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楚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以深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作为参比值,对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探讨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Cu、Pb、Zn、Cr、As,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Cu、Cr、Zn,其中Hg和Cd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87.95%,仅Hg元素的贡献率就达到61.96%;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级别为强和很强的土壤面积占13.75%,主要分布在莱州—招远—烟台和牟平—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这种空间分布与目前金矿开采、选冶和人类生产生活布局一致;此外,局部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已迁移到小麦体内,部分小麦样品中Cd、Cr、Pb、Zn含量超临界值,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地下水污染主要来源 常见的地下水污染分为可溶性和非混合性两大类。 可溶性污染物一般为无机物,污染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点源类型污染,主要是指工业废物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汞、镉、铅、铬等重金属及难分解的有机物,或放射性物质)经地表径流及雨水的冲淋而渗入地下进入到含水层中;人类生活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随着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洗其溶出物慢慢渗入地下;生活污水、粪池等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后下渗。  相似文献   

3.
根据郑州市东北郊不同污水灌区、不同深度的土壤采样分析结果,计算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概率分布类型及环境背景值,论述了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特点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并指出了汞污染土壤的普遍性和对粮食及蔬菜质量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巨大,同时水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武汉市东西湖区主要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情况展开评价发现东西湖主要湖泊表层沉积物平均污染程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东大湖和金湖中Cd元素处于中度污染水平累积,墨水湖和上金湖中Cd元素为偏中度污染累积水平,其他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均处于轻度或无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金湖和东大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风险处于重度生态风险水平,墨水湖、上金湖、下银湖处于中度风险水平,其余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风险均处于低风险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Hg、Cr、Ni、Cu、Zn、Cd、Pb可能来自于工业和交通源的排放,而As可能与农药的使用有关。后期金湖、东大湖、墨水湖、上金湖和下银湖的内源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考虑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地质是工程地质的一个新兴分支.它是研究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人们在进行工程建设和其它生产活动中,会使地质环境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以致给工程建设和人类生活等带来危害.环境工程地质工作包括考察、预测、治理、开发利用、保护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博贺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方法】基于2016年和2014年博贺湾海域表层沉积物Cu、Pb、Zn、Cd、Cr、Hg、As重金属调查结果,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生态风险,同时结合同步调查得到的总有机碳(TOC)参数,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调查海域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博贺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Zn、Cd、Pb、As、Hg含量均满足国家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95%站位的Cu、Cr满足国家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rPbHgCuAsZnCd,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影响程度依次为HgCdAsPbCuCrZn,TOC与重金属Hg含量成显著正相关,而与Cu、Zn、Cr无相关性。【结论】该海域Hg主要来源于有机质的降解,Cu、Zn、Cr具有相近来源,主要为人类工业生产与生活污染;Cd、Pb、As来源为人类工业生产与生活污染以及有机质的降解。调查海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重金属Hg为主要生态风险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7.
栉孔扇贝对Cd的累积和排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是主要的海洋污染物之一,它易被生物体吸收富集,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再经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健康.随着近岸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产生的废物(粪便、残饵、分泌物)中存在可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活性介质,这些活性介质对水域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生物体吸收、蓄积重金属的能力)产生影响 [1].因此,关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是水环境质量基准研究以及建立合理的水质标准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土壤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方法。并对瑞典学者(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改进,用以计量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采用建立的模型对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为:Hg>Cd>Cu>Pb>Zn>Cr>As;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大小则依次为Hg>Cd>As>Pb>Cu>Cr>Zn。总体来看,山东省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潜在生态风险为强和很强的土壤占工区面积的13.75%,这种综合危害特征主要受Hg和Cd元素制约,主要分布在莱州-招远-烟台和牟平-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且已对农作物安全产生影响。认为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采金污染、工业生产、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等)的共同作用,是造成局部环境中潜在生态风险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主要环境危害之一。原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达16.1%,其中镉在所有重金属中超标比率最高,达7.0%。浙江省主要农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其中镉、汞污染相对较为普遍,全区约30%~40%的土壤已受不同程度的镉、汞污染。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北部表层土壤中As等8种重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计进行重金属来源分析,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济南市土壤背景值,Cd和Hg元素含量为强度变异,在表层土壤产生一定的富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重金属元素含量具有差异性。土壤中Cr,Cu,Ni和Zn来源于土壤母质,Cd和Pb元素来源于人类活动,As元素来源复杂。土壤综合污染以轻度污染为主,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大小为AsNiPbZnCrCuCdHg。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以轻微和中度为主,潜在生态风险强弱程度为HgCdAsCuPbNiCrZn,建议防范Hg和Cd元素污染及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道原子荧光分析仪对湛江港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砷、汞、铅、镉的含量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这几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s的质量分数为(8.138~16.749)×10-6,平均12.745×10-6;Hg的质量分数为未检出(nd)~0.322×10-6,平均0.059×10-6;Pb的质量分数为(14.306~68.904)×10-6,平均44.258×10-6;Cd的质量分数为(1.561~6.882)×10-6,平均3.0874×10-6;砷、汞、铅从港内往港外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镉的分布没有规律性,在整个港湾内的分布较均匀。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砷、汞和铅都属生态危害轻微;镉污染较为严重,属生态危害强;从综合污染指数看,属生态危害中等。  相似文献   

12.
栉孔扇贝对Cd的累积和排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是主要的海洋污染物之一,它易被生物体吸收富集,转化为毒性更大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再经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健康。随着近岸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产生的废物(粪便、残饵、分泌物)中存在可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活性介质,这些活性介质对水域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对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生物体吸收、蓄积重金属的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矿业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导致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威胁着我们的生存。采矿山的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和破坏森林植被与自然景观。矿山固体废料的不合理遗弃堆放,导致边坡失稳,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重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的矿山废碴,随雨水冲刷,造成污染转移,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随着招远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工程活动对土壤造成的污染问题也逐渐显露,加强土壤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查明界河流域地下水及土壤现状,在界河流域自上游到下游布设监测点位,共取水质分析样品66组和土壤样品19组进行化验,分析了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监测数据,总结了招远界河流域的水土污染特征,认为界河上游和中游流域土壤以有机污染为主,下游土壤污染为重金属污染,部分区域叠加有机污染形成复合污染,主要重金属成分为镉、砷、汞。结合环境工程领域的环境修复技术,提出了适宜的水土修复方案,为招远市环境修复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域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消耗的矿产资源与日俱增,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破坏了地质环境,诱发了众多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已成为我们  相似文献   

16.
噪声的利用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7):68-68
人们大多采用吸声、消声和隔声等办法降低噪声,以减少其危害,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但是,你是否知道,如果我们完全脱离噪声生活在死一般寂静的环境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不利。因此,在有些场合,人们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噪声,如现代化开放式的办公室里,人为地在空间上产生一个50~60分贝的均匀噪声场,就能掩盖邻近传来的噪声,以避免相互干扰。目前,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开发利用噪声的技术,使其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土壤污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识别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的方法。并对瑞典学者(Hakanson)
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改进,用以评价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采用建立的方法对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
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本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为Hg>Cd>Cu>Pb>Zn>Cr>As;而重金属元素潜
在生态风险大小则依次为Hg、Cd、As、Pb、Cu、Cr、Zn。总体来看,山东省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其潜在生态风
险为强和很强的土壤占13.75%,这种综合危害特征主要受Hg和Cd元素制约,主要分布在莱州—招远—烟台和牟平—乳山金矿
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且已对农作物安全产生影响。认为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采金污染、工业生产、城市人口密集生
活等)的共同作用,是造成局部环境中潜在生态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1年7月浙江舟山西蟹峙海洋倾倒区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Hg、As含量均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Zn、Cr、Pb、Cu、As、Cd、Hg,其中Cu、Pb、Cd、Hg和As 5种重金属元素为低污染水平,Zn和Cr 2种重金属元素为中等污染程度水平;7种重金属元素单个和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均为低风险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As、Pb、Cu、Cr、Zn。  相似文献   

19.
金属在常温情况下,一般都呈固体状态,但汞例外。由于汞闪闪发亮,看上去其状如水似银,通常称水银。汞虽然呈液态,它的比重却很大。一般金属,如铜、铁、锡、银等放入汞中,都将会像把木头放入水中一样,轻飘飘地浮出液面,但金放入汞中,才能往下沉。这是由于汞的比重大于铜、铁、锡、银而小于金的缘故。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是普遍规律。汞也是这样,只是它比别的物体更加敏感,温度稍有升降,汞的体积就灵敏地跟着膨胀或收缩,而且很均匀、准确。正因为它具有这种特征,所以人们用它来制作温度计、体温计。此外,水银还可用于制造水银灯、蓄电池、真…  相似文献   

20.
氡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气体,主要有222Rn、220Rn等放射性同位素,前者来自238U放射性系列,后者来自232Th放射性系列,它们是产生环境辐射的主要来源。环境辐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伽玛射线辐射,它们主要对人体产生伽玛射线外照射,当人们长期生活居住在高水平的伽玛辐射环境中,会影响机体的血液等敏感器官的功能;另一类是放射性气体氡,它会随着人们的呼吸进入体内,长期生活在高浓度氡的环境中,会影响机体内部的功能。放射性核素属于造岩元素,是与地球的形成和运行共生的,它们广泛存在于岩石、土壤、空气和水中。它们一般含量极低,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当它们相对集中和富集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有损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