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湖南片状高岭土矿床丰富多采,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五个亚类。不同类型矿床的控矿因素不尽相同。风化残余型片状高岭土矿床主要受母岩、风化程度、地形、地貌等因素的控制。沉积型片状高岭土矿床主要受古地理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吴宇杰  陈从喜  袁峰 《地球学报》2021,42(5):628-640
中国高岭土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齐全且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非金属矿产.前人对高岭土矿床研究、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利用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但缺少对高岭土矿床成矿和时空分布规律系统性的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对全国现有高岭土矿床和地质勘查资料系统分析基础上,选取了有代表性且数据比较齐全的521个高岭土矿床,以GIS空间分析为手段,详细研究了中国高岭土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绘制了中国高岭土成矿区带分布图,分析了中国高岭土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空间分析建模和高岭土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岭土矿床成因类型以风化型和沉积型为主,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最为重要;高岭土矿床集中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陕西、江西、江苏等6省份;其中风化型高岭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沉积型高岭土矿床以华北地区为主.在找矿方向上,南方易寻找风化残积亚型高岭土,北方宜寻找煤系沉积亚型高岭土;而热液蚀变型高岭土矿床有由南向北逐渐增多的趋势,寻找这类矿床可适当往北转移.  相似文献   

3.
《地质科学》1981,(4):368-375
苏州高岭土矿床可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1,2],即风化型1)和热液蚀变型。高岭土集中分布在阳山东、西、北三个矿区。本文仅就阳西风化型高岭土中产出的不同种类高岭土矿物的形成及其互相演变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岭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它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集合体,主要有用成分是高岭石。高岭土矿床的成因类型有:风化型、沉积型、热液蚀变型三种。煤系高岭土属于沉积类型。目前,我国高岭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每年进口高岭土约20万t,预计到2000年我国高  相似文献   

5.
华南是我国风化型高岭土矿床的重要分布区,但鲜有三叠纪岩浆岩形成的风化型高岭土矿床的报道.小坑高岭土矿床是赣南地区新近发现的超大型风化型高岭土矿床,远景资源量超30Mt.本文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高岭土矿LA-ICPMS锆石和独居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精确限定其原岩形成时代和岩浆源区.锆石U-Pb法厘定该矿床成矿原岩年龄为231~230Ma.独居石为岩浆成因,其U-Pb年龄为230±1Ma.晚三叠世锆石εHf(t)=-19.9~-1.2,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2228~1198Ma.Hf同位素及1018~987Ma的继承锆石表明小坑矿床成矿原岩来源于中-新元古代基底物质的熔融,且有部分幔源物质加入.小坑高岭土矿床的发现表明华南地区晚三叠世含电气石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可形成优质高岭土,拓展了高岭土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苏州岩溶型高岭土矿床的成因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世辉 《江苏地质》1996,20(2):78-84
苏州高岭土矿床主要成因特征为:矿化围岩为粘土岩及中,酸性火山岩;矿体的形态及展布受印支风化剥蚀面,岩溶侵蚀起伏面及断裂交汇部,岩溶洞穴的形态等控制;矿石兼具热兴蚀变和岩溶地下水淋滤沉积改造的特点;成矿温度一般低于350℃,矿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风化淋滤改造特征明显;矿化蚀变具分带性。依据苏州高岭土的成因特征及其与碳酸盐岩关系密切的成因机制,建立了苏州岩溶型高岭土矿床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7.
沉积-风化型高岭土矿床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国平  林毓川 《矿床地质》1991,10(3):272-282
近几年发现的产于我国南方第三、第四纪地层中的砂性高岭土矿床规模大,质量优良,矿床在成矿特征,物质组成,粒度组成及工业应用上独具特色,是一种新的高岭土矿床类型即沉积-风化型高岭土矿床。成矿过程经历了前期的沉积作用和后期的风化作用。该类矿床在造纸工业应用上具明显优势,经济价值甚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对中国高岭土矿开展资源潜力定量评价,指导后期勘查找矿与开发.[研究方法]首先是对中国高岭土矿成矿规律进行研究,按地质成因中国高岭土矿可以分为3种类型:风化型、热液蚀变型和沉积型.然后对中国高岭土矿划分预测类型、总结成矿模式、归纳预测要素,最后对高岭土矿远景区进行划分并估算资源潜力.[研究结果]风化型...  相似文献   

9.
广东沿海地区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国平  林毓川 《地质学报》1991,65(1):58-72,T001
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床,在各种类型的高岭土矿床中所占比例很大,在陶瓷、电瓷、橡胶、造纸等众多领域,用途广泛。本文从高岭土矿床的产出特征、物质组成特征及表生作用下矿物的转化等方面,系统论述广东沿海地区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床,从而为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风化型和含煤建沉积型高岭土的物质组成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高岭土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其中风化和含煤建造沉积型是两类比较重要的高岭土矿床,对这两类高岭土矿床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高岭石矿物学特征的异同点进行研究和探讨,其结果表明,风化高岭土的化学成分一般属硅高铝低型,钾含量偏高,钛含量低,铁含量则随成矿线岩和风化条件的不同波动范围大,矿物组成主要为结晶度较差的高岭石、水云线和石英,以及极少量的管状埃洛石,含煤建造沉积型高岭土一般属铝高硅低型,钾含量低,钛含量明显偏高,矿物组成简单,高岭石含量〉95%,结晶度较好。  相似文献   

11.
蒙库铁矿床与镜铁山铁矿床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库铁矿床被认为是与海底喷流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矿床,但存在很大的争议.文章将其与典型的喷流沉积型铁矿--镜铁山铁矿床对比,并结合野外的第一手资料,发现蒙库铁矿床的喷流沉积特征并不明显,而热液成矿作用比较明显,但是热液的性质和来源、成矿时间等尚不明了,蒙库铁矿的成因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形成的长期性及多阶段性的研究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是热水沉积—叠生成因矿床,早期呈现寒武纪的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晚期为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该矿床是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郯庐深大断裂两侧主要矿产成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涂怀奎 《矿产与地质》1997,11(5):309-313
郯城—庐江深大断裂构造演化控制着东西两侧主要矿产的产布规律。有其相同的矿种,相似的矿床类型,但在其矿床规模上有所差异,郯庐深大断裂东侧产出大型的招掖型金矿床,大型东海型水晶矿,还有辽南瓦房店金刚石矿和宽甸蓝宝石矿;西侧产有大型的蒙阴型金刚石矿,大型昌乐型蓝宝石矿,也有沂南金矿床和大别山区麻城霍山紫水晶矿的分布。深入研究郯庐断裂构造演化与成矿特征,有望扩大找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龙井市金谷山金矿床是近几年在延边地区新发现的中大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二叠系浊积岩系中 ,其形成受原始含矿岩系、不同岩性界面、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热液叠加改造等多种地质条件控制。一系列矿体产出特征表明其属于微细浸染型金矿 ,与穆龙套型金矿相似。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反映出该矿床具有层控深源流体改造型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伴生金矿化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井矿床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锡,铜,银,铅,锌等多矿种大型矿床,矿床铜,锡矿化即有关,又有分离,伴生的金矿化局部较好,可能与铜矿化阶段的黄铁矿化有关,浮选铜矿尾砂中的Au含量较高,有潜在的经济价值,独立的黄铁矿(毒砂)脉中的金,银矿资源应予评价,大井矿床东北约10km处叶腊石(巴林石)矿床中金矿化的发现为高S型浅成低温热液银-金-多金属矿床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说明大井外围有着较好的银-金-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大井矿床是次火山热液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可能来自基底及燕山期岩浆岩。  相似文献   

16.
北大岩金矿位于三道湾子岩金矿的外围,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地勘局发现的品位较高的岩金矿之一.本文论述了该矿床地质背景、矿体特征、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对矿床形成条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北大沟金矿为与火山热液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7.
贵州是我国低温热液型汞、锑、金矿的重要产区,但对其成矿时代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本次研究采用Sm-Nd同位素等时线法对晴隆大厂锑矿、兴仁紫木凼金矿和铜仁乱岩塘汞矿区的萤石、方解石分别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晴隆大厂锑矿中的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148±13 Ma,钕初始值为0.512256)和萤石(Sm-...  相似文献   

18.
试论韧性剪切作用与金的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世才 《地质与资源》1996,5(2):142-146
多数学者认为"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动力和成矿机制均为韧性剪切作用,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论证。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认为韧性剪切作用本身成矿的可能性不大,"剪切带型"金矿床并非"同剪切型"或"后剪切型"同生矿床,而是"剪切后型"的后生热液矿床,即成矿总是滞后于剪切作用,剪切作用不是成矿,而是创造了成矿的空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或容矿围岩。  相似文献   

19.
野马泉矿床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野马泉矿床位于青海省东昆仑祁漫塔格裂陷槽,矿床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华力西-印支期)裂解及造山作用,为矽卡岩型铁、锌、铜、铅中型矿床,成矿岩浆岩为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233.2Ma),属典型的造山型岩浆岩,围岩为早古生界滩间山群和石炭系上统缔敖苏组。矿床的形成受岩体侵入接触带、围岩岩性、断裂、裂隙及层间破碎综合控制。目前,对矿区主要地磁异常浅部进行了验证和控制,进一步找矿难度加大。文章在详细研究矿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和近几年矿区及区域找矿取得的主要成果,通过分析,认为野马泉矿区深部、负地磁异常区具进一步找矿潜力,SEDEX型矿床是今后区内找矿工作值得关注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20.
金洞沟金矿床是位于四川省北部平武县境内的小型岩金矿床。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测试了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化学成分及H、O同位素组成,分析了金属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的S同位素组成,对金的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金洞沟金矿床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成矿物源主要是志留系茂县群浅变质碎屑岩系,矿石中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硫化物含量约1%,为少硫化物型矿石。流体包裹体及S、H、O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是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的热液,成矿温度为125~185 ℃,平均温度为148.7 ℃,属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提出金洞沟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经历了原始含矿岩系(矿源层)的形成、区域变质作用衍生矿源层的形成、热液成矿作用及表生氧化富集等4个阶段,韧性剪切构造活动是引起金活化、迁移和富集的主要因素。该成果为该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