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义 《地质科学》1985,(3):290-300
地层划分中的数学分段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有序地质量最优分割法,而较简便的简单分段法应用却很少。本文着重对后者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应用意见。  相似文献   

2.
岩体变形是岩体力学作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课题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受到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岩体变形在低应力水平阶段常存在有裂隙压密成分,致使岩体应力应变曲线呈曲线特征。可是目前在岩体变形研究中仍习惯地采用一次线性关系的虎克法则表征岩体变形本构方程。这是不合适的。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方程来取代它。R.E.Goodman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近年来笔者对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①结构面闭合变形法则;②岩体变形的本构规律。兹将初步结果提出来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3.
金沙江转换断层沉积盆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沙江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这里说的金沙江是指流经西藏和四川分界线的一段)。笔者认为,该断裂带是一条近南北走向的古代转换断层。在这个断裂带内,存在一个二叠纪—中三叠世的转换断层沉积盆地。这个古盆地里面的岩浆和沉积建造部分保存到今天。  相似文献   

4.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79,14(3):279-282
我国寒武纪早期含磷岩系中产出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其层位居于含老三叶虫动物群的层位之下。这个动物界早期演化的第二阶段--从软身躯演化而来初具硬骨髂的阶段,目前研究甚差,绝灭种类甚多,许多化石是分类位置未定的。1975年后,笔者和其他人先后在四川省峨眉县麦地坪,贵州省织金大院及湖北省宜昌县天柱山的寒武系底部含磷岩系中,用化学法处理出大量图钉形态的小壳化石。  相似文献   

5.
前言 1958年春,笔者曾在地貭部矿物原料专业会議上作了“油浸法测驗折光率的发展和討論”的报告,在报告中并介紹了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理論。1959年地貭部出版的“矿物原料”第四輯內刊登了伍桂芳同志所写的“介紹两种测折光率的方法”一文,文內曾扼要地介紹了笔者对于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試驗。現在将我们试驗的全部过程,詳述于后,以供参考和討論。二、平行偏光的重要性油浸法是測驗矿物折光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硫化物型钨矿床的脉动-沉淀分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黎彤 《地质科学》1959,2(10):300-305
金属矿床的原生分带问题,是近代矿床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这个问题,正如研究矿床地质方面的其他自然规律一样,对指导找矿勘探工作有很大的实用意义。自从1907年司泼尔(J.E.Spurr)提出金属矿床分带原理以后,五十多年来,不少矿床学者曾先后提出了这种或那种理论来解释分带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华北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新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增昭 《地质科学》1979,14(4):302-313
近几年来,笔者参加了我院华北石油地质碳酸盐岩的科研工作,并用新的碳酸盐岩石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华北(主要是山东及河北两省)下古生界的碳酸盐岩进行岩类学、沉积环境、以及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本文是这一科研工作初步成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孙建中 《地质科学》1980,15(2):194-200
黄土地因问题争论了一百多年,迄今尚无定论。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焦点始终是水成和风成之争。笔者认为,讨论的范围,应包括参加黄土形成的全部地质作用。可分为六个阶段和有关问题:1.原始物质的形成;2.第一搬运营力,主要是物质来源问题;3.第二搬运营力,主要是堆积方式问题;4.同生作用,黄土化和脱黄土化问题;5.后生作用,主要是脱黄土化问题;6.黄土的再搬运和再沉积。  相似文献   

9.
孙宪春  万力  蒋小伟 《岩土力学》2008,29(Z1):533-537
裂隙岩体内的节理往往是变化的,有时甚至变化很大。测得大量节理产状以后,对其分组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如何分组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理论和方法。采用快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节理产状的样本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簇,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的原理,通过数值方法求解费歇尔概率分布模型的参数,并用皮尔逊检验说明了费歇尔逊概率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不同簇的概率模型计算及其簇心的分布特性比较说明了簇数分类的适度性。利用所提出的快速聚类分析方法及其推导的计算公式,可以方便地求解费歇尔分布的参数。结合皮尔逊检验,形成了解决这类问题的系统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孟莪 《地质科学》1999,34(4):525-527
岳昭与本格森(1997,1998)的论文发表后,寒武纪早期的古胚胎化石(作为生命暴炸式迅速演化辐射的证据之一)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笔者最近对宁强与峨嵋的标本重新观察与研究,得到同样结论:1.代表囊胚的球体外层构造或装饰有多种。  相似文献   

11.
地震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其成因及发展的物理过程,目前尚在探索之中。地震预报在世界上还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但是,地震预报并不是不可能的。地震既然是一种自然现象,必然有其特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重力勘探近区地形改正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力勘探的近区地形改正,一般通过典型剖面的试验来确定是否需要改正,并采用简易地改仪实测地形改正值。典型剖面试验难免以偏概全,实测的方法耗资费力。本文通过对典型物理模型的理论计算及一定数量实测值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一套参考数据及近区地形改正的方法,既简便,又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13.
震旦系质疑及有关上元古界地层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5年全国震旦系讨论会,根据近年来地层、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方震旦系和北方震旦系是上、下关系;并暂定南方震旦系(三峡层型剖面)称震旦系,北方震旦系(蓟县层型剖面)另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与上述震旦系合称震旦亚界,归入上元古界。1976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和亚洲地质图的元古代地层图例,即根据此方案编制的。这个方案虽是过渡性的,它对确定我国震旦亚界的地层层序,推动前寒武纪地层的深入研究,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不容讳言,对上述方案,有许多地质工作者曾表示不便反对,也不敢赞同。希望多做些工作,以求在实践中逐步统一认识,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彦波 《地质科学》1979,14(1):78-91
前言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利用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研究和解决地质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在迅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料。如何根据数学原理,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利用这些资料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企图在这方面做些尝试,探索处理和利用同位素地质年龄资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青白口群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秀夫 《地质科学》1976,11(3):246-265
青白口群地层学的研究,涉及我国震旦系的范围和界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由于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丰硕成果和对震旦系的深入研究,目前有更好的条件重新讨论青白口群的层序、界面、内部分组、区域分布、对比及其在地层柱中的位置。 一、青白口群岩石地层单位的讨论 表1概括地表示青白口群及其地层单位划分和时代界线的研究史略。  相似文献   

16.
刘承祚  张彦波  薛恩 《地质科学》1979,14(2):167-176
随着数学地质的发展,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在矿产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不断解决愈来愈多的矿产地质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这种应用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矿产地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由矿产的普查勘探、详查评价、储量计算直至矿产开发,每一个阶段的矿产地质问题都能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帮助解决,以提高每一个阶段中矿产地质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震旦系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旦系”是我国最早提出并普遍使用的一个时间地层单位。1922年葛利普在其论“震旦系”的文章里[1],大致规定它的含义是:“在寒武系之下,变质的更老岩系(五台或泰山岩系)之上的未变质或浅变质的沉积层”。1924年,李四光记述了长江峡东区不整合覆于变质的三斗坪群之上,整合伏于寒武纪含三叶虫化石的石碑页岩之下的一套不变质地层,并援引葛利普定义而命名为震旦系。  相似文献   

18.
赵宗溥 《地质科学》1965,6(3):221-234
主要由副长石、长石組成的(碱性) 火成岩的四面体空間投影分类图解含副长石及长石和仅含副长石的火成岩称为碱性岩。碱性岩的产出虽少,其分布面积不超过全部火成岩的1%;但由于矿物组分复杂,岩性变化较大,特定的岩石名称竟占全部岩石名词的35%左右。因此,碱性岩的分类及命名问题,从来就是一个麻烦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论江西“鸣山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文恒 《地质科学》1975,10(1):49-55
“鸣山层”一名为刘季辰(1925)所命名,标准地点在江西乐平西南七公里之鸣山,当时定其时代为石炭纪。此后黄汲清、高平等采到Lyttonia而将其时代改为晚二迭世。自此“鸣山层”一名在江西被广泛采用,甚至邻省亦有采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