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吕金波  丁孝忠 《城市地质》2017,12(4):94-100
北京是中国最早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区,1863年秋天庞培莱到达直隶北京调查,1867年出版《中国、蒙古和日本的地质研究》,提出了"震旦抬升系和震旦革命",后来维理氏在回忆文章中强调了"震旦方向"。1869年和1871年,李希霍芬2次到北京调查,1877年出版《中国》,提出了"震旦组"。1920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出版《北京西山地质志》,建立了西山沉积岩总剖面,划分了5个不整合。1958年至1961年,完成第一轮23个图幅的1∶5万区调,出版《北京的地质》。1964年至2002年,完成第二轮44个图幅的1∶5万区调。1991年出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资料截止到1985年,突出了山区以"燕山运动"为特色的中生代地质。即将出版的《中国区域地质志——北京志》,亮点是平原"新构造运动"为代表的新生代地质,以及与城市发展、布局和建设相关的城市地质。  相似文献   

2.
北京西山妙峰山地区中生界后城组地质特征及划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确认在北京西山晚侏罗世后城组的客观存在,并就其岩石组合、发育特征、以及与下伏髫髻山组的接触关系进行了论述。通过区域对比,探讨了北京西山后城组的建立在研究西山地区中生代火山盆地的演化及其地层学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是中国地质调查的"摇篮",1913年成立地质调查所。1916年开始北京西山地质调查,1920年出版第一部地质调查专著《北京西山地质志》,民国时期"燕山运动"的提出和"北京猿人"的发现为影响世界的地质调查成果。解放后,北京率先实现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1991年出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2013—2015年修编第二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为了突出北京的城市地质特色,增加"城市地质"篇章和"北京市基岩地质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今后,北京的地质调查将以天安门为中心部署展开,建立8个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从地质找矿为中心向地质环境调查为中心转变,从资源调查向多参数调查转变,从平面地质调查向三维地质调查转变。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是中国最早开展地质调查的地方,从1863年9月美国学者庞培莱调查京西地质开始,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中国学者编写了第一部基础地质专著《北京西山地质志》;民国时期“燕山运动”的提出和“北京猿人”的发现成为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基础地质重大成果;解放后,地质工作者在北京率先实现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出版了《北京市区域地质志》和《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在唐山大地震后,开展北京平原基础地质的综合研究,提升北京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北京现在和将来的城市地质调查应立足于基础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5.
三清山地区位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具有十多亿年的地质构造演化发展历史。区内地质遗产丰富,特别是与花岗岩有关的系列地质遗产,世界罕见。保存有中一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大洋斜长花岗岩、蓝闪石片岩等古大洋与古板块碰撞遗迹。在中生代时期,不仅出露了陆内A型俯冲形成的“I-A”三种类型花岗岩,其演化序列完整、特征典型;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花岗岩成矿作用,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铜金为主的多金属矿田,已探明3个超大型铜、金、钽铌矿床和多个大型金属矿床,是研究花岗岩、特别是陆内深俯冲造山带花岗岩的重要科学园地。三清山地区的花岗岩微地貌景观类型多样、造型奇特,是一个天然的花岗岩微地貌博物馆,也是世界花岗岩地貌景观中最杰出的代表。三清山地区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地球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具有建立以三清山为中心、以20~50km为半径的地质科学园区之条件,根据其地质自然遗产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可划分为七大地学园区即: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质景观区、怀玉山式花岗岩地质景观区、灵山式花岗岩地质景观区、三清湖岩溶景观区、德兴矿山地质公园区、张村樟树墩新元古代板块构造景观带、玉山常山金钉子地层古生物景观区等。  相似文献   

6.
江西不同构造单元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位于中生代欧亚大陆板块构造岩浆活动带的华南陆块中部,横跨扬子、华夏两板块。由于受不同构造旋回演化,形成了不同时期花岗岩类,这些花岗岩类往往定位在构造活动带部位。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等矿产的重要成矿远景区带。尤其是燕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岩浆带特殊性和耦合性,构成了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期。由于不同构造单元内部地质结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成分组合、成矿物质来源有所差异,导致矿种、矿床类型在空间上定位不同,说明了成矿作用复杂性和耦合性。  相似文献   

7.
1区域地质背景大南湖凹陷盆地是新疆吐哈中生代盆地东段南缘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运动。华力西运动晚期形成吐哈断陷盆地的雏形,中生界侏罗系西山窑组是大南湖地区主要成煤期。新生代中新世-早更新世晚期伴随着喜马拉雅运动板块碰撞的加剧,盆地北缘较南缘活动强烈,从而形  相似文献   

8.
申勇胜  王旭春  张玉洁 《矿产与地质》2009,23(4):308-310,307
洪水河铁矿床位于东昆仑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复合适山系之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洪水河铁矿床的主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顺层产于蓟县纪狼牙山组钙质绿泥千枚岩中,矿体规模大,矿体厚度、连续性、矿石品位相对稳定。其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表明,该矿床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9.
胶东是发育在太古-元古绿岩中但是产在中生代花岗岩的大型金矿床,玲珑-焦家式金矿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的影响。焦家金矿田成矿模式、控矿规律研究成果,对胶东地质矿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地质特征胶东金矿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作用直接相关,笔者认为,该区的金矿矿床应该称之为中生代重熔花岗岩  相似文献   

10.
和龙市二号沟铁矿产在太古界夹皮沟群地质体内。目前已发现三组矿体。矿石类型为磁铁石英岩类沉积变质铁矿;另外,新发现有产在辉长岩中的超贫铁矿,该类型矿品位低,但规模大,埋藏浅,易开采。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山地区出露的早白垩世阳坊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含少量石英二长岩、白岗岩以及闪长质包体。本文首次报道了阳坊岩体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高精度分析测试结果。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典型的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具有富集Rb、Ba、LREE等强不相容元素,Th、U、Nb、Ta相对LREE亏损,负Eu异常较弱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石英二长岩具有高钾、相对高碱、富镁贫铁、富集Rb、Ba、LREE、Sr等强不相容元素,Sr/Y比值高,Th、U、Nb、Ta相对LREE亏损,Eu异常不明显的特点,具有类似于高Sr低Y型中酸性火成岩(adakite)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白岗岩具有明显亏损Sr、Ba、REE尤其是MREE,具明显负Eu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闪长质包体MgO含量和Mg#值较高,具有富集K、Rb、Ba、LREE、Sr等强不相容元素,Sr/Y比值高,Th、U、Nb、Ta相对LREE亏损,无Eu异常的特点,与玻基方辉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近似,属于典型的钾玄岩系列岩石。阳坊岩体的闪长质包体起源于交代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石英二长岩是幔源岩浆与下地壳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下地壳富钾基性岩的部分熔融过程,而白岗岩是上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表明燕山西段在早白垩世晚期具有高地温梯度。地质证据和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判别图解均显示阳坊岩体形成于造山带崩塌阶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北京地区中元古代及中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化学、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学及构造环境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对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及成分变化进行了论述,对酸度频率及岩浆系列进行了分析,对构造环境及拉张距离进行了估算,对岩浆的来源及演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太行-五台山区太古宙、元古宙和中生代等不同时代的花岗岩类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并将晚太古时期花岗岩类同国内外同时期花岗岩类进行对比,确定了本区晚太古时期花岗岩类岩石组合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或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并以奥长花岗岩演化趋势为主,叠加了部分钙碱性演化;而元古宙、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组合则主要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或花岗岩,以钙碱性演化趋势为特征。可以认为晚太古时期的太行-五台山区正处于陆壳演化的初始阶段和成熟阶段之间的过渡性阶段。  相似文献   

14.
康滇地轴中段基础地质新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野外研究和同位素年龄测定资料,阐明红石井盆地中基性火山岩属海西期,其下部的磨拉石建造应是澄江组。黄土坡酸碱性花岗岩株属燕山期。河口群中存在基·性火山岩、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碳硅质板岩(硅质石墨片岩)三组合建造,应属晚太古代未-早元古代地层。  相似文献   

15.
申报建立林州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环境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州市2046km^2的面积内分布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四个地质时代的地层,三大类30种岩性的岩石,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以及极富观赏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这些具有科学意义的多种地质旅游资源,通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可以更好地得到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Studies of the Pb, Sr and 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Mesozoic intrusive rocks indicate that the basement of the copper-gold metallogenic belt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has "two-layer structure" and partly has "multi-layered structure", and is inhomogeneous and shows the distinct feature of E-W provincialism. The calculated model lead ages (t1) are mostly greater than 2600 Ma, and the model neodymium ages (TDM) vary from 953 to 2276 Ma and concentrate in two time intervals: 1800-2000 Ma and 1200-1600 Ma.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basement of the MBYR is composed of the Late Archaeozoic to Middle Proterozoic metamorphic series and that the crust was initiated in the Archaean and continued to grow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Proterozoic, and the proportion of new crust formed by mantle differentiation during the Late Proterozoic is low.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巴西陆上沉积盆地基础地质条件,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运用分析、类比的方法划分盆地类型,并对各类盆地生储盖组合及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南美地台经历复杂的构造演化,在巴西境内形成元古宙叠合、显生宙克拉通和中生代萎缩裂谷3大类盆地。元古宙盆地以地层年代久远、构造演化复杂、烃源岩热演化漫长为特征。显生宙克拉通盆地呈现“先断后坳”的演化特征,主体地层序列形成于古生代,有一套普遍发育且受侵入岩影响的烃源岩。中生代萎缩裂谷盆地基础及油气地质两方面均呈现断陷湖盆的特征。通过对巴西陆上盆地区域演化、类型划分、地层及构造特征、生储盖层和成藏特征等方面的探讨,可为中国海外油气区域优选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某些金矿床中碲化物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镇宽  关康 《黄金地质》1999,5(3):69-74
我国含碲化物的金矿床主要有4种类型,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中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元古宙火山岩中的蚀变构造岩型金矿床、中-新生代火山岩中的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总结了我国已发现的碲化物的光学性质,硬度及其共生组合特征,列出了主要碲化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结果,最后讨论了碲化物形成的某些地球化学习性,碲化物总是与自然金一起形成于矿化的晚期,这表明它与金有某些一致的地球化学习性,并可能  相似文献   

19.
以京西杨坨煤矿的试验为例,概述了应用环境同位素和其它水化学成分研究矿井突水来源的成果。为矿井防治水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答“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质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环斑花岗岩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花岗岩类,并且多数产在元古宙克拉通中。笔者曾报道了在秦岭造山带中发育有印支期具有环斑结构的花岗质岩石。“对秦岭奥长环斑花岗岩质疑”一文认为它们不是环斑花岗岩,并引用Ramo的图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秦岭环斑花岗岩的研究历史;环斑花岗岩的定义;世界上环斑花岗岩的成因类型;秦岭环斑花岗岩的副矿物及铁镁含量和环斑钾长石特征;秦岭环斑花岗岩与基性岩共存等。本文还论证了秦岭环斑花岗岩不同于元古宙非造山环斑花岗岩,而是一种造山型的环斑花岗岩,其形成于后造山环境,是挤压(造山)向拉张(稳定)转折时期的产物。最后对研究秦岭环斑花岗岩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