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多了2亿亩并非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真的增加,同时,由于耕地质量的下降和土地污染的加剧,我国耕地国情没有变,耕地红线必须严守。12月30日,国新办就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举行发布会。根据调查结果,我国耕地面积比过去掌握的数据多出2亿亩。对此,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说,二次调查数据多了2亿亩并非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真的增加,我国耕地国情没有变,耕地红线必须严守,对于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把控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2.
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正式发布,耕地调查数多了,耕地保护是否可以松口气,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会不会松动,18亿亩耕地红线是否还要坚守?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凤荣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3.
正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 2013年12月30日正式公布。这项历时三年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对于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订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规划和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是国家的命脉,每项数据的变化,都牵动着国人的心。从发布的结果看,我国的耕地调查数据比原来掌握的有所增加,这一变化让很多人感到欣喜,认为耕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相对匮乏,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逐年减少,各类用地需求矛盾日益尖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近十几年来,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抑制耕地减少的趋势。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空前快速发展,建设用地规模也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加,耕地面积仍在不断减少。如,2003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耕地面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国务院统一部署完成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提供了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实现了调查成果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目前,二调成果已不同程度的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不同领域,本文仅就与耕地质量评价工作的结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一、调查背景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无法替代的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实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对土地资源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政策。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过两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于1984年开展,此后20多年的时间中,中国内地一直没有进行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直至2007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开展,历时两年时间于2009年结束,形成了大量土地工作领域的相关数据。第三次土地调查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基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第一次土地调查从1984年开始到1996年结束,先后经历了十二年时间。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和上地利用状况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的土地基础数据己不能满足编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宏观调控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需要。这也是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全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确保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准确、翔实的土地基数据是基础。开展新一轮全国土地调查,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这一大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9.
陈晨  方媛  黄玉 《国土资源》2013,(7):42-43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3亿亩,已接近全国耕地保有量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事实上,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量不断增加,土地作为不可再生  相似文献   

10.
张军 《国土资源》2011,(9):50-51
根据国务院的安排布署,朝阳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已全面完成,为此作者就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耕地变化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7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的要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面展开。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  相似文献   

12.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土地监察工作方针是落实土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它明确了预防土地违法在土地监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实践证明,土地监察工作的难点就是如何预防土地违法,因此,能够有效地预防土地违法是每一位国土资源执法人员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去年12月底发布。为什么每组数据都饱含渗透纸背的忧患感?就相关问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接受了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4.
准确、翔实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的依据,是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土地利用状况日新月异。为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大决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  相似文献   

15.
日前,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出10个抽查核实工作组,赶赴第二次土地调查中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较为明显的10个省(区、市),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进行重点抽查核实。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王世元作动员讲话时强调,这次重点抽查核实工作是全面推进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准确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一、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基础的基础,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提供依据。根据《土地调查条例》规定: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根据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每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多次强调"调查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土地管理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任务,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具有重要意义。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根据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即墨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工作,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该文介绍了即墨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的组织实施,技术依据,适宜性评价及其成果,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耕地中北方大干等于2米、南方大于等于1米的地坎(含耕地中的田埂、地埂)称为田坎。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以下简称规程)的规定,耕地坡度(地面坡度)大于2°时,可测算耕地田坎系数,用系数扣除田坎面积。田坎系数测算是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准确获取耕地面积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地做好田坎系数测算工作,对于准确把握全省耕地面积,进一步有效利用和保护耕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晏 《国土资源》2009,(8):38-38
8月11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完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的通知>,运用政策杠杆,进一步打消地方如实上报数据的顾虑——新政策为二次调查数据保真再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