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积物中210Pb的方法.沉积物中的210Pb用HNO3和HF消化,然后210Po在85~90℃下从0.5molHCl介质中自沉积在银片上;其全程放化回收率为85.0±4.9×10-2  相似文献   

2.
用^210Pb和^239Pu测定Saguenay湾的沉积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210Pb和^239Pu测定Saguenay湾沉积速率。在沉积物中过剩^210Pb的比活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但在柱状样82-072的45cm处和82-147的6cm处,过剩^210Pb的比活度发生突变。这可能与1971年发生的陆倾有关。用^210Pb方法测得柱状样82-072和82-147的沉积速率分别为3.50cm/a和0.49cm/a,与用^239Pu方法测得的沉积速率3  相似文献   

3.
冲绳海槽沉积物混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利用方向性同位素^210Pa活度在岩芯中的垂直分布,根据沉积作用的数学模式,结合有关资料对冲绳海槽海水-海底界面沉积物的混合作用强度进行了了探讨。^210Pb资料表明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中,^210Pb放射性活度存在空间差异,介于26.26-92.40dpm/g,沉积物混合系数个于0.51-6.88cm^2.a,这反映了研究海区不同的混合作用强度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三亚港现代沉积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988年所采集的海南岛三亚港6个沉积柱样作了沉积结构及^210Pb放射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亚港潮汐通道及航道上,沉积物主要为细颗粒的粉砂、粘土,沉积速率为0.91-1.24cm/a,近年来砂质物的输入,反映了疏浚等人类活动对该区的影响;外港浅滩砂洲区的沉积速率小于0.4cm/a;潮汐通道中过剩^210Pb总量亦明显大于港口的其它区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210Pb 和239Pu 测定Saguenay 湾的沉积速率。在沉积物中过剩210Pb 的比活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但在柱状样82-072 的45cm 处和82-147 的6cm 处,过剩210Pb 的比活度发生突变。这可能与1971 年发生的陆倾有关。用210Pb 方法测得柱状样82-072 和82-147 的沉积速率分别为3.50cm /a 和0.49cm /a,与用239Pu 方法测得的沉积速率3.60cm /a和0.50cm /a 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昆明滇池沉积速率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1989年12月采用^210Pb法测定昆明滇池(草海和外海)两个柱样的沉积速率,其值分别为0.29cm/a和0.28cm/a,平均值约为0.29cm/a。在沉积柱12cm以上,由于人为影响,其沉积速率没有规律,估计约有30-40年的历史。在12cm以下,^210Pbex随深度的变化明显地表现出规律性,以0.29cm/a的速率计算,从12cm到40cm这一段大约有90年的沉积历史。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的^210Pb剖面与再沉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黄河三角洲东部钻孔岩芯的^210Pb剖面资料,经标准化消除了因粒级不同所造成^210Pb浓度变化的影响后,显示该孔的^210Pb剖面可分为11段。每段呈指数衰减,段与段之间呈现^210Pb放射性比度逆增,反映了由于再沉积作用造成^210Pb的稀释作用。由此分析该区沉积和再沉积历史。  相似文献   

8.
红树林潮滩沉积速率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红树林捕沙促淤功能是红树林防浪护岸效益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文用标志桩法与^210Pb同位素定年法测定红树林潮滩沉积速率。海南东寨港林市村岸段标志桩试验显示:红海榄Rhizophora sytlosa密林区普遍淤积,平均速率4.1mm·a^-1;白滩与疏林区侵蚀,平均速率8.2mm·a^-1。沉积速率随滩地高程增加或潮水浸淹频率的减小而减小。冬春淤积为主而夏季冲刷为主。区域性淤积速率受区域泥沙来源与海  相似文献   

9.
高淑英 《海洋通报》1995,14(4):38-42
1990年5月湄州海域溶解态Cu,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51-1.68、0.037-0.964和0.010-0.073μg/dm^3,10月的对应值分别为0.48-1.25,0.019-0.989和0.020-0.045μg/dm^3。5月和10月Cu,Pb,Cd含量的分布除了与不同水系消长的影响有关外,还与人类活动和生物因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
林以安  Martin  J.M  Thomas  A.J 《海洋与湖沼》1996,27(2):145-150
于1986年1月,采取大体积取样,Co-APDC螯合并沉淀富集分离,银片上自沉积和a-计算分析,研究长江口区可溶态210Pb的来源,分布和逗留时间。结果表明,全区平均放射性比度为7.5dpm/m^3,从河向海纵向分布呈口内段和近外海两端高,而低谷出现在中间的口门外最大浊度及稀释带高生产力区。210Pb明显因悬浮颗粒物的吸附絮凝沉降和浮游生物的吸收利用被清除。经探析,该区210Pb主要来源是大气气溶  相似文献   

11.
对虾养殖生态系有机质含量及其不同测定方法的数值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有机质含量及其不同测定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总量波动在7.56 ̄19.76mg.L^-1(TCO)或4.76 ̄6.25mg.L^-1(COD),平均为13.05±2.85mg.L^-1(TOC)或5.52±0.40mg.L^-1(COD)。总有机质中,溶解有机质所占比例为76%(DOC/TOC)或82%(DCOD/COD);溶解有机质与颗粒有机质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潮滩沉积速率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树林捕沙促淤功能是红树林防浪护岸效益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文用标志桩法与(210)Pb同位素定年法测定红树林潮滩沉积速率。海南东寨港林市村岸段标志桩试验显示:红海榄Rhizophorastylosa密林区普遍淤积,平均速率4.1mm·a(-1);白滩与疏林区侵蚀,平均速率8.2mm·a(-1)。沉积速率随滩地高程增加或潮水浸淹频率的减小而减小。冬春淤积为主而夏季冲刷为主。区域性淤积速度受区域泥沙来源与海岸动态影响。在粤西廉江高桥镇凤地村岸段的(210)Ph测试显示,0—90cm段沉积历时为145(1847—1992)a,平均沉积速率为6.2mm·a(-1)。其中0—40cm段1966—1992年沉积速率15.4mm·a(-1)最大,40—50cm段1930-1966年沉积速率2.8mm·a(-1)最小。  相似文献   

13.
渤海现代沉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测定的12个箱式和11个柱状岩芯的^210Pb放射性强度,首次系统地介绍了渤同代沉积速率(100a时间尺度)。从^210Pb的垂直分布特征和确切的地层年龄着手,结合有关资料,探讨了渤海近百年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格局,利用放射性同位素^210Pb不仅对研究所形成地层的沉积作用和混合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海洋油气开发地质工程的调查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4种重金属离子对海洋三角褐指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于1993年4月-1993年5月以Zn^2+,Cd^2+,Pb^2+,Cu^2+不同浓度的海水对三角褐指藻进行生长影响的研究。实验表明,Cu^2+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毒性最大,其96hEC50为0.017mg/L。Pb^2+的毒性最小,其96hEC50为0.468mg/L。4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顺序是Cu^2+>Cd^2+>Zn^2+>Pb^2+,除Cd^2+外,其他3种金属离子对该单细胞藻的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5.
渤海南部现代沉积物堆积速率和沉积环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介绍了采自渤海南部六个箱式岩芯的^210Pb放射性活度的测定,根据^210Pb放射性活度在岩芯中垂分布趋势,结合我们先前获得的有关资料,探讨了渤海南部沉积物堆积速率和沉积物堆积速率和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这对研究所形成岩芯沉积作用过程和海底油气开发工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南黄海东部泥区沉积速率和物源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测定岩芯中^210Pb放射性活度,南黄海东部泥区最高现代沉积速率为1.65cm/a,泥区边缘沉积速率为0.12cm/a。表层沉积物中的化学成分CaCO3、Cu,Sr,Ti和Rb的含量表明黄河对该区没有影响,长江物源对该区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7.
沉积物中^238U等9种放射性核素γ谱法同时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广山  黄奕普 《台湾海峡》1998,17(4):359-363
本文报道了为测量沉积物中的γ放射性核素,用一个HPGe探测器γ谱仪同时记录10-200keV能区能谱和100-2000keV能区能谱的方法,一次谱数据收集可同时测定出^238U、^235U、^210Pb、^238Th、^228Ra、^226Ra、^40K、^60Co和^137Cs等核素的比活度。  相似文献   

18.
多金属结核,铁锰结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国家大洋专项“八·五”重点项目“深海地质研究”中一级专题“东太平洋海盆多金属结核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Y85-02-03-04)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多金属结核Sr、Pb、O、Si、C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铁锰结壳Sr、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锌,铅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必需元素Zn及非必需元素Pb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作用,得到Zn对其的48hLD50和96hLD50分别为147.91、16.40mg/dm^3;Pb对其的48hLD50和96hLD50分别为31.62、14.28mg/dm^3。估算得到Zn、Pb对菲律宾蛤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82、0.71mg/dm^3。  相似文献   

20.
同位素记录南黄海现代沉积环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α多道能谱仪对1992年5月采用自南黄的5个箱式岩芯中的^210Pb放射性活度进行测定;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测定表层沉积物中的化学元素Ca,Sr,Fe,Ti和Cu。结果表明,^210Pb含量随岩芯深度垂直分布、沉速速率及特征元素含量的变化具有地区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