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地质科学技术创新和向生产力的迅速转化,根据工程地质作为应用学科的特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决定,在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谷德振教授领导的工程地质研究室和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地质工程中心”。中心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坚强的技术后盾,以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主席王思敬为首的许多著名工程地质与地质工程科学家将热情指导中心工作。中心拥有各类实验室、研究室及各种先进仪器设备。中心多年来发展积累了数十项地质工程新技术与新产品,正致力于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为地质工程实践服…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研究室建室60周年。届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及《工程地质学报》编辑部将联合举办"工程地质室六十年纪念活动",并出版《工程地质学报》正刊"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专辑。由于《学报》正刊对页码的限制,专辑拟约请和工程地质室以及和工程地质室有关系的工程地质、水文  相似文献   

3.
《工程地质学报》2008,16(1):144-144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目前已整整走过了五十年奋斗历程。几十年来,研究室在以谷德振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耕耘之下,和全国同行同心协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了一条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科学的发展道路。他们结合中国工程实践的经验,逐步创立了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理论体系,发展了岩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宋玉环 《地质科学》2008,43(2):281-281
“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庆祝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该室建立于1957年,至今已整整走过了50年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5.
正一、《工程地质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委员会有密切联系的,关于工程地质学、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工程地质学的高级学术期刊。二、主要刊登涉及到地质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铁道、交通、公路、矿山、能源、水利水电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动态、进展和新技术、新方法。三、《工程地质学报》宗旨在于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工程地质学科的应用和技术发展,使工程地质科学更  相似文献   

6.
张咸恭教授(1919年生)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第33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工程地质课指委顾问,中国科学自然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开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我国工程地质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张咸恭教授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兰州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历任工程地质教研室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七年五月四日—八日在北京召开的山区工程地质环境国际讨论会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性工程地质专业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会议荣誉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三十人组成,其中有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程裕淇教授,法国的Arnould,M.教授、本届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主席加拿大的White O.L.博士、捷克斯洛伐克的Matula,M.教授,以及中国的王思敬教授、孙玉科教  相似文献   

8.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 (简称IAEG)隶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该协会的宗旨是促进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和技术的发展 ,改进工程地质教学和培训方法 ,以及迅速收集、评价和传播世界各地工程地质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IAEG有三类会员 :1 代表国家的工程地质学会、联合会和学会的国家小组 (NationalGroups) ;2 对工程地质感兴趣并愿致力于促进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宗旨的个人会员 (IndividualMembers) ;3 对工程地质科研、教育或应用感兴趣并支持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活动的科研机构、组织和合同…  相似文献   

9.
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托 ,由中国水电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办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 7单位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学术会议于 2 0 0 4年 10月 2 1~2 4日在昆明市召开。中国地质学术第六届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王思敬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 :这次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学术界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工程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工程地质学发展的根本。工程地质学家任重道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  相似文献   

10.
正一、《工程地质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与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中国委员会有密切联系的,关于工程地质学、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工程地质学的高级学术期刊。二、主要刊登涉及到地质科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铁道、交通、公路、矿山、能源、水利水电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动态、进展和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国际发展地质科学家协会和国际工程地质学会等联合发起的“地质工程问题学术讨论会”,定于1990年8月28日~31日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有: 1、工程场址选择的工程地质系统评价; 2、地质信息处理与地质力学模型的建立; 3、地质力学参数的评定; 4、岩体工程可靠度分析和优化设计; 5、地质工程检测系统和反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南科技合作协定,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质部岩溶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队一行四人,于不久前对南斯拉夫进行了短期的工程地球物理考察,进一步了解了南斯拉夫工程地球物理特别是地震波声波穿透法的现状,受到不少启发,现将情况简介如下。 地震声波法在南斯拉夫工程地质尤其是坝基勘探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贝尔格尔德泽尔尼水资源研究所长期开展地震声波穿透法法应用方面的研究。前所长、第二届国际  相似文献   

13.
《地球科学进展》1987,2(1):35-36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是1978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1979年设有遥感应用、地震全息、图象处理及电磁法四个研究室,主要从事遥感技术地震等应用研究及相关的仪器研制工作。 1984年中国科学院调整我所为开发性研究所。调整后下设遥感地质和地质新技术探测二个研究室,当时拥有职工110人,其中高研1人,中级科技人员14人。主要从事新技术在地学及其它领域的应用开发。从1979年至1985年取得的主要成果有:雅砻江二滩水电站区域岩相  相似文献   

14.
为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80周年 ,充分发挥工程地质在西北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决定于 2 0 0 2年 10月在西安举办“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受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的委托 ,本次会议由长安大学等 14个单位举办 ,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协办。会议的主要议题 :(1)青藏高原构造活动与地质环境 ;(2 )西北地区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3)深埋长大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4 )特殊土 (黄土、高原冻土、沙漠土、盐渍土、膨胀土 )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问题 ;(5 )重大工程中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黄河上游水电…  相似文献   

15.
工程地质新拓展──地质工程论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地质已进入预测和改造阶段。地质工程是对山体稳定性和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评价、改造与控制的技术。它的工程对象是复杂地质体。这种地质体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岩体结构控制论、工程地质体控制论和工程地质过程改造与控制论是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地质工程要求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融为一体,而设计是沟通勘察与施工的桥梁。作者认为,必须尽快开发一套适用性强的地质工程设计支持系统,以弥补在地质工程中,知识偏窄和设计周期过长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1 .论坛论题(1)青藏高原构造活动与地质环境 ;(2 )西北地区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3)深埋长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4 )特殊土 (黄土、高原冻土、沙漠土、盐渍土、膨胀土 )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问题 ;(5 )重大工程中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黄河上游水电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城市建设工程、干线公路工程等 ) ;(6 )信息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7)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 ;(8)中国工程地质 80年与未来展望 ;(9)其他重大工程地质问题。2 .论坛征文(1)征文范围凡围绕上述主题撰写写的学术论文均在征文范围之列。(2 )论…  相似文献   

17.
水利部于1957年12月3日召开了地质勘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北京、黄河、长江、淮河等水利设计院,各省(自治区)水利厅(局)的地质、钻探、化验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代表,并邀请了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力部水力发电总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9月2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的第13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上,宣布并颁发了第五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其中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组织申报的"重大工程选址及地质适宜性"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研究人员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工程地质评价和设计施工动态调控法,为工程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提出了似层状碎裂岩体的概念,将地质多因素影响分析和多手段综合勘察相结合,为重大工程选址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工程地质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合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取得的阶段成果,对上海市域工程地质研究程度、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及其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工程地质分区及分区评价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海地铁隧道建设大规模的展开,建设中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日趋凸现。本文结合上海市特有的地质条件,分析了与地铁隧道建设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工程地质结构特征及浅部含水层地下水位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以及区间隧道施工可能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绘制了市中心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严重性程度分区图,可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