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程小顺 《安徽地质》2016,(3):217-221
灌注桩中钢筋笼由主筋、加劲筋和箍筋组成。钢筋笼长度随桩长变化,单根钢筋的长度是一定的,为了满足长桩的需要,钢筋笼常常由一节或多节焊接而成。灌注桩中的钢筋笼是一磁性体,在地磁场磁化作用下,在其周围空间分布有磁异常。钢筋笼是一个规则磁性体,本文由重磁位场的泊松公式出发,推导出钢筋笼磁异常表达式,研究了灌注桩中钢筋笼磁异常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灌注桩中的钢筋笼在地磁场中受磁化作用而产生磁感应强度,使灌注桩附近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通过对钢筋笼主筋进行剖分,得到钢筋笼的仿真模型,而后根据磁性体磁场公式,利用MATLAB平台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定量计算出模型桩钢筋笼磁异常.经分析表明钢筋笼仿真模型的计算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出灌注桩钢筋笼磁异常特征.本研究对钢筋笼长度检测及主筋数量的估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长度的无损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上海地区软土地层中施工的工程地基基础,大量采用钻孔灌注桩.每根灌注桩的钢筋笼有几节焊接而成.钻孔灌注桩施工结束后,如何检测其钢筋笼长度和焊接质量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本文介绍采用高精度基础桩现场诊断仪和地质雷达仪检测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长度的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灌注桩钢筋笼内部的磁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有限长直立圆柱体内部的磁异常特征,结合模型桩试验,研究了灌注桩钢筋笼内部的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钢筋笼内部钻孔中的磁异常Za 垂直分量总体上呈现"两峰夹一谷"的特征,钢筋笼中部呈宽缓的马鞍形负异常,钢筋笼底端位置对应磁异常从极小值转变为极大值的拐点,相应梯度曲线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5.
《岩土力学》2007,28(11):2364-2364
日前,一种新的桥梁质量检测方法通过专家鉴定,该方法不仅能够确定出钻孔混凝土灌注桩中钢筋笼的长度,而且能够确定钢筋数量的变化,解决了长期困扰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棘手难题。据专家介绍,此法可有效地保证基础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的质量,使得“偷工减料”难以藏身。  相似文献   

6.
根据充电法原理,结合模型桩试验,分析了钢筋笼周围的充电电场特征,结果表明钢筋笼的底端对应于电位梯度曲线的极小值点及电位曲线的拐点。以此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了利用钻芯孔来检测成桩后钢筋笼长度的方法。某桥的应用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7.
后插钢筋笼法成桩就是先施工素混凝土桩,然后再用专用设备插入钢筋笼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其施工工艺、配套设备、机具、施工要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钻孔灌注桩工程中,钢筋笼上浮的情况很常见,特别是混凝土搅拌质量不好时,极易发生钢筋笼上浮现象,介绍了一种钢筋笼定位器的结构、制作方法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钟良水 《江西地质》1996,10(1):75-78
文章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钢筋笼上浮的因素,阐述了钢筋笼上浮的预防措施。作者认为只要在基桩施工中控制好其上浮因素,钢筋笼上浮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一工程实例 ,探讨钻孔灌注桩先成桩后插钢筋笼法的施工工艺以及配套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实现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端流量监测,针对管路内介质成分复杂、纯净度差、稳定性差等因素对抽采流量参数测量准确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以时差法为测量原理,以双阈值比较法为检测方法,设计了一套矿用钻孔超声流量自适应检测系统。通过分析影响双阈值比较法测量准确性的关键问题出发,设计了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其中激励信号放大电路、接收信号调理电路及由峰值检波电路与增益控制电路构成的自适应电路几项关键模块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叙述了检测系统运行软件的工作流程。通过工况环境适应能力测试与准确度性能检验,对检测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适应瓦斯抽采钻孔管路内的工况需求,实现高精度的气体流量测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瞬变电磁法探测理论,结合井下瞬变电磁探测试验,研究井下瞬变电磁探测采煤工作面巷道的影响以及探测方法,提出矿井瞬变电磁探测采煤工作面"交集法",即在井下实际探测方面,需要在采煤工作面的两条巷道内做工作。在山西吕梁某矿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交集法"探测结果比较准确,可提高探测精度,减少钻探工作量,是目前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煤工作面较为可靠的方法,建议在煤矿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中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的现状和探查效果较差的问题,对隧道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进行了系统的正演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手段对含水断层等多种典型含水构造的超前探测进行了正演,得到了典型含水构造超前探测的异常响应特征,提出了干扰识别与去除这一关键技术,形成了掌子面前方有用信息提取的有效途径,为隧道含水构造的超前探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研制了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和相似材料并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在实验室尺度下对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这一新型测量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验证了该方法用于含水构造探测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实践,实现了对含水构造的定性判断。应用效果表明,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为现场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并为含水构造的三维反演成像与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复杂地质隐伏断层探测是地球物理勘测难点之一。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北京山前平原隐伏断层综合探测的应用。在北京山前平原复杂地形条件下,综合物探技术方法对隐伏断层的探测具有可靠和成果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小波域尺度积在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规的裂缝检测方法实际是基于道间奇异性的检测,在检测出裂缝发育带的同时也会检测出噪声.若利用大尺度的裂缝检测方法或将一些噪声压制方法与裂缝检测方法配套使用,虽可提高信噪比,但却对裂缝定位不准确.针对这种矛盾,引入小波域尺度积的裂缝检测方法,该方法将相邻尺度上的小波系数相乘,将裂缝在不同尺度间的因果关系隐含在内,在抑制噪音的同时,可有效地提高裂缝检测的精度.通过理论试算和实例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隧道含水构造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斌  李术才  李树忱  钟世航 《岩土力学》2009,30(10):3093-3101
含导水构造和岩溶裂隙水的探查是亟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直流电阻率法以其对低阻体反映敏感、分辨率高等优点被引入到隧道掌子面前方含水构造的预报工作中。首先,推导出了无限全空间中球体含水构造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的解析解公式,并在利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正演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比较法”将含隧道腔体的三维空间中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数据转换为无限全空间中的数据,并探讨了由MN电极附近电阻率不均匀所造成的干扰以及识别和去除这种干扰的方法。然后,设计了基于全空间球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解析公式的阻尼最小二乘反演方法,对隧道中多组球体含水构造模型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反演。另外,探讨了其他形状的有限体积的含水构造超前探测异常规律,提出了“等效球体”的概念,亦在全空间球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解析公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快速反演方法。最后,利用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正演方法和阻尼最小二乘反演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际工程中含水构造的直流电法超前预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氏距离是一种多元异常识别方法,目前已有多种基于马氏距离的异常识别方法。笔者选择青海省东昆仑东段1∶5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对比常规马氏距离、基于最小方差行列式(FMCD)的稳健马氏距离、基于校正的最小方差行列式的稳健马氏距离(Adaptive)和基于协中值的稳健马氏距离(Comedian)4种方法在识别Cu、Co、Cr、Ni、V、Fe,Cd、Cu、Mo、Pb、Zn、Ag和Au、As、Sb三种组合异常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基于Comedian方法识别的异常效果最好,而常规方法识别的异常效果最差,因此Comedian方法是该区最有效的多元异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鑫  韩建光  牛云飞  徐世业  徐安全 《地质论评》2023,69(6):2023060013-2023060013
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有效探查煤层中小断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在探测精度和距离上明显优于其他煤矿井下勘探方法。透射法作为基本的槽波地震探测方法,具有简单灵活、探测范围大、准确率高等优势。采用透射槽波方法对实际煤矿工作面内断层构造进行探测研究,通过滤波、频散分析、波场及速度分析、能量分析以及透射CT成像等关键技术对实际透射槽波数据进行精细处理,获得准确的透射槽波成像剖面。根据槽波在煤层中受到断层阻断或遇到煤层破碎时其能量将急剧降低的特征,利用透射槽波能量CT剖面,并结合实际揭露情况,解释出12条可靠断层。通过实际煤层工作面透射槽波勘探方法测试,验证了透射槽波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煤田断层等构造探测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力工程地埋管线探测中,GPR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提高管线探测的精度,降低工程施工风险,笔者从探地雷达野外数据采集开始,详细探讨了探地雷达应用于管线探测时的数据采集方法 ( 包括测线的布设、干扰因素的避让等) 和室内后续数据处理的策略。针对管线探测这一目标,采用预测反褶积技术压制多次波和非线性颜色分级的剖面显示方式是提高数据解释精度的关键,并结合电力隧道地下管线探测实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Sulfur speciation and concentration in geothermal water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In most situ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total sulfur in geothermal water. In this study, the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etermining total sulfur content — th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with the wavelength of 182.034 nm selected in spectral line of sulfur. It was identified that the optimal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ICP-AES instrument were 1 200 W for high frequency generator power 9 mm for vertical observation height, 0.30 MPa atomizer pressure, and 50 r/min analytical pump speed. The matrix interference of the method was eliminated by the matrix matching method. Using this method, sulfur detection limit and minimum quantitative detection limit were 0.028 mg/L and 0.110 mg/L, respectively, whilst the linear range was 0.0–100.0 mg/L. The recovery rate of sample was between 90.67% and 108.7%,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between 0.36% and 2.14%. The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ctual samples and the results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industry standard method. With high analysis efficiency, the method has low detection limit and minimum quantitative detection limit, wide linear range, good precision and accuracy,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detec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in geothermal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