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步达  刘书尧 《山西气象》2000,(3):45-46,41
山西省气象仪器计量所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40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检定业务也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之路。从1959年计量所开始创业时的2名检定人员,1台湿度检定设备起家,发展到今天山西省气象仪器计量所已建设成一个我省唯一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气象专业计量站,全权负责山西省境内气象用仪器仪表的量值传递及依法计量工作。目前,计量所拥有现代化的标准检定实验室200多平方米,开展的检定项目有大气压力、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空气流速。依法检定的计量器具有涉及气压、温度、湿度、风速的各种仪器数10种之多。…  相似文献   

2.
苏菲  王强  刘勇 《贵州气象》2001,25(2):43-44
“气象计量检定系统”是针对气象部门计量检定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应用。它可以对各种气象仪器的检定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出具检定证书。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气象计量管理与检定处理数据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省特点,开发和建立了河南省气象计量管理与检定数据处理数据库系统,不仅简化了气象计量业务管理中的人工操作,而且解决了仪器检定中数据处理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4.
省级气象计量(实验室)检定自动化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气探测自动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气象仪器的检定必须同步发展,由此对省级气象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设计思想、具体方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多要素气象计量自动化检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多年气象仪器检定工作中的经验 ,阐述了水银气压表和各类自记仪器的日常维护、安装、移运应注意的事项 ,对台站业务人员正确使用、移运气压表和各类自记仪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焱 《湖北气象》1997,(4):40-4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计量检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气象专业计量检定也不例外。湖北省气象计量检定所1996年度计量检定专业服务情况表明:一些单位在送检仪器时,不仅要求提供检定证书,而且要求提供计量检定授权证书和标准等级证书。从这一个侧面说明,用户的法制观念在逐步增强。另外,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5月颁布了《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要求加强计量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因此,用系统工程学思想来思考气象计量检定的体系建设问题已十分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针对这一现实,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气象计量检定工作的管理实践,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业务自动化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是省级气象计量部门的业务应用平台, 以提高其业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检定质量。系统基于现有省级气象计量标准硬件设备,辅之以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采用B/S和C/S软件开发模式,实现检定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该系统包含计量业务管理和自动化检定两个子系统,共用同一个检定数据库。计量业务管理子系统由仪器收发、常规仪器检修、系统管理、预警超检、报表处理、综合查询统计、计量器具管理等模块组成;自动化检定子系统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雨量等传感器的自动化检测,能够自动采集数据、自动生成原始记录和检测证书。系统的业务应用表明: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检定质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33—2001)的要求和国家气象计量站对省级气象计量所计量标准的量值传递所作的规定,使用二等水银标准温度表标准装置检定台站仪器时,必须对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气象计量检定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青海省气象计量检定管理工作的特点,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资源,通过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原理及通信技术等,实现青海省气象计量检定业务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全面提升青海省气象计量栓定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满足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强  刘勇  苏菲 《贵州气象》2002,26(4):44-45
采用Visaul Basic6.0可视化编写的气象仪器计量管理软件,充分利用了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可以有效地管理单位使用气象仪器的情况,防止其使用超检仪器。规范了全省范围内的送检制度,有效合理的制订送检计划,提高气象计量职能部门的计量监督管理力度,达到了《计量法》、《计量管理制度》和《气象法》对气象计量器具加强计量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气象部门的业务运行、数据传输主要依托于气象信息网络,因气象资料的传输时效性要求,气象信息网络须保持24 h不间断运行。一旦网络中断,会影响气象业务运行和资料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如刚好出现在极端天气过程,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针对气象信息网络业务运行与气象资料传输实际情况,采用J2EE+MySQL+Android手机配合等技术方法,设计与实现南充市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系统主要包含监控、报警、系统web界面等主要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2.
基于C/S-B/S联合模式的气象计量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嫣 《气象科技》2008,36(4):502-505
根据目前各省对外气象计量服务工作普遍存在的自动化程度差、管理工作仍处于人工手动记录、电话联系的落后状况,提出了基于C/S(Client/Server)与B/S(Browser/Server)相结合的模式、采用SQL服务器数据库和VB 6.O可视化编程语言以及ASP.NET等技术,开发了省级气象计量管理服务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表明,该系统不仅在气象系统内部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网络化管理,而且通过Web与外界信息进行相互交换,为社会各类用户迅速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具有完善的服务功能、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厦门市自动气象站数据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在信息传输环节,厦门市自动气象站采集的信息传输更适合采用无线方式完成数据通信。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多点对单点主从式自动气象站数据通信传输系统。系统中各自动气象站点的数据采集器完成气象要素信息采集,各站点的GPRS通信模块在GPRS网络中通过DDN专线与租用静态IP地址的移动中心服务器构成数据通信传输网络,中心服务器与厦门市气象台网络信息中心通过TCP/IP协议实现实时通信,气象观测终端软件完成数据的存储及加工。截止到2010年9月初,系统已稳定运行8个月。该系统不受传输距离的限制、成本低、建设快,适用于各类气象自动站远程数据传输和控制,提高了气象信息发布效率。  相似文献   

14.
省市县气象台之间网络天气预报会商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省、市、县三级气象台之间进行网络天气预报会商的基本规定、工作流程以及会商软件程序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何险峰  马力  罗永康 《气象科技》2013,41(6):1036-1042
提出了一套分布式气象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技术方法。以中国气象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及各省市的气象信息网络和服务器设备)为建设基础,采用LDM通信传输、存储/内容管理、图形化服务产品生成、本体化气象服务、行政区变尺度客观分析等构成组件,构建了覆盖中央及各省市气象业务和服务的分布式气象内容管理系统。实践运行表明,这种采用了统一定义、接口及信息表达方式的内容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气象数据的访问、分享及处理效率,加快了各种气象服务产品的开发速度,拓宽了气象信息的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16.
乌兰察布市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系统,以该市已经建成的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数据为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库存储与查询、分析、统计技术,实现全市气象部门自动气象站资料的整合与管理。通过气象资料应用处理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气象资料在全市气象部门内的高效共享,并提高了气象资料在业务领域和服务领域的使用率和共享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信息资源分散、气象知识专业性强、网络信息获取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能保证等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语义的气象信息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人机交互平台。系统主要运用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和语义扩展能力,通过构建气象知识本体,建立气象信息本体库,利用推理规则,查询检索词条对应的描述、关键字等解释属性以及扩展查询其兄弟类、父类、子类词条,在交互过程中不断调整检索词条,实现气象知识的准确获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气象信息的利用率,提高用户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广西新一代“区 -地 -县”三级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在拓扑结构、业务软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总结了建设、运行管理过程中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指出 :充分利用现有通讯网络资源 ,强化业务软件的开发应用 ,提高网络传输监控管理水平 ,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展气象信息网络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北京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和有效地满足气象信息共享、等级保护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分析现有北京气象信息网络建设中存在安全风险的基础上,从人员思想意识、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思路。结果表明:可从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方面以安全等级划分作为首要切入点,建立安全域,解决办公网、业务网和互联网三网关联问题。将安全检查评估和加固贯穿到信息系统整个周期,采用网络安全联防机制安全准入方案,解决VPN接入导致的网络边界模糊问题。可根据信息系统属性和损害客体及损害程度划分信息系统等级。此研究思路,对气象信息系统安全的进一步发展有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宽带网的天气雷达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加强重大暴雨过程的快速评估工作,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对吉林省1951~2004年明显暴雨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反映明显暴雨过程程度的3项单项指标及综合评估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明显暴雨过程的评估等级进行了划分.利用综合评估指数序列的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对综合评估指数进行了正态性检验.由于综合评估指数符合正态分布,给出了其异常气候重现期评估指标.利用明显暴雨过程的评估等级指标以及异常气候重现期评估指标对2005~2006年的明显暴雨过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可行,可以满足快速、及时评估等气象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