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岩石绝对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个問題的研究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中国地貭部地貭研究所的倡議而进行的。参加这項工作的有中苏两国的科学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苏联科学院、中国地貭部和苏联地貭及保矿部有关研究所的人員。由于有許多人参加这項工作,因而能在1957和1958年夏季收集了必需的岩石标本,并在1958-1959年室内工作期間对它們作了部分的研究。用以鑑定年龄的标本是为了編制中国第一个地貭建造年代簡表和进行华北前寒武系研究而采集的。它们包括了中国主要岩浆旋迴和变貭杂岩体。  相似文献   

16.
《地质科学》1960,3(1):2-2
本刊自創刊以来已經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間內,本刊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輝照耀下,在广大讀者的关怀和支持下,已經不断地成长起来。自本期起本刊在內容和編排方面都将有所改革,我們将继续坚决貫彻提高和普及、科研与生产相結合的方針,使本刊发揮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1960年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跃进的一年。我国的地貭科学事业,也必将在这一年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苏良赫  王玉如 《地质科学》1960,3(6):317-319
1958华北京地貭學院师生参加了全国广大面积的普查找矿工作。数个月的工作中,在地貭学的各专门科目里都有新的发現。山东大队平度队在平度县陆曲村地方的結晶片岩(五台系?)中找到了罕見的金紅石-石英伟晶岩脉。采回的标本现由地貭学院陈列館收藏,并由陈列館工作同志进行了室內研究。陈列館收到的金紅石-石英伟晶岩标本共十块(見封三图1,2)。最大一块重44.7市两(1.4公斤),最小一块重9.7市两(0.3公斤),十块全重277.7市两(8.67公斤)。另外有大块純金紅石两块共重49.2两(1.54公斤)。因为材料数量丰富,故而研究結果对于金紅石-石英伟晶岩脉整体的了解来說是具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与昆明地貭研究所于4月20-25日在昆明召开了鉻镍专业现场会議。会議的目的是检查地貭研究所和昆明地貭所几个铬镍研究小队在华南一带的工作,交流經驗,并确定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出席会議的还有云南地貭厅、冶金部地貭研究所及云南昆明地貭勘探公司、广西地貭局、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昆明工学院及地质学校以及地质部、冶金部在云南地区所属的铬-镍勘探队等单位。会議上听取了10个野外队的工作彙报,5个专題报告。上述各项报告对全面了解我国南部基性岩、超基性岩的分布及有关铬镍矿的类型以及进一步找矿的方向,都积累了一些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19.
孙殿卿  吴磊伯 《地质科学》1960,3(6):282-285
一地貭力学是一門新建立的学科,它和其他許多学科一样,經常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得到各方面的注意和重視。地貭力學是用力学的观点,从事地貭构造现象的研究。这门科学自李四光教授开始倡导以来,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地貭力学的研究,一方面为解决大地构造和地壳运动問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另一方面在于进一步掌握大地构造形态发展的規律,从而研究构造对矿床的控制作用并确定矿带和矿体展布的方式,作为地貭普查和矿产勘探計划的一种依据。年青的地貭力学正在努力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迅速培养新生力量,爭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跃进中作出更大的成績。大家都知道,大地构造問題和地壳运动問題在現代地貭学中意見最为分歧,爭論最为激烈。各个学派都在寻求自己解决問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李维显  杨敏之 《地质科学》1960,3(4):193-198
前言近代工业所急需的各种分散元素矿产資源,大部分都賦存于鉛鋅矿床內。因此如何在勘探、开采、选矿、冶炼鉛鋅矿石的同时加强对其內伴生有益組分的綜合利用是当前我国发展尖端技术、尖端科学最有現实意义的工作之一。 鉛鋅矿床內有益伴生元素的綜合利用早已引起了各部門的注意。各地貭勘探队曾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各种类型鉛鋅矿床內有益伴生組分的查定、化驗、綜合研究、評价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資料和实际經驗,为了更有效地加快和提高該項工作,必須加强总結和交流經驗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