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95年是江西省近几年来棉花总产量最低的一年,没有达到省政府年初的目标产量.经分析苗期阴雨、6月洪涝、伏秋干旱等不利的气象条件是棉花总产下降的主要原因.现将全省棉花主产区1995年的气象资料与历年及1994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1 播种出苗期,连阴雨天气不利全苗、壮苗.1995年我省大部分地区于4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种,较常年提前.播后遇4月中至下旬的连阴雨天气过程,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对棉花苗期生长极为不利(资料见表1).从表1中可知:全省各主要产棉区,苗期降水量明显偏多,比1994年平均偏多160.4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二代棉铃虫的连续调查观测,得出高青县二代棉铃虫初见卵期在6月16日前后,卵高峰期在6月下旬,结束期7月上旬,总卵期25天左右.在这段时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代棉铃虫发生。同时还发现二代棉铃虫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除与温度、湿度有关外,还与降水有关,6月上旬降水日少,6月中旬—7月上旬降水多且持续时间长,是造成二代棉铃虫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03年4~6月,光温条件基本适宜,降水适中,对春播及夏收作物生长发育较为有利。2003年4月,全省气温偏高,未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降水充沛,光照适宜,天气条件对早稻、棉花、花生等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及苗期生长有利,早稻、棉花基本上未出现烂种烂秧和死苗的现象,秧苗长势良好、素质高,多为一、二类苗,播种期较常年略有提前。棉花也基本上做到了一播全苗。但4月中旬初,我省部分地区出现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早稻、果园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对春播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2003年5月,全省大部分时段光温适宜,积温偏多,对…  相似文献   

4.
利用山东省惠民县气象局1988~2007年(抗虫棉1998~2007年,常规棉1988~1997年)观测资料,对温度和降水影响棉花早衰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5~7月平均气温和秋桃数呈明显负相关关系,5~7月平均气温越高,秋桃数越少,棉花早衰越严重;6月中旬至7月中旬降水偏少,干旱易形成老小苗,棉花发生早衰;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水偏少、秋桃偏少,造成棉花早衰。从气象方面提出了抗虫棉早衰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库尔勒近10a(2000--2009年)气象资料探讨了棉花播种关键期间(3月下旬至4月下旬)的气候背景,对棉花播种影响较大的气象要素和异常天气等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气候特点。结果表明:在库尔勒棉花播种关键时期,4月中旬气温偏低的概率较大;终霜冻异常偏晚基本为3a一遇;大部分年份降水少;大风灾害每年都发生,且多出现在4月中旬,但是强大风天气一般出现在4月上旬。由此可以给出最佳的播种期。  相似文献   

6.
2000年 4~ 6月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 4月份我省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气温正常,降水南多北少,土壤湿度基本适宜,但光照不足。天气条件对早稻、棉花播种出苗及苗期生长、油菜结荚成熟和收割以及小麦拔节和抽穗均较为有利,全省早稻基本上未出现烂种、烂秧,棉花做到了一播全苗,秧苗素质较好。 5月份上、中旬全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光热充足,对早稻、棉花等春播作物生长以及油菜成熟收晒有利;但因降水持续偏少,土壤表层湿度偏小,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旱象,对春播作物的生长又有不利影响。下旬中开始,全省自北向南普降…  相似文献   

7.
利用全国740站日降水资料,采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湖流域年降水序列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主雨季从4月的第2候开始,持续到7月的第1候。两湖流域雨季较江淮梅雨来得早,持续的时间长。(2)雨季内以出现2个和3个主雨期模态的可能性较大。其中2个主雨期一般出现在5月上、中旬及6月中、下旬,这种模态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表现明显;3个主雨期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5月中下旬到6月初与6月下旬至7月初,该模态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初、80年代中后期表现明显。(3)两湖流域雨季内降水的准双周(10~20 d)、30~60 d低频振荡现象明显。准双周振动在雨季中表现为5个波动,30~60 d振荡表现为3个完整的波动,波峰分别出现4月上旬、5月上旬及6月中旬,与其降水主模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气候季节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黑龙江省日平均气温资料对黑龙江省气候季节进行划分,并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部和东南部与俄罗斯交界地区属于无夏区,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属于四季分明区。黑龙江省春季起始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呈南早北晚分布;夏季起始时间(四季分明区)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夏季起始时间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呈南早北晚分布,东部地区呈南晚北早分布;秋季起始时间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全省呈北早南晚分布;冬季起始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呈北早南晚分布。黑龙江省春季平均长度为70 d,西部地区春季短,东部地区春季长;夏季平均长度(四季分明区)为32 d;秋季平均长度为59 d;冬季平均长度为214 d,北部地区冬季长,西南部地区冬季短。1961—2010年黑龙江省入春和入夏时间提前,入秋和入冬时间推迟;夏季长度明显延长,冬季长度明显缩短,非冬季长度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
棉花是喜温作物,尤其播种~出苗、开花~吐絮对温度最敏感,所以,适宜的温度是棉花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热量不足不仅影响生育进程,并且对产量高低品质好坏也起着决定作用。在我省春季常因低温不能一播全苗,幼苗出土晚、生育慢,6月上、中旬搭不好丰产架子,现蕾盛期常延迟到7月上、中旬。棉花现蕾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9~20C,而关中棉区5月下旬就相继稳定通过了20℃,致使6月份的有效温度得不到利用,缩短了棉花的有效花蕾期,棉花现蕾少给铃少,秋季还易受低温阴雨的威胁。为此,我们研究了适期早播、保苗促苗的适宜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棉花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陕西1981—2010年30a的气候资料,以8月上旬平均气温、8月下旬—10月中旬降水量、5月中旬—6月上旬日照、生育期大于≥10℃的活动积温4个因子作为陕西棉花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及制图功能,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陕西棉花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陕西省棉花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陕西棉花气候适宜区主要分布于关中中东部及沿黄河的滩地,在适宜区内,应根据秋季降水预测情况,选择棉花中早熟品种,以避免秋霖危害。  相似文献   

11.
将棉花苗期高度与同期温度、降水和最终含糖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苗期的相对高温、多水造成徒长;相对低温、多水造成滞长,必然对应着含糖过高,而苗期正常温度与降水则与含量低相对应。同时,对多年苗期温度、降水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隶属函数,以佰和监测苗期气候给棉花含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将棉花苗期高度与同期温度、降水和最终含糖量进行统计分析 ,表明 :苗期的相对高温、多水造成徒长 ;相对低温、多水造成滞长 ,必然对应着含糖过高 ,而苗期正常温度与降水则与含糖量低相对应。同时 ,对多年苗期温度、降水进行了统计分析 ,建立隶属函数 ,以估量和监测苗期气候给棉花含糖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明确新疆棉花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对该地区调整种植结构趋利避害、保障棉花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疆棉花种植区101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历史灾情资料、作物生产资料,筛选和验证了新疆地区棉花苗期低温冷害指标,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空间插值分析和M-K趋势分析等方法,从年代尺度、年际尺度和候尺度系统分析了新疆棉花苗期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新疆棉花苗期冷害以轻度为主,中度次之,各等级冷害发生频率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北疆冷害站次比和发生频率随候序推移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北疆和南疆分别在4月6候和4月4候冷害发生频率较大。近60年新疆棉花苗期低温冷害发生天数、强度和站次比均呈减小趋势,20世纪80年代冷害最为严重,与时段Ⅰ(1961—1990a)相比,时段Ⅱ(1991—2020a)逐候的冷害站次比均减少。  相似文献   

14.
张静  荆涛  刘爱荣 《山东气象》2009,29(1):32-33
棉花是高青县最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棉花苗期病害种类较多,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褐斑病等。针对2005,2006年棉花苗期常见病害取样调查结果,结合同期气象条件对棉花苗期病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条件与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南康甜柚的物候表现与发展前景 南康甜柚一般于 1月下旬开始萌芽,春梢展叶期多在 2月上旬到 2月中旬, 3月底到 4月上旬中始花, 4月上旬末到中旬中为盛花期, 4月中旬末谢花。 4月中旬末到 4月下旬中出现第 1次生理落果, 4月底至 6月上旬出现第 2次生理落果。早熟柚一般在 9月上、中旬成熟;中熟柚多在 10月下旬到 11月上旬成熟;迟熟柚则在 11月中旬后成熟。物候期与广东省梅州市 (沙田柚生产基地 )相比迟 10~ 20 d。一般早熟柚平均单果重约 1.2 kg, 18 a生树,株产可达 320个;中熟柚平均单果重 1.5 kg左右,盛产株平均每株 200个…  相似文献   

16.
葛徽衍  张永红 《气象》1997,23(9):1-2
用棉花秋桃理论估产与实产之间的偏差,表征秋桃调查后至棉花停止生长期之间棉铃生育成熟状况,分析了这段时期气象因素对棉株和棉铃的影响,得出了确定棉花丰歉的农业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气象条件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棉花从现蕾至吐絮,一般需74~98天,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棉株内部生理过程的复杂变化,而造成营养失调等,常导致蕾铃大量脱落。一般蕾铃脱落率常达60~70%、重则可达80%以上,严重地影响棉花的高产。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非常复杂,又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有三个:第一  相似文献   

18.
我省自入春以来至5月上旬,持续高温少雨,全省出现大面积的干旱。5月中旬至6月上旬,全省转入低温多雨,旱情得以解除。但自6月中旬至7月末,全省又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形成了异常的干旱灾害,全省受灾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严重,为建国以来所罕见。本文分析了1997年6月中旬~7月下旬的气候概况、气候特点、干旱严重程度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16月中旬~7月下旬的气候概况1.1气温6月中旬~7月下旬,全省平均气温为24.2℃,比常年高3.l℃。从全省分布看,白城地区、松原地区、四平地区大部和农安、辽源为25.0~26.2℃…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疆105个国家站2023年4—5月气象观测数据和同期棉花生长发育的物候资料,选取日平均气温≤12℃的持续天数作为棉花苗期低温冷害等级指标,采用GIS空间加权综合评判法对棉花苗期生长低温冷害修正后的指标进行划分,结果表明:4月,播种后棉花出苗缓慢,北疆部分棉区、巴州北部棉区、阿克苏地区已播种的棉花出现烂种烂芽、棉苗立枯病等现象;5月上旬,全疆棉区气温持续偏低,多降水碱灾、低温霜冻及局地冰雹等灾害天气,致使棉田土壤板结,棉花出苗困难,5月下旬,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冰雹、强降水导致棉花受灾;4月较重度、重度苗期低温冷害的棉区有:北疆沿天山一带大部分棉区,鄯善、哈密市、巴州北部部分棉区,克州部分棉区;5月较重度、重度苗期低温冷害的棉区有:昌吉州、哈密市北部、巴州北部、克州部分;综合4—5月新疆棉区日最低气温≤0℃的持续日数、大风日数、日平均相对湿度情况分析,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大部分棉区、吐鲁番市、巴州棉区、阿克苏地区东部的棉花受冻较严重,需及时补苗,关注棉花后期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20.
1996年是新疆棉花的严重减产年。播种面积比1995年增加56.36×103hm2而总产无增,棉花单产比1995年下降82kg/hm2,棉花平均品级比1995年下降0.21级,长度下降0.29mm,一级花下降11.l%,而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是新疆主产棉区(南疆西、南棉区)棉花生长期气象条件很差:早春低温多雨造成播种期明显偏晚,生长季出现了严重的延迟型冷害。五播种出苗期早春,全疆棉区多冷空气活动,气温比常年偏低l-2℃,降水明显偏多,尤其是南疆出现较为罕见的低温连阴雨(冒)天气,使棉花播种期推迟。喀什、和田地区在4月10日以后开始大面积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