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介绍了从保证气象部门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实现“网络隔离”以防止上网带来的安全隐患出发,拟将互联网与气象内部业务网实现物理分离,以解决气象网络安全问题;阐述了物理隔离系统和物理隔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GAP技术在气象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AP(安全隔离网闸)技术物理隔离气象内网DMZ区,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信息交换机制,解决了内外网络间信息交换难的问题,从而保障气象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3.
广东气象网络安全物理隔离方案   总被引:1,自引:13,他引:1  
王佳  孙鹏  陈晓宇  梁苑苑 《广东气象》2006,(3):56-57,60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网络安全常用的几种物理隔离技术,及其在广东省气象局的应用方案,从若干角度对网络安全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物理隔离作为省府电子政务专网的必要性,以及省气象局网络介入的实现,分析该种实现方式在物理隔离方式中的优势和关键技术。此外,对该种方式的网络安全程度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对物理隔离的发展方向和将来网络安全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业务网与互联网物理安全隔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伟  徐才 《气象》2003,29(9):56-57
通过使用单机单硬盘和单机双硬盘混合方式,实现了舟山市气象局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物理安全隔离。  相似文献   

5.
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甚为密切.为了了解气象因素对武汉地区某医院隔离门诊1983年-1989年肠炎、菌痢的发病资料与同期武汉地区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材料及方法1.以武汉地区某医院隔离门诊儿科、内  相似文献   

6.
目前内部局域网与外部互联网互联是发展必然。而如何真正的保护内网的安全,保证内部资料,不受外网攻击或窃密,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工作。只有将内网与外网进行物理隔离才能做到这点。物理隔离技术主要是通过隔离设备让内网和外网互联互通。物理隔离的主要特征,是内网与外网永不直接连接。物理隔离网闸是目前唯一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安全设备。在基层局域网工作站利用双系统、双网卡同样可达到内外网物理隔离作用,节约、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一种地市级气象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笑  王力  王吉滨  曹锦飞 《气象科技》2015,43(6):1053-1059
面向地市级气象业务数据库系统存在的数据管理分散、数据流程不统一等问题,以气象数据为核心,从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库建设的角度,提出一种气象数据库系统架构与设计方法。从逻辑结构、物理存储方面对气象数据进行划分,设计了气象数据的物理存储模型和数据统一访问规范。基于RabbitMQ消息中间件和元数据技术实现了多种气象观测资料的采集、传输、入库、备份的统一处理。通过消息数据与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增强了多源气象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该系统已经投入业务使用,为气象数据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支撑,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山东气象》2007,27(3):F0003-F0003
菏科普馆是一个以气象为主线,涉及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类科普馆,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包括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仪器、防雷安全、农业、人类智慧展等10个展厅,可供1000人同时参观。不仅展示了气象科学的发展历程,而且运用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现了一幅现代气象科技快速发展的画卷,使参观者通过直观的体验了解各种以气象为主的多学科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气象彩信业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李晓琳  魏炜  林江 《广东气象》2008,30(3):42-44
从广东气象彩信(MMS)业务平台出发,介绍了气象MMS业务的基本特征。主要剖析了系统组网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及其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并指出影响气象MMS服务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气象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给信息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生产环境与测试环境数据混用、研发网络与办公和业务网络联通等,不但对数据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对实际业务正常运行形成很大的隐患。该文研究了深圳市气象局在实际业务生产中,利用生产环境与测试环境隔离的方法,建立气象行业数据中间测试平台,实现气象业务系统开发测试与业务应用环境分离,初步解决了数据混用等问题,减轻了中心数据库及应用数据库压力,同时实现了气象行业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了基础业务高效、稳定运行,也提升了气象数据使用价值和数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山东省主要气象灾害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清才  邹瑾  吴炜 《山东气象》2001,21(1):46-47,53
利用气候资料统计了2000年山东省主要气象灾害,根据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这些灾害的基本成因。强调了山东省气象灾害的复杂性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学会第23届大气物理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及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成立暨首次会议,于1996年1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验,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徐宝祥等出席了会议。大气物理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志晋研究员报告了上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新一届委员会的活动安排。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分会主任游来光研究员提出分会的主要任务是:广泛介绍天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开展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专项咨询,积极推动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重大…  相似文献   

13.
区域趋势控制协变量回归分析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根据区域趋势控制和气象-物理协变量相关设计了三套非随机化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方案,个例作用区域趋势对比双比分析评估方案,区域趋势相关回归分析评估方案和气象-物理协变量多元回归分析评估方案,对河南省实例评估计算表明,利用物理协变量作为控制因子,可以提高作业区自然水量估计值的准确度,从而能提高随机化作业的效果评估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高频海量气象格点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实时处理系统数据处理效率不高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高频精细化气象格点数据实时处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业务流程,在分析海量高频次气象格点数据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符合气象业务需求的分布式存储模型;利用多通道动态感知技术实现了动态多通道的文件处理和文件到达的快速感知触发;利用实时数据快速处理技术实现基于精准位置寻址的快速数据块定位算法,进而实现数据块的精准定位;利用数据按需实时截取技术实现了在空间范围内按需进行裁剪的截取算法,进而实现数据按需抽取;实际业务应用表明,系统有效地提升了半结构气象数值预报产品数据的实时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气象中专物理教学中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赵启志(兰州气象学校兰州730021)物理学是气象学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在气象中专物理课程中,容纳了大量的概念、公式、规律、单位、常数等等,大多是要求学生熟记的。记忆的难度,可以从同学们的顺口溜“数学难,化学粘,...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 20世纪末以来,世界上各主要发达国家的气象部门,都较为普遍地对其关键气象业务、气象服务和气象研究活动采取了目标和实现效绩的量化管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或者是为了有效提高气象业务水平,或者是为了有利于气象工作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从而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开展以业务目标提出和实现情况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职能机构的效绩评估活动,同时接受各方面的质疑和听证,更是国家公益性机构获得国家投入的主要依据和必须履行的程序,所以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气象与社会的联系十分广泛,几乎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都会受到气象条件和气象变化的影响。因此,气象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十分关注。本讲采用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分析了气象与人类社会历史文明、气象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关系,客观解读了气象原因引起的许多社会现象,对重新认识气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宽带网技术的气象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书君  蒋显红  张鹏 《气象》2002,28(9):54-57
介绍了以ADSL宽带专线方式接入Internet,进行雷达资料等气象信息分发的实现方案,说明依托目前ISP提供的通讯手段进行气象信息的传输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气象图像产品的屏幕截取和检索系统是针对如何保存气象图形资料以便预报改革和经验总结而设计的,它以简单快捷的操作使预报员在日常工作中将气象图形资料保存起来,并提供了检索模块实现快捷检索查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充分肯定了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西气象部门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对新时期江西气象事业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全省气象部门认真总结50年来的发展经验,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气象能力建设。以实现江西气象事业新跨越,从而为江西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