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陈发景  汪新文 《地质论评》1996,42(4):304-310
文章讨论了含油气盆地地球动力学模式,其中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使得能够提出一种根据盆地所处的板块位置和地球动力学模型进行划分的含油气盆地分类;(2)尽管我们有一些古生代克拉通盆地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但其成因机制仍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3)通过大陆内裂谷火山岩化学成分、地温场、构造变形、岩石圈结构以及区域板块构造背景综合分析,我们建立了六种大陆裂谷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4)前陆盆地的形成与其周缘造山带密切相关,其地球动力学模式是大陆岩石圈对褶皱冲断带构造负载的挠曲响应;  相似文献   

2.
中亚及邻区沉积盆地形成演化与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亚及邻区位于亚洲大陆古老地块之间的巨型构造活动带,在这个地区发育众多类型的沉积盆地。在形成演化机制上,发育有裂谷盆地、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等单型盆地和这些单型盆地组成的叠合盆地。在形成时代上,发育前寒武纪沉积盆地、古生代沉积盆地和中新生代沉积盆地。这些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发育在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上,基底性质、成盆机制、沉降特征、构造特征及含油气性等具有较大的差别。沉积盆地类型和形成时代与油气分布规律和含油气远景密切相关,拉张裂谷型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较大,克拉通裂谷-坳陷型盆地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3.
南海岩石圈结构与油气资源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是中国唯一发育有洋壳的边缘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油气勘探表明,南海的油气田分布在北部、西部和南部陆缘沉积盆地内,而大中型油气田集中分布在西部海域盆地中,自北而南有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万安盆地、湄公盆地、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且以含气为主,含油次之。此外,这一区域深水区还存在多个潜在的大型含油气盆地。研究发现,南海的油气分布与深部岩石圈结构有密切关系。在构造上,南海的含油气盆地位于岩石圈块体边缘或之上,受控于大型岩石圈断裂的发育与演化。在油气富集的盆地中,莫霍面显著凸起,与盆地基底形成镜像,地壳厚度最薄处仅数千米厚,热流值明显较周围地区高,热岩石圈厚度大大减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反映,这些盆地深部发育一条规模宏大的北西向上地幔隆起带,自红河口向东南穿越南海西部海盆,一直延伸到婆罗州东北部地区,在宏观上控制了南海的油气分布与富集。  相似文献   

4.
南海南沙海域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沙海域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及其成藏要素受构造演化阶段控制和影响,表现为不同类型盆地的充填却具有类似的特点,即同期地层沉积特征相似且起分隔作用的不整合年龄相当。主要盆地经历了古近纪—早中新世裂谷期和中中新世以来的后裂谷期构造发展阶段,发育4种各具特色的含油气系统:(1)万安盆地西部发育裂谷早期湖相含油气系统;(2)万安盆地东部、曾母盆地巴林坚地区、礼乐盆地和西北巴拉望盆地发育裂谷晚期海侵三角洲含油气系统;(3)曾母盆地中、西卢卡尼亚和东纳土纳发育后裂谷早期海相含油气系统;(4)文莱-沙巴盆地发育后裂谷晚期海退三角洲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以中新统泥岩为主;煤系仅对气有贡献;其中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占主导地位;海相烃源岩对油的贡献约占一半;陆相烃源岩贡献微弱。储层以上中新统砂岩、中—上中新统灰岩为主;前者聚油,后者聚气。聚油圈闭以构造为主,其次是地层-构造圈闭;聚气圈闭则依次为地层、地层-构造和构造;基岩圈闭常为前裂谷期的裂缝性火成岩或变质岩。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盆地构造和油气运移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常芳 《地学前缘》2003,10(3):115-127
文中在研究了中国大陆壳内与上地幔高导层的分布和成因的基础上 (由于篇幅所限 ,中国大陆壳内与上地幔高导层分布及其成因在另文给出 ) ,首先对中国大陆岩石圈热状态和地壳热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 ,提出了冷、热岩石圈 ,冷、热地壳和冷、热盆地的概念 ,根据岩石圈的变形、热状态和构造活动性 ,提出了刚性岩石圈和塑性岩石圈的概念 ,根据岩石圈的动力学特征对中国大陆盆地进行了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处于不同地区的大型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油气运移规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前人各种油气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后 ,探讨了地壳深部热流体对油气的生成和运移的作用。最后 ,认为在有壳内高导层的盆地中 ,深部流体可向上地壳中的生油和储油层提供大量的热流体 ,并产生高流体压力 ,对油气运移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详细比较世界上许多沉积盆地都和裂谷生成有关并决定油气形成条件和聚集的特点。例如,俄罗斯有高含油远景的北极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与三叠纪(巴伦支海和红海)裂谷生成过程有广泛联系,其含油气前景良好。尽管古生代裂谷和元古代裂谷所展示的含油气景未充分引想人们的关注。但以北美古生代盆地和东欧台地为实例表明古构造对沉积层油气藏形成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将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以广泛收集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运用含油气盆地理论方法,总结南苏门达腊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和油气地质特征,探讨油气分布规律,分析其勘探潜力。结果显示,南苏门达腊盆地是新生代弧后裂谷盆地,经历了裂前、裂谷、过渡、坳陷和反转等5个演化阶段。主力烃源岩为过渡期沉积的炭质页岩和煤层,储集层主要为上渐新统砂岩、下中新统灰岩和裂缝基底。油气总体呈现"深层气、中层油和气、浅层油"的分布特征,主要富集于构造及构造复合相关圈闭中。断裂、储层发育有利相带和凹中隆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盆地油气成藏条件良好,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生烃灶周边断裂发育的斜坡、古隆起是有利的勘探区,凹陷内的岩性、地层圈闭也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应加大对此类圈闭的研究和勘探力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北部发育有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吐哈等四大含油气沉积盆地和众多的中小型含油气沉积盆地.现今盆地均是周缘造山带隆升后形成的地理型盆地,盆地基底均老于周缘造山带隆升时期,沉积盆地均具有造山型盆地性质.前人的研究表明周缘造山带的造山运动不仅给盆地提供了丰富的沉积物,同时控制了形成、改造和调整盆地的构造.笔者以相邻造山带构造演化对沉积盆地沉积、沉降、构造活动和热活动等特征的影响,特别是盆地边缘的影响研究为基础,在造山型盆地概念的基础上,系统讨论了造山带构造演化对含油气盆地油气生、储、盖、圈闭、运移和保存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洲Muglad多旋回陆内被动裂谷盆地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洲Muglad盆地经历多旋回陆内被动裂谷发育与叠合演化历史,具有不同于主动裂谷盆地、单旋回被动裂谷盆地以及跨越多个变革期的叠合盆地的演化特征。本文采用叠合盆地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盆地演化过程中关键构造事件识别、盆地演化阶段划分,恢复和重建了各阶段原型盆地;基于不同期次裂谷作用发育程度、叠加过程及叠加方式的时空差异性,划分了不同凹陷的叠合类型,建立了不同叠合类型凹陷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受冈瓦纳大陆裂解、非洲大陆周缘大西洋、印度洋、红海张裂等构造事件的影响,该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Abu Gabra组(简称AG组,下同)沉积期、晚白垩世Darfur群沉积期以及新生代Nayil-Tendi组沉积期三大同裂谷作用阶段。早白垩世盆地原型为多个地堑及半地堑分隔式分布,为与大西洋张开有关的伸展应力场作用产物;晚白垩世Darfur群沉积时期盆地原型为地堑及半地堑继承发育,但沉积中心东移,为与印度洋张开有关的伸展应力场作用产物;新生代Nayil-Tendi组沉积时期原型盆地主要为发育在Kaikang坳陷的地堑、半地堑,为与红海张开有关的伸展应力场作用所致。依据三期裂谷作用在各凹陷的发育程度差异及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过程的不同,将各凹陷裂谷叠合方式划分为早断型、继承型与活动型三种类型。其中,早断型以Sufyan凹陷最为典型,其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具有"强-弱-更弱"特征;继承型以Fula凹陷最为典型,其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具有"强-较强-弱"特征,而活动型以Kaikang坳陷最为典型,其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具有"强-强-较强"的特征。三期裂谷作用在各凹陷内时空叠合差异控制了各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的不同,早断型凹陷成藏组合以下部成藏组合为主,继承型则以中部成藏组合为主,而活动型凹陷则以上部成藏组合为主。这些多期叠加型被动裂谷盆地研究成果丰富了全球裂谷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的认识,深化了该类裂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对于指导下一步勘探部署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洲地区盆地演化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地区盆地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待发现资源量大,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非洲板块在显生宙主要经历了冈瓦纳大陆形成、整体运动和裂解3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盆地。通过板块构造演化和原型盆地研究及石油地质综合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北非克拉通边缘盆地形成于古生代早期,受海西运动影响,油气主要富集在挤压背景下形成的大型穹隆构造之中,以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北非边缘裂谷盆地海西运动之后普遍经历了裂谷和沉降,裂谷期各盆地沉降幅度和沉降中心的差异导致了油气成藏模式和资源潜力的差异;东、西非被动陆缘盆地形成于中生代潘吉亚大陆的解体、大西洋和印度洋张裂的过程中,西非被动陆缘盆地普遍发育含盐地层,形成盐上和盐下两套含油气系统,东非被动陆缘盆地结构差异较大,油气分布主要受盆地结构控制;中西非裂谷系是经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3期裂谷作用而形成的陆内裂谷盆地,受晚白垩世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近东西向展布盆地抬升剧烈,油气主要富集在下白垩统,北西南东向盆地受影响较弱,油气主要富集在上白垩统和古近系之中;新生代东非裂谷系盆地和红海盆地形成时间相对较晚,以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新生代三角洲盆地中油气分布主要受三角洲砂(扇)体展布和盆地结构所控制。  相似文献   

11.
克拉通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油气差异聚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通盆地分布广泛,面积巨大,油气资源潜力和富集程度差异性也很大。把世界主要克拉通盆地按照其基底不均一特性划分为4种类型:裂谷拉张型(北美密歇根和伊利诺斯盆地)、拼接缝合型(中国塔里木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盆地)、褶皱造山型(北美威利斯顿盆地)和稳定结晶型(澳洲卡奔塔里亚湾盆地等)。在对各类盆地深部基底结构和油气富集规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认为发育在活动构造基底(裂谷、褶皱带、缝合线)上的克拉通盆地油气资源远远好于稳定结晶基底上形成的盆地,各类盆地的油气丰度排序为:裂谷型>褶皱型>拼接型>稳定结晶型,不同类型的克拉通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板块构造演化为基础,利用地震、地质等资料,再现南大西洋两岸共轭型被动陆缘盆地原型盆地形成演化过程。首次依据盆地结构差异及沉积充填特征,将研究区被动陆缘盆地进一步划分为“三段”“四类”;结合对已发现大油气田的解剖,搞清了每类盆地大油气田成藏规律,并分别建立了其大油气田成藏模式。认为两岸“三段”“四类”盆地都经过了早期陆内裂谷、过渡期陆间裂谷及漂移期被动陆缘三个原型阶段。南段为下伏裂谷层系比较发育的“断陷型”盆地,上覆坳陷沉积厚度较薄,仅作为区域盖层,形成“裂谷层系构造地层型”大油气田。中段为裂谷、坳陷层系都比较发育且过渡阶段有盐的“含盐断坳型”盆地,以过渡期陆间裂谷盐岩充填为特征,其上、下的漂移期海相及裂谷期湖相页岩均可形成有效烃源岩,海相页岩及盐岩分别作为优质盖层,形成了“盐下碳酸盐岩盐上重力流扇体型”大油气田。北段为裂谷层系分布范围小、坳陷沉积范围广且厚度大的“坳陷型”盆地,受 “窄”陆棚、“陡”陆坡控制,坳陷层系重力流扇体自始至终比较发育,源于坳陷层系下部海相页岩中的油气直接充注于本身内部裙边状分布的重力流复合扇体之中,形成“漂移期重力流扇体群型”大油气田。另外,研究区还发育尼日尔、福斯杜亚马逊、佩罗塔斯三个具有独特构造沉积特征的 “三角洲型”被动陆缘盆地,其特殊性体现在三角洲层系由于沉积速率极高,从陆向海形成生长断裂带-泥岩底辟带-逆冲断裂褶皱带-平缓斜坡带四大环状构造带。除了前三角洲层系可以作为有效烃源岩之外,本身也可以形成自生自储自盖型组合,形成独特的“四大环状构造带型”大油气田,即在由陆向海生长断裂带-泥岩底辟带-逆冲断裂褶皱带-平缓斜坡带四大环状构造带上都可以形成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13.
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基本类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自成  罗金海  刘良 《地球学报》1997,18(2):113-121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我们将中亚与中国西北地区的含油气盆地分为4种成因类型:即拉分或裂谷型张裂盆地,构造样式呈现为复式地暂;陷落型前陆盆地,构造样式为反转构造,早期因克拉通块向造山带缘下俯冲,导致后者上部地壳重力力陷落成半地暂,晚期由于造山带向外扩展使盆地前期构造发生反转;岩岩圈块断型克拉通盆地,构造样式为继承性明显的重叠构造;叠加型复合盆地,盆地发育的各个时期受不同方向应力场控制,无论是变形或沉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及邻区早白垩世裂陷盆地构造演化阶段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张岳桥  赵越  董树文  杨农 《地学前缘》2004,11(3):123-133
早白垩世是中国东部及邻区强烈的伸展裂陷和岩石圈减薄时期。根据裂陷盆地几何形态特征和展布型式 ,将早白垩世裂陷盆地分为泛裂陷型 (燕山—松辽断陷盆地群、蒙古断陷盆地群等 )、狭窄型 (沂沭裂谷系、伊兰—伊通裂谷带 )和菱形状型 (胶莱盆地、三江盆地、鸡西盆地等 ) 3种类型。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不同类型裂陷盆地沉积序列和构造演化历史 ,结合郯庐断裂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白垩纪构造演化历史的研究成果 ,区分了中国东部早白垩世 2个显著不同的引张裂陷阶段和一个构造挤压反转阶段。早白垩世早期引张裂陷阶段 ( 1 4 0~ 1 2 0Ma)形成了宽广展布的燕山—松辽断陷盆地系和蒙古断陷盆地系 ,沿郯庐断裂带发生右旋走滑活动 ,控制了断裂带西侧南华北伸展走滑盆地和东侧胶莱、三江等和沿敦—密断裂带走滑拉分盆地的发育 ;早白垩世中期引张裂陷阶段 ( 1 2 0~ 1 0 0Ma) ,沿郯庐断裂带中、北段发生裂谷作用 ,形成沂沭裂谷系和伊兰—伊通裂谷带 ;早白垩世晚期 ( 1 0 0~ 90Ma)在区域NW SE向挤压应力场作用下 ,所有早白垩世裂陷盆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构造反转 ,沿郯庐断裂发生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最后指出 ,太平洋古板块向东亚大陆边缘俯冲诱发的大陆岩石圈底侵作用、拆沉作用、地幔底辟和对流 ,以及来自西部块体  相似文献   

15.
南海海域新生代经历印支—南海地台裂谷期、陆间裂谷期和区域沉降阶段,形成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壳区三大区域构造单元。围绕洋壳区,大陆坡和大陆架呈准环带状分布格局。沉积盆地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和大陆坡上,亦环绕中央洋壳区呈环带状分布。南海油气勘探活动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截至目前已发现数百个油气田,这些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南部、北部和西部等大陆边缘。油气田分布主要呈大陆架或其近陆部分以油田为主、大陆坡(也包括邻近大陆架部分区域)以气田为主的“外油内气”特征。油环区凹陷烃源岩以中深湖相泥岩或深海相泥岩为主,沉积有机质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地壳相对较厚、热流值相对较低、烃源岩主要处在生油窗以内,烃类产物主要是原油。气环区生烃凹陷烃源岩以海陆过渡相泥岩和海相烃源岩为主,沉积有机质主要是Ⅱ2—Ⅲ型干酪根,地壳厚度相对较薄,热流值高,具“超热盆”特征,烃源岩以生气为主。油环区主力储层是砂岩,形成于湖相到浅海环境,存在多套储盖组合。气环区内带存在浅水沉积和深水沉积两套储盖组合,以深水扇和生物礁储层为主,盖层主要为海相泥岩。以300 m水深为界,油环带主要位于浅水区,勘探程度较高;内带气环主要位于陆架下部及陆坡区,勘探程度较低。南海海域勘探领域正在由浅水区向深水区发展。南海油气资源丰富,有望成为我国新的大油气区。  相似文献   

16.
甘肃北山地区基本构造格局和成矿系列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北山地区并不存在具分割洋-陆板块构造意义的缝合带或蛇绿岩带,主体由东天山和塔里木两大古陆系统构成。两大古陆系统的碰撞拼合带或界线大体位于方山口—黑山—碱泉子一线,以北归属东天山古陆系统,以南归属于塔里木古陆系统。按其内的地层时代、沉积建造、岩浆作用、地壳结构等特征,可将东天山古陆系统从北往南划分为北山岛弧带、北山(白山)晚古生代弧后盆地裂陷(谷)带和北山中央古陆断隆带3个Ⅱ级结构单元,空间上三者构成一个从岛弧—弧后盆地—前陆基底带的洋-陆过渡性的地壳结构。南侧的塔里木古陆系统则经历了初始陆核向成熟陆壳发展演化的地史过程,按不同地段的地壳结构和构造作用特征将其划分为(从北往南)塔里木古陆陆缘早古生代裂陷带、红柳园-大奇山-天仓古生代多旋回裂谷带和塔里木前陆基底带3个Ⅱ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成矿响应特征综述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7.
甘肃北山地区并不存在具分割洋-陆板块构造意义的缝合带或蛇绿岩带,主体由东天山和塔里木两大古陆系统构成。两大古陆系统的碰撞拼合带或界线大体位于方山口—黑山—碱泉子一线,以北归属东天山古陆系统,以南归属于塔里木古陆系统。按其内的地层时代、沉积建造、岩浆作用、地壳结构等特征,可将东天山古陆系统从北往南划分为北山岛弧带、北山(白山)晚古生代弧后盆地裂陷(谷)带和北山中央古陆断隆带3个Ⅱ级结构单元,空间上三者构成一个从岛弧—弧后盆地—前陆基底带的洋-陆过渡性的地壳结构。南侧的塔里木古陆系统则经历了初始陆核向成熟陆壳发展演化的地史过程,按不同地段的地壳结构和构造作用特征将其划分为(从北往南)塔里木古陆陆缘早古生代裂陷带、红柳园-大奇山-天仓古生代多旋回裂谷带和塔里木前陆基底带3个Ⅱ级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成矿响应特征综述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8.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 and Cenozoic, extension was widespread in Eastern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 The first rifting stage spanned in the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times and covered an area of more than 2 million km2 of NE Asia from the Lake Baikal to the Sikhot-Alin in EW direction and from the Mongol–Okhotsk fold belt to North China in NS direction. This rifting was characterized by intracontinental rifts, volcanic eruptions and transform extension along large-scale strike–slip faults. Based on the magmatic activity, filling sequence of basins, tectonic framework and subsidence analysis of basins, the evolution of this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developmental phases. The first phase, calc-alkaline volcanics erupted intensely along NNE-trending faults, forming Daxing'anling volcanic belt, NE China. The second phase, Basin and Range type fault basin system bearing coal and oil developed in NE Asia. During the third phase, which was marked by the change from synrifting to thermal subsidence, very thick postrift deposits developed in the Songliao basin (the largest oil basin in NE China).Following uplift and denudation, caused by compressional tectonism in the near end of Cretaceous, a Paleogene rifting stage produced widespread continental rift systems and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These rifted basins were usually filled with several kilometers of alluvial and lacustrine deposits and contain a large amount of fossil fuel resources. Integrated research in most of these rifting basins has shown that the basins are characterized by rapid subsidence, relative high paleo-geothermal history and thinned crust. It is now accep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most of these basins was related to a lithospheric extensional regime or dextral transtensional regime. During Neogene time, early Tertiary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entered a postrifting phase, forming regional downwarping. Basin fills formed in a thermal subsidence period onlapped the fault basin margins and were deposited in a broad downwarped lacustrine depress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in plate rifting of the Lake Baikal and Shanxi graben climaxed and spreading of the Japan Sea and South China Sea occurred. Quaternary rifting was marked by basalt eruption and accelerated subsidence in the area of Tertiary rifting. The Okinawa Trough is an active rift involving back-arc extension.Continental rifting and marginal sea opening were clearly developed in various kind of tectonic settings. Three rifting styles, intracontinental rifting within fold belt, intracontinental rifting within craton and continental marginal rifting and spreading, are distinguished on the basis of nature of the basin basement, tectonic location of rifting and relations to large strike–slip faults.Changes of convergence rates of India–Eurasia and Pacific–Eurasia may have caused NW–SE-trending extensional stress field dominating the rifting.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may have well assisted the rifting process. In this paper, a combination model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plates and deep process of lithosphere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rifting process in East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The research on the Late Mesozoic and Cenozoic extensional tectonics of East China and adjacent areas is important because of its utility as an indicator of the dynamic setting and deformation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stretching Lithosphere. The research also benefits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and energy resource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9.
盆地-山岭耦合体系与地球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刘和甫 《地球科学》2001,26(6):581-596
盆山耦合分析应该将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板块运动学序列结合起来, 根据地球动力学环境所提出的: 伸展构造体系、挤压构造体系、走滑构造体系和克拉通构造体系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依照板块运动学序列所划分的主要旋回: 裂解阶段、俯冲阶段、碰撞阶段和后造山阶段进行定位与定时分析.伸展构造体系在离散期为陆内裂陷盆地及伸展造山带; 在聚合期为弧后裂陷盆地及张性岩浆弧造山带; 在后造山期为后继裂陷盆地及晚期伸展造山带.挤压构造体系在俯冲期为弧后前陆盆地及俯冲造山带; 在碰撞期为周缘前陆盆地及碰撞造山带; 在再活动期为再生前陆盆地及再生造山带.走滑构造体系在伸展期为走滑拉分盆地及剪张山岭; 在挤压期为走滑挠曲盆地及剪压造山带.克拉通构造体系在裂解期为克拉通内部盆地; 在拼合期为克拉通边缘盆地.   相似文献   

20.
盆地演化与地球动力学旋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盆地演化受地球演化节律所制约,节律由多层次构成。地球动力学旋回主要有3个级序:(1)超级大陆旋回,主要由羽柱构造的地幔对流动力学所控制,产生超级大陆的裂解和拼合,形成全球性同步隆升与沉降的克拉通盆地;(2)地槽旋回或造山旋回,主要由板块构造的岩石圈运动学所控制,按威尔逊旋回进展,发育各类盆地和造山带,形成“区域性”穿时开合与“非对称”互补;(3)褶皱幕或裂陷幕,主要由地体构造与拆层作用几何学所控制,产生盆地内各种构造样式和沉积样式,形成地方性的穿时递进变形,发育幕式变形和幕式沉积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