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ARGO计划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计划是借助卫星定位和通讯系统向地面接受站实时发送海洋温度和盐度数据以及浮标位置等信息的计划。本文全面介绍了中国加入国际ARGO计划的背景情况和意义、我国ARGO计划的实施情况、国际ARGO计划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实施ARGO计划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2.
消息四则     
《海洋信息》2004,(1):31-32
中国ARGO资料中心服务网站自2002年年底开通以来,为用户提供了ARGO准实时资料及其相关信息的有效服务,并实施了数据每天更新的工作机制。2003年8月,服务网站开通了ARGO资料数据库、浮标投放信息数据库、ARGO资料元数据库和历史资料产品服务栏目,原有栏目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其中在线发布的ARGO资料数  相似文献   

3.
发展剖面探测浮标技术,支持我国参与ARGO计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了国际ARGO计划的背景和科学意义,分析了ARGO计划对我国的正负面影响和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分析了ARGO计划使用的自持式剖面循环探测浮标的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国外已有的几种自持式剖面浮标和国内正在研制的自持式剖面浮标。  相似文献   

4.
ARGO剖面浮标电导率传感器漂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RGO剖面浮标在海上长期工作,其携带的电导率传感器漂移会导致测量数据误差,从而影响观测资料的质量。文章利用误差理论和回归分析、曲线拟合等数理统计方法,检测和处理由ARGO剖面浮标电导率传感器漂移所带来的测量误差,并对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已经发现有电导率传感器漂移的ARGO资料进行了校正,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PROVOR型剖面浮标检测及布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中常用的一种剖面浮标,即PROVOR型浮标,在布放前的检测过程,以及海上布放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以便为今后大规模布放ARGO剖面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何谓ARGO计划     
ARGO计划是由美国等国家的大气、海洋科学家于 1 998年推出的一个全球海洋观测试验项目 ,旨在快速、准确、大范围收集全球海洋上层的海水温、盐度剖面资料 ,以提高气候预报的精度 ,有效防御全球日益严重的气候灾害 (如飓风、龙卷风、台风、冰暴、洪水和干旱等 )给人类造成的威胁。ARGO是“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 )”的缩写 ,通俗称“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ARGO计划构想用 3~ 4 a时间 ( 2 0 0 0~ 2 0 0 3年 )在全球大洋中每隔 3 0 0 km布放 1个卫星跟踪浮标 ,总计为 3 0 0 0个 ,组…  相似文献   

7.
ARGO剖面浮标数据质量控制过程剖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ARGO计划的观测目标是能取得精度分别为0.5℃和0.01PSU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然而,由于目前海水盐度是采用海水电导率间接导出的,而测量海水电导率的传感器很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必须对获得的ARGO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文章详细介绍了ARGO剖面浮标资料实时质量控制模式和延时质量控制模式及其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国际Argo计划自2000年底实施以来,到2004年2月,11个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和7个非成员国布放并在海上正常工作的Argo浮标数量已达1117个,比上年同期增加445个。另据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至2003年底,各国在全球海洋中布放的浮标已达到2062个。在浮标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各国在Argo资料的质量控制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也正在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ARGO计划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ARGO计划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我国参加ARGO计划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ARGO浮标海上比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海上比测试验,对新研制的ARGO浮标的工作稳定性、各传感器计量性能的准确性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采用经过计量检定过的SBE911plus温盐深剖面测量系统及中国ARGO数据库中其它ARGO浮标的相关数据作为参比,得出比测试验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被测ARGO浮标与作为参比仪器的SBE911plusCTD所测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同仪器间温度和盐度测量结果的相关度均在0.9以上,其中温度误差在-2.5℃~1.5℃之间,盐度误差在-0.15~0.4范围内.对于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体上得出结论:被测ARGO浮标的工作性能稳定,传感器计量性能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Argo剖面浮标观测资料的接收、处理与共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不仅承担着中国Argo计划的浮标布放任务,而且还承担我国浮标资料的实时接收和处理,同时,还兼顾国际Argo计划成员国布放的浮标观测资料的延时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资料及时分发到用户手中。文章将就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对浮标资料接收、处理和分发过程等作一系统介绍,以帮助用户对Argo资料有一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ARGO全球海洋观测网与我国海洋监测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建平  朱伯康 《海洋技术学报》2001,20(2):15-17,T001,T002
本文主要介绍了最近国际上继“热带海洋大气观测网”(后),正在建立的又一个更大规模的全球海洋观测网,即“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GO)”的建设及进展情况。并浅析了该网对我国大气、海洋科学研究的科学意义,以及我国加入该观测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Argo浮标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是一种海洋观测平台,首先应用在国际Argo计划,故又称之为Argo浮标,专用于海洋次表层温、盐、深剖面测量。仪器布放后自行在大海中工作2a以上,直至电源耗尽;2004年11月8日实验的Argo浮标潜入深度已达到1900m,历时两年的浮标研究工作,在下潜深度、上浮水面、剖面测量、数据处理、卫星传递数据等功能上已经达到国际Argo组织的要求。文章详细阐述了剖面浮标的设计与研制内容和各种试验项目及所得数据,不仅为浮标设计提供科学的实测数据,还为今后该仪器产品化进程提供大量可靠依据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海洋剖面探测浮标-COPEX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概述了国外Argo浮标的特点及今后的发展状况,重点详细介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COPEX浮标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通讯、电路原理以及海上实验的情况。通过照片、图表绘出了该仪器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Monthly Variability of Mixed Layer over Arabian Sea Using ARGO 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ixed layer depths over the Arabian Sea were computed for the three successive years 2004-2006 using ARGO floats data. The large availability of ARGO floats for the above period resulted in better estimation of mixed layer depth (MLD) over the Arabian Sea.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World Ocean Atlas 1994 MLD Climatology. Marked variability in MLD on a monthly time scale is observed and it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ind stress and/or net heat gain variability, which are the principal factors influencing mixed layer over Arabian Sea.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large number of ARGO profile data, an attempt is made to study the monthly variability of Mixed Layer.  相似文献   

16.
Quality Control of ARGO Data Based on Climatological T-S Mod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y implementing the ARGO program, a large number of T-S profiles can be observed in the world ocean. However,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xamine changes of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s equipped at the ARGO floats,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ir condition in the sea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ata. Quality control must be done in order to avoid the wrong conclusion deduced from the wrong data.One of the realistic method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he ARGO data is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local climatology. High quality climatological T-S models in northwest Pacific have been built based on the Nansen bottle data and CTD data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in NMDIS. The models are used to check the ARGO data in this area and have got good result.  相似文献   

17.
以日本以南的黑潮下游段为研究区,使用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提供的2005~2009年的ARGO浮标资料,研究该范围的温度垂直分布规律,并利用同纬度带开阔大洋的ARGO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该海域200m深度附近存在—不随季节变化的恒温层,温度常年保持在19.1℃附近,标准偏差0 5℃,且该现象自西向东渐不明显.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