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佘山地震台地磁数字化观测资料和模拟观测资料D、H、Z等地磁要素日变形态、日均值、月均值、年均值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比较,阐述了数字观测系统与模拟观测系统的特点。探讨了磁场剧烈扰动对数字观测系统和模拟观测系统的影响。对做好地磁数字化观测工作,提高地磁资料的观测质量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成都地磁台两年多(2002~2004年)的地磁总强度数字与模拟观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数字观测资料与模拟观测资料取数的个数不同,两者的曲线变化形态不同。模拟地磁总强度的形态为近直线型,而数字化地磁总强度则有显著的日动态变化。但数字观测资料经过平均处理后产生的日均值与模拟观测日值大致相同。据现有资料,数字化地磁总强度的映震能力优于模拟地磁总强度。  相似文献   

3.
自制地磁,地倾斜观测用数字时号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制地磁、地倾斜观测用数字时号钟目前,我国地磁、地倾斜观测用时号钟各式各样,优劣不一。以昌黎地磁台为例,以前使用带触点的机械钟,故障较多,稳定度低,一旦忘记上弦,即造成时号短缺。后来使用SY-2石英钟,精度稍高,但有偷停、时号触点接触不良等现象。为此...  相似文献   

4.
泾阳台数字地磁信号的干扰分析及去噪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观测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影响,有时干扰甚至能大过真实的地磁信号本身。针对泾阳台数字地磁观测存在的脉冲和毛刺等干扰,采用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法进行了降噪处理,结果显示处理后的信号保留了地磁信号特征,提高了地磁信号信噪比,表明小波方法抑制干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喀什地磁台数字与模拟记录K指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军  高守全 《内陆地震》2007,21(4):348-353
介绍了喀什地磁台地磁数字记录K指数的计算机FM I测定方法和传统的模拟测定K指数方法,分析比较了数字和模拟测定K指数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与国家地磁台网2005年统计的平均数据进行了比较,数字记录测定比模拟测定的值更好,数字记录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出地磁场活动状态,因此在实际量算K指数时应以数字测定为准。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球科学和国家建设对地磁观测与研究的需求,结合“九五”地磁台站观测技术数字化改造,对地磁台站观测系统的发展及数字观测资料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地磁相对记录的任务是连续记录因电离层中的电流体系引起的地磁场变化。本文详细阐述了应用于地磁相对记录的数字矢量磁力仪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电路设计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震监测前兆手段仪器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在全国许多站配备了数字地电仪和地磁数字智能仪,对观测数据的采集更科学更迅捷。但由于地电观测供电产生地下电流会带来磁干扰,对地磁观测带来屯很大影响。笔者提出将排除地电观测供电对地磁干扰装置应用在ZD8B地电仪仪器中,从而避免了地电供电对电磁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磁观测干扰概况浅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地震观测会遇到各种干扰,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将给数据分析带来严重后果.利用"十五"数字地磁台网2008年的数据资料,对数字地磁台网观测环境中各类干扰发生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就各类干扰产生的原理及典型形态初步分析,并由此给出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地磁转换函数与汶川大地震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磁场转换函数在强震前会发生变化,这已被广泛公认。利用汶川周围9个“十五”建设的地磁台站分钟值数字记录数据,分析和研究了汶川地震前的地磁转换函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发生与周边台站地磁转换函数异常的关系是明显的,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方法是一种物理意义明确、并有一定预报效能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