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地质成因岩石地应力分布规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锋  盛谦  张勇慧  刘元坤 《岩土力学》2008,29(7):1877-1883
通过收集我国大陆地区大量的实测地应力资料,筛选出了受局部影响小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应力随埋深分布的散点图,并根据各自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三大类岩石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其主要与岩石地质成因相关。三大类岩石的垂直应力总体上随埋深呈线性增大,量值接近各自上覆岩层自重;最大水平主应力随埋深均呈线性增大,相同埋深条件下,火成岩量值最大,变质岩次之,沉积岩最小;而沉积岩浅部最小水平应力大于岩浆岩;三大类岩石的水平差应力总体上随埋深也呈线性关系,相同埋深条件下,火成岩较大,而沉积岩较小;浅部岩浆岩平均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最大,而沉积岩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安徽省重要矿集区地球物理参数,对岩石电性参数存在各向异常进行研究。选取安徽省霍邱矿集区、庐枞矿集区、宁芜矿集区、东至—泾县成矿带等4个地区的沉积岩、变质岩为样本,分别进行3个方向的电阻率、极化率测试,测试结果证实:沉积岩、变质岩、火山沉积岩都存在非常明显电阻率各向异性,电阻率越高,其垂向电阻率与水平方向电阻率比值越大;岩石极化率各向异性不明显。通过岩石电性参数各向异性数据分析,总结了岩石电性参数各向异性特征,为电法勘探综合解释提供基础资料及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志坚 《地质论评》1959,19(5):209-211
在地表出露的岩石一般可以根据成因而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等三大岩类,这些岩石都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和详尽的阐述;但另一类由可燃性有机岩自燃发火后在火区生成的烧变岩类,则论述甚少。就烧变岩的岩性看,它具有火成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的部分特征;就成因看,它同某些火成岩和变质岩有一定相似的成岩过程,因之烧变岩可以考虑作为三大岩类间的一  相似文献   

4.
逊克晚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逊克县(48°30′~49°30′N,127°30′~129°00′E)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黑龙江中游南岸,小兴安岭中段以北,境内广泛分布着晚新生代火山岩,是新生代环太平洋火山带中国东部火山区的一部分[1,2]。逊克东有抚顺-密山火山带,西邻五大连池火山群。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结果[3,4]表明,逊克东西两侧的火山岩在岩性特征和化学组成方面有着显著差异。野外考察发现,逊克新生代火山岩主要为裂隙式喷发,沿河流分布,形成火山岩台地、石海、石垄、丘陵、低山,表层岩石气孔发育,总体呈浅灰黑色。少量呈中心式喷发,以低平丘状产出,喷发中心由砖红色火山熔岩渣组成。岩石薄片的镜下观察表明,逊克火山岩主要为隐晶至微晶  相似文献   

5.
黄思东 《铀矿地质》1990,6(4):220-225,231
本文就我国中南4省区金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金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中南地区金矿分布5大规律:空间上集中分布具一定的统一性;赋矿层位多为古老的变质岩系;在空间分布和成因上与岩浆岩密切相关;金成矿在赋矿围岩上虽无较大的选择性,但仍偏重基性火山岩和侵入岩以及有机质、炭质高的沉积岩和变质岩;金的成矿期主要是从前寒武纪到中生代。文章并以部分典型矿床为例,论述了中南4省区金矿控矿因素除矿源层(体)、岩浆岩、构造这3个要素外,还应将深部液态矿源层及区域变质作用视为同等重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兴洲 《地下水》1993,15(1):13-14
解决好山区群众饮水问题,是关系到发展山区经济,改善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经济建设的大问题。在复杂多变的山区打井,能否出水和水量大小,关键在于井位的选定,对如何选一个经济合理的山区岩石井位的方法,浅议以下几点:1 岩性赋水特征首先,到一个地区定井,要分清岩石属性,确定找水途径。在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三大岩类中,以沉积岩作为重点,变质岩次之,火成岩难以找到理想的水源,在沉积岩中,以古生界奥陶系冶里亮甲山组和远古界  相似文献   

7.
李淳 《地层学杂志》1989,13(4):311-314
通常都承认层状的火山喷发岩和母岩显然为沉积岩或火山岩的变质岩体为岩石地层单位。同样,也应承认侵入火成岩体和母岩不明的非层状变质岩体为岩石地层单位。它们都可以根据岩石学特征予以限定、识别和填图,而这些岩石学特征也就是建立岩石地层单位所需的鉴别标准。层状的或非层状的火成岩及变质岩的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均需由合适的当地地理名称与1)指示等级的单位术语——群、组、段和2)指示其主要岩石类型的简便野外岩石学术语——花岗岩、片麻岩、片岩两者或其中之一组成。等级术语显然较适用于层状火山喷发岩和易确定的母岩为沉积岩和火山喷发岩或其一的变质岩。而对于非层状侵入火成岩体或岩性均一、母岩难以识别的变质岩,使用简便的野外岩石学术语更为恰当。“杂岩”这一术语适用于岩性非均质和不规则的火成岩和变质岩,或两者之一,而不考虑其是否经受过强烈而复杂的变形和变质作用,或其中一种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磁法物性工作中,采集定向标本存在很大困难。尤其是在层理发育的沉积岩、变质岩地区或节理发育的火成岩地区,岩石标本极易沿层理或节理碎裂,使采集定向标本几乎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9.
对于岩浆融离型铜镍硫化矿床,多属"小岩体成大矿"。岩体若小,物探方法寻找该类型岩体、矿体有效性的基础之一就是物性的差异要极为显著。对新近发现的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区的岩矿石,进行了较系统的极化率测定。分别对围岩(变质岩)、矿源岩体(侵入岩)、岩浆侵位过程形成的蚀变岩石以及矿化过程形成的矿石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具有显著的极化率差异,并且空间上矿体与高极化率基本对应。由此认为,可以使用激发极化法在东昆仑地区寻找矿源岩体及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0.
李达周 《地质科学》1980,15(3):242-248
恢复变质岩原岩的性质是研究变质岩的重要课题。恢复变质岩原岩性质的方法很多,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岩石化学法和地球化学法。由于岩石的化学成分变化很大,有些沉积岩的成分与火成岩的成分很相似,变质产物也很相似,特别是那些经过非等化学的深变质的岩石,有的本来是副变质岩,却投影在正变质岩的区域内,或落在模稜两可的地区。目前,有人利用岩石中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锆石区分正副变质岩。  相似文献   

11.
变质矿床成因分类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讨了变质矿床的定义并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变质矿床初步提出了一个新的成因分类方案。该方案共分为五个大类和十三个亚类,并对每个大类和亚类都提出了一些代表性矿床实例。新的变质矿床成因分类方案为:(1)受变质矿床类,分为受变质硅铁质建造沉积矿床、受变质硅铁质建造火山–沉积矿床、受变质其它建造沉积–火山沉积矿床、受变质火成岩改造矿床和受变质细碧角斑质火山喷发沉积矿床五个亚类;(2)区域变质作用变成矿床类,分为变质重结晶型、变质化学反应重组型和变质热液型三个亚类;(3)局部变质作用变成矿床类,分为接触交代夕卡岩矿床、局部接触热变质变成矿床和局部动力变质变成矿床三个亚类;(4)受变质沉积–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矿床类;(5)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矿床类,又分为混合岩化交代型和后期混合岩化热液型两个亚类。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volum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specific gravity measurements and mineral and lithologic identification results for 540 samples,the rock type,density,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rocks from northern Borneo were analyzed,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to the litholog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sozoic strata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was assessed according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3 types and 25 subtypes of rocks in northern Borneo,mainly intermediate-mafic igneous rocks and exogenous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with small amounts of endogenous sedimentary rocks,felsic igneous rocks,and metamorphic rocks.The rocks that are very strongly-strongly magnetic and have high-medium densities are mostly igneous rocks,tuffaceous sandstones,and their metamorphic equivalents.The rocks that are weakly magnetic-non-magnetic and have medium-very low densities are mostly conglomerates,sandstones,siltstones,mudstones,and coal.The rocks that are weakly magnetic-diamagnetic and have highmedium densities are mostly limestones and siliceous rocks.The Cenozo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densities and medium susceptibilities;the Mesozo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dium densities and medium-high susceptibilities;and the pre-Mesozo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nsities and low magnetism.Based on these results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rock types,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Mesozoic rocks produce weak regional gravity anomalies;the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produce negativ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ies;whereas th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produce positiv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ies;and the Cenozoic igneous rocks produce positiv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ies.The regional high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originate from the Mesozoic mafic igneous rocks and their metamorphic equivalents;and the regional medium magnetic anomalies may be produced by the felsic igneous rocks and their metamorphic equivalents.Accordingly,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sozoic lithology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hows that the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are distributed over a large area of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Thu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esozoic strata in this area have the potential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3.
新疆和静县艾肯达坂39号铜矿点东南第四系大面积覆盖区存在1个物化探综合异常,多年来备受关注.2002年钻探查证后,对异常进行了再解释,查明了引起异常的原因.该高极化低电阻率激电异常是由下志留统依南里克组一套浅变质岩中的弱金矿化、弱石墨化、弱黄铁矿化碳质粉砂岩引起;低重力异常是由下志留统依南里克组中的次生石英岩、硅质岩和硅化大理岩引起;磁异常主要由厚达20m左右的下二叠统艾肯达坂组中基性火山岩砾石、岩块及碎屑等第四系堆积物引起,而下志留统依南里克组浅变质岩基本为无磁性岩石;全铜、有机铜和活动态铜异常主要是由第四系堆积物中大量铜矿转石和含铜高的中基性火山岩引起;壤中汞气和热释汞气异常是由断裂引起.证实了艾肯达坂物化探综合异常处于拉尔墩深大断裂带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表明,西南天山下志留统依南里克组一套浅变质岩具有形成“黑色岩系”型金矿的有利地质条件,是突破“库姆托尔式”金矿的有利地层,建议加强该区的金矿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属华北板块的柴达木地块的早古生代陆缘活动带(祁曼塔格裂陷槽),即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岩浆型被动陆缘。本文基于ArcGIS平台,通过建立研究区铁矿资源潜力评价模型,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例,对新疆东昆仑西段的铁矿资源进行预测区的圈定,并对圈定的靶区进行优选。由于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与沉积地层、岩石分布状况有关,总结出本研究区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控矿因素包括沉积地层、Fe元素异常、岩石组合等。本文选取(1)沉积地层、(2)Fe元素异常这两个方面的证据图层对研究区铁矿资源进行预测,共固定了3个沉积变质型预测区,其中A类1处,C类2处。在成矿区带圈定的基础上,估计区带内未发现矿床的个数;对预测区矿点的分布、品位、矿石量(吨位)的分布特征进行模拟,来获得资源量的估算,对研究区铁矿资源潜力做出快速、准确的评价。此次研究表明新疆东昆仑西段具有一定的铁矿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5.
西成铅锌矿田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内,该区铅锌矿床点星罗棋布,含矿建造为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矿床的生成和分布明显受层位控制,矿床类型可分为沉积变质岩型和沉积变质再造型。本文以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为例,探讨典型矿石组构特征,分析区域变质对岩矿石结构、构造的影响,对比不同矿床类型矿石结构、构造差异,对本区矿产地质及成因研究和勘查找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 经历了漫长地质演化历史, 分为鲁西和鲁东2个主要地块, 地质矿产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其中区内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成因类型多样, 矿床广泛分布, 资源储量丰富, 是全国重要的铁矿开发基地。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全省地质矿产资料进行总结, 从地层赋矿、构造控矿、岩浆岩成矿和物探异常示矿等方面对全省铁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 进一步对全省铁矿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省铁矿类型共分苍峄式、莱芜市、莲子汪式、朱崖式等共14个矿床式; 铁矿成矿规律研究表明, 各铁矿类型受到地质构造演化控矿、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等控制程度不同; 如地层控矿方面尤以沉积变质型、化学沉积型较为突出, 岩体控矿方面尤以岩浆型铁矿最为显著, 而接触交代型铁矿则是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联合作用的结果。随着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 认真总结物探异常示矿规律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 低缓磁异常区的勘查是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通过对全区铁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和成矿规律研究, 划分了全省铁矿成矿系列, 并总结了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构建了研究区铁矿综合勘查技术体系。此次研究共圈定了苍峄铁矿远景区、莱芜铁矿远景区、淄河铁矿远景区和莱阳西铁矿远景区等36处; 其中沉积变质型铁矿共15处, 接触交代型铁矿共9处, 岩浆热液型铁矿共4处, 岩浆型铁矿共8处; 在上述36处远景区中, A类远景区共18处, B类远景区共13处, C类远景区共5处, 在今后各个铁矿类型勘查过程中, 沉积变质型铁矿和接触交代型铁矿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本次研究为今后全省铁矿找矿工作提供了部署依据和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17.
安丘市夹河套铁矿属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铁矿产于古元古代粉子山群中,受小宋组二段底部含铁岩系的控制。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指出现已圈定的2个铁矿体在其深部仍未圈闭,且夹河套西南、东北区段及潍河东岸等地具有较大范围的磁异常,从而为进一步选择靶区,扩大资源远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塔什库尔干地区是新疆重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矿集区.文章在对区内典型铁矿床及矿床地质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其成矿地质条件,认为古元古代火山沉积盆地内的海底火山作用为铁矿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后期岩浆侵入活动与磁铁矿层接触部位出现夕卡岩化使矿体进一步富集;褶皱作用使矿体产生局部增厚、减薄或尖灭;成矿后的断裂造成矿体沿走向的不连续.区内航磁异常的ΔT值大于200 nT,并有一定的延长,均与已发现的磁铁矿床相对应;地面磁异常500 nT以上的峰值带均为磁铁矿化引起的异常.Fe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与古元古界布伦阔勒岩群完全吻合,布伦阔勒岩群是寻找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的主要层位.  相似文献   

19.
钛金属因其性能特殊和用途广泛而被称之为"第三金属"。中国钛矿资源丰富,占世界总资源储量的24.46%,但多为含钛量偏低的原生矿,高品位优质钛矿的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导致中国钛的对外依存度偏高,为此,需要进一步总结规律,分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本文根据中国钛矿的成矿特征,将钛矿划分为岩浆型、变质型、风化型和(第四纪)沉积型4种类型。其中,岩浆型矿床主要为岩浆分异作用形成的钛铁矿-磁铁矿(钛磁铁矿),分布较广,主要集中于攀西地区近SN向基性—超基性岩带和华北地台北缘近EW向基性-超基性岩带;变质型矿床与区域变质作用关系密切,较为重要的是榴辉岩(榴闪岩)型金红石矿床,主要受控于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风化型矿床受控于富Ti原岩和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多产于湿热的云南和广西;滨海沉积型矿床则沿海分布,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东岸。本次钛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全面总结全国钛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圈定111个3级预测区并估算资源潜力,包括A类预测区22个,B类预测区27个,C类预测区62个;笔者最后优选了12个预测区并进行了详细评价,建议做为今后钛矿的找矿部署优先考虑的重点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贵州五指山铅锌矿田深部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国勇 《地质与勘探》2015,51(5):859-869
贵州五指山铅锌矿田发育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断层,分别平行于区域性安顺-贵阳、纳雍-息烽及水城-紫云深大断裂,控制了寒武纪-泥盆纪时期的沉积相和石炭纪前的地层剥蚀程度,以及沉积盆地中成矿流体活动。矿田中的那雍枝矿床的矿体产状、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具有海底喷流沉积矿床成因。矿田深部地球物理场显示,矿田及附近存在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深大断裂,在几组断裂交汇处及附近的深部存在岩浆岩体及大型岩基,具备深部流体上升的条件。推测那润断层北盘那雍枝矿床深部灯影组内,F9、F10与F1断层相交,灯影组和清虚洞组层位及对应的物化探异常变异区的深部应存在大型层状铅锌矿体,具有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