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河南省铁炉坪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正友 《矿产与地质》2005,19(6):715-722
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在我国银矿床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矿床成矿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矿床主要赋矿地层、蚀变、矿体中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和矿区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铁炉坪银矿床的成矿机理、元素分带,并建立了该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该区银矿找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敏之 《矿床地质》1998,17(Z6):1027-1028
基于对冀北三个银矿带、含银岩石建造类型、7个主要银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成矿期、成矿阶段、矿石物质组成研究基础上,着重对银矿床近矿围岩蚀变带、蚀变岩岩石类型、蚀变矿物系列、交代作用物质平衡、蚀变岩分带性、形成物理化学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银矿床近矿蚀变岩分带标志,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宜章长城岭矿田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先军 《湖南地质》1998,17(3):150-154
本文阐述了长城岭矿田铅锌银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总结了成矿富集有利部位,指出了找矿方向及标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哈拉胜铅锌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邻域大地构造运动演化史分析,探讨了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和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姆驮山银矿地质特征及物化特征,并通过与凤凰山银矿地质特征对比,两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矿床类型、控矿因素、矿物成分等几乎相同,因此认为姆驮山银矿具有中型甚至大型银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皇城山银矿床属火山岩型中低温热液矿床,为丰富此类矿床的研究内容和服务领域,总结该类型银矿成矿条件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以期为该类型银矿的普查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该区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将区内银矿按成因、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等划分为三类六型。指出了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矿是本区银矿的重要类型。总结了银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本区银矿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  相似文献   

8.
破山银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变质碎屑岩大型银矿床,研究此类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扼要地阐述了破山银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原生晕异常与成矿的时空关系,通过对原生晕异常的成晕元素组合、产出状态、内部结构及异常形成方式的研究,建立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邸文 《广东地质》2012,(1):80-85
广东潮安田东地区位于广东省潮安县厚婆坳大型锡铅锌银矿床北西方向,与厚婆坳矿床在同一个北西向成矿带上,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从其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化)体地质特征等方面,阐述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了不同地段找矿潜力.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江彪  陈毓川  王成辉  张大权  白鸽 《矿床地质》2015,34(6):1295-1308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找矿潜力巨大。文章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银矿床进行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初步研究,并将其初步划分为38个银矿床成矿系列(组),59个亚系列。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各成矿系列的演化关系归结出中国银矿床成矿谱系。研究表明,中国银矿床成矿系列结构及演化具有时空不均衡性、银矿床类型演化渐趋多样化、矿石建造类型演化渐趋复杂化等特点,文章指出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研究对全国银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的指导意义,并结合银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特点分析了银矿床今后找矿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全面分析湖南省银矿床和伴生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地质作用,将省内银矿床和伴生银矿床划分为两个成矿系列,即与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和与沉积-成岩作用有关的成矿系列。两个成矿系列分别进一步划分成三个成矿业系列。文中对各成矿系列的主要地质特征、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成矿系列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玉西银矿床为东天山地区唯一一处独立银矿床,位于中天山老地块,阿拉塔格-尖山子大断裂北侧,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岩发育,非常有利于银矿富集.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玉西银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是在构造和构造动力控制下的中低温破碎蚀变岩型银(铅、锌)矿床,该银矿床的发现打破了在中天山老地块中一直未能找到独立型银矿床的局面,也对在该区寻找该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兰坪八宝山铜银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秧坪—富隆厂多金属成矿区北部是一个成矿十分有利地区。八宝山铜银矿床的发现对扩大成矿区找矿远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矿床的成因类型,探讨了矿区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在对支家地铅锌银矿区进行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支家地铅锌银矿开展了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该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为进一步认识浅成热液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及建立矿床成矿模型提供了有益的实例。通过对支家地铅锌银矿床的研究表明,支家地铅锌银矿为与隐爆作用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工业矿体的产出严格受隐爆角砾岩体控制,矿体多产出于隐爆角砾岩、次火山岩体与白云岩接触部位、断裂构造及次级断裂构造接触部位。该规律对矿床的远景预测及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石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等方面的分析,表明该区岩浆岩的主要源区为下地壳,且混有幔源物质,为成矿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并对铅锌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特大型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大型银矿床在资源占有量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之已经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从已知的国内外特大型银矿床入手,在成矿时间、空间以及成矿特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特大型银矿床的主要成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及在我国的找矿方向.概括如下:(1)已知特大型银矿床均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内,主要受控于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岩带和裂谷带之中,多数矿床与中酸性-酸性岩浆活动有关;(2)特大型银矿床以成矿系列为主要线索,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5元素型;(3)中国在中新生代火山岩及裂谷发育地区,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带等,具有特大型银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麻子沟铅银矿床为次火岩—中低温热液矿床。次火山岩侵入活动过程中的热液,是成矿的主要热液来源。热液沿断裂破碎带溶解地层中的成矿物,使其在热液中富集,在成矿有利部充填、交代围岩形成矿体或矿化。通过对成矿条件、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化蚀变特征及矿体赋存位置分析,建立理想成矿模式,明确区内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特大型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大型银矿床在资源占有量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之已经成为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从已知的国内外特大型银矿床入手,在成矿时间,空间以及成矿特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特大型银矿床的主要成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划分方案及在我国的找矿方向,概括如下:(1)已知特大型银矿床均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内,主要受控于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岩带和裂谷带之中,多数矿床与中酸性一酸性岩浆活动有关,(2)特大型银矿床以成矿系列为主要线索,划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5元素型,(3)中国在中新生代火山岩及裂谷发育地区,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带等,具有特大型银矿床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银岩—东田金银多金属矿远景区土壤金元素异常明显,矿点普遍。通过对典型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床金银矿床(点)受岩性及构造控制,NW北向含金脆-韧剪切带是主要的控矿和贮矿构造,并且延深大的特点可指导其他矿点找矿。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银矿找矿远景较大,是进一步找矿的重要类型。提出有望预测区。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尤溪峰岩铅锌银资源潜力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建设  黄仁生 《中国地质》2001,28(12):13-18
福建尤溪峰岩铅锌银矿床产于龙北溪组(Pt2-3l)绿片岩中,成矿构造环境为大陆古裂谷,矿床成因类型属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一年多的资源调查评价(地质大调查项目)工作,地质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控制的铅锌银资源量均达大型规模,预测该区具有寻找超大型矿床的潜力。该矿床的解剖对于福建北部、西部及相邻的浙江南部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维西大宝山铜-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西县大宝山铜-银多金属矿床是在雪龙山变质岩内找到的第一个具有中大型找矿远景的铜-银矿床。文章在认真分析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变质岩的原岩恢复,初步划分了成岩、成矿阶段,指出了找矿方向及找矿前景,对在雪龙山变质岩内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