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喝酒与治国     
近日读了一篇来自俄罗斯的奇文,说领导人对酒的嗜好决定着国家的政策。尤其对俄罗斯而言,领导喝的酒度数越低,其政策越强硬。列宁爱喝啤酒,他领导了十月革命;斯大林爱喝低度的葡萄酒,他打赢了二战;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几乎不喝酒,政策很强硬;而赫鲁晓夫经常喝得醉熏熏,政策温和多了。到了最近的两位领导人也如此。叶利钦喝的酒时淡时烈,其政策也忽硬忽柔;普京几乎不喝酒,他只喝绿茶,其外号为“沙皇”。结果是:叶利钦时代,国力渐衰,经济萧条,分裂势力猖獗,政府备受车臣问题的困扰;普京上台后,短短一年多,经济开始复苏,大国地位渐强,人民信心…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年少时身体不好,滴酒不沾,直到快而立之年时受人劝说才破戒,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以至终生以酒为乐。苏东坡的酒量,他自己曾说,小时候一见酒盅就有几分醉意,这大概与身体不好有关系;后来能喝“三蕉叶”,还有一次说“不过五合”。用今天的量来看,大概不过啤酒一瓶,或白酒二两,也就是海量者“一口闷”的量。坡公知道自己酒量不行,曾言:“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但接下来又说了:“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  相似文献   

3.
<正>7月24日上午9点,睢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办事大厅像往常一样,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这时,一位中年男子来到工作人员张萍的受理窗口前,一边接过刚刚办好的不动产权证书,一边递上一瓶绿茶,满脸歉意地说:"小张,那天我喝了几口酒,说话有点冲,是我不对,让你受委屈了!"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7月19日下午3点,申请人闫化然(化名)拿着自己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临颍县国土资源局代局长徐晓伟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新常态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坚持保稳定、保红线、保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勇于开拓进取,在近一年时间里连烧"四把火",烧旺了全局真抓实干新局面。第一把火:保稳定遗留问题得解决常言说:"稳定压倒一切。"2017年2月上任之初,徐晓伟身上就多了一  相似文献   

5.
<正>周末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她买了一件蓝色的上衣,想让我回去帮忙看看合不合适,还说就这一天时间可以调换。我一听就明白母亲又在说"谎话"了,肯定是又为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不过,我像以往一样没有拆穿她的"谎言",就对母亲说我们马上回去。到家就证实了我的猜测:衣服母亲的确是买了,但不是买给自己的,是买给我儿子的,不知道是否合适,怕我不要,就先斩后奏了。我看着母亲,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6.
<正>"凡事都要抓落实。抓落实有三怕,一怕工作不抓落实;二怕不全部落实;三怕没有一件事落实。种种不落实会对我们的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地勘事业发展。抓落实是我们的责任,抓落实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抓落实是我们的优良作风,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标志,一定要落实落实再落实。"6月份,在全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中,局党委书记、局长赵世勇这样讲道。在全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省核工业地质局党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砖厂啊,以前是怕上级来查处,现在是欢迎领导来视察。原因是什么呢?我以前烧的是黏土砖,非法占用耕地,也严重破坏耕地,只能偷偷摸摸地干。现在摇身一变,我烧的是环保节能砖,是国家提倡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可以光明正大地干。"10月22日,笔者一行在宁陵县柳河镇梁庄村采访时,该村环保节能型砖厂负责人梁现育兴高采烈地说。梁庄村位于黄河大堤上沿,其土地是由黄河淤土堆积而成,适宜烧制黏土砖。前些年,梁现育建起了一座砖窑厂,村民多在砖厂打工挣钱。随  相似文献   

8.
引子: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 我本不想提这个话题:关于毛泽东时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提似乎不可能,因为一段时间以来,"改革"作为"问题"似乎又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客观地说,这很正常,"历史"就是在"争论"中走向成熟的.然而,在我国,特别在知识界,当前似乎总有人怕争论,总有人怕反思改革,好像一对改革中的不足做批评,就是反对改革,不论这些指责反思改革的人的"动机"如何,我想,这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不争论"原是我们推进改革的一种"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如果还是采取原来那种"不争论"的方式,恐怕就会迟滞我们的改革步伐,甚至使改革丧失动力.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改革需要形成共同的认识,一个社会行动,如果没有社会中多数人的认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动力.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老先生曾经说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世界上最诗意的地方——江南。而在江南,在姑苏城外有一处‘秀绝冠江南’的地方,那便是有着‘江南第一园林古镇’之称的木渎。"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古镇四周群山环抱,峰连岭叠,镇内庭院深深、弄堂幽幽。走进木渎,就好像走进了唐诗宋词的幽雅意境;穿越古镇,就如同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风云。初春的木渎,就像是一缕浮动了千年的暗香,凝固在岁月的斜阳柳浪中。挂满藤蔓的老石桥,沧桑的石岸,假寐  相似文献   

10.
凡事须认真     
正小时候,父母和老师都会满怀希望地教导我们:学习要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进入单位、参加工作后,听到领导最常讲的话莫过于"做事要有责任心,要认认真真"。我们伟大的导师毛泽东也曾谆谆地告诫我们:"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两字"。为什么"认真"几乎被所有领导、长辈、老师所强调?因为"认真"决定着一个人人生的道路及方向,决定着工作的成效及质量,决定着事物的成败及生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生的中原大战,冯玉祥部下的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三月的一个傍晚,我有事回老家。刚到门口,就看到母亲一手拎着只小板凳,一手牵着小侄子正准备出去。"小姨,你来得正好,快和我们一块儿去村口看戏去吧。"不待我开口问询,小侄子上前一把拉住我就向外走。"看戏?看什么戏?"我下意识地以为是村里某家吵架呢。"这不,咱村宝桐家添了个儿子么,请了个戏班子来唱戏。唱了一天了,今儿晚是最后一场,人明儿就走了。你小时候不是特爱看吗?跟着一块儿去瞧瞧吧。"母亲看着我疑  相似文献   

12.
<正>"走过了一洼又一洼呀,洼洼地里好庄稼……"望着自家绿油油的麦田,郸城县汲水乡的杨老汉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哼起了最拿手的《朝阳沟》选段。村民们看着这跑调厉害的"杨栓保",也都大笑起来。俗话说:小麦就怕胎里旱。  相似文献   

13.
<正>从冬日的萧条孤寂到春日的绿意盎然,时间在这些季节交替更换中悄悄溜走,不知何时,路两边的麦田已经开始泛黄了,沉甸甸的麦穗在轻风的吹拂下欢快地跳跃,连成一波波麦浪——转眼之间,又一个麦季即将来临。儿时的记忆里,麦收时节是一个特别忙碌紧张的季节。麦子成熟后,要赶快抢收,一是怕麦子遇到不好的天气发霉变质,二是怕天气太热,收割不及时,麦穗干裂,麦粒儿迸出,零星散落在地里。那时没有联合收割机,全靠人工,先用镰刀割倒,再用麦秆把麦子捆成一捆一捆的,再用农用车拉到  相似文献   

14.
正还在隆冬的时候,你总说:"再过几十天就是春天。"腊月里,你陪小儿买烟花,儿子问:"爸爸,再过五天就过年了吗?"你答:"是啊,再过三天就立春了。"一进三月份,阳台上的花快被你浇死了,妻说:"不要天天浇水,那几盆花怕水不怕旱。"你说:"春季了,多浇点水枝叶更显得嫩绿些。"春分一过,你每晚都要到附近的田地边散步,你说:"快播种了,看看农民兄弟去。"其实,地里连农民的影子都不见。一到田埂上,你就蹦蹦跳跳地跑在  相似文献   

15.
男人与酒     
水一有了脾气就变成了酒。水与火的缠绵,可以说是酒的性格。一个没有喝过酒的男人,就像没有涂过口红的女人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男人的潇洒,也往往看他一仰脖子的动作:干!  相似文献   

16.
正"一点一线一数字,一山一水一城村。"常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工作,在她的眼里,却成了瞭望山河的窗口,若不是出于对自然资源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是无法体会其中乐趣的。为了这份热爱,她用19年的时间,从一名懵懂的小女生,成长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行家里手,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她,就是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的郭小玉。  相似文献   

17.
引子:"性格即命运",这是一句古老的格言 姜戎在他的小说《狼图腾》中有一个细节:"高建中说:以前我一直都不明白咱中国人到底差在哪儿,窝里斗比谁都狠,可跟外边一打就败.这么大的一个中国,这么多的人口,愣让小日本占了8年,要不是苏联出兵,美国扔原子弹,不知道还要占多少个8年呢.可刚把小日本打败没多少年,听外电说人家经济上又成一流强国了,这小日本,别说,那民族性格真是了不得."  相似文献   

18.
赵凡 《国土资源》2007,(4):15-19
正如有关人士所说,万村培训打了一个大胜仗. 2007年2月15日,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春节将至的喜悦中.国土资源部就在这个时候,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四部委"组织的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完满完成.  相似文献   

19.
正周末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她买了一件蓝色的上衣,想让我回去帮忙看看合不合适,还说就这一天时间可以调换。我一听就明白母亲又在说"谎话"了,肯定是又为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不过,我像以往一样没有拆穿她的"谎言",就对母亲说我们马上回去。到家就证实了我的猜测:衣服母亲的确是买了,但不是买给自己的,是买给我儿子的,不知道是否合适,怕我不要,就先斩后奏了。我看着母亲,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20.
<正>说起阿成、阿龙兄弟俩,村里老少都知道。他俩父母去世得比较早,这对孤儿兄弟硬是靠张家一口李家一顿吃着"百家饭"长大的。乡民政所的同志怕孩子小,在家学坏了,跟乡小校长商量了许久才免去了小哥俩学杂费、食宿费,让他俩入了学。在学校,生性老实的阿成只知道埋头读书,而生性顽劣的阿龙则只知道玩,就是不爱读书。转眼十年过去了,阿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