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期间,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首脑机关和后方机关所在地。柳林河中游的前古道村住着运输大队、被服厂和军区政治部,西岸住着修枪所和中转站,东岸住着供给部。后方医院原在大地村,后迁至东岸村南坪自然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就在这里给八路军的伤病员看病。因此,这一带成了敌人扫荡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裴秀(公元223~271年)是西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地留学家,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祖父裴茂是东汉尚书分,父亲裴潜是魏国尚书令。裴秀少时聪敏,喜欢读书,有风操。八岁时就能写文章。当时许多人把裴秀比之为颜渊、冉有、于夏等人,并有谚语说:“后进领袖有裴秀。”晋武帝司马炎继承王位后,拜他为尚书分,后升为司空(相当于宰相)、左光禄大夫。裴秀博学广闻,居于谋臣要位。他创制朝廷礼仪,又陈述刑政要点,多数为朝廷所采用,并且成为定制。他在住四载,是当时有名望的三公之一,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裴秀除辅助皇帝…  相似文献   

3.
盛夏时节,我陪父亲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树木庄稼都似亲人般地等候在那里,一踏上这块热土,父亲便激动起来了。步子也快,话儿也多,不住地跟我说起他小时候,在哪儿种地,在哪山砍柴,在哪片林子逮松鼠。弯弯的小河水从西往东,沿着村庄划一条银白色的弧线。在河的臂弯里,有一大片麦田,麦子已经熟了,穗子金黄金黄的,粒儿又肥又多,父亲停住脚,蹲下来手捧那麦穗看呀看呀,激动得手都抖起来了,父亲说:“知道么,这地还是我小的时候,你爷爷带着我一起挑土垫起来的呢,那时,这儿还是个乱石滩,连草都不长。”说话间我发现他的眼窝内闪出几滴亮晶晶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正难忘故乡那三棵参天的老柏树。我的故乡坐落在山上,又因陈姓居多,所以得名陈家山村。村庄就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依势而建,山下有一条螳螂河自西向东流去,河两岸是肥沃的良田。一条省道——博沂路沿河而行。山上有一眼长年不断的泉水,冬暖夏凉,滋润着纯朴而善良的村民。在村庄南面的丘陵上长有三棵柏树。那不是普通的三棵柏树,而是三棵写满沧桑的古树。最粗的一棵要三个人手拉着手方能合  相似文献   

5.
《地图》1997,(1)
粟裕大将爱好看地图。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地图前度过的。从参加革命到新中国成立,粟裕使用过无数张地图,那些地图上面记录了他光辉战斗的历程。抗日战争时期,粟裕率新四军一师活动于海安、东台一带。他指示参谋人员调查当地地形,绘制了一份详细地图。这张图上标明了各村庄之间的距离,每个村庄的房屋数,河流宽窄深浅,他形隐蔽开阔及低凹积水等。用这份地图指挥夜行军,在据点林立的游击区与敌人周旋,甚至在离敌人半公里的地方往返穿插,巧妙地选择战机打击敌人。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对地图的利用率就更高了。大规模的运动战要跨越几个…  相似文献   

6.
台儿庄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是一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这里曾因台儿庄大捷而驰名中外,曾因是八路军115 师运河支队诞生地而誉播华夏。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早在1963年7月,台儿庄全区普降大雨并引发水患,280多个村庄的11714间房屋倒塌,死伤14人。农田过  相似文献   

7.
正忆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制图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制图科,它的前身是太岳军区决死一纵队地图翻印小组、八路军前方总部测图室、野战政治部印刷厂测图室、129师兼太行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制图股。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区由前总参谋长左权亲自组建的,具有大学学历的张国器同志是第一个被左权同志选中的具体组建人。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器材缺乏,技术力量也很薄  相似文献   

8.
光行差改正数δ_A计算是天文方位角计算中的一项,计算方式我们一直是按照苏联内业规范,在每测回中分别加入。一等天文点的方位角至少要18测回,那就要算18次δ_A。而且我们有不少人在计算中亦曾发现各测回所得δ_A总是一样,但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没有解放,因此亦就一直没有人把这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改变这不合理的计算程序。过去芦秀璋同志也是一样,认为别人都这样算,细则亦这样规定,我又何必去搞它呢!  相似文献   

9.
山水村庄     
或许很少有地方像江西婺源的村庄一样入诗入画——梅林、桃溪、菊径、清华、赋春、晓起……简洁而又有意蕴,仿佛从唐诗宋词,抑或水墨丹青的意境中,还原于婺源这方山水。——婺源的灵魂是山水村庄与生态和谐,还有蕴藏山水村庄之中的生态文化。婺源的村庄,无论线条与色调,还是审美意象,都俨如一幅幅浓缩的国  相似文献   

10.
张琛 《中国测绘》2009,(1):57-57
我从小就与测绘有不解之缘,对陕西测绘局有不同寻常的感情!我是在测绘局的怀抱里长大的孩子,我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外业测量队员.妈妈告诉过我,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在出野外没能回来;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依旧在出野外没能赶回来,在我上小学以前,对父亲是生疏的,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出测.  相似文献   

11.
张小琴 《地图》2003,(5):42-45
中国历史上被尊为“圣人”的只有一位,那就是孔子;开创一种思想,能成为中华文化主流几千年,只有孔了一人。流芳百世,为万事师表者,也非孔子莫属,历代统治者封王列位,子孙世代蒙荫,也只有孔子一人。  相似文献   

12.
1831年,没有人想到,一场持续几十年的霍乱大潮即将来临。在第一波霍乱菌的袭击中,英国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  相似文献   

13.
水峪润物     
李青松 《今日国土》2023,(Z1):54-57
<正>在这里,水是如此的丰沛,甚至连名字都溢出了水。京东金海湖镇境内,有一个诗意淋漓的村庄叫水峪。何谓峪?两山夹一谷,谓之峪。水峪,即为有水流淌的山谷。我随施海来到水峪一看,果然如此。然而,水能造福,也能泛滥成灾。物无美恶,多则即是问题。仰观之,村庄往上是一道水坝,拦住了整日哗哗流淌的水流,生生憋出了一座水库。水坝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筑的。当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家家出义务工,  相似文献   

14.
1979年的元旦前后,我们在中越边界集结,准备发起那场著名的"自卫反击战".那时候我就喜欢琢磨地图,在上级下发的作战区域图上,我发现,在河口一带的滇越铁路上,有一串地名叫做"六条半"、"七条半"、"十一条"等等.这些地名当时对我们十分重要,每当看到它们,心里总会生出一种庄严的使命感.云南的地名因为有许多少数民族语言的进入,所以经常出现一些奇怪的字眼.不过叫某某"条"的确乎绝无仅有,它们只出现在河口一带的滇越铁路沿线上,而且在距离上似乎与里程有关联.这条铁路是百余年前法国人修建的,后来我曾试图在法语"公里"的发音上找答案,但是法语"公里"的字根是从英语"kilometre"过来的,即使用说云南话的舌头也找不到"条"的意思.这事至今还没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5.
王志会 《地图》2005,(5):94-95
20世纪60~70年代的“文革”期间,全国各地都制作了大批量的毛主席像章。有资料证明,在当时仅2年零8个月的时间内,国内各证章厂及各地的“运动组织”就总共制作毛主席像章80亿枚。其中,有一类极具特色的毛主席像章被像章收藏圈看好,那就是“地图”系列专题章。  相似文献   

16.
汶川县 靠近汶川县,山谷开阔起来,山坡也不那么陡峭,山下有些耕地.这个城镇非常不堪,有种被贫困击倒的气氛……我周围几乎没看到任何人,街上只有几个老妇人,看来相当害羞的样子.整个城市如同废弃之地一般,宽度仅为300码(1码相当于0.9144米)……启程不久,我们在山顶看到第一个"蛮子"(原作者意指羌人)村落……"蛮子"村落与一般汉人村庄建造的方式很不一样:房子全由石头砌成,底部像个城堡,上面狭窄的窗户就像观察孔;屋顶是平的,上面支着棚子,棚子顶也是平的,前面开门.每个村落都建有一座高塔,通常为方形,但我也见过一个八角形的.  相似文献   

17.
父亲退休后便回到乡下的老屋居住。回到乡下的父亲,却不肯闲下心来安度晚年。平日里,谁家有个大小事情帮帮忙:农忙时,帮助弟弟家干点农活。除此之外,父亲便盯上了老屋的庭院。  相似文献   

18.
芳华     
正"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朋友,当你在甘肃的沙漠戈壁,在新疆的天山绿洲,在疏勒河、玉门关,在吐鲁番、鸣沙山,看到一群古稀之年的阿姨们放声歌唱《勘探队员之歌》,任由大西北的风吹动着满头银发,略带沙哑的声音澎湃着青春的激情,爬满了岁月印记的脸上满是激动,一些人已经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时,你会不会被此情此景所感染,会不会也和她们一样,泪水涌上了眼眶?  相似文献   

19.
罗洪先,字达夫,号仓庵,江西吉水人。明幸宗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卒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是我国明代一位很有影响的地图学家。他的父亲做过兵部武选郎,徐州兵备副使和淮安镇江等地的知府。他年少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学习很努力,11岁读古文,15岁读到王阳明的《传习录》时,极仰慕其学识与思想,曾想拜其门下习业受经,因父亲阻拦,未能成行。明嘉靖八年,他考中进士第一名,中了状元,他并未沾沾自喜,只是说,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后与他人上书进谏得罪了皇上,…  相似文献   

20.
麻将和驴子     
麻将该是国粹的,或也可冠之于“国技”的名号,因为国人的玩麻将之人数是远远多于打乒乓球之人数的。况且,国人向来以某项活动参加多而对其多加得视并给予支持,且作为评价其是否为国技的标准的。人多,人是中国的负担,更是中国的骄傲。而且听说慈禧太后那老妈子也对麻将情由独钟、乐此不疲。这也算是对麻将的风行做了潜意识的推荐吧!但或许没有广告费的,不象现在的明星、歌星动辄几十万的广告费,他们是该向慈禧太后学习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