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麦倒一张皮”,小麦倒伏是南方田麦生产的一大障碍,它明显抑制着小麦的稳产和高产。淳安县的田麦更是“十年九倒”,往往在丰收可望之际,一阵风,一场雨,成片匍伏,严重影响了产量及品质。本文主要就淳安县小麦的倒伏进行气候分析。 1 小麦倒伏及其影响 1.1 小麦倒伏与分类 小麦倒伏是指拔节后的小麦由于受多种不利条件影响,整株或成片倒伏在地上。小麦倒伏严重降低千粒重。倒伏早的麦田,每穗粒数也有所下降。小麦倒伏后干粒重下降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是博山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12万亩左右,占全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3%。近年来,小麦产量虽然有上升趋势,但产量不稳,波动较大,这是小麦丰产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新民市主要的种植作物,历年播种面积都在百万亩以上,约占全市耕地220万亩的41%,清种玉米占90%以上,平均亩产不足500kg,效益不高,灾年产量较低。为促进种植业改革,发展效益型农业,探讨粮食作物创高产的新路子,我们于1992~1993年进行玉米、小麦垄畦(台畦)高产攻关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玉米是喜光天然异花授粉作物,气候条件是决定其丰歉的重要因素。1995年凌源市玉米播种面积为3.1万ha,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由于受异常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玉米大幅度减产,其中因成熟度不好、千粒重普遍下降而减产约668万kg;因后期死秧而减产1200  相似文献   

5.
张立建 《山西气象》1998,(3):20-20,23
闻喜县地处我省南部,属内陆干旱性气候,年降水量平均为497.8mm。县境内沟壑丘陵纵横交错,南北两垣把县城分成南北两半。全县每年小麦播种面积八十多万亩,其中旱地小麦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80%左右。闻喜县郭家庄镇的坑东村,地处北垣丘陵地带,这里十年九旱,...  相似文献   

6.
一、种植概况谷子是甘肃大部分农业区主要的秋粮作物之一。30多年来,全省谷子年播种面积在160—332万亩之间变化,随着年代的推移,年播种面积呈减少的趋势。80年代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面积的3%左右。我省谷子产量低而不稳。50年代最低和最高年亩产量分别为61kg 和77kg,60年代  相似文献   

7.
小麦倒伏不仅使产量降低、籽粒瘪瘦、品质变劣,而且造成田间管理困难,使机械化收割无法进行。小麦倒伏大都发生在高产麦田。因此,防治小麦倒伏,对实现大面积小麦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1小麦倒伏的时期及不良气象条件小麦倒伏在林州市一般出现在抽穗前后到成熟这一段...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喜光天然异花授粉作物,气候条件是决定其丰歉的重要因素。1995年凌源市玉米播种面积为3.1万ha,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由于受异常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玉米大幅度减产,其中园成熟度不好、千粒重普遍下降而减产约668万kg;因后期死秧而减产1200万kg。死秧的玉米品种各异,其中以478为亲本的掖单13、掖单12;5003为亲本的沈单七等,凡是生育期较长(生育期在130天左右)的品种,死秧多、危害重。  相似文献   

9.
冬前因肥水运用不当、品种不对路、播期及播量不适宜,造成中期病虫危害加重,后期一遇暴风雨就发生小麦倒伏,使灌浆受阻,千粒重降低,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打好播种基础,培育冬前壮苗,加强病虫防治和化学调控,提高株体抗性,能达到防倒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979—1980年度,临清县冬小麦播种面积39万余亩,单产和总产分别比上一年度减少22.0%和26.9%,属于比较典型的减产年份。从小麦产量构成要素上看,首先是亩穗数明显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1994年沈阳市玉米播种面积约为390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4%,正常年景总产近20亿kg,占粮食总产的62%,无论是其播种面积还是总产量在沈阳市粮食作物中均占首位。1994年本市气候异常,玉米减产现象严重,减产幅度为历史罕见。本文从玉米气象产量模型,玉米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规律、机制与定量指标角度出发,分析造成1994年沈阳市玉米大幅度减产的主要气象原因。2 沈阳市玉米生产状况简介 沈阳市玉米主栽品种多为中晚熟品种(掖单13、6107×340、沈单7、330×5003等),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播种,10月上旬收获,生  相似文献   

12.
我区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但其单产却一直徘徊在150—200公斤/亩之间,仅为同一生态大区的川西乎原50%左右.这一问题的出现,除受土壤肥力状况制约外,最根本而直接的因素是气候。万县地区气候分为以万、开、忠、梁为主体的川东平行岭谷区气候和以云、奉、两巫一城为主体的盆周山区气候.这一气候在小麦生育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大豆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内蒙古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重要地位,除阿盟大部地区、锡盟牧区及乌海外,其他盟市广泛种植,主要栽培区集中在东部四盟(市)。2000年全区播种面积79.4万hm^2,占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8%、豆类总播种面积的70%。年总产量8.6亿kg。  相似文献   

14.
一、西南山区玉米成熟不好的气象原因(一)概况:我县西南山区包括秦岭、齐寿、大门等十六个公社,平均海拔1600—1700米,部分地方达1800—1900米。玉米播种面积169万亩,占全县玉米播种面积的42%左右,平均单产226斤,总产3762.8万斤,占全县玉米产量的33%。玉米产量低而不稳,影响我县粮食产量的提高。目前本区栽培的玉米,依海拔不同有所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是昌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65—70万亩,占全县总粮田面积的55%左右。小麦产量虽然有上升趋势,但年际波动较大,分析产量波动的原因很有必要。本文主要研究气象条件差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选择对产量影响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气候因子,分别建立前期和后期产量预报方程,为昌邑县小麦生产提供确切的农业气象依据和进行产量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81-1991年11年小麦生长情况,我省各地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年际变化不大,二要素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千粒重年际变幅大,最高的1989年全省平均为37.1克/千粒,1991年只有30.5克/千粒。千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5月份小麦灌浆期的阴雨寡照、青枯、干热风等气象灾害的出现,影响小麦灌浆,导致千粒重下降而减产。选育早熟品种,可避开5月下旬的气象灾害对小麦灌浆的危害;中后期在叶面上喷施磷酸二氢钾可防御干热风和青枯危害。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988年度,石河子种植小麦53万亩,其中冬麦32.8万亩,春麦20.6万亩.平均单产248.35公斤,比1987年的251.5公斤降低了3.2公斤.造成今年冬春小麦减产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生长期不利的气象条件也是造成1988年小麦欠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秋季降水过多,影响了冬麦适时播种和苗期生长发育石河子1987年秋季,前期温度较高,从表1看出,9月平均气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是历史上多灾的省份,干旱、水涝、风雹、霜冻等气象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尤以旱涝灾害最为频繁、最为严重。据省民政厅资料统计,1949~1989年的四十年里,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减产一成以上的)平均每年5169.4万亩,成灾面积(减产三成以上的)3195.9万亩,分别占全省每年平均播种面积的30.5%和19.0%,因灾平均每年减产粮食30.2亿斤,减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胡麻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麻学名为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胡麻是我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其种子含油率高,油质良好,气味芬香,是我区西部地区人民喜爱的油料。胡麻在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均有种植,其中以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为集中产区。2000年全区播种面积10.1万hm^2,占全区油料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1.5%,年总产量6505.7万kg。  相似文献   

20.
我省小麦播种面积居全国第四,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是主要的小春作物。其占小春播种面积的比重逐年增加,在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分别约为40%、49%、59%左右,近年上升到68%;其占小春产量的比重也相应地出约50%、58%、69%上升到近年的75%。小麦生产的丰歉对全年粮食总产的增减,关系日益密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