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区域化探取得丰硕成果 区域化探工作,自1980年开始,按照地矿部(地质部)的统一部署,经过15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地矿局都先后开展了1:20万区域化探的工作,其中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开展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回顾地矿部建立四十年以来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发展。自1952年地质部成立化探室以来,化探经过早期创业阶段;到60年代化探方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队伍逐年发展壮大;1978年以后,化探开始全面迅速的发展。主要在区域化探、金矿化探、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汞量测量以及化探样品分析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最为显著。近10年来,区域化探在全国覆盖面积达401万平方公里,化探在寻找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效果,化探方法技术水平比以往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化探工作方法方面,特别是特殊景观区化探工作方法研究,样品分析技术和质量监控,标准样的制备,计算机技术在化探中的应用,以及化探仪器的研制等均达到国内外较高水平。我部的化探工作展望未来,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在今后地质找矿以及环境、农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天祥 《物探与化探》1993,17(6):476-477
本项研究是我国不同景观区区域化勘扫面方法系列研究之一,旨在为区域化探工作开辟新的工作领域作技术准备。它包括三个研究专题:(1)甘肃等地黄土覆盖区化探普查找矿有效性探索;(2)内地沿海部分冲积平原区区域化探工作方法初步研究;(3)植物测量在干旱半干旱区用于探测隐伏矿的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疆诺尔特地区化探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阿尔泰诺尔特地区经历了前泥盆纪基底陆壳演化期、上叠盆地发育期、上叠盆地的关闭期和造山后期4个阶段;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成矿作用。区域化探资料显示,区内下石炭统中—酸性火山岩出露区以Au、Pb、Zn、Cu为特色的化探综合异常带规模大,强度高,化探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在部分异常区内已经先后发现多处金、铜、多金属矿床、矿点和矿化点。区域构造演化富集了成矿元素,特别是下石炭统红山嘴组火山岩为金、铜、铅、锌矿源层,燕山期岩浆活动对矿源层中的成矿元素进一步富集,并在构造有利部位成矿。本文通过研究区区域成矿条件和区域化探异常特征分析,指出诺尔特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区域化探数据中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提取出蕴含在这些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区域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化探数据通常包括数十个元素,属于高维数据,隐藏在这些高维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无法直接从数据中观察到。针对这个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简称t-SNE)算法的高维区域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模型。t-SNE算法是一种非线性降维方法,特别适用于高维数据集的降维和可视化。选择对岩性鉴定比较稳定的元素,通过t-SNE算法将高维化探数据降维到人眼可观察的一、二、三维,把降维之后的变量表达为栅格图,通过三原色混合等方法进行可视化,从而把隐藏在高维化探数据中的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可视化表达出来。以英格兰西南部某地区水系沉积物区域化探数据为例进行研究来检验t-SNE算法在高维化探数据可视化上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1)通过t-SNE算法对高维化探数据进行可视化得到的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研究区的地质体空间分布情况;(2)可视化的效果与t-SNE算法的目标维度和复杂度两个参数密切相关。在t-SNE算法中设定要降维到的目标维度越高,所显示的地质体信息越详细。(3)基于t-SNE算法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效果比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效果更好。本文研究表明基于t-SNE算法的化探数据降维可视化方法能够很好地将地质体空间分布信息可视化表达出来,对于推断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MapGis实现区域化探数据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VB程序,把区域化探数据点位信息转化为MapGis明码格式的点文件,再与化探数据连接,完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笔者以河北省1∶20万区域化探数据为例,建立了省级区域化探空间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在MapGis上进行空间分析———点对地质区的相交分析、条件查询、缓冲区分析等,实现了基于空间和地质条件约束的数据查询,解决了与成矿有关的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残山地球化学景观区风成物分布十分普遍,通过研究该景观区水系沉积物、土壤、风成物和钙积层的分布特征,风成物和钙积层对水系沉积物的干扰特征,总结出一套多点组合采集岩屑代替水系沉积物的化探采样方法,在1∶25万区域化探、1∶5万普查化探以及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
化探与遥感信息在青海两兰地区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青海都兰——乌兰地区应用化探与遥感信息进行综合找矿预测,主要是运用迭代法、聚类分析和主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快速提取化探异常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掩膜和图像彩色分割等方法直接从TM遥感图像中提取与金属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化探和遥感异常信息与成矿的相关分析,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金、银矿产普查中应用化探的找矿效果和方法使用中的一些问题。文章主要简介了1980~1985年期间化探方法找金、银矿产所取得的找矿成果,新发现59处矿床和矿产地。指出了在中国的地理一地质条件下,寻找金、银矿必须首先开展小比例尺的区域化探,以便尽快缩小找矿靶区,圈出成矿远景区,然后进行普、详查工作,才能很快取得重大找矿成果,同时也会缩短找矿周期和节约经费。还讨论了开展区域、普查和详查化探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在1:20万区域化探和1:5万普查化探阶段主要应选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大比例尺详查中主要选用土壤测量或岩石测量。讨论了在普、详查中进行组合样品的问题。同时也指出承担金、银矿化探普查的野外队必须掌握痕量金分析方法和技术及形成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台北缘寻找隐伏铅锌矿床的水地球化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天祥 《物探与化探》1993,17(6):475-476
本项成果属“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第55项“我国东部隐伏矿床研究”中55-05-03专题的子专题,由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化探方法室区域化探组承担,主在任务是研究在华北地台北缘东段的大片玄武岩盖区寻找隐伏铜、铅、锌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1.
二道沟铜矿的发现与区域勘查方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系沉积物中铜异常偏弱、流长偏短是青海干旱草在区化探异常的普遍现象,结合二道沟铜矿的发现,针对所在区域表生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化学勘查方法问题进行讨论,对区域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区域化探调查工作,77年7月在黄山召开了全国区域化探会议。会议决定要充分挖掘已有区域化探资料的潜力,搞好矿产预测,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80年以前完成现有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的重新整理和研究工作,编制1:20万地球化学图件,为大比例尺地质矿产工作选区及普查勘探工作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并为跨省区小比例尺的地球化学填图及地球化学矿产预测图的编制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孔牧  杨少平  刘应汉 《物探与化探》2003,27(6):452-454,461
在东北森林沼泽区的几个矿区(点)上,通过以泥炭、腐殖层土壤为采样介质的区域化探异常追踪查证方法技术试验研究,发现Au、Ag、Cu、Pb、Zn等主要成矿元素的测量结果与水系碎屑沉积物、残坡积物的基本一致,对矿体均有良好的反映.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类景观区化探找矿工作中有机质是可以利用的.  相似文献   

14.
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庆祝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让世界各国地质同行们了解中国地矿部门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球化学勘查的成果。近十五年来已完成区域化探覆盖面积517万km2,中比例尺化探普查面积约90万km2,发现各类化探异常约4.3万处,通过检查化探异常和工程验证发现具工业价值的大、中、小型矿床569处,找矿效果非常显着,特别是化探找金、银矿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化探方法技术不断提高和广泛推广。特殊景观区的野外工作方法、化探样品微量、痕量元素测试方法技术、化探异常的查证方法及化探数据处理与成图等方面均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回顾过去,地球化学勘查进展迅速,成果丰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展望未来,地球化学勘查目标明确,任务繁重,地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区内发育古生界浅变质岩系和中生界陆相火山岩系,华力西期—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形成一系列的侵入岩和火山岩。依据区域地质和遥感、物探、化探异常研究结果,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申请工作区开展金及多金属矿调查工作,确定成矿有利地段,圈定找矿靶区,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对本区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具有十分广阔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以来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以来,化探方法技术研究主要围绕地质工作需求,完善了区域化探扫面方法技术,充实了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体系,开展了1∶5万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研究,建立了76种元素测试方法技术体系,编制出版了世界上首份76元素地球化学图集;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与异常形成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油气化探方法技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化探数据处理与制图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深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并重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研究与调查的新格局,使中国化探总体上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为走向世界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化探作为重要的地质找矿方法,在湖北省地质工作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找矿效果.地矿部1978年上海地质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开展第二代区域化探扫面以来,我省化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配合1:20万区域化探全国扫面,1976年我室和陕西、江苏、辽宁、甘肃五个省局实验室共同承担地质部科技局下达的《区域化探样品分析方法研究》的任务。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利用现有仪器和设备条件,测定区域化探样品(水系沉积物)的多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化探新方法在森林沼泽区域的使用,进一步拓展了区域化探资料的应用范围,使其在基础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森林覆盖区水系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高,选择较粗粒级水系沉积物,可有效排除有机质的影响.以黑龙江大兴安岭某地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例,选择2种不同的粒级(-10~+40目、-10~+60目)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地球化学异常图解和方差分析的方法来比较各自的找矿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粒级的化探找矿效果无实质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贵州地质》2009,26(2):F0004-F0004
2009年6月25日,我国著名地球化学家谢学锦院士应邀到贵州省地矿局讲学,为来自全局各单位的100多名科技人员做了题为“20世纪的中国化探”和。进入21世纪的中国应用地球化学”的精彩学术报告,贵州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贵州省地质学会理事长王明章主持了报告会。谢学锦院士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中国化探发展简史、化探技术在地学各方面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①填图与勘查一体化,②不同景观区区域化探工作方法,③多元素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